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外流逆襲樣本:持續30年淨流出後,南通終於找回「人氣」

2021-01-17 澎湃新聞

南通,絕對是長三角、乃至全國經濟強市中的一個特例:GDP突破萬億,人口淨流出卻已持續30年。

從1989年以來,南通的常住人口就長期低於戶籍人口。過去10多年,南通每年的淨流出人數幾乎都在30萬人以上。受人口外流影響,南通成了全國老齡化最嚴重的城市之一:比全國提前17年進入老齡化社會;60歲以上戶籍人口佔比超過30%,僅次於上海。

在人們的普遍認知中,這樣一個人口長期外流且老齡化嚴重的城市,想要重拾「人氣」是不太可能的。然而就在今年年初,南通卻在「十三五」時期的成就總結中,宣布了「常住人口歷史性超過戶籍人口」的消息。這個成績,實在是來之不易。

人口增長過低 勞動人口外流

實際上,南通的人口並不算少:2019年常住人口731.8萬人,戶籍人口759.82萬人,在江蘇能排進前四,僅次於蘇州、徐州和南京。但是,早在1975年,南通的戶籍人口就已經超過700萬人了,此後的40多年都未有太大增長。

當時的南通對計劃生育政策的執行十分堅決,曾被評為「計劃生育模範市」。1970年其出生率曾高達26.94‰,到1975年便直接「腰斬」至13.36‰,1996年之後更是從未達到過10‰。南通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從2002年起已連續18年負增長,是全國主要城市中負增長最為嚴重的城市。(詳見《一二線城市生育圖鑑》)

自然增長率為負不說,南通人口的機械增長也未能扭轉頹勢。從1989年以來,南通的常住人口就低於戶籍人口,一直處於人口淨流出狀態。過去十多年,南通每年的淨流出人數幾乎都在30萬人以上,只有2019年略低於30萬。

此外,南通的外流人口大部分還是勞動年齡人口(15-64歲)。南通市統計局2020年發布的《南通市人口流動現狀分析》顯示,南通流動人口中主要勞動年齡人口所佔比重高達83.4%,平均年齡38.8周歲。這也就導致南通當地勞動年齡人口越來越少,2010年還有530.75萬人,到2017年僅剩503.5萬人,少了將近30萬人。

在人口自然增長和機械增長雙低的影響下,南通早在1982年便進入人口老齡化,比全國提前了17年,比全省提前了4年。如今,南通仍是全國「最老」的城市之一,60歲以上戶籍人口佔比超過30%,僅次於上海。而根據《南通市「十三五」就業及社會保障體系規劃》,南通的人口高峰預計將出現在2030年,屆時60歲以上的老人將接近本地總人口的一半。

內部吸引力弱 外部群強環伺

近年來南通經濟高速發展,在2020年GDP預計已邁入萬億,可謂是長三角的一顆新星。但截至2019年南通人口仍持續淨流出,實在是因為內部吸引力不強,外部又有群強環伺。

南通人口增長的內憂,在於其特殊的產業結構、「難通」的交通線路以及過高的房價。

首先,作為全國著名的「建築之鄉」,南通建築從業人員一直穩居在120-130萬人左右,工程項目遍布全國。因此,南通每年都有不少勞動力隨項目外出,且工作周期經常超過半年,致其常住人口有所銳減。同時,南通第三產業的比重不足50%,明顯偏低,吸納人口十分有限。

其次,南通的地理位置雖然優越,但與上海、蘇州之間隔著長江「天塹」,南下的交通一直不太方便。2008年蘇通大橋開通,但常年擁堵;2016年才開通動車,線路卻不算太多,嚴重製約了外來打工人員的數量。2020年滬通高鐵開通,南通首次接入全國高鐵網,或將減少本地人口外流,同時提升外來人口輸入速度。

最後,南通當地的房價明顯偏高,一定程度上挫傷了外來人口定居南通的積極性。如今南通的平均房價已逼近2萬元/平米,在全省排名第四。但它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剛過4萬元,在全省只排第六。其2019年的房價收入比(家庭住房總價與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值,比值越高買房難度越大)達到13.1,比鄭州、武漢、成都、青島、西安、無錫等城市還要高。

南通人面臨的外部誘惑,在於長三角地區數量眾多的經濟強市。據南通統計局數據,南通外流人口大部分都流向了南京、蘇州、無錫、常州以及上海,外出務工經商、工作就業的比重分別為40.9%和35%。

在人口紅利逐漸消退的近些年,杭州、寧波、合肥、南京、蘇州等城市紛紛加入「搶人大戰」,上海甚至也「放低身段」加入競爭,南通人才面臨著強大的被虹吸的風險。據人社部門統計,南通籍高校畢業生回通就業率只有40%左右,研究生回通就業率更是不足5%,人才外流現象十分嚴重。

