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出版傳媒集團副總裁王守國
著名作家鄭彥英
主持人張紅梅
三門峽國家城市溼地公園主任李雲鋒
三門峽攝影家協會副會長張明雲
主持人:繪聲中原氣象,繪色大河風流。第61期《彥英夜話》與您相約。《天鵝湖》中那隻美麗的白天鵝曾經是無數小女孩的夢幻,也留在了很多成年人的記憶中,當它有一天真的出現我們面前時,又給我們帶來了怎樣的驚喜。今天呢,我們特別邀請中原傳媒出版副總裁王守國、中國散文學會副會長鄭彥英,三門峽國家城市溼地公園主任李雲鋒,三門峽攝影家協會副會長張明雲來給我們共同分享他們眼中的天鵝之美。王總特別喜歡讀書,也對詩詞有很多的創作。請王總給我們分享一下,在您的記憶中,最早有天鵝記載的是哪首詩呢?
王守國:謝謝主持人。我大學和研究生讀的都是中文系,專業是唐宋文學專業,所以說對古典詩詞,曾經是我的專業研究領域,所以一直熱愛有加。如果僅僅說直接寫到天鵝,詩詞中寫到天鵝,非常非常少。我印象中,或者說記憶比較準確說到的,唐代詩人李商隱有一首詩中間有兩句話,叫撥弦驚火鳳,火鳳是一種鳥,因為聲音一響,把那個火鳳鳥給驚起了。撥弦驚火鳳,焦扇撫天鵝,輕輕的撫天鵝。叫「撥弦驚火鳳,焦扇撫天鵝」。
但是我再給大家匯報一下我的心得。天鵝在中國古典文化中間,有很多更優雅的別名,比如說鴻,這大家都很熟悉了。比如說鵠,鴻鵠之志。比如說鶴,這些都是天鵝的別名。《詩經》裡面,還把天鵝叫做白鵝,白鳥,《詩經·大雅》裡面有兩句詩,叫「麀鹿濯濯,白鳥翯翯。」「翯翯」就是潔白的意思。裡面還有講到鶴,叫「鶴鳴於九皋,聲聞野地」。還有寫到《鴻》叫「鴻雁於飛,哀鳴嗷嗷」。所以要從這些別名中間,在中國古典詩詞中間,就有很多非常優秀的作品。
我簡單跟大家講幾句,先說鴻,寫鴻寫的最好的,宋代大詩人蘇東坡,「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然後是「雪泥鴻爪」這個典故就是從這兩句詩裡邊留下來的。還比如,驚鴻一瞥,講特別美麗的這些地方,翩若驚鴻,實際說的都是一種天鵝。鶴就不用說了,更多。最著名的就是黃鶴樓,大家去武漢看那個黃鶴樓,黃鶴樓裡邊最著名的崔浩的詩,「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等等。
鵠,《史記》裡邊陳勝說「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就是說燕雀你是不知道一飛九萬裡的鴻鵠的遠大志向的,所以說鴻鵠之志。鶴更多了,鶴的這種「鶴壽延年」等等等等。就是說以天鵝和別稱天鵝的這些古典詩詞構成了中國古典詩詞中間一個非常宏大的,這叫整體叫詠物詩,詠物詩一個非常美好的主題。
