農民工身在他鄉,總有依依牽掛,隱隱之憂,誰為你排解「三憂」?

2021-01-10 巴倫548

誰為農民工兄弟排解 「三憂」

巴倫

一年一度返工潮。為了小家,為了國家,為了孩子的未來與希望,千千萬萬名農民工兄弟背起行囊、出門遠行,打工掙錢,鐵肩擔當責任,苦累撐個家。可是,能有多少人能理解他們深藏在心底的「三個愁憂」?

一憂父母之孝。古人云,父母在,不遠遊。父母年事已高,做兒女的本該在家盡孝;可是做兒女的,為了撐起這個家,不得不遠走他鄉,打工掙錢。他們心裡知道:父母老了,本該丟下勞作,頤養天年;可自己出外打工了,父母又不得不拖著疲憊、病弱的身體,幫著操持家務帶孩子。農民兄弟心裡的擔憂是:父母又操持家務又帶孩子,身體抗得了嗎?婆媳關係處得咋樣,心裡窩氣嗎?父母是否感到精神空虛,生活乏味呢?

二憂子女之教。孩子是家的太陽,父母人生的希望。父母是孩子一生的老師,幼小的孩子本是父母關愛、教育的關鍵期,可父母為了孩子有個好的未來,不得不選擇外出打工。農民兄弟時刻掛念著:孩子離開父母、心裡孤苦嗎?孩子能自理自立的生活嗎?孩子是否不玩手機、不進網吧、學習上進呢?

三憂妻子心孤、身累。人生最幸福的是:家庭和睦,夫妻相守,日出同作,日落共眠。可是,丈夫打工了,最苦的是妻子。一是勞累之苦。丈夫走了,家裡、地裡、孝老、育子的重擔全壓在妻子的肩上,妻子扛得了勞累之苦嗎?二是婆媳關係能處理得咋樣,妻子受氣嗎?三是最苦的,月落星稀時的心孤之苦,思念之恨,妻子受得了嗎?

家是國的細胞,家之和睦、幸福,則國就繁榮昌盛。農民工兄弟是家的頂梁柱,是我國現代化和小康社會的建設者。他們告別親人、背井離鄉、在又髒又重的崗位上天天勞作,身之累、心之苦可想而知;夜深人靜思念家鄉,牽掛親人的憂愁可想而知。政府基層組織(社區、村委)應該想農民工所想,送農民工所需,盡其所能,多發並舉,為農民工兄弟排憂解難。

一、社區、村委應建立「老年人俱樂部」,組織老年人開展豐富多彩的有益活動。一是舉辦健康講座。農村老人,常年風颳日曬,辛苦勞作,不知保健,小病扛著,發現大病卻晚了。社區、村委應定期舉辦老人健康講座,讓他們了解保健知識,平時科學養生,閒事活動鍛鍊,小病及時看,遠離大病突襲。二組織開展老年人文體活動。組織老年人跳跳舞,唱唱歌,哼哼戲,喊幾句老腔。讓老年人在快樂中生活,在生活中快樂。三是定期開展「我做好婆婆」交流活動。讓生活中的好婆婆現身說法,交流經驗,傳經送寶。家和萬事興,退一步海闊天空,讓一事和睦快樂,讓婆婆們在生活中體感婆媳和諧的溫馨和幸福。四是給老年人過生日。社區、村委應將六十歲以上老人登記造冊,每年為每位六十歲以上老人送去生日的祝福,送去政府的溫暖,送去兒子的祝願。

二、社區、村委建立「留守女人合作社」。農忙時,幾個婦女聯手合作,一起幹農活,有急活大家一塊幹,有重活大家一起扛;農閒時,禁止聚眾打麻將;組織她們跳跳健身舞,唱唱流行歌曲等文化活動。讓留守婦女強身健體,精神快樂。定期舉辦留守婦女培訓班,講婦女的家庭責任,講有文化素養對孩子的影響,講如何做好家庭教育。讓留守婦女為了家的美滿與幸福、為孩子的未來與希望,扛得住勞累、耐得住寂寞,操持好家務,孝順好父母,教育好孩子。

三、學校要建立「留守兒童之家」。定期舉行留守兒童「自理、自立、自強」教育報告會,培養孩子自理、自立、自強的生活習慣。定期開展「代理媽媽」與留守兒童溝通、交流活動,為留守兒童送溫暖,送所需,彌補「親子教育」的缺失;定期組織留守兒童開展「爸爸媽媽辛苦了」寫信活動,給父母匯報學習、生活情況,了解父母打工的艱辛,體感父母之愛,感謝父母養育之恩;重大節日,組織留守兒童開展遊樂觀賞、師生動手做飯等活動,讓留守兒童在快樂中成長,在活動中體感家的溫馨;定期舉辦「我的成長故事」演講和交流活動,講述自己戒除不良習慣、自立自理生活、勤奮學習、健康成長的過程,讓留守兒童互相學習、共同成長。通過組織「留守兒童」開展一系列活動,使留守兒童在校園像生活在家一樣,感受的到父母的親情,感受到家的溫暖;使留守兒童在快樂中生活,在幸福中成長。

