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評分9.6,BBC把紀錄片拍出了科幻片的感覺,小孩超喜歡

2020-11-18 克森視頻

這是BBC的正常發揮啊。

自17世紀始,在眾多的天體中,行星一直是被研究得最頻繁的一類。一代又一代的人們孜孜不倦地用不斷改進過的工具和不斷完善的科學理論來重新探索這些宇宙中最靠近我們的鄰居。到了17世紀末,憑著強大的望遠鏡,人類揭示了土星環的結構,標出了火星上的暗區和亮區,並描繪了木星雲帶的變化。

——《行星》

資源介紹

一直以來BBC科學特別天文系列的紀錄片,完全可以培養小朋友對美的超強感受和對知識的極度渴求來。對未知領域的渴望和追求

本片中的《行星》系列既又美又震撼地講述了太陽系八大行星的前世今生。

下圖的八大行星,小孩子們看了這片紀實片,會對太空具有更具體的概念,而不是一味的無知。

在針對其他而言,這篇行星的獨特性非常的明顯:採用最先進技術帶來的超大片視覺衝擊,甚至可以比肩科幻大片的震撼效果。期間通過擬人化的敘事模式,布萊恩·考克斯教授將深奧生硬的天文知識,講得生動有趣、平易近人,很能吸引孩子的興趣和專注度。這對小孩子的天文教育很有意義。

該紀錄片的第2集,講的火星和地球,就像是兩姐妹一樣。

根據目前的知識了解到,火星上並沒有生命,那裡非常貧瘠,沒有生物植被可以生存,表面覆蓋著炙熱的沙土,所以看起來是鏽紅色的。略顯滄桑,對吧?

相信大家都看過馬克達蒙主演的《火星救援》,裡面的展示就是如下圖一樣。天氣無法預測,一場沙塵暴就可以輕易損壞人類花費巨資建造的航空站。

據相關資料考察了解到,40億年前,火星也曾經是個水世界,和地球一樣的藍色星球。很漂亮的一個星球。

大氣壓和地球也差不多,溫度大約25度。有河流、湖泊、廣袤的海洋,地表五分之一被水覆蓋著。這有點像是我們家的牧場了吧?

相對那個時候的地球,狀況反而很差。地球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很高,海水呈酸性,是一個有毒的混亂世界,根本不適合任何生物居住。這樣的星球,後來卻經歷了很多變化。

就在39億年前,太陽系的一場浩劫,被稱為「晚期重大撞擊事件」,改變了這兩姐妹的命運。不計其數的小行星衝擊火星大氣層,超過1/3的表面被砸得傷痕累累,將它幾乎推向了死亡的邊緣…

待塵埃散去,逐漸發展成了一個適宜生物居住的水世界。

但是,幾億年後,它的內核深處發生了變化。內核的金屬快速融化、冷卻,用來保護其大氣層的「磁發電機」慢慢減弱。失去了磁場的保護盾,太陽風吹走了大氣,海洋蒸發,表面溫度急劇下降。

這個時候火星慢慢沒落,死了。

與此同時,幸運的地球,內部磁場完好無損,鎖住了大氣層和液態水,為日後生命的孕育創造了條件。然後,經過幾十億年的漫長演化,地球終於變成了今天充滿生機、欣欣向榮的樣子。

看到這裡,一陣唏噓。同時歷經大浩劫的兩朵行星姐妹花,卻邁向了不同的命運。再放眼遼闊的宇宙,更意味著,那裡也許充滿生命,我們並不孤單。

四顆類地行星都有獨特的性格和自己的故事,《行星》將上億年的漫長歷史娓娓道來,更對太陽系未來的可能發展抽絲剝繭,讓我們清晰地發現一點:未來地球將不適合人類居住,太陽系的另一顆行星將取代地球,成為我們的新家園。