主持人:一般人看到的是天鵝的身影,但是讀書人,尤其是讀書多的人,看到的是天鵝的味道和天鵝所隱含的文化。鄭老師在三門峽工作多年,天鵝對於鄭老師來說,我感覺就像他的家人一樣。我們在做話題之前,他給我們分享的時候,他講到了天鵝的生育,天鵝的遷徙,天鵝之間的恩恩怨怨。那麼我們就請鄭老師來給我們講一講,他眼中的天鵝的趣事,相信也是您沒有聽到過的。
鄭彥英:白天鵝和我有緣,當然白天鵝首先和三門峽有緣。我是1996年到靈寶去掛職擔任副市長的。那個時候他們就說三門峽有天鵝了。然後我就過來看,也就是三五群落,一個群落就是幾十隻,上百隻,三五群,也就幾百隻,不多。
後來到了1998年,我到三門峽日報任職的時候,我們記者告訴說,天鵝來了,我趕快再去開車看,找不到了。下午再去那塊地方,記者看到的那塊地方不在了。然後沿著那條線跑,最後跑到一個水庫,一到那個地方一看,一大片,我非常激動。我當時就想了這麼一個問題,這個白天鵝為什麼會到三門峽,白天鵝為什麼會在90年代在三門峽?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第一個白天鵝為什麼會到三門峽,我後來做了研究。白天鵝夏天在西伯利亞過來以後,一到11中旬從西伯利亞遷徙的時候,遷徙到北緯35度線,北緯35度線的氣候正好是它的生活氣候。到了北緯35度線以後,就要尋找地方。三門峽這個地方,是蕭山群峰的路上,那麼大的一片地方,幾乎無人煙。那個地方盛什麼,盛刀客,就是說它不盛農耕。然後再往西,秦嶺,北邊黃河,這塊地方呢,這麼長的時間,有很多水,白天鵝為什麼不來?就是說北緯35度線這麼長的地方,這個地方遠古的時候就存在,為什麼不來?為什麼90年代來了?
我一直認為有很多玄機。北緯35度線有很多地方,包括通到海裡,過去都有很多白天鵝。我自我感覺到,就是三門峽自改革開放以後,政通人和有關係。這個地方政通人和以後,大地有一種氣息,整個人生活,人文心態是歡喜的。人的心裡是歡喜的,歡喜的人群容易給大地,咱們講天人合一,容易給大地,給氣候,給空氣中都瀰漫著喜悅的氣息。這是我自我認為的。於是在90年代初,白天鵝在喜悅的氣息裡到了三門峽。在這個地方居住之後,就發現這塊地方的人喜歡白天鵝。
我們去看白天鵝,對它的那種喜悅之情,那絕對是溢於言表的。鏡頭拍照片,要讓大家知道白天鵝來了,白天鵝到三門峽來了,白天鵝冬天的家是三門峽,大家就無形中形成一種意識,三門峽有白天鵝,和我們一起詩意的棲居在三門峽。
主持人:每一個城市它都會吸引來各種各樣的自然的生物。像我們鄭州也有一種白鳥,叫白鷺。因為天鵝也叫白鳥,但是白鷺呢,由於它有時候會拉一些白色的糞便,可能不讓城裡人喜歡。但是天鵝呢,它是水生的動物,所以大家都特別愛它。作為三門峽溼地的管理人員,那麼李主任給大家分享一下,因為剛才鄭老師說,三門峽從上世紀90年代以後,越來越多,現在遊客也越來越多。那麼您覺得三門峽這些年是哪一些靈丹妙招,讓三門峽的溼地吸引越來越多的天鵝呢?
