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真相不止步——記市公安局物證鑑定所法醫室主任許開清

2020-11-24 莆田新聞網

   

  圖為許開清認真勘察各種痕跡物證。

  他是警察,不分白天黑夜,哪裡破案有需要,就奔走在哪裡;他是法醫,一身白大褂、一把手術刀,面對死因不明的屍體,不避血腥汙穢,專注地解讀屍體上隱藏的密碼,探究背後的真相……他就是市公安局刑偵支隊警務技術二級主管、全市唯一的主任法醫師許開清。

  還死者一個公道,給家屬一個交代,守法律一份公正。21年來,許開清共完成屍體檢驗1000多起,傷情及傷殘鑑定5300餘人次,傷情鑑定會診200多起,出具的各類檢驗鑑定報告文書無一差錯,為偵查破案提供了線索方向,也給案件定性提供了確切依據。

  他堅守崗位,精鑽業務,開拓創新,其本人不僅入選福建省公安專家人才庫,被公安部聘為全國刑事科學技術專家人才,還被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法醫系聘為兼職教授。他畢業於部隊軍醫大學,醫學理論基礎系統紮實。面對紛繁複雜的案情現場,他不盲從、不武斷,始終保持清醒獨立的專業判斷,破解死因謎團。偵破國內首例利用醫學知識注射胰島素實施謀殺的案件,就是他從事法醫工作實踐中的經典案例。

  該起案件發生在13年前,荔城區黃石鎮有一年輕女子在送醫搶救中死亡,就在各方都認為這是一起普通的醫療事故後,介入調查的許開清敏銳地察覺到問題所在:死者生前無血糖病史,化驗單上卻顯示血糖數值低,可血內胰島素含量明顯增高,而C肽含量又正常,從醫學專業角度分析都與血糖病人症狀不符,會不會系人為注射大劑量胰島素導致低血糖休克所致?在國內沒有先例可循的情況下,許開清查閱了大量英文資料,從一期醫學期刊中找到理論支持。在他的勘驗引導下,偵查人員抓獲了死者的丈夫,破獲了這起蓄意殺妻案。

  在勘查檢驗現場,邊摸索邊實踐邊總結,許開清形成了自己獨特的一套勘驗方法。他的現場分析重建法,將現場的每一個客觀證據進行系統組合分析,復原出每一個犯罪片段,再將這些片段有機組合,還原出犯罪的全過程。

  2011年11月的一天,商人胡某報案稱在涵江區江口鎮遭3人搶劫並被砍斷左手。許開清從現場血跡、斷掌成傷機制進行分析,確定致傷的位置、損傷形成過程以及傷後行為軌跡、致傷工具,明確指出現場及損傷不符合搶劫所致,不排除傷者自殘所致。經過一系列科學專業的偵查,最終查明這是一起由胡某自殘騙保的事件。

  長期的一線實踐,許開清不放過任何一個小疑點,帶著問題努力探尋案情真相。2017年1月初的一天,刑技人員在對死者卓某進行勘查及對屍體進行檢驗後,認為其摔跌的可能性大,是一起意外事故。他接報後認真覆核,並重新勘查現場及屍體檢驗,發現死者的損傷多以挫傷為主,且挫傷多在體表凹陷處,摔跌根本無法形成,而死者胸外骨折也並非現場胸外按壓所致,死因存在不少疑點。辦案單位根據他的分析意見,重新走訪調查並進行深挖審訊,最終認定死者卓某確係被人徒手打擊後摔跌,右顳頂部著地致嚴重顱腦損傷導致。

  自擔任市公安局物證鑑定所法醫室主任以來,許開清肩上的擔子更重了,他既負責規範全市法醫的檢驗鑑定工作,又擔負各種重特大疑難命案的現場勘查屍體檢驗和疑難的法醫傷情鑑定會診工作。只要警情需要,他都會在第一時間出現在現場。

  許開清常說,法醫從事的工作事關罪與非罪、人命關天的大事,要常懷敬畏之心,嚴守法律底線,時刻牢記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的辦案準則。他起草制定辦理傷害案件前期取證和法醫學鑑定規範,出臺法醫傷情鑑定會診制度,並聘請醫學專家參與會診,提高了全市公安傷情鑑定質量。在處理非正常死亡案事件過程時,他為確定死亡原因與死亡方式,想方設法固定各種痕跡物證,還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打消死者家屬的心理疑慮,消除了鬧訪纏訪和群體性事件的苗頭。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許開清多次獲評莆田市優秀共產黨員,先後被授予莆田市「優秀人民警察」「十佳平安衛士」等稱號,還光榮獲評2018年度「感動福建十大人物」、2019年度福建省「最美勞動者」。(孫衛鋒/文 詹望月/圖)

