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劇大熱 大學校園流行文化內核和靈魂何在

2021-01-09 中國網

本就在大學校園廣受追捧的韓劇《來自星星的你》,因今年兩會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的提及而更受青年學子的關注。正如王岐山書記所說:「韓劇為什麼佔領了中國?」因為「韓劇的內核和靈魂,恰恰是傳統文化的升華。」那麼,大學流行文化的內核和靈魂何在?

「60後」,「70後」,「80後」,「90後」……文學藝術的浸潤,港臺影視的流行,韓流來襲,選秀興起,隨時隨地地移動互聯……順著歷史的光影,我們應重溫並審視曾經流行和正在校園中被青年學子追尋的流行文化,明白高校人該有怎樣的文化堅守。

  漫畫設計:湖南工大 天飛 刁俊玉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大學,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無論是懵懂、羞澀,抑或是奔放、果敢,青年人流行的東西自有年輕本色。追尋的蹤跡可能完全迥異,但追尋的模樣卻一直如此,憑著熱愛與衝動,崇尚個性與自由永遠是大學流行文化的最好註腳。

「60後」:像飢餓的海綿一樣尋找知識養分

上世紀60年代生的人,大學時期就是上世紀的80年代,那是一個「黃金時代」,人人都「饑渴」,像飢餓的海綿一樣尋找知識的養分。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人都在童年或少年時期經歷過餓肚子的滋味,有朝一日,突然可以放開學知識,也可以進入大學了,各種思潮的湧入讓他們興奮,大肆吶喊。「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樣的思想為純文學的肥沃培育了深厚的土壤,還有那些西方文藝的味道,一股腦兒地讓青年人著迷起來。

武漢長江工商學院工學院教師張蜀道1967年出生,1985年考入華中科技大學,他在美好的回憶中講述起了自己的大學時光:「在物資較匱乏的年代,我們的大學生活還是相當豐富多彩的。沒有網絡,也沒有很多錢,我們只能在寢室看黑白電視或者去看露天電影,每周外文專業的學生都會播放奧斯卡獲獎電影的原片,比如英文版的《魂斷藍橋》、《聖雄甘地》等,我們都會搶著去看。」

淮陰師範學院宣傳部副部長張同剛生於1965年,談起自己的大學文化生活,張同剛的臉龐熠熠生輝。那是1983年,張同剛和同學們一起走進大學校園,因為求學機會難得,所以大家看到什麼都勇於吸收,學習是校園裡的主旋律。他們愛讀的是《靜靜的頓河》這樣的蘇聯小說,愛看的是《街上流行紅裙子》、《鍋碗瓢盆交響曲》這樣的電影,愛玩的是溜旱冰,一切因為新鮮,所以迸發出的是強烈的學習熱情。人人都不遺餘力地把自己塑造成文藝青年,大學生必備「五角叢書」,水平高一些的就看「上海譯文」裡的西方文學經典,你難以想像黑格爾的《小邏輯》竟然會因為賣得火爆而斷貨。與此同時,也出來了一批有個性、有張力的作家及作品,比如劉索拉的《你別無選擇》,徐星的《無主題變奏》等。那個時代沒有時裝、沒有大片,和文化二字沾邊的都可以稱作最具影響力的時尚運動。

「70後」:武俠風「吹」開封閉而好奇的心

「上世紀90年代初期至中期,還沒有純娛樂性的影視劇,當時四大名著被拍成電視劇,很受大學生的歡迎」,1990年考入河南大學的武漢長江工商學院文法學院教師張厚遠介紹,他們寢室沒有電視,為了一集電視劇,就想盡辦法到老師家裡或者附近的同學家裡去「蹭」看。淮陰師範學院政管學院的教師金華是個標準的「70後」,他笑著回憶說:「之前因為各種政策的限制,沒有接觸過港臺劇。當時因為好奇,喜歡看瓊瑤劇、金庸的武俠劇,像《梅花烙》、《射鵰英雄傳》之類的,大陸劇就看《渴望》。那時候家裡人比較保守,看瓊瑤劇不是那麼方便就常常在晚上偷偷看,可是像《射鵰英雄傳》這類武俠片一到播出時間就可以說是萬人空巷。」