歡迎大家關注克森視頻

相關焦點

  • BBC紀錄片《行星》的使命
    (受訪者供圖/圖)如果回溯45億年來太陽系的歷史軌跡,我們會發現八大行星的動蕩變化宛如家族傳奇。BBC紀錄片《行星》講述了這些故事:火星在最初誕生時如同地球的孿生姐妹,環境極為相似,可惜在演化過程中失去了水;金星是整個太陽系中最不適宜居住的地方,卻曾一度擁有廣闊的海洋和巍峨的山脈;地球經歷了有毒氣體瀰漫的混亂之後,最終演化成生機勃勃的海洋世界。《行星》的主人公是這些星球們。
  • BBC最新紀錄片《行星》:豆瓣9.5分,了解八大行星的故事
    《行星》同步BBC正式上線騰訊視頻!另外給大家附帶了其他紀錄片資源:《地球脈動》《藍色星球》《我們的星球》《地球最壯觀景色》等內容,拿資源請順便關注艾歷史公眾號,謝謝。愛護地球生態環境從你我做起!下面是BBC最新出正在更新的紀錄片《行星》介紹以及以前的紀錄片《行星地球》的介紹:
  • 強烈安利紀錄片《行星》,BBC最新力作!
    就在前不久,BBC又推出一檔挑戰視覺上限的超震撼紀錄片——行星The Planets。豆瓣9.6。作為一部天文科普類紀錄片,該片將視角對準了太陽系八大行星的前世今生。紀錄片延續了BBC的一貫精良製作,超高清的畫面,宏大震撼的特效場景加上恢弘大氣的配樂。整部紀錄片的視聽,表現力,不亞於一部頂級科幻大片。
  • 最近超火的BBC紀錄片《行星》
    整部紀錄片的分集,是按照行星距離太陽的遠近,和行星的特徵來進行劃分的。五集的內容分別是《沐浴陽光——類地行星》《兩顆姐妹行星——地球與火星》《教父——木星》《太陽系遠端的生命——土星》《黑暗之地——太陽系外緣》。       整個紀錄片為我們展示了對行星的誕生,和演變過程的假想以及人類通過探測行星對此進行印證的過程。
  • 創造世界奇蹟的BBC紀錄片《地球脈動》
    它的豆瓣評分高達9.7,眾人以為它已經是紀錄片的巔峰之作。《地球脈動》Planet Earth Season10年後,《地球脈動2》強勢歸來,成為全世界最受歡迎的紀錄片,它在豆瓣上高達9.9分,排名第一。
  • 豆瓣9.5!這部BBC巨製史詩級科幻紀錄片,帶孩子了解八大行星的故事
    而地球的誕生,是無數次驚險和意外的結果,是與太陽系其他7顆行星「愛恨情仇」的結果。最近播出的BBC紀錄片《行星》,就為我們上演了太陽系八大行星的歷史大劇。BBC《行星》 總共有5集,在豆瓣上有9.5的高分。
  • 豆瓣評分9.0以上科幻片 科幻片電影排行榜前十名推薦
    隨著年初的《流浪地球》的大熱,許多不看科幻片的觀眾都對科幻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下面就來盤點下豆瓣評分9.0以上的科幻片。  豆瓣評分9.0以上科幻片  1:《盜夢空間》 豆瓣評分9.3分  2:《星際穿越》 豆瓣評分9.2分  3:《蝙蝠俠:黑暗騎士》 豆瓣評分9.1分  4:《機器人總動員》 豆瓣評分9.3分  5:《楚門的世界》 豆瓣評分9.2分  6.
  • 2019年BBC新出的8部紀錄片,激發孩子探索世界的熱情!
    03 《塞倫蓋蒂》英文:Serengeti開播: 2019年7月 集數:6豆瓣評分:9.5塞倫蓋蒂,位於坦尚尼亞北部,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生物保護區,有約70種大型哺乳類動物和500種特有鳥類,半年一次的大型動物遷移,是世界十大自然旅遊奇觀之一。
  • 豆瓣評分為9.6的紀錄片BBC令人嘆為觀止
    周知,BBC的紀錄片一直是頂級的。從《地球脈動》系列到《藍色星球》系列,從《荒野間諜》到《人類星球》,所有部門幾乎滿分神作。在地面上看了這個故事之後,BBC把鏡頭從地球移到了宇宙--《行星》豆瓣9.6紀錄片《行星》是一個短的迷你劇。在五個簡短的節目中,觀眾將被介紹到「前世今生」和「愛恨情仇」太陽系的主要行星中八。
  • BBC巨製紀錄片《行星》,穿越太陽系的一場奇妙旅行
    到今天,各種各樣豐富多彩的紀錄片,為觀眾呈現和記錄下了無數精彩紛呈的瞬間。最近BBC推出的紀錄片《行星》,就同時讓我們領略到了宇宙之奧妙、製作之精妙。看過的,無不驚豔在一段氣勢磅礴的交響樂中,BBC紀錄片《行星》拉開了帷幕,它講述的是太陽系九大行星的故事,以及圍繞這九大行星所產生的星體的「前世今生」。
  • 電影視界|BBC紀錄片《地球脈動》