李雲鋒:謝謝主持人。我們三門峽近幾年來,其實對天鵝做了很多工作。首先市委和政府非常重視這塊,早在2010的時候,就專門出臺了《關於進一步保護白天鵝工作的通知》,通告每年我們都要張貼,要宣傳。在2013年去年的時候,我們專門又通過了關於白天鵝和它這個棲息地一個保護的決定。同時呢,我們政府又出臺了兩個保護區的保護辦法。其實這些法律法規,對天鵝的保護提供了有利的法律保證。今年把每年的11月22號列為白天鵝的保護日,這在全國也是普及的,政府也非常重視。
所以對我們來說保護工作非常關鍵。白天鵝和棲息地的這個決定通過以後,其實是給白天鵝劃了16萬畝的棲息地保護區。因為在這個保護區以內,堅決不能有任何破壞溼地,危害白天鵝,所有的行為都不能發生。所以說在這裡邊,又劃了六塊白天鵝的重要保護區。我們公安也非常給力,這幾年查處了40多起危害野生動物的案件,其中判了7人,行政處罰了37人。也是有力量地震懾了犯罪分子,同時也對人們起了教育作用。
第三呢,我們對天鵝的保護是加強宣傳,在報紙,媒體進行宣傳,宣傳《野生動物保護法》和《中國自然保護區的保護條例》,讓大家都要意識到,保護生態,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還在電視臺又開了問答知識競賽,在電臺又開了航空熱線,在報刊上我們又發表了野生動物的知識問答。同時經常我們到中小學講一些天鵝知識,鳥類的知識。
通過這些活動,號召全世界人們愛鳥、護鳥。當然了最重要的還是棲息地的恢復。我們以天鵝湖國家城市溼地公園為例吧,天鵝湖是天鵝棲息的一個主要區,2009年才成立。成立這幾年以來,我們就一直在栽植著天鵝喜歡吃的水生植物,比如說荷花,比如說蒲草等等,栽了20多萬平,這些一個是把我們的溼地的景觀打造出來了,第二個給天鵝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來源。
為了給它營造更好的淺灘環境,2014年我們對天鵝湖進行了改造,創造了兩萬五千平米的淺灘。這種淺灘呢,就是一部分土露在水面以上,形成小的島嶼。一部分在水下。但是水下的水堅決不能超過50公分,這是天鵝最喜歡的環境。而且這個淺灘效應在今年效果非常明顯。
在營造淺灘的同時,我們把天鵝湖的汙泥全部清除,清理了三萬九千方汙泥。同時把黃河水倒灌,把整個天鵝湖的水質換了一下,效果非常明顯。原來我們的水質列四類,現在已經達到了三類水。三類水就非常適合天鵝生長。保護環境,要為天鵝創造一個家的感覺,讓它在這兒感覺到安全,它才能留下來。
主持人:對。從李主任的介紹中,我們可以聽出來,我們給天鵝一個家園,就像我們人類建設家園一樣,是要一個過程的。首先要給它批一塊地,然後要準備充分的食物,而且還要給它提供足夠充分的生態環境,我們才能讓天鵝有一個美麗的家園。有個美麗的家園,不僅能吸引來天鵝,而吸引來了很多遠道而來的客人。像我們今天來到這兒,來之前,得到了當地的政府的領導特別的支持,還特別介紹三門峽藍天碧水,來了之後你一定會喜歡。來之後果然不一樣。說到來了很多客人,我們有一個問題想問張老師,因為你是攝影師,拍到了很多美麗的天鵝,而且也接待了很多攝影發燒友,攝影愛好者,還有專門來拍照白天鵝電視節目的人。您在這方面給大家介紹一下。
張明云:首先作為三門峽一個普普通通的子民,感到非常的榮幸。三門峽是我喜歡拍照以來,結識到全國很多鳥友,比如說臺灣的,香港的,都結識到的。包括現在每天,我都可以接到幾十個來自全國各地鳥友打來的電話,詢問三門峽白天鵝的情況,我感到很光榮。為什麼這樣說呢,我也去過全國很多地方拍過鳥,但是在其他地方,想見到這麼多鳥,很難很難。我在三門峽已經拍到的鳥已經將近三百多個品種,而且拍到鳥的視頻也有70多個品種。
白天鵝為什麼來到三門峽,剛才各位嘉賓已經說了,就是三門峽的環境得到了改善。像去年天鵝湖與今年相比改善以後,今年現在已經達到5000多隻天鵝。為什麼這麼個湖,遍地都是天鵝,這就證明了環境的改善。包括去年,前年,包括今年,我陪著中央電視臺新聞現場直播,給攝影師們講了三門峽的故事,攝影師們對三門峽印象非常好。
包括今年中央電視臺第一次直播以後,直播效果非常好,收視率特別高。結果第二天,在中央臺又接著直播了一次,當時也感到非常激動。當時《新聞聯播》採訪說,你拍到什麼樣的天鵝照片很喜歡?我說天鵝它落水下來,就是兩個同時往一塊遊,胸對胸,頭對頭的那種照片感覺非常親切。他說你有嗎?我說有。我當時拿一張照片,當時在中央臺一放,後來全國的看到,打來電話,三門峽真是一個好地方。
我每年接待的為三門峽拍攝的旅遊者,估計也有三四萬人次。來到現場的時候,還有兩拔人打電話,詢問天鵝現在的情況。所以說三門峽這一塊藍天,我想政府給了很大的支持。我們提了一些意見,政府非常重視,也採納了。它就是需要水位50到80公分水,你像現在三門峽天鵝多,而且都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都在三門峽拍到了。包括太平洋的鳥,我也在三門峽拍到過一次。結果中國野鳥會把那張圖片要去了。三門峽的環境,不好它能落到這兒嗎?