相關焦點

  • 只為追尋真相!電視劇裡的法醫秦明沒有他真實……
    區公安局法醫鑑定所法醫(物證) 曾志凡:就是感覺自己的任務比較重大,說每遇到一個屍體,都需要還原這個屍體的真相,他是到底是怎麼死的,死亡時間是什麼,然後有沒有他殺的跡象。2011年曾志凡轉入DNA實驗室從事物證鑑定一職為了儘快掌握物證鑑定設備的使用技術把設備調試到最優把自己的工作水平提升到最佳狀態曾志凡經常泡在實驗室裡加班加點學習鑽研遇到命案的時候他出勘現場提取檢材通過實驗總結經驗教訓,讓自己快速成長
  • 重慶公布法醫類物證類聲像資料司法鑑定專家庫名單
    中新網重慶新聞7月3日電 (通訊員 彭克斌)6月30日,重慶市司法局公布了法醫類、物證類、聲像資料司法鑑定機構登記評審專家名單,鄧世雄等80名司法鑑定人入選專家庫。  根據《司法鑑定機構登記管理辦法》《司法鑑定人登記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和要求,重慶市司法局於今年4月啟動了評審專家遴選工作。
  • 讓死者言,為生者權——全市優秀人民警察、蘭州新區公安局司法鑑定...
    多年來,他始終紮根基層,以紮實的工作作風,忘我的奉獻精神,在平凡的法醫和刑事技術崗位上兢兢業業,參與偵破多起影響重大、疑難複雜的刑事案件,為蘭州新區公安刑事技術的快速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就是蘭州新區公安局司法鑑定中心主任蔡相成。
  • 【警言警事】 女法醫範瑾的尋「真」之路
    法醫範瑾,工作在阿拉善左旗公安局刑事偵查大隊技術中隊,是阿拉善公安系統法醫界少有的女性之一。他們是通過屍體的傷痕、病理以及遺留的血跡甚至指甲裡的皮屑等等,來探尋案件背後的真相,讓屍體「開口說話」。崇尚醫者仁心「我小時候膽子特別小,也很怕黑夜。」像每個女孩一樣,範瑾並不是生來膽大。然而,她所從事的法醫這個職業,早已被貼上驚悚、恐懼的標籤,讓人生畏。
  • 權威專家質疑宋金恆案DNA鑑定
    王耀剛律師指出:現場勘查筆錄記載的勘查人、出警人中均沒有吳雲飛,案發當天即使現場確有紙巾,提取人也不可能有吳雲飛;清單所附的紙巾照片並非出在現場照片中,而是呈現於一水磨石地面上,無法令人相信檢材來源於現場;無見證人,不符合法定的物證提取程序。
  • 奮楫篤行 踔厲奮發——記應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火災物證鑑定...
    魯志寶  應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火災物證鑑定中心  每一場重大考驗,都有一批先鋒披堅執銳、逆行出徵;每一次生死相搏,都有無數勇士前赴後繼、英勇奮戰。  風雨之中,他們積極樂觀,以滿腔熱血詮釋責任擔當;困難面前,他們獨當一面,用所學所長寫就青春詩行。
  • 四保安因傷情鑑定錯誤遭羈押八個月 被不起訴後均獲國家賠償
    後雙方停手,三亞市公安局天涯分局新風派出所民警到現場將雙方帶回。輕傷變重傷,最終為輕微傷劉立中說,他們被錯誤羈押的直接原因源於蹊蹺的司法鑑定結果。記者獲得的鑑定材料顯示,第一次鑑定結果於2018年10月11日出具,出具單位為三亞市公安局司法鑑定中心。
  • 《法醫宋慈》:法醫破案的古今對照
    從《洗冤集錄》記載的案件出發,紀錄片《法醫宋慈》結合現代的法醫學鑑定案例,古今對照,6集分別講述6類經典案件:毒殺(蛇毒案)、現場物證(焦屍案)、偽造傷(染皮案)、法醫昆蟲學(曬鐮案)、焚屍(燒豬案)、現場重建(茅屋案)。
  • <第1352期>通遼市檢察院檢察技術信息部 法醫傷情鑑定、筆跡鑑定...
    近日,通遼市人民檢察院技術信息部在參加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與公安部聯合舉辦的2020年度實驗室能力驗證(盲測)活動中,報名參加的法醫傷情鑑定、筆跡鑑定、電子物證檢驗三個專業測試均獲得「滿意」,這是該測試的最高評價等級。
  • ...電信網絡詐騙——記市公安局刑事偵查支隊侵財大隊大隊長高海華
    嚴厲打擊電信網絡詐騙——記市公安局刑事偵查支隊侵財大隊大隊長高海華   本報記者 馬世軍  市公安局刑事偵查支隊侵財大隊大隊長高海華的一天,是從分析電信網絡詐騙案件、梳理案件線索、尋找案件偵破突破口等一系列工作開始的。
  • 走進婁底市公安局刑科所 揭秘「科技宅」的無聲戰場