在農村,社區、村委應大有作為,為農民工辦實事,辦好事,送溫暖,排憂解難,為農民工撐起一片藍天。

相關焦點

  • 孫中山: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時勢造英雄,在古今中外的歷史上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出每到民族危亡之際,社會動亂之時、歷史轉折之關鍵時刻都會湧現出千千萬萬心憂天下的有識之士。他們為了國家、民族的利益和社會的進步而不畏艱險,挺身而出,嘔心瀝血為天下太平的萬世偉業而憂心忡忡,更可貴的是他們能夠將憂患之情化作實際行動赴湯蹈火,勇往直前,為天下蒼生而開天闢地,無私地奉獻著自己的青春和熱血。
  •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情懷?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句話意思是說一個仁人志士或一個君子,應該在天下人之前憂慮,在天下人之後享樂。這句話充分表達了範仲淹憂國憂民的無私胸懷。他把國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願為天下的人們的幸福而奮鬥的一種濃濃的家國情懷。
  • 杯酒人生,為樂?為喜?為憂?
    人的一生,有苦,有澀;有淡,有烈;每個人所經歷的事,走的路不同,自然所品出的酒的味也不相同。所謂杯酒人生,為樂?為喜?為憂?為情?為痛?還是為了蹉跎歲月,沉迷人生?我想,或許只有喝酒的人才懂得其中的味吧!1、人生如酒,是金子總會發光。人活一世,總會經歷太多的無奈與選擇,有時或許我們會感嘆命運的不公,總覺得生活欠我們一個「滿意」,其實,太多的時候都是我們不夠努力。
  • 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三次不當憂而憂的歷史小品故事
    今天就給大家講一人,三次不當憂而憂的故事。話說在明朝隆慶年間,吉安府安福縣有個叫沈屯子的人,年且而立,以教授私學為生。某日,他與朋友通往市場閒逛,只見街市之中,人頭攢動,各行各業,五行八作,應有盡有。又有裡裡外外圍了幾重人群的,是說大鼓書的。這沈屯子和朋友,頗有興致,就埋頭擠進去聽。恰好講的是楊家府世代忠勇演義故事,沈屯子聽得入迷。
  • 人生:無人不是憂喜參半、悲歡交集的
    人生有誰不是憂喜參半,悲歡交集的。
  • 遠嫁的喜與憂,看看作者筆下怎麼說,珍姐演唱《遠嫁女之憂喜》,作詞:王家球!
    長大後,逐漸明白,舞臺裡是有故事的,人間的喜悲哀樂,盡在那些唱唱念念之中。讓你笑得前俯後仰,開懷大笑,也能讓你一瞬間淚流滿臉,激發了你愛恨分明,也能讓你充滿英雄鬥志。文生英俊多悲慘,正旦漂亮多憐愛,雜仔雜婆總來牽線,這些都是戲劇最常出現的劇情。雖是如此,但每一本戲都能讓人流連忘返。特別是雜仔,唱念口白,天文歷史人情百態樣樣能,說得你笑也說得你哭,讓你刻骨銘心。
  • 青年民警房文超:病人之病 憂人之憂
    青年民警房文超:病人之病 憂人之憂 2020-05-29 17: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朝之患與終身之憂
    君子有終身之憂,而無一朝之患。什麼是終身之憂?「舜,人也;我,亦人也。舜為法於天下,可傳於後世,我由未免為鄉人也,是則可憂也。憂之如何?如舜而已矣。若夫君子所患則亡矣。非仁無為也,非禮無行也。如有一朝之患,則君子不患矣。」在孟子看來,君子的終身之憂,就是如何能夠像舜一樣,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不合於仁的事情不做,不合於禮的事情不做。
  • 為何你總夢到已故的親人?知道這三點,你就知道是喜是憂了
    只是不管是父母,還是其他的親人,誰都無法陪你走完一輩子。誰都無法保證,明天和意外,哪個會先來。有些人走著走著就散了,有些情,說著說著就沒了,離開的人此生再也無法相見。親人的離開,會讓我們經常去想念,甚至一想到他們就淚流滿面。
  • 暖心文案|願你不為往事憂而憂,只為餘生笑而笑
    願你不為往事憂而憂,只為餘生笑而笑。May you worry about the past, only smile for the rest of your life.生活總是會給我們製造各種各樣的煩惱,而真正打敗你的是自己。
  • 食君之祿,擔君之憂
    【新朋友】點擊左上角的藍色字「佛山市金建星機電」關注【老朋友】點擊右上角,轉發分享到朋友圈。遂引猛士數百人,用小船渡過江邊,殺入李典軍中去了。董襲在船上,令眾軍擂鼓吶喊助威」。講的是魏吳大戰中,吳國大將甘寧部下的徐盛對孫權說的一句話。意思是接受別人的恩惠,就要忠心替別人做事。 「食君之祿,擔君之憂」另外的一個意思是自己做的事要對得起別人給你的恩惠,往往用來衡量自己做的事是否值「君之祿」。這是建星門業一向克守的原則。