主持人:對,不好能來嗎?不僅吸引來了天鵝,還吸引來了很多其他的珍貴的動物。
張明云:對,都是一級,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來到了三門峽。
主持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剛才大家肯定聽清楚了,張會長介紹到天鵝最精彩的照片的畫面是胸對胸,頭對頭,說到這個,我想讓張會長跟鄭老師有一個PK。因為之前鄭老師給我講到了一個細節,他說三門峽日報原來有一個攝影記者,也拍到了一個胸對胸,頭對頭的這樣的一個畫面。他說他是最早的,你們倆可以把這個時間PK一下。
張明云:我拍的晚。
主持人:張會長很謙虛。
鄭彥英:是這樣的,當時我們就想發表一些白天鵝的照片,為了這個,我們就開了一個衝鋒舟過去,過去了以後,衝鋒舟開的很慢,害怕把白天鵝撞住。白天鵝遠遠地望著我們,很驕傲。根本就不動,這個時候什麼動了,鴨子動了,鴨子起來了。然後我們到了跟前,白天鵝才起來,非常優雅。
主持人:大家有沒有感覺到神鵰俠侶來了?
鄭彥英:飛機起飛的那種姿勢,然後一上天空立即長航,讓你感覺到太漂亮了,但是我們畢竟是衝鋒舟,攝影記者那個時候還沒有數碼機,膠捲,拿回來一衝,沒有幾張能用的。記者說怎麼辦呢?咱們有沒有長焦鏡,我們那時候全部是普通鏡,報社那時候也窮。那個時候長焦鏡是五千塊錢,俄羅斯產的,買不起,說怎麼辦呢?我們的記者張光嶺,可能你會知道,他說我晚上埋伏在那個地方,讓它看不見我。他就早上的時候,過來了。那麼冷的天,張光嶺給他的身上蓋著草,然後就在那邊埋伏著。一個晚上凍的是鼻涕眼淚的,到了早晨,白天鵝真以為這個地方沒有人,然後就到岸邊嬉戲。這個時候有一對天鵝,從遙遠的地方從這邊跑,然後扇著翅膀,然後兩個天鵝的翅膀正好都對到了朝裡頭,然後兩個天鵝的頭剛要接觸這個狀態。但是那個照片因為相機太差,只能放到兩平方尺,再大了就放不上了,就虛了。
主持人:肯定很多現場的觀眾還停留在還沉浸在還在回味,剛才王總給大家講的「燕雀安知鴻鵠之志」這些精彩的話語裡邊。因為讀書多呢,就容易培養很多文人的雅趣,我相信王總在閒暇之餘也不止是讀書,也看了很多歌劇,舞劇,音樂劇,《天鵝湖》是大家最熟悉的了,也有很多各國的版本。那王總給大家分享一下,您看過的《天鵝湖》的版本裡邊,最喜歡,有沒有特別喜歡的演員呢?