淮陰師範學院心理諮詢中心教師任燕本科畢業於徐州師範大學,在上世紀90年代初度過了大學生活,她心目中的大學流行文化竟然是跳舞。每逢周末,學校都有舞會,場場爆滿,而且學校之間的聯誼活動很多,聽著鄧麗君、劉文正的歌,人與人之間的友情互動也在舞步和閒聊中建立起來。不會跳舞的人,就去看電影,學校禮堂裡的電影票不貴,逢場必滿。像《鐵達尼號》這樣的大片都是全班出動。

也是從那個時候起,催生了一種職業,租書屋、碟片社。這些出租屋一般都在大學附近,裡面的刊物以盜版的港臺文學居多,女生們把瓊瑤、亦舒的書看做心頭好,男生們則封金庸、古龍、梁羽生為「絕代風流」。由於租書屋有時間的限制,挑燈夜戰,在宿舍走廊下看完幾本是常有的事。武漢長江工商學院管理學院教師李德奎記憶猶新,「那時候最流行的就是去錄像廳看港片,2元錢一張票,可以看一整天」。1979年出生的李德奎實際已經接近「80後」,「那時候周星馳和成龍的片子非常熱,《賭聖》等都是大家熱衷談論的焦點」。

「80後」:在選秀熱與偶像劇中釋放夢想

新千年之後的文化形態變得更加多元,有人熱衷看劇,有人喜歡青春文學,流行不再是一個模樣。

「我那時候看劇主要是因為同學的介紹才看的,像臺劇《流星花園》、韓劇《愛上女主播》我都看過,看完之後就想要是能有一個像偶像劇中的男主角一樣完美的男友那該多幸福啊!」這是屬於淮陰師範學院傳媒學院教師楊惠的青春,她畢業於雲南大學,「偶像劇是我的『菜』,我們追劇的時候沒有網絡就去租碟,租不到就買,常常熬夜看劇,有時候一部劇要連續看幾遍才過癮。」2001年,一部經典的《流星花園》風靡了整個大陸,現在的「80後」們依舊會時常哼起「陪你去看流星雨落在這地球上,讓你的淚落在我肩膀」的曲調,重溫他們那時的青春與愛情。武漢長江工商學院文法學院輔導員張培就是其中之一,是典型的「80後」,1982年出生的她,2000年考入長江大學,愛時尚,愛看流行劇,她當時專門買了一個本子,用來收集《流星花園》的貼畫。

2004年,湖南衛視《超級女聲》的開播也開啟了大學宿舍裡的「觀秀」時代,李宇春、周筆暢等明星的一眾鐵桿粉絲也從「80後」群體中脫穎而出,一個宿舍8個人圍著一臺錄音機聽直播的場面並不久遠。宿舍裡沒有電腦與電視,收音機是最愛。「網吧」大約在這個時期形成,「包夜」這個說法也從「網吧」裡傳出來,似乎一夜之間,學校附近誕生了若干「網吧」。大學生的「網吧」活動停留在「男生聯網打遊戲,女生通宵看韓劇」階段,第二天早晨的第一節課,互相打著哈欠議論的是誰的「CS(網路遊戲)」水平怎樣,誰在「網吧」裡為了《藍色生死戀》痛哭流涕。也有一幫小眾青年,開始琢磨「榕樹下」等文學網站,比起參加當時「新概念」作文比賽,這個仿佛更靠譜些。

那個時候,淮陰師範學院為了活躍校園文化,組織了一系列契合學生實際的社團活動,學校開展了「十大校園作家評選活動」,通過學生投票及文聯專業評委點評等方式評選出校園裡的文學明星。早在2003年,當時的淮陰師範學院歷史與社會學系團總支及社會工作者協會就舉辦了「大學生CS大賽」,火紅了學校的幾大戰隊。

「90後」:「碎片化」的「小時代」來襲

智慧型手機、電腦都是「90後」進入大學的標配,智能化生存的年代,「90後」沒有辦法想像沒有網絡的生活。一所大學為了解決「90後」太「宅」的問題,想盡各種辦法,包括把廣播操納入學分或考評,但「斷電」成了解決「宅」問題的法寶,沒有電,「90後」的文化活動幾乎會成泡影。

