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巴馬的《美國工廠》寓言

2021-03-01 亞當斯密經濟學

《美國工廠》其實是多方無心插柳的一部片子。該紀錄片的導演是一對夫妻,在老的通用汽車廠(即福耀玻璃美國工廠的舊址)倒閉的時候他們拍了《最後一部卡車》。那是一個員工大哭的悲劇。如今福耀玻璃駕臨,他們想拍一個喜劇。僅此而已。

該片拍攝耗時四年半,跨越了歐巴馬時代和川普時代。也就是說最初與貿易戰、川普沒有關係。

但是在這四年半的時間中,世界風雲變幻,中美貿易戰牽動全球

後來歐巴馬夫婦的介入,徹底成就了這部片子的意義。《美國工廠》是「高地」的處女作,而「高地」的創始人正是歐巴馬夫婦。

歐巴馬有話要說

歐巴馬夫婦為何選擇該片作為他們的處女作?

歐巴馬主政美國時可謂風光無限,但卸任時卻「心中滿是惆悵」——接任者是任何人他都可以平靜接受,但偏偏是他認為最不配擔任總統的川普。

▲淚別白宮

更令歐巴馬耿耿於懷的是,川普堅持「逢歐巴馬必反」,幾乎徹底掃蕩了歐巴馬的歷史遺產:

• 退出歐巴馬為之嘔心瀝血的TPP,代之以貿易戰

• 修改歐巴馬在次貸危機後力推的《多德-弗蘭克華爾街改革和個人消費者保護法案》

• 退出巴黎氣候公約

• 推翻歐巴馬醫改(未遂)

• 將 G7 變成「 非常 6+1 」

• 撕裂族群,排斥新移民

……

歐巴馬沒有理由不恨的牙根發癢。

但是歐巴馬比較是有涵養的人。再說比賽罵街可是川普的強項。

於是,《美國工廠》成為歐巴馬反擊川普的有力武器。

《美國工廠》與 TPP

▲筆者與邵宇博士侃《美國工廠》

歐巴馬透過這部片子究竟想表達什麼?

第一,有話好好說,中美雙方需要更好的認識對方、消除誤解。誰也不會否認全球化遇到了問題,但是一味地抹黑對方,無助於事情的解決。這部電影是中美雙方加深彼此理解的一次值得讚賞的嘗試。在影片中,美國工人覺得中國工人彆扭,中國工人看美國工人不順眼。這其實深刻體現了中美兩國的體制、文化、價值觀差異。由於這兩個國家都太大了,任何一方希望同化另一方註定都是不切實際的。

▲巴別塔與人類的分裂

歐巴馬在解釋「高地」的意義和拍攝這部影片初衷時,表示:

希望人們能夠超越自我,體驗和理解他人的生活,這是一個好故事所能起到的作用,如果能通過講述一個真實的好故事解除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恐懼,緩解人們的焦慮,那麼就有助於增進彼此間的團結。

第二,中美貿易不平衡問題的複雜性,遠遠超出川普的理解與認知能力。《美國工廠》反映出一個現實:中國製造業的強悍,很大程度上不是因為政府補貼、資助,而是源於「工人競爭力的落差」。中國工人富有集體精神,吃苦耐勞,不覺得加班加點難以忍受;美國工人雖然珍惜「飛來」的工作機會,但本能地關注工作環境、福利、工資、安全……不願意加班。尤其是美國的工會制度,被曹德旺視為「洪水猛獸」。福耀玻璃幸運地通過投票抵制了工會介入的企圖,但通用汽車就沒那麼幸運了。不知道通用汽車工人是不是受到《美國工廠》啟發,9 月 16 日 UAW(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組織了近 萬名在美國的通用汽車的員工罷工。這是 12 年來通用汽車首次發生罷工,也是 12 年來美國規模最大的一次罷工。這次罷工會導致通用汽車在美國 10 個州的 33 個製造廠以及 22 個零件配送倉庫關閉

