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途的做法實際上並非是自降身價,而是對於產品線的擴充以及對後疫情時代消費需求的把握。
文|賈天鈺
圖|來源網絡
再過3天,星途LX 1.5T乘風破浪版即將迎來上市,這款新車已於7月6日在蕪湖生產基地總裝三車間正式下線,並開啟預售。
然而,在近期官方發布的預熱消息中,最引起關注與討論的熱點信息,卻不是新車的某一個亮點,抑或是「技術流BOSS」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尹同躍將貢獻自己的直播首秀為這款新車站臺,而是新車的入門級價格竟然低至10萬元級別——這是以往的高端品牌鮮少給出的低價,甚至與不少國產低端產品的定價幾乎處於同一起跑線。
星途難道是要「改道」走低端化路線了?類似的猜測與質疑隨之而來。畢竟在其他高端品牌紛紛推出更高單價的產品,拉升品牌身價的時候,星途主動「自降身價」的做法多少顯得有些異類。但其實只要細細分析,就可以得出否定的答案。
星途改走低端路線?不可能的!
「如果說奇瑞品牌的定位比較接近大眾品牌的話,那我們的星途的定位就是奧迪。如果你們問我星途與其他自主高端品牌的區別,那我想說最大的區別是,星途品牌的車是用靈魂造出來的。」尹同躍曾在2019年星途品牌首次亮相時如此表示。
此後,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營銷公司總經理賈亞權也曾進一步給出星途品牌的任務目標:第一,突破奇瑞現有的價格體系,建立新的價格體系。第二,吸引更多的客戶群。第三,佔領主流的高端市場。
因此,首先從奇瑞集團對於星途的定位與描述上來看,星途是實現整個集團高端夢的新希望。從奇瑞賦予星途品牌的英文名稱EXEED「超越」的定調,到傾注奇瑞發展20餘年來的技術結晶、人才、經驗、資金等資源與匠心,也都可以看出奇瑞對星途的高期待。
其次,從過往10年兩次高端化嘗試所積累的經驗與未來國產品牌的發展形勢來看,星途都不可能再走低端化的路線。
那麼星途為什麼還要採取與自身品牌定位不相符的低價策略呢?這需要結合如今市場的需求變化與星途自身的現狀來看。
「自降身價」背後是「用戶價值」最大化
於中國品牌而言,在尚未完全擺脫過往低質低價的刻板印象之前,就急於推出價格持續攀升的高單價產品,多少有點空中樓閣的意味。畢竟在品牌根基不深、認知度不夠,且產品還沒有獲得足夠數量的消費者認可作支撐的時候,這樣做不僅難以提升品牌溢價,更容易加深品牌與用戶疏離感起到反作用。
從目前發展形勢較好的傳統國產高端品牌吉利領克、長城WEY,以及新勢力陣營的蔚來的發展路徑來看,在推出第一款產品為品牌定調與造勢後,第二款產品往往要開始承擔品牌的走量任務,推出價格低一些的入門級車型,一來能夠擴充產品線,二來能夠吸引更多消費者。
而在終端積累了一定數量的用戶後,再繼續迭代,推出單價與品質更高的產品。比如價格從最低11萬逐步跨越至23萬以上的領克,產品已經從領克01迭代至領克06,從A+級逐漸下探至入門緊湊級產品。實際上,這也是星途的思路。
星途的做法實則並非是自降身價,而是對於產品線的擴充以及對後疫情時代消費需求的把握,背後是將「用戶價值」最大化的戰略性預判。
一方面,在星途推出13-18萬區間的首款產品TX/TXL後,消費者如今已經對星途的產品實力與品牌特點產生了一定的了解。據賈亞權此前透露,星途TX/TXL的出現已經在終端為奇瑞帶來了整體年齡低於35歲的新客群,並將奇瑞的整個價格體系定位拉升至14萬元以上。但星途與消費者的連接顯然還不夠緊密。
另一方面,後疫情時代汽車消費需求的變化,是星途將入門級產品定價拉低至10萬的直接原因。事實上,早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的汽車消費蕭條時期,彼時正在積極開拓中國市場的BBA等豪華品牌,也曾採取過類似的低價策略來討好當時的中低端市場。
通過推出價格更低的入門級豪華車,不僅挖掘出更多的潛在用戶,也在當時開闢出一片新藍海擴大了自己的市場份額,為後來的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如今在更為嚴峻的經濟形勢下,星途也意在給出既契合市場需求也符合自身特點的解決方案。
面對疫情對經濟收入帶來的衝擊,不想降低品味,可是也不得不考慮性價比,成為時下新中產人群更加理性卻也略帶糾結的消費觀。而星途LX新增的1.5T車型版本則剛好解決了這類人群的「選擇恐懼症」。
從融合了智能與質感的獨特設計,到FOTA雲端升級、智能家居物聯、智能語義識別系統、全面升級的Lion雄獅智雲3.0系統等眾多越級領先的科技配置,兼顧平順與經濟性的1.5TCI+CVT動力總成,再到深層次洞察當代消費者的駕駛習慣和興趣,所配備的諸如照片拍攝分享、手機無線充電等貼心功能,星途LX 1.5T在產品上也已經找到與消費者的連接點。
殺入「10萬元」價格區間,是星途「高而不端」的市場化姿態。而在高端化路上逐漸找到感覺的星途,還將於年內發布品牌首款7座大中型SUV星途VX。眼下,正在積極建設的渠道,將成為星途品牌接下來展開進一步擴張與突圍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