    多年來無數描繪地球的紀錄片,都仿佛在向《地球脈動2》致敬。 豆瓣評分排名前十的紀錄片有九部自於BBC。評分高達9.8分並列第二的《藍色星球2》和《捕獵》均來自BBC,緊隨其後的就是《地球脈動1》、《人類星球》、《冰凍星球》、《公正》、《生命禮讚》、《生命脈動》都產自BBC。
  • 六部BBC系列高分紀錄片
    本期為大家推薦BBC出品的6部豆瓣評分高於9.5分以上紀錄片資源,涵蓋動物、植物、地理、歷史、人文、自然等,結合知識性與趣味性於一身,不僅適合孩子觀看學習,家長也可以獨立欣賞長見識。1《地球脈動1&2》 (Planet Earth I&II)豆瓣評分:9.9
  • 【BBC帶你看世界】豆瓣評分最高的40部BBC紀錄片(9分以上,評論數超過1000)
    BBC出品必屬精品,利用豆瓣評分系統,逐一篩選出,評論數超過1000人,分數超過9分的BBC紀錄片共40部,包括自然,人文,科學三大類,排名根據分數和評論數依次排列
  • 精挑細選15部近乎滿分的紀錄片,假期不愁
    這些影片不僅製作精良,像昨天我分享的BBC拍紀錄片👉9.8分完美星球,真的是每小時的製作成本動不動就幾百萬美元,完全就是視覺藝術中的精品,更別提營養價值了,能讓孩子更好地了解這個世界近期整理的迪士尼20部動畫 + 宮崎駿10部動畫,再加上這些紀錄片,也夠孩子們假期看了。另外,我要提下,因為有些紀錄片,比如藍色星球2,裡面有小鯨魚被殘殺的鏡頭,孩子太小可能會害怕,所以如果要給小孩的話,建議父母先過濾一遍比較好。目 錄
  • 來看啊,BBC神級紀錄片
    來看啊,BBC神級紀錄片給大家安利幾部來自BBC的神級紀錄片,看著渺茫的宇宙、龐大的自然界,能讓你有一種足不出戶,也在外出冒險的感覺!《地球脈動》豆瓣評分:9.8《地球脈動》是由英國廣播電視中心公司製作的電視劇紀錄片,由大衛·艾登堡執導並解說,該劇於2006年2月27日在英國首播 。該劇是根據英國廣播公司系列片《行星地球》改編,講述了通過三種動物在全球環境日趨惡劣下遷徙的經歷,喚醒世人好好珍惜地球,對抗全球氣溫變暖。
  • 為什麼我們拍不出BBC那樣的紀錄片?
    為什麼我們拍不出BBC那樣的紀錄片?9.7,又一次好評如潮。這時,我想問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為什麼BBC能拍出這麼好的自然紀錄片,而我們不行?知乎上也有這麼個討論。有位網友吐了個槽:BBC的思想是「Let me tell you an interesting story」,我們的臺長指導思路是「讓我來拍個片子教育你們一下」。為什麼 BBC 紀錄片拍攝水平和敘事水平那麼高?
  • 豆瓣9.1分!BBC紀錄片《有序與無序 Order and Disorder》講述人類對能量與信息的認知史
    > 導演: Nic Stacey編劇: Nic Stacey主演: 吉姆·艾爾-哈利利 / Annabel Troost / Janet Anders類型: 紀錄片
  • 看完這6部BBC神級紀錄片,驚嘆每一部都是神作
    看BBC的紀錄片,既可以追溯上下數千年的歷史文化,也可以欣賞從宇宙到地心深處的奇妙風光,其中超級精彩的畫面如果定格,便是一幅攝影佳作。本期為大家推出BBC出品的6部豆瓣評分高於9.5分以上紀錄片資源,涵蓋動物、植物、地理、歷史、人文、自然等,結合知識性與趣味性於一身,不僅適合孩子觀看學英語,家長也可以獨立欣賞長見識。
  • 看完這6部BBC神級紀錄片,驚嘆每一部都是神作!
    本期為大家推出BBC出品的6部豆瓣評分高於9.5分以上紀錄片資源,涵蓋動物、植物、地理 1《地球脈動1&2》 (Planet Earth I&II) 豆瓣評分:9.9
  • 口碑爆棚的BBC紀錄片,到底是怎麼拍出來的?
    紀錄片《大貓》豆瓣評分9.5分(豆瓣/圖)前天,騰訊視頻奇妙選修課校園行第二站——BBC紀錄片分享會在上海大學溫哥華電影學院舉行。BBCWorldwide首席營銷官JaclynLee‐Joe作為演講嘉賓與觀眾們分享,這些口碑爆棚的紀錄片,到底是怎麼拍出來的?被網友稱為「吸貓神片」的《大貓》,目前在豆瓣上高居9.5分,無愧於當時BBC所做的官方介紹,翻譯過來就是:「我們用最貴的設備,拍了最難擼到的貓,任你們吸!」第一集第一幕一出來,就讓人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