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之夜前傳 第二期》人的局限性或王的極限

2020-10-12 IPv6

衛宮切嗣死了(幾乎)全家,殺紅了眼,拿到聖杯,聖杯說:

就整個電車難題?

急!!!

不過也合該如此。

你無法對著一個未知物追問答案,對著混沌索要解答。所有可能性,必然已經在當下世界存在或萌芽。

聖杯,不過是欲望的極致。放大而非創造。

二、再說三位王者:

我們有理由認為其他四位是來打醬油的,豐富了戰局(儘管我個人也非常喜歡Lancer,尤其是他的雙槍和淚痣)(這意味著對聖杯而言,「盡忠」不很重要)。Assasin倒是無感,用來發掘言峰綺禮的內心,鋪展劇情是極好的。caster這種跑題的省略不談。雁叔就,很悲劇。這個稍後再說。

saber是個理想主義者。為了她的國、她的騎士團,為了理想與信念而戰。當之無愧的騎士王,然而...

個人最喜歡的還是亞歷山大大帝。徵服一切,直至夢中的無盡之海。徵服,為萬人之表率,到達人力不可到達之地。所謂王道即霸王。他注重的是當下與此生,英靈所求是肉身,也可以理解。

而吉爾伽美什就一看戲的。業,所作所為,因與果——意義。他收盡了世間財寶,也只關心自認為有趣的人與事。他是審判者,決定價值的那個人,至尊。

1唯一與排他:

王的價值觀推到極限就是排他的。saber背負的理想,rider的霸道,archer的至尊之心不可容忍另一人平起平坐。設想rider為了saber的理想而戰,saber納入rider麾下等等是無意義的。而聖杯要的是獻祭,個人的追求無論耀眼到何種地步,最後都必然是他人的墊腳石。或者說,悲劇的重複便是他們的人生。我們有理由認為王者是到達了常人不可到達之地,這一設想令人絕望。

2極限

正如亞歷山大最終也沒到達夢中的無盡之海,個人總是有局限的。正如亞瑟王背負眾人的熱望而戰,最終戰敗。總是有個期盼,有條道。所謂道,想必是一條射線。但它並非無意義。即便願望最終總是落空,人必然難逃一死,孤注一擲的姿態本身便是聖杯之戰最大的樂趣。(跟archer一同看戲的樂趣)(saber:為了大不列顛!阿宅:我們最饞的是你)

三、落空的願望

終幕,切嗣孤家寡人地坐著,背對觀眾。以承擔世間一切罪惡的方式欲圖消滅鬥爭,最終還是沒能當成這個聖人。拯救嗎?誰都配不上,拯救者與被拯救者。聖杯極度偏愛言峰綺禮,他沒有願望,無欲望,是可以被無限激發的本源性的惡。作惡,不為得到什麼,單純地,這對他而言是種樂趣,是意義。是saber的純粹理想的對趾點。言峰綺禮為雁叔安排的名場面:(雁叔)明明可以為她付出生命,為了她走上了不歸路以為是拯救她,卻被誤解,被憎恨,在心智到達極端的狀態下,親手殺了她。自我質問,所以你的命算個什麼?只是別人晃著杯中酒觀看的一幕喜劇?