    潛心科研,隱藏公安「黑科技」的地方「很多人對刑科所感覺很陌生,一般的新聞稿件裡也只是用技術手段來表述。近年來,隨著公安刑警熱劇的播放,多少揭開了其神秘面紗的一角,網民稱我們是一個隱藏公安『黑科技』的地方。」記者來到刑科所,市公安局刑偵支隊副支隊長兼刑科所所長寧鋒謹慎地說。
  • 上海女法醫38度高溫天出警,一滴汗也不敢擦!最難受的是夏天屍檢
    上海連日高溫,對於法醫而言,可能是一年中最糟心的時節。「夏天是法醫的災難」,上海市公安局楊浦分局法醫吳瑕總是這樣說,倒不是說自己太熱,而是過高氣溫會破壞掉現場,影響鑑定精度。吳瑕是上海市公安局兩名女法醫的其中一人,也是楊浦分局唯一一名女法醫。
  • 幕後「偵」英雄|禹州市公安局刑事科學技術室 他們都是破案「神...
    他們手中的「武器」是警犬、視頻、勘查箱、顯微鏡、分析儀;他們工作的環境是安靜整潔的實驗室,是繁華熱鬧的市井一角,是人跡罕至的土坡、河溝;他們工作的內容涵蓋法醫、DNA檢測、痕跡檢驗、視頻偵查、警犬技術等。他們藏於警營最深處,每逢大案要案必定第一時間出擊,面對不會說話的物證、濺血的現場,甚至高度腐敗的屍體,總是鎮定自若、一絲不苟。
  • 《法醫秦明》背後的法醫:女法醫拼屍後,再不敢碰紅燒肉
    頭一次上解剖課,伍小生眼見躺在臺子上的人體標本,不敢直視,縮身退步。楊忠保出生在距縣城60公裡的山壩子裡,這位雲南省玉溪市公安局法醫在考上大學之前連縣城都沒去過。進大學上解剖課,第一堂課看老師擺弄福馬林藥水裡泡著的人體標本,楊忠保整整兩天什麼東西也吃不下,班上有個男同學,一聽上解剖課就直淌淚水。
  • 417次失敗換來物證的「開口說話」,26年前桐廬楊梅山上殺人案告破
    2020年1月的第418次試驗時,民警在死者被害時所穿的衣物上成功檢出一名男性DNA分型!這份DNA分型至關重要,它也成為偵破那起積年陳案的關鍵。「這麼多年了,我們以為再也等不到找到真相的這一天了,我妹妹泉下有知也能瞑目了,真的謝謝你們!」在1月7日的桐廬警方「1994.5.28」命案偵破新聞發布會上,當年受害人宋某某的家屬宋先生連連向民警表示感謝,還贈送了錦旗。
  • 解剖屍體150多具,法醫韓穎詮釋一雙白手套下的責任與擔當!
    就在她打算報到時,河北省公務員四級聯考公告發布,永清縣公安局需招錄一名法醫,心動的她打算試試。  經過一個月的備戰,四級聯考成績第一,面試第一!韓穎終於不負自己的努力。但一個人生抉擇擺到了她的面前。  「寶貝,你想想,當醫生收入多、說著還好聽。你要去當法醫,工資低不說,還……」父親的話曉以利害。
  • 法醫「傳奇」:他讓18年前的「DNA」開口說話!
    跨過生死界限,聆聽亡者的證詞,揭露隱秘於黑暗的真相,一起來見證法醫「傳奇」——不可能完成的任務?2003年7月12日20時許,夜色漸濃。但現場採集的物證受技術限制難與更多的數據進行比對,且沒有目擊證人,這使得此後歷時1年半的奮力追蹤並未取得實質性進展。今年2月,當地公安局在「清痕緝兇」行動中,重新查看此案現存的物證,將一件有斑跡的物證移送給了張宇。
  • 秦明:從神秘法醫到網絡作家
    工作中的秦明一絲不苟、嚴謹求實 工作中,秦明是安徽省公安廳一名普通法醫,用手裡的解剖刀讓死者「說話」,還原案件真相;網絡上,秦明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網絡紅人」,會調侃、會賣萌,微博擁有10萬餘粉絲,「法醫秦明系列
  • 司法部發布第二批司法鑑定指導案例
    9月29日,經某市公安局物證鑑定室鑑定,李某右眼鈍挫傷、右側眼眶內壁骨折,損傷程度屬於輕微傷。此後李某以傷後視力下降為由要求補充鑑定。2016年1月26日,原鑑定機構補充鑑定認定,其所受外傷致右眼視野半徑10度以下,損傷程度屬於重傷二級。2018年9月27日,負責審理此案的人民法院委託法大法庭科學技術鑑定研究所(以下簡稱法大鑑定所)對李某的損傷程度進行重新鑑定。
  • 走進婁底市公安局刑科所 揭秘「科技宅」的無聲戰場(二)
    近期,婁底新聞網記者走進婁底市公安局刑事科學技術研究所(簡稱「刑科所」),揭秘「科技宅」背後的無聲戰場,講述百姓身邊的警察故事,帶大家看看傳說中為實現全市現行命案連續3年全破提供技術支撐的刑科所,究竟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精準鑑證,為法官判案提供「定盤星」「物證不怕恫嚇,更不會像人一樣因情緒激動而遺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