王守國:我先藉助剛才那個鋪墊一下,我說對白天鵝的這種理解。雖然是一種鳥,它在中國人類審美中間實際上變成了一種意象。白天鵝就是三個高,高雅,高貴,高尚的這麼一個文化意象。有了這種意象,才有了高雅藝術的俄羅斯的白天鵝。我簡單給大家匯報,俄羅斯的白天鵝是柴可夫斯基作曲的那個《天鵝湖》,第一場演出是1895年在聖彼得堡,到明年正好是120周年。我可以說,《天鵝湖》,就因為天鵝本身,高雅與高貴,它就成了很長一個時段裡面,不僅僅是中國,是面向全世界人的安撫人的心靈,提升人的品位,或者說淨化人的心態的這麼一個藝術載體。這就是《天鵝湖》它能夠作為一個芭蕾舞劇長盛不衰,超越民族,超越時空的一個最根本的審美法則在起作用。
我第一次看《天鵝湖》,是1983年,我當時是在福建讀研究生,在軍區禮堂,記得很清楚,但是哪一個團隊我不記得了,是中國的,不是俄羅斯的。當時就一下子就被,由於對白天鵝這個印象本身的高高的認同,被這個舞劇,包括後來四隻小天鵝和天鵝群舞,就這些經典的畫面,第一次在舞臺上,我近距離地看到之後,心靈被強烈的震撼。真是那種震撼,永遠難忘的。
最近一次看,是去年,這個倒是看的比較高級,在長安大劇院,是俄羅斯的一個劇團,是真正的看到正宗的俄羅斯的芭蕾舞劇團演出的《天鵝湖》。所以我覺得像《天鵝湖》這樣經典的劇目,除了這個故事本身,改編這個故事本身,本來是一個德國的一個童話故事,除了故事本身的這個藝術價值,除了演員本身的高超的演技之外,就是白天鵝本身所帶有的高雅,高貴,高尚的審美品格,是最具有決定性的。
因此我就想我要是在三門峽,我要是個建築商,土地開發商,我就會做廣告。與白天鵝為鄰。白天鵝選擇三門峽,為什麼選擇三門峽,白天鵝選擇的地方第一是向美而居,自然山水要美麗。第二個是向善而居,美是自然,善是人心,自然環境要符合它的要求。人心要美麗,要善良。白天鵝都知道選擇三門峽,況人乎。謝謝。
主持人:大家再一次為王總精彩的話語而振奮了。說起天鵝,我們大家都習慣於說白天鵝,實際上天鵝也有很多的種類。我們可能很多人不僅見到白天鵝,黑天鵝,大天鵝,小天鵝,這個問題也請李主任給大家分享一下。
李雲鋒:天鵝主要在世界上分為五類,一種是大天鵝,一種是小天鵝,還有疣鼻天鵝,黑天鵝,還有環頸天鵝。這個大天鵝和小天鵝呢,可能大家理解小天鵝是大天鵝的孩子?其實不是,它兩個品種。這個小天鵝呢,咱們天鵝湖裡邊,主要以大天鵝為主,小天鵝是比它體型略小一點,它飛行的更遠,它的南遷基本上到鄱陽湖那邊。另外黑天鵝,咱們天鵝湖也有,這個是原產於澳洲,澳大利亞,它是一個外來的。在天鵝湖的生長也非常良好。這種環頸天鵝,就是在脖子說有一圈是黑色的,就是環頸天鵝。最後一個是疣鼻天鵝,疣鼻天鵝主要是在歐洲,它的鼻子上面有一塊凸起,它主要在歐洲。但是咱們天鵝湖每年零星都有,每年可能都有幾隻。這是五個品種。
主持人:剛才說到天鵝的種類的時候,張老師說到大天鵝,小天鵝,而且他在拍攝的過程中,肯定捕捉到了很多天鵝精彩的畫面。在您的眼中,什麼樣的天鵝是最美的,因為它肯定跟人類的這種美麗的判斷是不一樣的。您給我們大家分享一下。
張明云:在我眼中,什麼天鵝都是最美的,包括鳥都是最美的。因為我曾經救助過天鵝,我覺得天鵝是很懂人性的。我在拍攝中間,有一個狗咬死了只天鵝,我就趕緊把狗趕走,把天鵝救助了。各地的鳥友發現天鵝受傷,給我打電話,我就把它救助了。你保護好了,愛護好了,各種鳥都會來你這兒棲息。
主持人:咱們把下一個問題給鄭老師,因為鄭老師不僅是作家,而且是文人書畫家,大家都知道畫貓的範曾,畫驢的黃胄,那在鄭老師記憶中,有沒有畫天鵝特別好的畫家呢?
