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巨製紀錄片《行星》,穿越太陽系的一場奇妙旅行

2021-03-03 UFO外星人

1872年人類第一臺攝影機誕生,它拍攝的畫面是一匹奔跑的馬。這是人類第一段紀錄性的畫面。到今天,各種各樣豐富多彩的紀錄片,為觀眾呈現和記錄下了無數精彩紛呈的瞬間。最近BBC推出的紀錄片《行星》,就同時讓我們領略到了宇宙之奧妙、製作之精妙。看過的,無不驚豔

在一段氣勢磅礴的交響樂中,BBC紀錄片《行星》拉開了帷幕,它講述的是太陽系九大行星的故事,以及圍繞這九大行星所產生的星體的「前世今生」。紀錄片基於目前人類對於太陽系的認識,運用了大量的先進拍攝技術,為觀眾展現出一場真實且又美妙的行星穿越之旅。

電影《小王子》,幻想的是一個很小的星球,一天可以看好幾次日落的那種。太陽系裡的水星,就是最接近那顆星球的行星。水星距離太陽大約5800萬公裡,它不僅是太陽系裡個頭最小的「小朋友」,也是公轉自轉周期最短的「小小隻」。

依照這個理論,「夸父追日」在水星是完全可以實現的。只不過,水星不能住人,因為距離太陽最近,水星的正午氣溫高達430℃,午夜氣溫低至零下170℃,標準的「冰火地獄」。2004年人類發射「信使」號水星探測器,經過七年的飛行,終於成功進入水星的軌道,「信使」發回的特寫鏡頭顯示,水星的表面除了布滿大小的隕石坑之外,還含有大量的鉀、硫等元素。這著實讓科學家大吃一驚,因為它們是揮發性元素。

再根據這個發現,人們發現水星之所以變成「冰火地獄」,是因為水星原本並不待在距離太陽那麼近的位置,它曾與火星處在同一個軌道上,科學家有理由相信,如果水星處在那個區域,那麼它很有可能會是一顆真正的「水星」。但一切終止於若干年前的一場碰撞。

這場碰撞把水星推到了離太陽最近的位置,讓它變成了一顆「煉獄星球」,而散落的物質,最終形成了——距離太陽1.08億公裡的金星。關於這顆星球,它的表面覆蓋著厚厚的大氣層,而這,曾引起過人們的無數遐想。直到20世紀50年代,天文學家仍在猜測金星上存在生命,還有叢林、森林、河流和海洋

這樣的猜測甚至影響到,科學家設計金星探測器時,給它做好了「水上著陸」的裝置。不過當這顆蘇聯衛星真正發射並且抵達金星,它穿過雲層並且成功著陸,人們徹底失望了,這裡是另一個「地獄星球」。空氣溫度高達457℃,比水星還熱,大氣層中二氧化碳含量高達96.5%,這顆人類整整準備了20年探測器,在抵達金星的127分鐘之後,就解體了,因為金星的大氣壓是地球的89倍。強烈的溫室效應,讓生命在這裡根本無法存活。

金星,英文名VENUS,中文名「太白金星」,希臘名「阿佛洛迪特」,但無論如何,它都不是一個浪漫的地方。咱們再把目光轉到距離太陽2.3億公裡的火星。很多人說,如果火星有生命,那它一定會嫉妒地球,因為離得近,火星又被常稱為地球的「姐妹」,這也是人類最愛去幻想的一顆星球。

上個世紀的荒誕喜劇《火星人玩轉地球》,就把地球人和火星人都著實調侃了一番,幾年前的《火星救援》又讓人們對火星旅行充滿了嚮往,事實上,人類對於火星確實一直都在探尋。在35億年前,火星確實與地球很像,空氣適宜流水奔騰,但又因為火星提及太小,無法保留大氣層,所以幾億年後,火星的水大部分蒸發,它變成了荒蕪的不毛之地。

火星只保有極少量的水資源,可能含有微生物,不過是那種最簡單的生命形態。火星的環境已無法孕育出,像地球上這樣的複雜生命體和自然界。至於去火星種土豆?還得要期待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看了這些如同煉獄的星球,再回望咱們的家園——地球,為什麼它遠近剛好?大小合適?氣溫適宜?環境一直處於穩定,又沒有發生碰撞。空氣比例也剛剛好,地球的優勢萬中無一,簡直就是「天選之子」。

這部紀錄片用了最先進的視覺科技呈現技術,力求保證每一幀畫面都如果實拍。而觀眾看後的感受只有八個字:波瀾壯闊、震撼無比。它的每一幀畫面都精緻到如同壁紙,還原了最本真的星球模樣。太陽系九子,每一顆星球都有自己的故事與愛恨情仇,因此紀錄片《行星》又堪稱太陽系的「後宮甄嬛傳」。

如果再放眼更宏觀的銀河系,太陽系也不過是非常普通的一員,星球萬萬億億,但以人類目前的認知,能容下生命的,只有咱們腳下的地球。

在冰冷黑暗、險象環生的宇宙空間,地球給我們提供了無比溫暖、獨一無二的家園。一個條件滿足是偶然,無數條件滿足就是必然。為什麼會有這種必然?為什麼會如此的幸運?值得我們深思,因為偶然的好運氣只會讓人產生僥倖,必然的幸運才會讓人心生真正的感恩,感恩造物者的奇妙!

