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鄭彥英
主持人張紅梅
曉梅:大家好!歡迎收看《彥英夜話》。我們今天跟大家聊一個跟每個人生活特別相關的話題,那就是水枕。你可能每天睡覺的時候,枕過各種各樣的枕頭,像蕎麥枕、決明子枕,但是你枕過水枕嗎?今天我們就特別邀請著名作家鄭彥英鄭老師給我們講一個特殊的枕頭,那就是水枕。
鄭彥英(以下簡稱鄭):水枕,就是我們給它起的名字,實際上就是在北方相對乾燥的地方,老百姓愛枕的青磚的枕頭。這個青磚呢,要放在水裡泡一泡,它吸飽了水,這種枕頭枕上,多熱的天都很涼,像枕著一塊水的感覺。
從我記事起,我在老家都枕著這樣的磚頭睡覺。咱們這兒的人,一到陝西農家,看到他們枕著磚頭睡覺會覺得不可思議,但是在那個地方,在我們老家,大家都習以為常。
咱們這兒連續的高溫,高溫以後呢人們就想睡好,天太熱,晚上要開著空調吧,又怕感冒了,不開空調又熱的慌;開著窗戶吧害怕穿堂風,不開窗戶吧又悶的不行,於是夏天的晚上就特別難熬,難熬你就睡不好,睡不好你第二天就沒有精力,一個沒有精力的人走在大街上,懵懵懂懂的,整個人狀態很差。夏天你就會沒有激情,一個夏天就變成非常綿軟的夏天。一個男人變成一個非常綿軟的男人,沒有一點剛氣,沒有精氣神兒。
所以說睡覺極其重要。每次睡不著,我就開始找原因,找到枕頭上了。更重要的還不是這個,而是和我們住的房子、城市都有關係。我是在2000年以前,上火上得特別厲害,到中醫那兒一看,醫生說我上火了,我說你把把脈吧,手心都冒熱氣,他說你體內火太盛,你一定要睡好覺,睡好覺是退火的最好的方法。
為什麼會上火上這麼厲害?那麼多人都沒事,人家照樣活的精精神神,是不是從西北來到河南不適應?應該不是。是不是從農村來到城市不適應?那很多人都是從農村過來的,怎麼很多人適應呢?我就開始找原因。
我覺得我們人的身體是陰陽平衡的,外界給我們對應的是否陰陽平衡呢?我就開始找住宅的原因。我們在農村,我們住的房子是土牆,我老家是土炕,上邊鋪一張蓆子,很清涼。而土,男人是泥做的嘛,土你很適應,而且農村的牆也是土的,磚是青磚,也是從水裡燒出來的。
到城裡面也是住在磚砌的房子裡,外邊糊上水泥,我在省委二區住的房子吧,它那個柱子是用磚做了以後又打了鋼筋,外邊又用水泥糊一下,中間壘的那個牆,紅磚明顯暴露在外面。這一看我說,哦,原來我們住在紅磚砌的房子裡邊。
這個紅磚,城裡人可能不清楚,紅磚和青磚它區別很大,紅磚在燒制的時候,就是用大的火把磚燒到一定溫度,然後封窯,磚窯上邊和下邊都封住,讓它自然冷卻,等到火候到了,溫度降下來以後,推著車進窯去,把磚取出來。
窯裡極其熱,好多人進去就是把頭蒙住,只露出眼睛一個小縫,多熱的天都得穿的很厚,因為怕燙傷,進去把磚拉出來。拉出來再在外邊晾,這個磚的顏色是紅的。這種磚和火的顏色是一樣的,燒紅拉出來以後,這種磚裡頭極其缺水,這樣的磚砌牆,整個四面都是這樣的磚,我們等於說住在一個被火包圍的圈子裡。
講究陰陽的話,這個地方就是陽氣太盛,這麼多的火包圍著你,你怎麼能不上火?從小生長在城裡的人沒事,因為他們習慣了,已經適應了這種狀態了,而我們這些從小在農村住的人受不了。因為它這是一個火的圈子,不是一個水圈子。
於是我就想起來我們老家磚頭的講究,我們用的幾乎都是青磚,沒有用紅磚的。這個青磚是怎麼來的呢?也是燒窯,也是把泥坯子整個燒紅了、燒透了。紅磚就是讓它晾乾,這種磚主火。
青磚是什麼樣呢?在燒火的同時就開始向窯裡灌水。不像現在,大水管澆就行了。過去就用大桶,排很長一溜,幾個壯小夥子過去抬起來,順著磚窯上面的頂口冒煙那個孔,從那個孔往下澆,澆下去立即底下那個蒸汽就譁譁譁撲上來,沖天而去,非常壯觀。說真的比咱們一般的煙囪還要壯觀,但是比不上發電廠的那個煙囪,那麼大的蒸汽量。這麼長一排倒下去以後,師傅都知道有多大量就把底下的磚澆透了。如果現在的話就是用大水管子噴,噴多少水整個磚就澆透了。
這個磚澆透以後呢就是青磚。過去包括咱們去故宮,故宮的地全是青磚,哪有紅磚啊,故宮的地都是青磚,故宮的牆也都是青磚,包括過去的那些城牆,都是青磚,沒有紅磚。
曉梅:但是現在老百姓生活中主要用的都是紅磚,沒有人去觀察青磚紅磚的區別。
鄭:二者的區別主要是怎樣冷卻的,是自然冷卻還是猛地把水澆下去,如果猛地澆下去就變成青顏色的了,一變成青顏色它的性質也發生了改變,青磚就是儲水的。
曉梅:聽了鄭老師講的紅磚和青磚在燒制過程中的區別之後,我們還有一個疑惑,如果把青磚枕在頭下面不是非常的硬嗎?枕起來是什麼感覺呢?
