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復產復工、復市復消的推進,重慶餐飲界催生餐飲消費新需求 「火鍋超市」來了,可一站式採購到家,顧客直接回家加上水就能直接煮火鍋。
疫情期間,重慶餐飲界佔據「C位」的無疑是火鍋。門店無法開業讓不少「好吃狗」寂寞難耐,政府不僅親自出面協調叫外賣,還集結了200餘家火鍋企業打造了全民參與的「線上火鍋節」。疫情催生了餐飲消費新需求,「火鍋超市」這一新興業態隨之興起,可一站式採購到家,比火鍋店便宜40%,你願意嘗試嗎?
疫情之下 火鍋店老闆轉型「自救」
隨著復產復工、復市復消的推進,重慶餐飲行業漸漸恢復了煙火氣。據美團大數據顯示,今年前5月,全市餐飲商戶復工率達94.3%,餐飲消費復甦率91.8%。全市餐飲行業呈現出火鍋好於中餐、堂食好於宴席、社區店好於商圈店、限下企業(個體)好於限上企業、線上線下同步發展等特點。
市商務委鼓勵各大餐飲企業努力克服疫情影響,積極轉型發展,鄭小輝就是轉型「自救」者之一。
鄭小輝是名80後,進入火鍋行業已有5年時間。5年間,他經營的叉叉褲老火鍋店在主城和區縣開出了十餘家,正處於高速擴展期。但疫情突然襲來,打斷了企業發展之路。
疫情期間,火鍋門店不能堂食,鄭小輝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急歸急,鄭小輝立馬想到了解決辦法——與外賣平臺合作,開啟了火鍋外賣業務。
外賣開通後,訂單多得超出了鄭小輝的預期。「當時單店外賣最多的一天有170單,相當於170桌,按照平時堂食的水平,相當於翻了三臺,賣出4萬多的營業額。」
以前,鄭小輝堅持只做堂食,他覺得送外賣又麻煩,而且又不能保證火鍋口味和服務品質。這次疫情,讓他深刻意識到「火鍋外賣」這一巨大的市場需求。
於是,3月起,鄭小輝就萌生做一個「火鍋超市」的想法。簡單來說,就是一家集火鍋食材、調料、器具等於一體的「便利店」,顧客可以通過線上或線下的方式一站式買齊,回家加上水就能直接煮火鍋。
約300種菜品供消費者選擇。 周曉雪 攝
開創新業態 「火鍋超市」一站式購齊
經過3個月的選址、裝修、備貨,6月11日上午,在渝北區舟濟路上,一家名為「跑堂食匯」的火鍋超市開業了。門店大約50平方米,擺滿了冰櫃與貨架,分為凍品區、鮮貨切配區、新鮮蔬菜區、調料區等區域。甚至連卡式爐、不鏽鋼鍋、一次性筷子等火鍋器具都一應俱全。
火鍋菜品約300種,有80—90款鮮貨。其中不僅有鮮毛肚、鮮鵝腸、腰片、鮮牛肝、腦花、黃牛肉、耗兒魚等常見菜品,還有一些不常見的菜品,比如在「活體」專區就有活體海鮮菇、活體金針菇、活體豌豆苗等。
價格方面,部分菜品相比火鍋門店便宜40%左右。比如鮮毛肚在叉叉褲老火鍋店售價為29元/份,在火鍋超市只賣19.8元/盒,嫩牛肉在火鍋店售價為25元/份,在火鍋超市只賣15元/盒,油麥菜、生菜售價為4.5元/盒,土豆粉僅1.2元/袋。
「火鍋超市這種模式降低了人力、運營等經營支出,比起火鍋店,能帶給消費者更低價、更豐富的美食體驗。人均消費在40元左右,比火鍋店便宜了一半多。」鄭小輝說,他計劃以社區店的形式年內再開20—30家,覆蓋周圍5公裡免費配送。
在火鍋超市,鍋具等器具一應俱全。 周曉雪 攝
聲音:多數消費者願意嘗試 但味道品質是關鍵
對於這樣的新興業態,消費者是否願意買單?記者通過現場採訪、微信、電話的方式採訪了50位受訪者。其中,42名消費者表示願意嘗試,6名消費者表示觀望,2名消費者表示不看好。
「有時候朋友間聚會聊天,想安靜一些,火鍋超市就是個不錯的選擇,菜品齊全價格還實惠,連鍋都送了。」家住渝北區的鄧小姐是名90後,她表示願意嘗試「火鍋超市」這一新業態。如果味道好的話,她會繼續購買,味道與門店差距太大的話,她還是會選擇門店。
重慶以外,「火鍋超市」這一新業態已開始布局。山西企業懶熊火鍋已獲得字節跳動數千萬投資,2020年開店數已達到 500 家;上海企業鍋圈食匯已覆蓋8個省3個直轄市,門店總數達到3000家。
重慶市餐飲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疫情之下宅經濟興起,倒逼餐飲企業創新新業態。這種一站式火鍋食材超市迎合了消費者個性化的消費趨勢,但如何把控好口味、品質與服務是關鍵,這樣更有助於重慶餐飲行業的健康發展。(周曉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