相關焦點

  • 八大行星本色出演「星球大戰」 BBC年度巨製《行星》騰訊視頻獨播
    這部被譽為「宇宙恢弘史詩」的大片式紀錄片,首創性地採用「擬人化」的敘事模式,深入太陽系個性迥異的八大行星,揭示它們糾纏關聯的「愛恨情仇」;奧斯卡級別的視覺效果,將帶領觀眾共同見證宇宙深處高度戲劇性的時刻。作為騰訊視頻煥新傳統紀錄片品類的代表之作,《行星》也展示出了科學類紀錄片針對年輕用戶的圈粉實力。
  • 紀錄片推薦丨《行星旅行指南》
    小朋友們在神秘的太空艙中,看到好多好多各類的行星和宇宙現象,漫遊在無邊無際的外太空中,大家看到行星、黑洞...各種奇妙而神奇的宇宙現象。由於外太空環境太危險了,所以當時小花和huku只能簡單和小朋友們說一下關於星球的事情,首先還是要保護好大家,安全著陸嘛!小朋友們回家後是不是還是有些好奇,外太空他們到底是什麼樣子呀?他們和地球一樣嗎?那麼今天我再和大家仔細去看看吧!
  • 這部BBC巨製史詩級科幻紀錄片,帶孩子了解八大行星的故事
    而地球的誕生,是無數次驚險和意外的結果,是與太陽系其他7顆行星「愛恨情仇」的結果。最近播出的BBC紀錄片《行星》,就為我們上演了太陽系八大行星的歷史大劇。BBC《行星》 總共有5集,在豆瓣上有9.5的高分。
  • BBC紀錄片《行星》的使命
    木星是太陽系從內向外的第五顆行星,是太陽系中質量最大的行星。
  • 強烈安利紀錄片《行星》,BBC最新力作!
    就在前不久,BBC又推出一檔挑戰視覺上限的超震撼紀錄片——行星The Planets。豆瓣9.6。作為一部天文科普類紀錄片,該片將視角對準了太陽系八大行星的前世今生。紀錄片延續了BBC的一貫精良製作,超高清的畫面,宏大震撼的特效場景加上恢弘大氣的配樂。整部紀錄片的視聽,表現力,不亞於一部頂級科幻大片。
  • 最近超火的BBC紀錄片《行星》
    最近BBC推出了最新的自然科學紀錄片《行星》(The planets)。
  • 遺落宇宙的孤獨行星,是如何稱霸太陽系的
    今天我們想推薦 BBC 正在播出的紀錄片《行星》。
  • 《行星》評分9.6,BBC把紀錄片拍出了科幻片的感覺,小孩超喜歡
    ——《行星》資源介紹一直以來BBC科學特別天文系列的紀錄片,完全可以培養小朋友對美的超強感受和對知識的極度渴求來。對未知領域的渴望和追求本片中的《行星》系列既又美又震撼地講述了太陽系八大行星的前世今生。下圖的八大行星,小孩子們看了這片紀實片,會對太空具有更具體的概念,而不是一味的無知。
  • 八大行星:太陽系進行曲
    內蒙古自治區科學技術館 一定要看到最後,有神秘嘉賓喲 重 磅 由中國科學技術館原創策劃的《觸摸科技》系列創意科普紀錄片重磅來襲,第一季聯合山西省科學技術館
  • 紀錄片 | 跟我一起《旅行到宇宙邊緣》
    那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個關於探索宇宙奧秘的紀錄片《旅行到宇宙邊緣》,這部豆瓣評分9.3的紀錄片是以英語為旁白,配上中英文字幕,在欣賞宇宙瞬息萬變的同時,也能讓我們學習英語,提高我們的聽力水平!這部紀錄片從離我們最近的月球開始,一路引導我們探索太陽繫到銀河系以至人類所認知的宇宙的「邊緣」。
  • 紀錄片《行星》|| 陽光燦爛的日子
    《行星》The Planets ,是BBC於2019年上映的一部講述太陽系行星的紀錄片。幾十年來,人類已經用無人探測器造訪過太陽系的全部行星,對於這些行星的認識,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就連曾經的9大行星的說法,都已經更改成了8大行星。實際上在20年前的1999年,BBC就已經上映過一部同名的紀錄片。2019年的《行星》,可以幫助我們更新對太陽系的認識。
  • 紀錄片《行星》|陽光燦爛的日子
    《行星》The Planets ,是BBC於2019年上映的一部講述太陽系行星的紀錄片。紀錄片的英國版本,由Brian Cox教授講解演示,而其美國版本,由Zachary Quinto教授展示。其初次放映,是2019年5月28日在BBC 2臺播出。