聽好了!歐巴馬的意思是說:如果不解決員工競爭力與工會制度方面的中美差異,即使川普「命令美國工廠撤離中國回到美國」,也缺乏全球競爭力,那將無異於「自殺」。

怎麼解決這一難題?答案是 TPP 。

在 TPP 的談判中,勞工標準是重要內容,首輪就被納入。TPP 勞工標準包括消除一切形式的強迫勞動、承認集體談判權、廢除職業與就業歧視、工時、最低工資標準等

聯想到中國不久前圍繞「996」發生的激烈社會討論,或許中美雙方都已經到了需要作出改變的時候。

第三,歐巴馬這部片子無意中還提示了中美貿易失衡的一個重要因素:美國企業大多在中國擁有工廠,而中國企業在美國建廠的很罕見,福耀是特例。因此,美國企業將 iphone 之類的「美國產品」賣給中國消費者,主要體現為在中國的「國內貿易」而非「美國對華出口」。因此,要準確衡量「美國賣了多少產品給中國消費者」,不能只看「美國對華出口」,大頭是「美國在華工廠的本地銷售額」。事實上,數據表明,如果用總銷售差額替代貿易差額來衡量,中美之間的相互銷售是大體平衡的可見,川普聲稱中國佔便宜的說法是何等的誇大其詞

全球化的命門

這部片子給我帶來很強烈的衝擊。雖然讀了《鄉下人的悲歌》之後,對美國的「鏽帶」工人失業有了深入了解,但電影以視覺形式呈現,更令人震撼。而這些人正是川普的核心支持者

以往,全球化對視為人類的福音。經濟學家對此深信不疑:全球化提升了商品、資金與信息的全球流動,資源優化配置,交換讓所有國家效用得以增進。

▲筆者與《世界是平的》作者弗裡德曼

但今天看來,全球化有一個致命的命門:

• 商品、資本、信息等要素可以全球流動,唯有勞動力卻無法全球流動。其直接後果就是,高福利國家的工人被取代,而這些工人的技能又不足以實現「職業轉型」,於是這些「被全球化車輪碾壓的人群」推動了民粹主義和川普的崛起。

▲《鄉下人的悲歌》深刻揭示了「鏽帶工人」的悲慘世界

在全球化的時代,如何拯救哪些高福利國家被取代的工人?這是人類必須共同面對的時代課題。

• 吸引製造業回流美國?這既不現實也不符合全球化的經濟邏輯。

• 像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楊安澤(Andrew Yang)建議的「每人每月發 1000 美元」?這只會讓這些人多一些收入,但不會改變他們的心理狀態:只有工作機會,才能讓他們找回尊嚴

• 美國政府強化對這些人的「再培訓」,幫助其實現「職業轉換」重新上崗?值得嘗試,但效果未必如意。

美國的今天,就是中國的明天。若干年後,隨著中國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中國製造也會流失到越南、印度這樣的成本窪地,中國也會出現鏽帶