前不久,武漢長江工商學院新聞中心記者團就韓劇《來自星星的你》對大學生的影響,對該校及周邊高校的200名大學女生和100名大學男生展開調查。調查顯示,87%的女生每周為了等待兩集電視,「眼睛都望穿了」。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海外劇湧入中國市場。英、美、韓劇讓大學生從接觸到喜愛再到痴迷。俊男靚女、唯美的風景還有經典的臺詞無不吸引著越來越多的「90後」大學生群體。喜歡看美劇的武漢長江工商經濟與商務外語學院學生李正最近正在重溫美劇《紙牌屋》,愛追劇的他甚至每次等不到國內網站更新而不得不採用「翻牆」軟體。

淮陰師範學院文學院的「90後」張豔一直堅持看郭敬明的《最小說》,可是談到動機,竟然是因為文化生活太過於「無聊」。大家都很喜歡「宅」,平常追明星的八卦,用電腦看「康熙來了」、「快樂大本營」這樣的又鬧又猛的綜藝節目,一個宿舍4個人也可以半天不說話,各做各的事。

淮陰師範學院政管學院的張佳傑也是個「90後」,平時喜歡逛街,刷微博,追劇,最近吸引她的是一部叫《愛情公寓》的大陸劇。她是個大大咧咧,很幽默的姑娘,談到為什麼追這部劇,她認為這是一首充滿正能量和帶有青春活力的詩,這樣形容一部偶像劇,或許只有「90後」才能說出來。

網絡作家安意如在淮陰師範學院有一場籤名售書會,場面火爆,教學樓報告廳裡,許多學生一站就是兩三個小時,毫無怨言,可是純文學作家的講座卻聽眾甚少。「90後」葛採酷愛網絡玄幻小說,唐家三少、當年明月,都是他喜歡和追逐的對象,而女生則喜歡匪我思存、步非煙的作品。

選擇什麼樣的書、看什麼樣的劇,是學生們的自由選擇,但是健康的流行文化一定是好的校園文化。淮陰師範學院黨委書記鄭勇說:「作為教師,我們首先要配合學生去了解流行文化,然後深入分析,並加以引導,豐富學生的文化生活,從而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從而更好地實現自我。」

專家:有個性才有豐富人生

中國的社會文化是多樣的文化存在,並通過各種渠道和手段向校園延伸和擴展,演變成各個年代的大學校園流行文化。因而,大學生成為了校園流行文化最重要的接受者、傳播者和創造者。當我們在校園流行文化中追尋時,可以看到各個年代的大學生通過一個個自己參與創造的流行文化形式,表達著自己的個性訴求,這也是改革開放的深化和發展在文化現象上的必然反映,更是改革開放後中國社會文化不斷繁榮、包容、多元化發展的體現。

教育絕不應成為技術性的生產活動,不應成為抹殺個性的社會機器。教育應該提供給學生更多的自由創造的機會,激發學生對未知的好奇和求知的欲望,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因此,在大學文化建設過程中,不應將大學主流文化與校園流行文化對立,應當建立一種民主、平等的對話模式。當然,在多元文化中,大學必須確立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獨特大學精神為主要內容的價值體系,主動對話、引領流行文化,不斷吸收、整合、揚棄,以主流引領多元,以多元豐富主流,培養學生的開放性視野,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具體來說,一是要尊重學生對流行文化的喜愛和追求,可以開設國外影視欣賞、禮儀等相關課程與講座,提高大學生的審美能力,引導學生研究流行文化的內在因素,促進大學生合理、適度地追求時尚、潮流。二是要加強人文素質教育,通過開設與中國傳統文化相關的課程,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和喜愛,切實提高大學生的文化品位。三是在校內舉辦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藝術活動,拓展大學生的視野,提升大學生參與各項活動的積極性,引導學生追求先進的、健康的流行文化。

存一段充滿生命感的文化體驗

每個時代的青年學生都留下了自己或狂熱或清新的校園追劇故事。大學校園也因為有這些追劇故事而更加豐富生動起來。這些故事的情節,也可能不是追劇,而是晝夜不停地讀武俠小說,也可能是迷戀上吉他彈唱。故事多是短暫的,然而在那短暫的時間裡,卻留存了一段極美的充滿生命感的文化生活體驗。