鄭:那不可能像棉花枕頭、蕎麥皮枕頭那麼舒服,這就是一個習慣問題了。我是從小就枕,也不覺得難受了。這樣的磚做出來是儲水的,如果用這樣的磚壘一個房子,裡邊都是水的氛圍,在裡邊生活的很自在。我從小就生活在青磚和黃土壘起來的房子裡,枕的也是水枕,生活在這樣的狀態中整個人就很愉快,那就說明你適合這樣的圈子。
但是現在在鄭州,你住在一個「儲火」的房子裡,枕的是蕎麥皮、決明子之類的清火的枕頭,我就想,磚還是好找的吧,於是我就在鄭州找,但是到處找遍了都是紅磚。後來發現了有一個拆遷的老房子,那兒的磚是青磚,我就跟拆遷工人說,能否拿一塊兒完整的青磚回去,工人問我拿這個有什麼用,我說我從小都用青磚做枕頭,但是現在找不到了,非常懷念。那個人也是和很多人的反應一樣,覺得這個東西沒辦法枕,但我就是習慣,後來他把這塊磚頭送給了我,對我來說很珍貴了。
過去在農村,比較講究的人家給剛出生的孩子枕,是要用磨刀石把外面的稜角和雜質磨平,然後放到臉盆裡,就看到一直往外冒氣泡,等它把水都吸乾淨了,取出來就發現那些水珠馬上就幹掉了,這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我把磚頭拿回去處理好之後,晚上就開始枕了。
在我離開家鄉以前,我一直是枕這種枕頭的。後來去部隊當兵,必須用統一的枕頭,所謂枕頭都是把衣服疊好放到發的「包袱皮」內,這樣枕了很久慢慢適應了;後來當了幹部到了機關工作,有了自己的枕頭,那時的枕頭裡邊裝的稻穀殼;再後來轉業到了地方枕蕎麥枕;然後找到了這塊兒青磚,晚上卻怎麼都睡不著了,怎麼躺都覺得硌得慌,怎麼睡都很難受。
這樣一個我找了很久的枕頭,一個從小都枕、陪伴我長大的枕頭,我在夢裡夢到它的枕頭,我進城這麼多年,卻對它不習慣了。我知道這個枕頭的所有好處,它的性質也很符合我的體質,但是習慣已經把我改變了。最後我找了一件衣服枕著,很快就睡著了。後來也試了幾次,還是很硌,還是不習慣,還是無法睡著。也沒辦法,只好把這塊兒自己很喜歡很嚮往的水枕收到箱子裡去了。
曉梅:時間和歲月真的是改變了很多東西啊。
鄭:對,美好的東西一旦與你的習慣、你的生活遠了,你再想把它拿回來已經不可能了。所以很多東西作為回憶還是很美好的,如果你堅持要把它拿到現在的生活中,那就會產生一種很滑稽的效果,甚至會破壞這種美好。
曉梅:有些美好是分階段的,它是要在特定的時期給你留下美好的印象;在新的生活狀態下,我們還是要尋找新的美好。
鄭:是,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每天生活的快快樂樂的,我們的身體才能進入最佳狀態。
曉梅:那鄭老師您現在枕的是什麼枕頭呢?
鄭彥英:現在我用的是決明子枕頭,現在網絡發達了,不管是什麼枕頭都可以在網上買到了。
曉梅:現在店裡邊也有很多不同種類的枕頭,價格差異也很大,就是為了保證我們都能有一個舒適的睡眠。在這炎炎夏日,希望每個人都能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枕頭,帶給自己清涼舒適的睡眠,每天晚上都能擁有一個美好的夜晚和美好的睡眠質量,這樣第二天才能精神飽滿的面對新的生活,新的挑戰。感謝您收看本期《彥英夜話》,我們下期節目再見!
鄭:再見!
如果你覺得今天的文章還不錯,請在頁面底部給大河君點個讚;如果你能打賞下勤勞呆萌每天想著法子變著花樣陪你玩的大河君,就請打賞下吧,別擔心,不花錢,分享文章至朋友圈,就OK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