這是全球化的代價。

相關焦點

  • 《美國工廠》:歐巴馬拍電影暗懟川普?
    8月21日,全新的紀錄片電影《美國工廠》正式與全球的觀眾見面,以28種語言上架流媒體網站「網飛」(Netflix),這就是歐巴馬夫婦的製作公司產出的第一個作品。▼▲歐巴馬夫婦與主創團隊對談《美國工廠》早在今年1月,在美國影響力最大的獨立電影節聖丹斯電影節上,《美國工廠》就曾大放異彩,在電影節上斬獲最佳導演獎,被媒體譽為「2019年最重要的一部紀錄片」。不過,歐巴馬的雄心不止於此。
  • 中國公司拯救「美國工廠」,歐巴馬這部電影火了
    第一,這是美國5大科技股之一,世界流媒體巨頭奈飛(Netflix)拍的。翻譯成28種語言,在全球播放。質量自然不會差。第二、這部電影的製片人歐巴馬。你沒看錯,就是美國的前總統!歐巴馬任期結束之後,除了一本自傳賺了6000萬美金之後,繼續轉型做影視製作人,和妻子成立了高地製片公司,這個公司是針對歐巴馬夫婦與奈飛的合作框架專門成立的公司。第一部成品就是《美國工廠》。
  • 歐巴馬投資 曹德旺主演!《美國工廠》獲奧斯卡最佳記錄長片
    北京時間2月10日,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禮在美國洛杉磯好萊塢舉行。以中國福耀玻璃為紀錄片載體的《美國工廠》獲第92屆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在頒獎典禮上,導演史蒂文·博格納爾、朱莉婭·賴克特也用中文對曹德旺表達了感謝。
  • 紐約時報:歐巴馬製片的《美國工廠》影評:中國富豪的美國工廠(雙語)
    「最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我們能賺多少錢的問題,」中國億萬富翁曹德旺在紀錄片《美國工廠》中這麼說,接下來我們看到他出現在一架私人飛機上的鏡頭。他說,要緊的是美國人怎麼看待中國和中國人的問題。在2016年,在俄亥俄州代頓附近一座棄置的通用汽車工廠裡,曹德旺為他的全球汽車玻璃製造公司福耀開設了一個分廠。彼時美國SUV銷量下滑,通用汽車在2008年12月關閉了這家名為通用汽車莫雷恩裝配廠的生產廠家,數千人由此失業,同一個月,美國政府對汽車工業進行了數十億美元的救助。這家代頓工廠一直閒置到它由福耀宣布接管,福耀投資數百萬美元、僱傭了數百名當地工人,這個數字後來廠方還有追加。
  • 網紅紀錄片《美國工廠》,內核竟是「中國工廠」……
    美國前任總統歐巴馬轉戰影視圈,成立高地製片公司。近日該公司的第一部作品《美國工廠》正式上映。這部頗受全球關注的美國影片,大篇幅講述了一個中國公司到美國辦廠的經歷。這部紀錄片客觀呈現了不少美國人不願意承認的事實,那就是中國工廠給日益衰敗的美國「鐵鏽帶」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就業和體面的工資。△歐巴馬夫人接受採訪畫面《美國工廠》是一部紀錄片。
  • 歐巴馬製作紀錄片《美國工廠》上線 Netflix打造紀實節目吸引流量
    歐巴馬製作紀錄片《美國工廠》上線 Netflix打造紀實節目吸引流量 關注中金在線:
  • 歐巴馬監製的首部電影:當美國工人遭遇中國企業文化
    撰稿丨王塞北離開白宮的歐巴馬,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不時以一個文藝青年的形象活躍在媒體上。今年1月,歐巴馬的一首名為One Last Time的單曲發布,結果反響還不錯:首周播放量突破30萬,登上了美國知名音樂排行榜公告牌(Billboard)的熱門R&B歌曲榜單。
  • 「美國工廠」,Game over!
    最近「美國工廠」這個記錄片很火,這是美國前總統歐巴馬投資拍攝的,講述的是福耀玻璃在美設廠過程。川普從競選初就一直強調,振興美國工廠,讓製造業回流,但是從記錄片裡我們看到美國工人們自己講的it's over,現在數據也顯示,美國製造業PMI已經創下119個月以來新低。紀錄片的拍攝地美國俄亥俄州代頓市,曾因汽車製造業興旺發達。
  • 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美國工廠》:一座中國工廠的異域鏡像
    參與製片的美國前總統歐巴馬發推祝賀:恭喜美國工廠背後的電影人茱莉亞和史蒂文 (Steven Bognar) 講述了一個複雜而動人的故事,講述了操縱經濟變革對人類造成的後果。」2008年12月23日,距離聖誕節前夜只剩一天。俄亥俄州代頓市 (Dayton, OH) 本應歡快、祥和的氣氛,被一樁新聞蒙上了一層陰影。
  • 歐巴馬拍的《美國工廠》火了!他為什麼盯上了中國的「玻璃大王」?
    一位來自社會主義國家的商人帶著資金,在資本主義大本營振興建廠,並與美國工人階級鬥智鬥勇。多麼魔幻的劇情,而它就發生在現實生活中!最近,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夫婦投資的首部紀錄片《美國工廠》在 Netflix 播出。該紀錄片講述了中國福耀玻璃老闆曹德旺到美國投資開廠後發生的種種故事。
  • 美國開啟對罵模式,川普陣營說歐巴馬嚴重無能,讓美國變成了大傻瓜