然而就在內憂與外患並存的嚴峻形勢下,人口淨流出多年的南通竟然在2020年實現了「常住人口歷史性超過戶籍人口」的成績,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重塑產業筋骨 加入搶人大戰

2020年4月,南通市公安局統計數據顯示,南通登記外來流動人口數已突破130萬,相比2019年年末淨增了17.7萬人。雖然在防範新冠疫情的背景下,南通對於流動人口的登記更加精準,但近年來南通淨流出人口數量減少卻是毋庸置疑。

一方面,南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有了較快提升,產業升級也在穩步進行。2016年,南通確定了「3+3+N」的產業發展方向——以高端紡織、船舶海工、電子信息三大重點支柱產業,智能裝備、新材料、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車三大重點新興產業,以及航空、生物醫藥等產業作為發展重點,打造先進位造業基地。

這樣的產業定位,有助於南通更好地承接上海的產業轉移,吸收勞動力等各類生產要素。2017年南通發改委數據顯示,當時的南通有30%的高層次人才從上海引進,50%的企業與上海有合作,引進上海或通過上海引進億元以上工業項目約60個。而隨著2020年滬通高鐵的開通,南通與上海之間1小時可達,未來兩地之間的產業、人口交流會更加密切。

此外,近年來南通自身也在發力重大項目建設,試圖培育出更多的經濟「壓艙石」和吸納就業的「主力軍」。2020年數據顯示,南通全市已建成或在建的10億元以上項目共有402個,全部建成後預計可吸納勞動力26萬人。南通全市在手、在談及籤約註冊的20億元以上重大項目超過140個,建成後也必將吸納大量勞動人口。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南通市統計局2020年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南通流出人口平均年齡38.8周歲,而流入人口平均年齡為32.2周歲,比流出人口小了近7歲。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得益於製造業的發展,因為南通流出人口中有43.3%從事建築業,而流入人口中有43%從事製造業。產業變革帶來的人口結構調整,讓這座嚴重老齡化的城市開始呈現出一定的朝氣。

另一方面,南通也加入了城市「搶人大戰」。2019年10月,南通正式發布人才新政,提出大專以上畢業生零門檻落戶、給予雙創人才最高150萬元購房補貼等政策。在此之前,南通人才落戶需要「穩定工作+買房」。2020年4月,南通再度放寬落戶條件,城區和建制鎮全面取消落戶限制,租房也可落戶,破除隱形門檻。

如今,南通常住人口超過戶籍人口,不僅彌補了本地產業對勞動力的需求缺口,還優化了南通的人口結構。南通的逆襲,足以證明其城市地位和輻射力在穩步提升,也為其他人口外流、老齡化嚴重的城市提供了一個絕佳樣本。

參考資料:

