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新出了個自然紀錄片,叫《不可思議的動物》。片子的主持蒂姆和根德爾是兩個逗逼,研究的都是一些流傳很廣的流言,比方說「金魚的記憶只有7秒」(西方竟然說的是2秒)、「食人魚愛啃人」之類的流言,但是論證方法相當刺激。
比方說第三期,蒂姆和根德爾揚帆出海,去研究大白鯊是不是愛啃人。在蒂姆的安排下,根德爾又一次被整,沒有用各種防護裝置,和大白鯊來了一次共遊。鑑於這才是這一季的第三集,如果根德爾死了就沒有接下來的節目了,所以,我給大家劇透一下,根德爾活了下來,沒有被大白鯊幹掉。他用自己的身體證明了一件事:大白鯊不是見人就咬的冷血狂魔。
為什麼人們那麼害怕大白鯊?這基本就是拜史匹柏所賜。1975年,他拍攝的驚悚片《大白鯊》上映,這部電影非常成功的塑造了一種深海怪物的形象,非常經典,票房也大受成功。但問題是,它沒有考慮大白鯊自己的感受。
實際上,大白鯊很少攻擊人類。每年被鯊魚殺死的人類數量只是個位數——注意啊,這裡說的是所有鯊魚,不只是大白鯊。這在殺人動物排行榜上根本排不上名次。咱們舉個例子對比一下,大象、河馬這樣的陸生大型動物,一年大概會殺500個人;狗一年大約會導致35000人死亡;人就更狠了,每年被人殺死的人類,大約有40多萬個;而在殺人動物排行榜上位居首位的是蚊子,每年有大約75萬人因各種蚊媒疾病去世。
你們看,鯊魚算個啥?
而且,對於大白鯊來說,人類也不是個很好的食物。大白鯊喜歡鯨豚、海獅海豹這樣的海生哺乳動物。為啥呢?這些動物的皮下有厚厚的脂肪,這對於鯊魚來說,那可是營養大大的。而我們人類的皮下脂肪太薄了,對於大白鯊來說太素。所以,甚至發生過被咬一口嘗了下不好吃吐出來的事兒。不過,這一點倒是值得吐個槽,很多鯊魚好奇的時候,會輕輕的咬一咬面前的物體,看能不能吃。這麼一好奇,未必會傷人性命,但人還是扛不住。
說到這裡,很多朋友可能聽了會一愣:什麼,你說鯊魚好奇?沒錯,鯊魚的確會好奇。有不少鯊魚的智商並不算低。比方說,這一集節目裡,蒂姆和根德爾採訪了一位拿小魚做認知實驗的科學家,破解了「金魚的記憶只有2秒」這個謠言。
類似的認知實驗,在鯊魚身上也能做。2013年的時候,有幫歐美的科學家做了個實驗,他們發現,檸檬鯊的幼魚,會通過觀察成年個體的行為,學會一些之前不會的技能。而且,幼魚和技藝高超的成年魚接觸更多,學習就會更快。
大家可別小瞧這個能力了。這種能力在認知科學中是一種很高級的能力,名為「社會學習」,它和個人學習、非社會學系迥然不同。有了社會學習,一種動物就有了讓經驗世代相傳的能力。大家想一想,我們人類之所以這麼強悍,就是因為我們有語言、文字這樣強大的工具,能夠滾雪球一樣的積累極為大量的經驗。別的動物沒有這麼強的工具,但依靠社會學習,依舊能獲得很強的優勢。
目前,科學家只發現檸檬鯊這一種鯊魚有社會學習的能力——但這僅僅是因為只測試了檸檬鯊而已。我相信,如果科學家多測試幾種鯊魚,會發現別的鯊魚也有類似的智慧和認知能力。
這也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千萬別被我們的刻板印象妨礙了對大自然的探索。就像鯊魚可以有智慧,別的動物可能也會有類似神奇但超乎我們想像的能力。所以,我們應該像那些科學家,像蒂姆和根德爾一樣,遇到某種常見的說法,不要聽了就相信,應當想辦法去研究、去分析、去實驗。
這就是《不可思議的動物》的意義。
想看的話,去咪咕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