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鍋英雄》已於清明節假期在全國上映,目前豆瓣評分7.6,看來這部七年磨一劍的作品獲得了影迷認可——自2009年的《夜·店》之後,導演楊慶無數次推翻自己的劇本,甚至數度解散已經建好的劇組,一心要打造出一部能過得去自己這道關的新片。
就在影片上映前夕,香港國際電影節宣布將《火鍋英雄》選為開幕電影。回顧一下近幾年來香港電影節所選擇的開幕電影——2015年的《念念》,2014年的《人間小團圓》(又名《香港仔》)和《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2013年的《葉問:終極一戰》就能大致感覺出它的口味偏好:題材植根於香港本土,主創是香港人,風格堅守港味……上一部擔任開幕片的大陸影片的出現已經是十年前的事情,2005年顧長衛的《孔雀》。
看完《火鍋英雄》,我們或許能夠猜想到楊慶緣何如此糾結於取捨,也大致能明白為何這部電影能獲得香港電影人的青睞。它恰如一盆熱氣騰騰的重慶九宮格火鍋,有各種味道勁猛的原料被投入其中,讓你吃到毛孔大張,酣暢淋漓,心情舒爽。在這部電影裡,我們能看到些似曾相識的港片特質:濃鬱的市井氣息,且故事「盡皆過火,盡皆癲狂」。
對於重慶這座城市,我們並不陌生。它是繼北京上海香港臺北之後,又一被眾多導演迷戀上的地域空間。我們在《周漁的火車》《門》《晚安,重慶》裡嗅到過它山重水複霧氣繚繞的文藝氣息,在《日照重慶》《瘋狂的石頭》裡感受過山城江城的地理構造和都市文化,在《生活秀》裡見識過吉慶街夜市上琳琅滿目的小吃,在《雙食記》裡看遍飛禽走獸山珍海味,在《重慶美女》裡眼饞過地道的重慶火鍋……巴蜀文化,山水文化,陪都文化,紅巖文化,移民文化,美食文化……重慶從古至今都是好故事的搖籃。
這些獨特的城市文化,《火鍋英雄》裡都有。老城,老街,石階,索道,碼頭,纜車,輕軌,千廝門大橋,唐家院子,江南四公裡立交橋,曾有「中國華爾街」之稱的白象街;搓麻將賭博,洞子火鍋,「沙坪垻草蜢」,不停轉學的女孩,流淌著血色雨水的青石板路。
和其他重慶電影不同的是,《火鍋英雄》還有一個更顯著的特點——它還是一部充滿迷影情結的作品,從中能看出導演楊慶深厚的觀影積累。導演取各家之長,將好萊塢經典電影、韓國現代犯罪片、香港銀河映像作品、優秀中小成本國產片等通通聰明地化為己用,最終完成了這部肌理複雜、內涵豐富的作品。
看一部《火鍋英雄》就能回想起許多部經典電影,這種觀影趣味恐怕連創作者本人都無法體會完全,因為很多時候潛移默化的影響都是不自知的,但話說回來,有的致敬只有導演自己心裡清楚。讓我們一起翻翻這盆「火鍋」的底料,看看它都蘊藏了哪些經典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