對於追劇,教育是否一定要出場?我們認為要關注,但不要關注過度。這是因為大學生活包含了三種方式,一是課堂專業學習生活,二是課外全面拓展生活,三是自由、自主生活。在第三種生活裡,可以發呆,可以追劇,不帶目的,體驗生命。也是第三種生活為學生提供了更多思考民主與科學精神的氛圍。人生的目的不是單一的,只要不過於沉迷,該玩的時候,一定要學會玩。誰沒有年輕過,年輕時能留下一些像追劇這樣瘋狂而健康的記憶,是多麼美好的事情。高校管理者既不必為學生追劇擔驚受怕,似乎他們會因追劇而耽誤學習、傷了身體;也不必對比反思自身校園文化,似乎學校提供的主流文化沒有讓所有學生都痴迷就錯了,儘管大學文化還是應該追求崇高的價值導向和高雅健康的學術文化品位。

學生追劇是可以用其他校園文化活動替代的嗎?其實,試圖用自己的校園文化活動來替代追劇,也是愚蠢的。世界是豐富多樣的,大學文化也應該是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導下的多樣豐富。大學文化應該是寬容的,學校要給學生的第三種生活留下適度的空間,何況美好的校園記憶本身也是大學文化的重要組成。

對於追劇,學校能做些什麼?一是提供教育資源,創造較好的物質環境和條件,讓學生有劇可追;二是搭建學習交流平臺,安排影視專業講座,讓學生能在學習中提高鑑賞能力;協助建立追劇QQ(網絡工具)群等興趣小組,讓學生有友可聊;開展影視評論徵文研討活動,讓學生追有所思。學生在這些交流學習討論中,學會正確的思想方法,培養高雅的審美品位。三是生產出更多讓學生能追、願追、樂追的文化產品。當然,大學生追劇作為社會流行文化的一種折射,體現了每個時代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審美觀。作為教育工作者要特別留心這裡面折射出的價值觀念,哪些需要強化,哪些需要引導,哪些需要警惕,一定要引導有方。

鏡頭快拍

最近,朋友圈內的各種視頻,微博的話題排行榜,QQ(網絡工具)空間的服飾盤點……無一例外地指向一部韓劇——《來自星星的你》(以下簡稱「星你」),一部講述外星「高富帥」與地球「白富美」之間的浪漫愛情劇。「星你」受到了狂熱追捧,我們的校園也不例外。

阿姨也瘋狂

「啊,都敏俊!」淮陰師範學院學生小李從澡堂出來,一臉驚喜的看著管理員阿姨電腦上的畫面,「原來阿姨也看『星星』啊,好潮呀!」

阿姨名叫紀秀寧,在理工樓學苑浴室工作。隨後,小李和阿姨便展開了熱烈而激動的對話。紀阿姨說:「平日裡經常聽到你們談論,也就想看了,果真好看,我才看到第9集。這部劇和其他韓劇最不一樣的地方就是,一直猜不到接下來會發生什麼。」「阿姨,要不要我給你劇透,我都看到第18集了……」深厚友誼悄然誕生。

打工賺錢去韓國

黃夙,來自安徽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1329班,她對韓劇十分著迷,最近「星你」的熱播,讓她有了去韓國的想法。「我鄭重地通知你們,我要去韓國!」黃夙說,她假期的時候會去兼職賺旅費。此外,她還在網上搜集了很多韓國遊玩攻略。當然,「星你」中都教授和千頌伊單獨度過兩天的小島一定是必去之地。作為「吃貨」的她,也看了不少有關韓國的美食節目,並經常製作韓國蜂蜜柚子茶和炒年糕。