鄭彥英:有一些,畫天鵝,畫黃鶴的鶴,還有畫鸛雀,這個實際上都是天鵝的同類。任柏年有一幅畫,就畫天鵝的,畫的很漂亮。咱們在1999年,還請咱們河南省花鳥畫協會的會長李自強畫天鵝。天鵝因為是白的,也有黑天鵝。實際上黑天鵝很好畫,用墨畫。咱們一般都是白色的宣紙,用墨畫,黑天鵝好畫。但是白天鵝要表現,就是在白紙上畫白色,是很難畫的。那天我專門去看他怎麼畫白天鵝,他把毛筆在水裡面先蘸飽水以後,滴兩下,然後在墨汁的池裡頭,蘸一點,然後墨稍微往上斜一下,再拉下來,先畫一條天鵝的脖子,然後再回筆一帶,翅膀就出來了。由於這個墨只沾了這個毛筆的尖和印過的一點點,於是大部分都是這個很淡的墨,而且層次分明,所以畫出來很漂亮。目前來說,在中國花鳥界還是就是獨樹一幟。
主持人:說起天鵝保護,因為剛才就說到很多小女孩肯定都喜歡白天鵝的形象,夢幻版的角色。天鵝湖能出現在三門峽,真的覺得是難以想像的現實。我想請李主任簡短介紹一下,就是除了三門峽以外,因為咱們國家還有其他的地方能吸引到天鵝去過冬。那你比較一下,三門峽有什麼特別的不一樣的地方?
李雲鋒:三門峽是中國第一個大天鵝之鄉,我們現在為止,我們中國一共批了三個,這是中國野生動物協會批的。第二個是山東的榮成,第三個是咱們山西的禹城。我覺得我們三門峽跟它們不同的是,第一是我們的政府非常重視,就是我剛才已經說了發布了三個法律法規。另外對天鵝這塊的投入,應該說是全市的力量,其他的兩個都是縣級市。第二個是三門峽人民,就是全民都在保護天鵝,所有的人,對天鵝都非常有感情,這是他們沒法兒比的。第三個就是我們這個也是因為政府的重視,我們對這個天鵝的研究,目前應該在全國走在前列的。我們專門成立了中國大天鵝研究中心,我們聘請了中國國家林業局的首席溼地恢復專家洪建明教授,他這個團隊,他這個團隊裡有國內一流的專家,有生態專家,植物專家等等。就是憑他們對天鵝,對三門峽這塊的天鵝進行詳細的研究,比如說水體,植物,空氣等等都要研究。另外我們給天鵝帶這個環志。環志就是在天鵝的脖子上能夠裝一個能夠識別它的一個標誌,所以叫環志。環志戴了以後,無論飛到世界任何一個地方,我們都根據它的遷徙,能夠算出它的路線和它的棲息地點了。當然了更先進的,我們還戴了兩個帶GPS衛星定位的環志天鵝。他們每兩個小時把信息給咱們反饋一次。
主持人:三門峽是個特別美麗的地方,感謝各位當地的領導和同學來參與我們節目的錄製。我們下一期節目再見。
文字:張紅梅 攝影:李康
攝像:三門峽電視臺 陳振興 劉芳
《彥英夜話》中原踏歌行·三門峽
活動主辦:河南省政府新聞辦、河南日報報業集團、三門峽市委
活動承辦:三門峽市委宣傳部、大河報社、三門峽電視臺
發起單位:大河報社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大河君的好基友「彥英文學會」(長按藍色微信號可複製)↓回復期數數字,可查看對應往期內容。
別急著走,如果你覺得今天的文章還不錯,請在頁面底部給大河君點個打賞下小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