[1] 南通:常住人口歷史性超過戶籍人口.澎湃新聞

[2] 長三角黑馬城市:人口淨流出,老齡化嚴重,GDP卻突飛猛進.智谷趨勢

[3] 南通城市吸引力之變:登記流動人口超130萬,外出人口遞減.澎湃新聞

[4] 靠江靠海靠上海 江蘇迅速崛起的「潛力股」解放日報

[5] 2019年全國50個典型城市房價收入比排名.易居研究院

[6] 南通市人口流動現狀分析.南通市統計局

作者:藍橋

來源:搜狐城市

原標題《人口外流的逆襲樣本:持續30年淨流出後,南通終於找回「人氣」》

相關焦點

  • 廣州:「人口虛增」型城市,中小學生跨市畢業呈現淨流出趨勢
    為此,我們選取常住或戶籍人口位於全國前50的人口大市為樣本,從中小學生人口統計指標切入,結合各城市常住、戶籍人口指標,進一步對樣本城市的人口吸引力進行分類評判,並藉此進一步分析各類城市在房地產市場方面的表現差異,以此提供相關結論以供參考。
  • 東北人口老齡化全國前三,人口外流,應該怎麼辦?
    最近,各地區常住人口的勞動人口平均年齡已經出爐。東三省位居全國前三,也確實是意料之中。然而,全國很多地區,也都將會面臨同樣的問題。只是先後而已,最後誰也跑不了。關於人口外流,也的確存在。但對於1億多基數的整體,7年淨流出164萬,也可以說是不痛不癢,整體人口仍然保持比較穩定的狀態。東北出現的問題,要重視,要想辦法解決,但不要過度誇大。東北的問題,也可能是全國很多地區的問題,東北尋找方案後,也可給其他地區提供應對的經驗。
  • 人口大量外流,三四線小城市未來的出路在哪裡?
    而人口持續向熱點城市流入這一趨勢,目前看來已經很難逆轉了。據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相當多的三四線城市人口仍在增長,只是增幅明顯慢於一二線城市。儘管大多數三四線城市城區人口規模在增長,但很多城市增量很小。不少地級市5年內城區人口增長僅為一兩萬人,平均每年只增加了幾千人,相比城市擴張的步伐,這個增量微不足道。再考慮到部分城市撤縣設市設區等因素,很多城市城區人口並沒有增長。
  • 中國人口大遷移的新趨勢
    年繼續擴大;中部省份除安徽由年均淨流出轉為淨流入外,其餘各省均為持續淨流出狀態;重慶、四川、陝西近年人口持續回流,其中重慶、四川近4年年均人口淨流入規模在10萬以上;東北三省經濟持續低迷,人口淨流出規模持續擴大,遼寧由2001-2010年年均人口淨流入14萬下滑至2011-2015年的2.3萬,近4年年均淨流出5萬。
  • 經濟學家:中國人口大遷移!東北97.7%區域人口外流
    2010年以來,部分勞動力回流中西部,東部地區面對用工壓力主動推進大學畢業生、技能人才等外來人口本地化,戶籍人口和小學生增速明顯加快,東北地區人口加速流出。2)分線城市層面,一二線城市常住人口持續大幅流入,三線稍有流入,四線基本平衡,五六線持續淨流出。並且,2010年後,一二三線城市外來人口日趨本地化,分線城市戶籍人口和小學生數增速的梯度分化更為明顯。
  • 桔子財經丨2019年人才吸引力全國第8,濟南是怎樣做到的?
    濟南的「逆襲」並非個例,與GDP榜單相比,這些在人才吸引力大幅上位的城市,都是省會城市,逆襲力度最強的南京、濟南、西安這三所省會城市,高校資源極為豐富。而在人才吸引力上排名大幅「下沉」的城市,大多是地級市。尤其是南通、泉州這兩座2020年GDP破萬億的城市,人才吸引力上排名都在30名開外了。進入人才吸引力TOP20,並且上位的地級市只有一個,就是東莞。
  • 桔子財經丨2019年人才吸引力全國第8,看濟南是怎樣做到的!
    濟南的「逆襲」並非個例,與GDP榜單相比,這些在人才吸引力大幅上位的城市,都是省會城市,逆襲力度最強的南京、濟南、西安這三所省會城市,高校資源極為豐富。 而在人才吸引力上排名大幅「下沉」的城市,大多是地級市。尤其是南通、泉州這兩座2020年GDP破萬億的城市,人才吸引力上排名都在30名開外了。
  • 徐州「鐵憨憨」縣級市,淨人口流失達50萬,房價卻穩定在6700
    但就是這樣一座經濟比較發達的城市,近年來人口淨流失達到170萬之多。徐州市下轄5個區、3個縣,又代管2個縣級市,其中一個「鐵憨憨」縣級市淨流失了50萬人,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座縣級市的概況,也一起來思考一下為何會發生如此嚴重的人口流失想像。
  • 為什麼股價持續上漲,資金持續淨流出?看不懂,難怪錢就這麼虧掉
    想要在不確定的領域中想要真正的長期持續存活下去,需要依靠的是規則。既然不可預知未來的走勢,那麼就以規則高效應對即可。為什麼個股股價正在持續上漲,而資金流卻顯示淨流出,其中有什麼問題嗎?資金顯示為淨流入,而股價下跌的話,資金顯示為淨流出。
  • 中國人口淨流入城市排名,淨流入人口為蘇州經濟撐起了一片藍天?
    曾經,東北和西北作為中國人口淨流入地區,全國人民投入了羨慕的眼光。但是,自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轉型由重工業向科技發展的道路之後。一些曾經被國人瞧不上眼的地區拔地而起。最先拔出高度的就是現在深圳。作為曾經南部一個小小的鄉鎮,在短短的幾十年中,能成為與國際大都市-上海,以及中國政治中心-北京並駕其驅的一輛馬車。