相關焦點

  • 寧波大學構建「愛國愛校、創新創業」校園文化
    近日,寧波大學第二個校友母基金、總規模1.5億元的「甬潮貳號基金」籤約儀式舉行。而這距離該校第一個校友母基金「白鷺林壹號基金」的成立不過3年時間。「這不僅意味著寧大正探索出一條校友持續捐贈支持母校的長效機制,更表明感恩文化已成為流淌在一代代寧大校友血脈中的強大基因。」
  • 「大學」文化打造農村高品質校園
    「大學」文化打造農村高品質校園2019年8月,淄博市高青縣黑裡寨學區中心小學煥然一新,嶄新的教學樓投入使用,堪稱最美鄉村校園。  魯網12月23日訊 2019年8月,淄博市高青縣黑裡寨學區中心小學煥然一新,嶄新的教學樓投入使用,堪稱最美鄉村校園。
  • 大學校園裡的5大誘惑,輕則落於人後,重則出賣靈魂,你中招沒?
    #隨著新學期的到來,各地的學生和學校都逐漸恢復了久違的校園生活,在現在世界各地的都受到疫情困擾的狀況下,中國的學校等各行業得以恢復是來之不易的。9月1日北京大學在同等高校中率先開學,清華大學的學生也將於明天陸續開始回校報到。無論是對於大一新生同學還是高年級大學生來說,校園裡的「誘惑」時刻存在,這些誘惑一旦中招,輕則落後他人,重則出賣靈魂。需要各位同學特別警惕,下面來跟大家說說大學校園裡的五大誘惑,看你中招了沒?
  • 復旦大學開放校園慶祝新年 全面展示育人理念與校園文化
    新年的喜悅中,2020復旦大學校園開放日舉行,4600多名學生及其家長走進復旦,深度體驗復旦育人環境,感受校園文化。30個院系的400多名師生志願者也選擇在這一天留在校園,迎接每一位來訪者。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副院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副院長、神經外科常務副主任毛穎為同學們帶來了《腦洞大開——腦外科醫師眼中的腦科學》主題講座。
  • 開學季,細數那些美到離不去的韓國大學校園
    來到梨大怎麼能只看建築呢?跟風景一樣美的當然還有行走在校園裡的各色美女們。 美麗的校園,飄過身邊的美女,整個梨大校園彷佛都瀰漫著浪漫的氣息。茂盛的樹木,大片的草坪,再加上成排的櫻花樹,簡直滿足了所有人對大學校園的幻想,選擇春天櫻花開放的時候去建大的夥伴們能大飽眼福了。
  • 華威大學—校園設施
    今天來了解華威大學的校園設施及活動體育設施及活動現代化的230站健身房25米12泳道遊泳池各種健身課程室內攀巖中心六個壁球場多功能體育館戶外運動場理療服務咖啡廳和室外露臺在Westwood校區還設有全天候跑道和室內外網球中心同時華威大學還有:65個體育俱樂部-由SU運營,包括足球、上網球和划船等運動,以及滑翔和賽車等更不尋常的活動。
  • 「良渚文化走進大學校園」作品徵集大賽落幕 獲獎名單來了
    「良渚文化走進大學校園
  • 非洲加納人為什麼喜歡看韓劇? | 論文選介
    非洲的加納為什麼流行「韓劇」,主要有以下原因:1.韓國政府通過「免費餐」叩開非洲屏幕大門2000年初,韓國政府推動韓流增強其軟實力和網際網路進步的舉措,將韓國屏幕產品推廣到拉美,中東和非洲地區,並向一些非洲國家免費提供了KTVD,加納是KTVD首次在2000年代中期播出的非洲國家之一。
  • 非洲加納人為什麼喜歡看韓劇? |
    在亞洲,美洲和歐洲,韓流是中產階級年輕人能夠接觸到的外來文化。非洲,關於撒哈拉以南地區,目前在學術領域,暫時還沒有人嘗試去理解該地區接受韓國流行文化的情況。然而,加納這個地區凸顯的特殊現象引起了作者的注意。本文主要採用質化分析和焦點小組訪談結合的方法對此現象進行研究。
  • 靈魂互換、穿越、鬼怪、超能力 韓劇的套路真的很深
    中國娛樂網訊 www.yule.com.cn 韓劇又要拍攝全新的靈魂互換的電視劇了,而且還邀請了金喜善和「國民媽媽」金海淑以及大長腿金英光的加盟,可以說是十分的讓人好奇和期待了。不過也有網友表示靈魂互換在幾年前就已經有了,到現在都沒有停過,雖然題材不新鮮了,但是每一次都會讓人很感興趣,可見韓劇的套路真的讓人很著迷。其實早在8年前,韓劇中就已經流行靈魂互換了,比如2010年特別火熱的韓劇《秘密花園》講述的就是一對情侶最初在片場因為誤會相識,而後意外互換靈魂從而展開的奇幻美麗的愛情故事。