第一個出局的是Lancer的御主,為了魔術世家的榮譽而戰。顯然聖杯認為這一理想是低廉的。

陽光少年龍之介,作惡也成一門藝術。欲望是有,然而跑題了。他的圖景裡沒有聖杯,有他與世界就行(有作為殺手的他與被殺的獵物就可以)。

Assasin,尚未覺醒的,自甘作為其師工具的言峰綺禮。

rider,獲得肉體,盡享人生的欲望。

雁叔,強烈但不會實現的,逆命但可被利用的欲望。聖杯(言峰綺禮)很好地利用了他。

saber和archer最後存活了下來,在聖杯的世界。

相關焦點

  • 《命運之夜前傳 第二期》王的宏願
    三王對決真是太好看了。何為王,為何有萬千眾生揮灑熱血頭顱捨命追隨。每個王都有自己的哲學和傲慢。王對自己存在於世界頂點的事實絕不能有任何動搖,否則便無法為王。也難怪很多世間帝王最後會認為自己便是神或者上帝。每個王所追尋的東西也足夠有趣和稀少,並且只有強者才有資格追尋和獲得。
  • 《命運之夜前傳 第二期》。
    以此產生動機,再造成結果,每個人都還有一個合適的結局,每一個人物單獨寫出來都是一個完整的故事。只能說,作者和監督要展現的不是一個故事,而是無數的故事匯合起來的一場真實的戰爭。所以幾乎每個人物退場的時候都會感到不舍。都會感到心酸。他們都為了目標而努力,只是命運的殘酷讓他們得到他們的結局。他們是活生生的人,他們是活生生的英雄。
  • 《命運之夜前傳 第二期》Good End —— The Eyes Of Moon
    _t_=0.7634052013102333Good End —— The Eyes Of Moon衛宮切嗣進入聖杯的意識後,許下的願望是,實現所有人的願望言峰綺禮:身體中出現了良心這個器官assassin: 歷史中出現了哈桑這個名字雨生龍之介:不死之身吉爾·徳雷:貞德復活 凱奈斯 /索菲亞莉:
  • 《命運之夜前傳 第二期》切嗣到底是什麼鬼
    我想小時候是挺扭曲的,夏蕾的影響,正義理想的束縛,以及只為追求不死和根源發狂的父親從不教育指導(從其態度和對話猜測),最終為了正義弒父,儘管確實會救了不少人,但做法實在不能接受。除此外,切嗣成年後的倒是並無太大問題。看似一味的犧牲少數人而拯救大多數人,實際上卻是不得已的、無能為力之舉,一般切嗣並不主張這種做法的。
  • 《命運之夜前傳 第二期》論UFO到底有多麼能毀壞一個優秀作品
    這部由虛淵玄所寫的《Fate/stay night》的前傳。f/z是一部早在被確定企劃前就已經被確定結局的故事。在早已知道結局的情況下,我們能將自己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到過程上來體會每一個人(英靈)的愛與恨,笑與淚。
  • 《命運之夜前傳 第二期》命運前夜
    父輩們有大點大,有藍絕不回城,一不小心就會被偷家,孤兒們死捏大招就是不放,限定技倒是瞎幾把使,還天天上學約會談戀愛…… 「愛的戰士」不虧是理想主義的掘墓人,御三家代表一個比一個慘。遠坂時臣堅守著家族幾百年的崇高理想,卻被徒弟背叛死於非命;間桐雁夜原本放棄了魔術師的傳承,卻為遠坂時臣的老婆和女兒走上修羅場,親手把心愛的女人掐成精神失常和癱瘓,到死也都沒能得到間桐櫻的理解;衛宮切嗣窮其一生為踐行正義不擇手段,犧牲少部分人來拯救大部分人,甚至不惜拋棄愛人,結果做了越來越多的惡,卻誰也沒能拯救。 構架的設定都很不錯,卻做成個GalGame。
  • 《命運之夜前傳 第二期》剛補完 給F/Z系列做個簡單的劇情梳理
    rider邀請saber及archer進行三王會談,此時眾人一舉一動均被遠坂時臣監視,覺得時機成熟的遠坂時臣命令言峰綺禮用assassin殺掉rider或者saber的御主,同時刺探rider和archer的實力之差,assassin被rider的寶具王之軍勢覆滅,言峰綺禮作為失去從者的御主尋求教會保護。至此從者剩餘六名。
  • 《命運之夜前傳 第二期》歸零
    切嗣想用少數人的犧牲換取世界的和平,saber對挽回亡國的執念,愛麗想要體驗普通人類的幸福,lancer一心只想盡徹徹底底的忠心,rider想要去看最東邊的海,那麼多人不惜犧牲性命也要取得的許願杯,都成了空。
  • 《命運之夜前傳 第二期》一個intj眼中的fz人物巡禮
    對於作為弟子的言峰綺禮,他也是一直以之作為驕傲,並把聖杯術式是要殺掉所有servant這種超級機密,都對綺禮毫無保留。 金閃閃對時臣的評價其實切中肯綮——絕對的無趣,能從人類最古老的王,見識卓絕的人物口中得到這樣的評價,應該也是種榮耀吧。金閃閃認為時臣無趣是因為他自己是忠實於自己願望行動的人,而時臣則恰恰相反,他是一切行為都按照身份準則行事的人。
  • 命運系列前傳《Fate/Zero》
    無意義的理想,遲早會在現實面前崩潰                ——《Fate/Zero》       今天由我來和大家聊一部經典老番《Fate/Zero》,也就是在動漫界所熟知的命運守護夜前傳同人動畫,2011年正式上映,雖然僅僅是作為前傳同人動漫,但目前來說被大家公認為《Fate》系列裡最經典的一部,甚至比正傳都要略勝一籌。