  • 搜尋第九行星:潛伏在太陽系最遠端的是一個黑洞?
    來源:新浪科技圖中是藝術家描繪的行星X,它可能潛伏在太陽系遠端,是太陽系神秘未知的第九行星。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7月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認為一顆比地球更大的行星可能潛伏在太陽系邊緣,目前最新一架望遠鏡將證實他們的信念,並能改變太陽系科學探索。
  • 真實的太陽系行星運動更神奇
    我們被教科書太陽系運行配圖誤導了麼?在我們的常見課本中,太陽系的8大行星圍繞太陽運轉的配圖一般是下圖這樣。而真實的行星運動,並不在一個圍繞恆星的固定盤面上。聰明的你可能立馬就想到是不是8大行星也是類似的方式運動呢?沒錯!下面這張就是太陽系行星繞太陽轉動的粗略模擬畫面。太陽系整體在宇宙中穿梭。我們再往更大的範圍遐想:宇宙中的所有星體都在不斷運動。
  • 論壇| BBC內容分享會:為你解密獨家製片配方
    於是後來誕生了另一部紀錄片,也是去年的巨製《王朝》。此片跟以上提到的作品不同之處在於,每一集只講述一種瀕危動物。《王朝》的拍攝希望捕捉到的關於家族和領袖、英雄和反派、勝利和災難的非凡故事。製作團隊在每一種動物身上花費了很長時間,但最後可能也會一無所獲,其實這是一種高風險的嘗試。
  • BBC史詩級科幻紀錄片《行星》4小時中字完整版
    BBC史詩級科幻紀錄片《行星》4小時中字完整版主演: 布萊恩·考克斯類型: 紀錄片製片國家/地區: 英國語言: 英語
  • NASA特展《星球奇境》帶你360°穿越太陽系,遨遊宇宙
    「在不同行星上看太陽和地球上是一樣的嗎?」...漲姿勢的同時,當然還得拍下最美的星空照這是一場給孩子們的宇宙科普展!非常適合帶著小朋友一起來看!上海站展覽現場帶你360°穿越太陽系,登上火箭,駛向宇宙觸摸地球,開啟星球探索之旅創建和發射一架自己的火箭切身體驗身穿太空衣漫步星球的樂趣裸眼觀看體驗中探訪太陽系
  • 跟著紀錄片去旅行VOL.2 | 雨林奇妙夜,發現動物們前所未知的行為!
    這幾年,我們熟悉的自然紀錄片包括:《行星地球ⅠⅡ》、《冰凍星球》、《非洲》、《獵捕》、《藍色星球》、《王朝》、《七個世界,一個星球》,無一不是世界級的巨製。跟隨著紀錄片中的光影,我們可以暢遊極地、高山、雨林、沙漠和海洋,見識無數野生動物的自然奇觀。你是否想過,這些為人稱道的美麗不僅屬於紀錄片,她完全可以發生在你的眼前!
  • 太陽系中最大行星是木星,那麼在宇宙中,最大的行星又有多大?
    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這個大塊頭在太陽系可沒少幹壞事,不過它後來金盆洗手改做好事了,被當成太陽系活雷鋒的典型,最近還二十幾年前還大大的出過一次風頭!關於太陽系巨無霸木星的傳說木星在太陽系裡的存在可以用一極來形容,它的直徑大約14萬千米是地球的十幾倍,質量則是其它所有行星質量的2.5倍,是地球的1321倍,更讓叫絕的是,它並不是完全繞太陽公轉的,而是和太陽一起繞著太陽半徑以外的的一個質心公轉!所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木星是太陽的伴星其實也對。
  • 豆瓣評分為9.6的紀錄片BBC令人嘆為觀止
    周知,BBC的紀錄片一直是頂級的。從《地球脈動》系列到《藍色星球》系列,從《荒野間諜》到《人類星球》,所有部門幾乎滿分神作。在地面上看了這個故事之後,BBC把鏡頭從地球移到了宇宙--《行星》豆瓣9.6紀錄片《行星》是一個短的迷你劇。在五個簡短的節目中,觀眾將被介紹到「前世今生」和「愛恨情仇」太陽系的主要行星中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