  • 大學城開啟校園民歌新紀元
    1983年「大學城」開播,其中的「校園歌唱」單元推出後,受到的好評與迴響直接反應在節目的收視率上,「大學城」變成了後校園民歌的代名詞,校園民歌的火又被重新熊熊燃燒起來。1984年3月29日,「大學城」製作中心更是破天荒地舉辦了第一屆大專創作歌謠比賽,讓校園裡那從不曾中斷的創作能量,因此有了一個發聲的管道。
  • 史上最全經典校園韓劇大盤點,你看過多少部?
    充滿純真與浪漫氣息的校園也成了很多編劇筆下愛情故事的發源地。校園愛情題材韓劇一向因為輕鬆幽默的劇情,浪漫唯美!
  • 館長訪談|上海大學博物館:溯源海派文化的背景與興起
    于右任題贈老上大校友丁嘉樹的書法(丁勇捐贈)豐子愷題贈老上大校友丁嘉樹的書法(丁勇捐贈)近年來,新徵集一批海派文化藏品,是上大博物館比較有代表性的藏品類別,較好地反映了海派文化的形成背景和興起、繁盛以及演進過程中的流行元素和創新亮點。
  • 每日新聞熱詞:韓劇熱讓你的老公換了一波又一波,「韓劇熱」英語怎麼說?
    小編摘要:「韓劇熱」的英文表達是K-drama fever。
  • 《人民日報》盛讚《急先鋒》:動作片外殼下是時代特色和文化內核
    《急先鋒》正是在多個方面都做到了極致,才獲得了《人民日報》發文盛讚:以電影的方式講述中國人的故事,動作片外殼下有著鮮明的時代特色和文化內核。但其意義又遠不止於此,正如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陳陽所指出的那樣
  • 南京財經大學第十二屆校園十佳歌手流行樂團團員再創佳績
  • 【BBC】K-drama fever 韓劇熱
    關注可免費學價值5000元英語課程,免費申請外教一對一口語體驗,電話或網絡在家輕鬆上課,不出門就能輕鬆學英語K-drama fever 韓劇熱你受到「韓劇熱」的影響了嗎?英國人喜歡北歐犯罪片的原因又何在?本期《隨身英語》談論受歡迎的熱門外國劇。
  • 「祖安文化」正侵蝕校園:粗鄙失底線 髒話成亞文化
    粗鄙暴戾失底線,髒話成了亞文化,「祖安文化」正侵蝕校園  以對方母親為圓心、直系親戚為半徑、生殖器為主武器、意淫為主技能,配以倫理、兩性、家畜、寵物、殯葬行業等領域的特有動詞及名詞……近年來,一種人稱「祖安文化」的亞文化在很多遊戲社區、社交媒體、視頻剪輯網站走紅。
  • 東北大學校園匆匆一瞥
    聽說他要去東北大學考試,我自告奮勇要一同前往,興奮之情,與他比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喜歡走進校園,喜歡走進大學園,更何況是東北大學的校園。2個半小時的車程在興奮與期待中很快就過去了。導航帶我們來到了目的地,讓我很驚訝,三十年不見,怎麼變化這麼大?沒有記憶中的模樣?很納悶,詢問打聽,原來此東大非彼東大,這裡是東北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原來如此。主要負責出國培訓和各種取證培訓,考試。由於疫情,出國熱大不如從前,看上去很落寞,很荒涼。他進了考場,我也開始籌劃餘下2個小時的安排,最後決定我要去那個東大看看。
  • 韓劇《友情契約》開播,聚焦校園暴力和性侵犯罪,尺度大價值深
    與以往的韓國愛情劇不同,這部《友情契約》開始走非常深刻的現實主義的路線,聚焦的則是校園暴力和性侵犯罪。這部灰色調的韓劇,並非韓劇迷們所熟悉的暖色調味道。在《友情契約》當中,開局劇情,依舊是韓劇當中熟悉的路數,先是一段看似唯美的校園暗戀故事。劇中的男主角出場,屬於中等生的序列,在各方面都沒有存在感。而劇中的女主角,則憑藉容貌和優等生的成績成為學生們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