  • 《命運之夜前傳 第二期》新鮮的快感——純粹的漫想一篇
    但凡有良知的人是做不出將那把「誰送誰死劍」當面親手送給被其刺殺者的女兒的。他不會笑。他在廢墟中復甦之後的狂笑,其實只是噁心的呻吟,就像酒醉嘔吐之後轉瞬即逝的輕鬆感。綺禮同樣沒有思想。你向他腦子裡注入什麼,他就抱著什麼。只能怨他生長在缺少人情味的修道院裡,更沒個妻子兒女去感化,攤上個做神父的爹,攤上個道貌岸然的傻瓜做導師,又該著來了個淫逸墮落之徒時不時地吹枕邊風。綺禮,是惡命運操控下的傀儡。
  • 《命運之夜前傳 第二期》無意義的理想,遲早會在現實面前崩潰
    尤新:所謂的王,乃最貪婪,最豪爽,最易怒之人。且清且濁,追求極致人生。為臣者,因之而仰慕,追隨其左右。因此,臣民才會有稱王之志,追尋自己的理想不過傲慢分為兩種。一種是能力過於低下,還有一種是志向異常遠大的。前者顯得非常愚蠢,後者是難得一見的珍貴種類趁著黑暗逃跑的話只是匹夫的夜盜。
  • 《命運之夜前傳 第二期》告別庸俗功利主義
    我們必須拯救所有人,沒有人是可以功利地被放棄的。 對比psycho-pass, 我認為psycho-pass三部在內核上是不連貫的。虛淵玄繼續在思考庸俗功利主義,畫家之死、改造人間以及黑毛白毛談到的都是人的意義的問題,是獨立意志的光輝。到了第二部朱爺的綏靖路線掛著改良主義的羊頭高唱體制無善惡,格調差了太多。第三部超能力就是垃圾,不說了。
  • 《命運之夜前傳 第二期》夢想的破碎與人的異化
         《悟空傳》裡面曾經說過,很多人小時候都以為整個世界都是圍繞他自己轉的,當他意識到並非如此的時候就代表他開始長大了!       老虛做的就是這種事情,不過他可不止破壞孩子的世界觀,他的目標瞄準了更多人!
  • 《命運之夜前傳 第二期》夢的傳承
    故事發生在一個想成為英雄的人身上,他目睹了現實中無數的絕望,卻依然想為了拯救世界而努力他為了其他人不受傷害而殺了自己的「母親」——他人生中最為重要的家人,他會為了六十億人而毫不猶豫放棄數百數千人的生命,他選擇了在正義道路上最為殘酷的一條道路——為了大多數人而犧牲少數人的生命他真正的目標是改變人類,但他知道憑自己一個人的力量是做不到的,於是他把希望寄託與「奇蹟」,在他犧牲了自己極其重要的家人後到達了奇蹟的彼岸
  • 《命運之夜前傳 第二期》正義的夥伴
    隻身一人背負罪惡,妄想救贖整個世界;靠傳說中的奇蹟之杯來實現;兒時的願望,成為正義的夥伴。第四次聖杯戰爭落下帷幕,天真的夢想最終幻滅,兒時的夢想成為天大的笑話,想成為正義使者的孩子墮入了邪道,在冬木城的廢墟中尋找自己的救贖。
  • 《命運之夜前傳 第二期》以愛之名,在黑暗中扼住命運的咽喉——評Fate/Zero
    在這一過程中,另一潛力巨大並源遠流長的範式被遺忘了,那就是源自古希臘的「命運」範式。在後者那裡,「天地不仁」的形象並非通過茫茫宇宙中遍布的不為人知力量的客觀冷酷得到強調,而是反求諸己,通過造化弄人,通過人被一種他們無法理解和控制的、經常帶有惡意和嘲弄的力量所擺布這一強烈的內在心理感受得到呈現的。這種使人的所得與所願正相反對的力量,人們習慣稱之為「命運」,或「命運之神」。
  • 《命運之夜前傳 第二期》這是一個好劇本,但卻不是一個好故事
    ,但是她已經在她能做的範圍內做到最好,幫助切嗣不受欺負,為師傅說話,雖然她的劇情只有短短一段,但我已經徹底喜歡上她了,她不該死的,按照她的性格,我覺得她應該不會做這麼冒失的舉動,只是劇情需要,她不得不死,所以真是很糟糕啊,她沒有辦法選擇自己的命運,她的命運只能是用來刺激切嗣,所以她必須死,真讓人討厭,這個作者,虛淵玄,也許他是看了太多的黑暗,覺得世界就是這個樣子,所以用作品諷刺世界,我可以理解他,但我還是討厭他這個行為
  • 《命運之夜II》:對非原作迷很不友好的動畫電影
    《命運之夜II》中國版海報原作者奈須蘑菇是謎之腳本家,在1998年和高中好友、畫家武內崇組成同人團體,也就是遊戲發行商Notes有限會社的前身,型月(TYPE-MOON)則是該社在發行遊戲時所使用的商標名稱。而該社商業化運營後公布的第一部遊戲作品,就是2004年的文字冒險小說《Fate/Stay Night》,也就是《命運之夜》。
  • 《命運之夜前傳 第二期》麻婆的印象轉變
    我在第一次看FZ動漫的時候常常會疑惑:如果排除fate系列其他作品的印象分數影響,為什麼那麼多人會關注言峰綺禮並親切地稱呼他為「麻婆」呢?明明在動漫裡是個無惡不作長著一副路人臉(後來發現人設並不是路人臉)的變態,為什麼觀眾沒有一邊倒地死噴這個角色呢?後來在沒事二刷FZ時才對麻婆有了全新的認識,也漸漸理解了群眾對他有著「異常」態度這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