  • 中國人口大遷移:3000個縣全景呈現
    2)分線城市層面,一二線城市常住人口持續大幅流入,三線稍有流入,四線基本平衡,五六線持續淨流出。並且,2010年後,一二三線城市外來人口日趨本地化,分線城市戶籍人口和小學生數增速的梯度分化更為明顯。不過,戶籍人口淨流入,則不一定意味著常住人口流入,比如外來人口規模減少、常住人口淨流出,但同時外來人口中落戶增加、戶籍人口淨流入,2001-2010年、2011-2015年在戶籍人口流入情況下常住人口流入的概率分別為53.6%、40.2%。二是通過與常住人口的比較。
  • 延遲退休腳步漸近,31省份各有多少勞動年齡人口?
    數據顯示,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長率都位居全國後三位,人口自然增長率都為負數,也是全國僅有的三個自然增長率為負的省份。衣保中分析,出生率低有歷史原因,東北的一大特點是國企佔比較高,很多就業人員都在國企、行政事業單位,計劃生育執行得比較嚴格,獨生子女佔的比例相當高。因此儘管東北的勞動年齡人口佔比較高,但實際上近幾年人口持續下降。
  • 陸銘:在人口流出的中西部建新城,可能是未來發展的包袱
    像現在這樣把新城建在人口呈現流出狀態的西部,會成為中國未來城市發展的一個包袱。以下是陸銘教授的演講實錄:陸鳴 中國社會科學網 圖我主要從研究新城的角度來看城市發展與債務之間的關係。我在2011年的《世界經濟》的一篇文章裡講到,中國的城市化進程中存在一個問題:土地城市化快於人口城市化。城市面積擴張非常快,但城市人口比重提高的速度相對較慢。
  • 江蘇41縣人口流動:崑山流入最多,邳州流出最多,阜寧人口率最高
    江蘇41個縣中僅有11個縣人口流入,其中崑山人口流入最多。崑山人口淨流入68.79萬人,比第二名常熟多23.59萬人。崑山戶籍人口只有98萬人,比沭陽江陰都要少,但是崑山常住人口166.92萬人,成了江蘇常住人口最多的縣。崑山因為經濟發達,蘇北各縣農村勞動力都願意來崑山工作。
  • 任澤平:中國人口大遷移 3000個縣全景呈現
    2010年以來,部分勞動力回流中西部,東部地區面對用工壓力主動推進大學畢業生、技能人才等外來人口本地化,戶籍人口和小學生增速明顯加快,東北地區人口加速流出。2)分線城市層面,一二線城市常住人口持續大幅流入,三線稍有流入,四線基本平衡,五六線持續淨流出。並且,2010年後,一二三線城市外來人口日趨本地化,分線城市戶籍人口和小學生數增速的梯度分化更為明顯。
  • 專題|豫南&皖北&蘇北&魯南人口流出城市房地產市場特徵及前景
    2019年全市戶籍人口1201.88萬人,常住戶籍人口比約為0.83,人口呈現淨流出態勢,但整體好於商丘、周口等省內其他城市。剛需100萬、改善150萬總價天花板初現(略)4、城市基本面:安徽GDP第四位,戶籍人口超合肥但流出量近200萬人(略)(三)駐馬店:人口外流、居民購買力不濟,樓市步入持續下行周期(略)1、新房成交:2018年中後轉冷,疫後加速轉冷,降價幅度最高達30%(略
  • 樓層不好,人口外流,學生減少是主因
    據了解,房價如此便宜,除了樓層、坡頂等因素之外,還因為鐵嶺是遼寧省人口流出比較嚴重的城市之一。據統計,近幾年,鐵嶺在校小學生人數減少了約15.5%,在崗員工人數減少超過23%。2019年,鐵嶺GDP總量為640億元,總人口達289萬人,在我國算不上是一個「墊底」的城市。然而,在這樣一個規模並不算小、也小有名氣的城市,卻出現了三、四萬塊錢一套的學區房,這也太便宜了吧?
  • 2016年A股資金動向:全年淨流出近2萬億(圖表)
    (圖片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數據)  「而整體觀察可以發現,A股市場資金整體呈現淨流出,各路資金合計淨流出高達17416億元;」  其中一級市場融資可謂熱火朝天,IPO和增發金額均創出  而二級市場中僅新增公募基金和滬深股通合計淨流入4919億元,而銀證轉帳、大股東淨增持、融資資金均呈現負值,合計淨流出8023億元,此外印花稅和佣金也合計抽血1750億元。
  • A股月線收陰 北上資金月淨流出額創次高 機構如何看後市?
    A股今日4月收官,上證指數收漲0.52%,月線上看,在連續3個月上漲後,A股迎來月度下跌。滬指月線收出長上影線據東方財富數據,北上資金今日合計淨流出6456.82萬元,其中,滬股通流出1.55億元,深股通流入9092.52萬元。
  • 中國人力資本報告:東北勞動力平均年齡近40歲 人口流失嚴重
    東北勞動力人口外流問題一直以來備受關注。據公開數據資料整理,2019年全國主要常住人口增量上,東三省和北京是少數常住人口出現負增長的省市,其中黑龍江、吉林、遼寧的常住人口分別減少了21.8萬、13.33萬和7.6萬。事實上,從2013年開始,東北地區常住人口已經持續七年淨流出,人口淨流出規模也從2013年的0.79萬擴大到了2019年的42.73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