  • 誰道繁思亂入意,恨我天涯兩處憂;六首傷感詞,聽風聽雨訴閒愁
    誰道繁思亂入意,恨我天涯兩處憂。三毛說:歲月極美,在於它必然的流逝。春花、秋月、夏日、冬雪。季節變換,綠了葉片。時光流轉,改了容顏。歲月荏苒,濃了情緣。牽掛搖曳,醉了心田。一次次回眸,只是前世與今生的遙遙相望。聽風聽雨訴閒愁,不知道是風兒的無情,還是時間改變了曾經?
  • 悅讀︱梁啓超:仁者不憂
    為什麼仁者便會不憂呢?想明白這個道理,先要知道中國先哲的人生觀是怎麼樣。  「仁」之一字,儒家人生觀的全體大用都包在裡頭。「仁」到底是什麼?很難用言語說明,勉強下個解釋,可以說是:「普遍人格之實現。」孔子說:「仁者人也。」意思是說人格完成就叫做「仁」。但我們要知道,人格不是單獨一個人可以表現的,要從人和人的關係上來看,所以仁字從二人。總而言之,要彼此交感互發,成為一體,然後我的人格才能實現。所以我們若不講人格主義,那便無話可說;講到這個主義,當然歸宿到普遍人格。
  • 《孟子》:君子有終身之憂 無一朝之患
    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有人於此,其待我以橫逆①,則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無禮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禮矣,其橫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橫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則與禽獸奚擇②哉?於禽獸又何難③焉?』「是故君子有終身之憂,無一朝之患也。
  • 「百行」青年讀「四史」(三十六) |【改革開放史】先天下之憂而憂...
    「百行」青年讀「四史」(三十六) |【改革開放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2020-12-16 18: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論語》:父母唯其疾之憂.
    【注釋】①孟武伯:孟懿子的兒子。②其:第三人稱代詞,相當於「他的」、「他們的」,這裡指父母。 【譯文】孟武伯問什麼是孝。為什麼呢?這是重點啊!對於侍奉父母來說,衣食住行的事情要操心的很多,但重要的是什麼呢?因為他們是上了年紀的人了,老了,就不像年輕的時候,對於他們還要管緊一點。老年人你讓他出門都沒有那個精神了,作為子女主要關注的就是看父母是不是有病?生病了如何料理?其他的事情就不要管得太多,把他們限制起來,就像我家的老太太一樣,天天去向她請安她還會煩你,你幫她做這樣做那樣她反而不願意。
  • 咒術回戰乙骨憂太:同伴、老師與對手,都是我生存下去的動力
    但總有一些在你陷入迷茫與絕望的途徑時伸出援手的人,還有一直在刺激自己成長,使自己變得更加強大的敵人們。《咒術回戰》作品同名電視動畫,由MAPPA負責動畫製作,自動畫播出後熱度直升,也使大家也開始關注原作漫畫。在《咒術回戰》播出前,漫畫的前作《東京都立咒術高等專門學校》講述的是本作中的主角乙骨憂太。
  • 周華健:《讓我歡喜讓我憂》
    這是周華健和劉志宏的首度合作,後來的劉志宏為周華健寫了很多歌,一直到2006年創作完《雨人》後就沒有再合作了。《你現在還好嗎》或許可以唱出我們心中久久不願面對的那段往事,當現實的殘酷,和心中的夢想交織在一起的時候,究竟誰會佔據上風?從年少一路走來的我們經歷了太多的跌跌撞撞,悲歡離合,心境倒也逐漸平和了許多。也許,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我們還是願意想一想當初曾經的那份執著。
  • 做人做事別凡事別光想著自己,要做到憂他人之憂
    把愛心奉獻給他人的人,在危難之際能得到來自四面八方的幫助;而自私自利、惟我獨尊的人,勢必會孤立無援,即使被困難束縛得即將窒息,也不會有人向他伸出援助之手,這就是做人的一個大道理。憂他人之憂的人,人們同樣會為他的煩惱而憂慮;以幫助他人為樂的人,他人也同樣會樂於幫助他;把自己的快樂與他人分享的人,別人也快樂著他的快樂;以施恩於人為做人準則的人,別人同樣會將恩惠贈送於他;以道德對待他人的人,人們同樣會以同等的道德回報他。 愛別人就等於是愛自己,施恩於別人就等於把恩惠留給了自己。古代哲人曾經說:「喜愛人們的人,人們也常常喜愛他。
  • 約翰·道蘭的 「憂」與「愛」
    ,my tears)是約翰·道蘭被表演最多的作品之一,歌詞所描繪的是失去愛情的痛苦:「流吧,我的眼淚,從你的源頭流下來! 虛無的光芒,不再照耀你,再黑暗的夜晚也無法比擬。在絕望中悲嘆命運,光明只會暴露恥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