    歐巴馬對川普處理疫情的方式進行了嚴厲批評,稱美國「一團糟」,當權者「甚至沒有假裝在負責」。 白宮多次指責歐巴馬未能為大流行做好準備,而川普長期以來的敵意在最近幾周有所加劇,呼籲國會迫使歐巴馬就監視他競選活動的指控作證。 周四,川普在推特上寫道,歐巴馬應該被問到「美國歷史上最大的政治犯罪和醜聞」。他補充說:「他什麼都知道。」他寫道,人們應該因為在他所謂的「歐巴馬門」中扮演的角色而被送進監獄。
  • 影視評論 | 中美傳媒視野下的《美國工廠》 :「悅讀」與「春秋筆法」
    歐巴馬夫婦成立的「高地」製片公司首作《美國工廠》火了。
  • #美國工廠# 中西方的分歧是世界的優先級課題
    ,而沒有關閉在中國的工廠?我很懷疑這和這部片子拍攝的初衷是否是正相關聯,因為這部紀律片是川普的政治敵人歐巴馬擔任製片的作品。是4人充分溝通,不僅要做成一部高質量的,能收穫大獎的紀律片,更要做成否定川普政策的政治牌。(要知道川普一上臺就把歐巴馬千辛萬苦搞的全民醫改給廢除了)所以美國工廠的創作者不單單是編導,還有美國前總統:歐巴馬。這是暗線,也是歐巴馬想要通過本片傳遞的個人角度的信息。
  • 對打《美國夫人》!米歇爾·歐巴馬傳記片《成為》5月6日網飛上線
    德國版《Vogue》4月29日報導,改編自前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歐巴馬自傳《成為》,由網飛出品製作的同名電影,將在5月6日上線。米歇爾·歐巴馬雖然出身於美國芝加哥的工薪家庭,但本質學霸的她在普林斯頓跟哈佛兩所精英大學裡完成學業,並且被推薦到一所知名律師所實習,從此開啟她最愛的律師事業。歐巴馬當選美國總統後,米歇爾也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非洲裔第一夫人。這種劇情,可能連最出色的小說家、編劇也編不出來。
  • 《美國工廠》獲第92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
    >-福清僑鄉報3月11日訊(記者:林秋明)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近日在美國洛杉磯好萊塢舉行講述曹德旺及其福耀集團在美建廠經歷的影片《美國工廠》獲最佳紀錄長片獎。據了解,該影片的出品人是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及其夫人米歇爾投資創辦的高地製作公司。《美國工廠》的名字還是歐巴馬親自起的。該片除了福耀集團的故事內核外,早在上映之前已名聲在外,不僅在聖丹斯電影節上映並獲得高度評價,還曾斬獲RiverRun國際電影節最佳紀錄片特輯獎。
  • 講述中國製造的《美國工廠》獲第92屆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獎」
    據美國媒體報導,講述中國福耀玻璃在美國建立工廠的紀錄片《美國工廠》(American Factory),獲得了奧斯卡最佳長篇紀錄片獎。
  • 《美國工廠》:孔洞見灼光
    文|王文珏【關鍵詞】新華社將之形容為「中美溝通之窗」 歐巴馬夫婦投資製作 福耀工廠西行記紀錄片《美國工廠》近期引起熱議。它在一個合適的時間,選擇了有代表性的觀察對象——到美國開工廠的福耀玻璃。福耀玻璃董事長曹德旺選擇的新廠位置也頗具意味:昔日通用汽車在俄亥俄州代頓地區的裝配廠。
  • 歐巴馬遊夢工場 體驗動作捕捉玩嗨了-歐巴馬,夢工廠,馴龍高手2...
    夢工廠最新動畫電影《馴龍高手2》即將上映,近日官方公布了一段美國總統歐巴馬造訪夢工廠的視頻,視頻中歐巴馬參觀了動畫的製作花絮,還親自體驗了一番動作捕捉技術。歐巴馬化身資深動畫粉歐巴馬在夢工廠動畫CEO傑弗瑞·卡森伯格和《馴龍高手2》導演迪恩·德布洛斯的介紹下,與兩位全身布滿「綠球衣」的動畫師見面。歐巴馬提出疑問:「你們身上的球球是幹嘛的?」《馴龍高手2》導演德布洛斯介紹說,這是《馴龍高手2》採用的動作捕捉技術,真人表演可以通過綠球,被整個房間的48個攝影機捕捉下來,再進行動畫合成。
  • 《美國工廠》獲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 曹德旺講述背後故事 - 財經...
    《美國工廠》獲第92屆奧斯卡最佳紀錄長片。據媒體報導,導演Steve Bognar和Julia Reichert領獎時用中文說:「謝謝曹德旺。」該片講述中國福耀玻璃集團接手美國俄亥俄州一座廢棄的通用汽車工廠,將其改為玻璃製作工廠並僱請上千位藍領美國員工的故事,雙方遭遇了一系列文化和制度差異引發的衝突。該片出品人為美國前總統歐巴馬。紀錄片播出後引發了廣泛關注。
  • 歐巴馬夫婦投資拍了部巨火的紀錄片,主角是中國工廠!看完我們忍不住獨家專訪了它的老闆曹德旺
    故事發生於美國俄亥俄州的代頓市。2008年12月,通用汽車在這裡的工廠正式關閉,造成當地2000多名工人失業。2014年年底,曹德旺來到這裡接手舊工廠,開辦了福耀玻璃美國工廠,這給當地的老百姓帶來了很多希望。在此之中,中美文化的矛盾與衝突、企業運行的種種突發情況,讓這部影片充滿的疑問遠比它帶來的震撼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