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山西這座古城縣衙:歷經六百多年風雨,寸心無愧不負斯民

2020-12-24 騰訊網

本輯攝影:黃盛竹

說起山西平遙古城,大家可能都知道,它不僅以古老完好的古城牆聞名於世,它還是中國保存最完整的古縣城之一,而且平遙古城內還有眾多的古寺廟、古市樓、古街道、古店鋪、古民宅等等匯集於一城之內,完全構成了一個壯觀宏偉的古文物建築群落之古城。

早在1997年12月3日的時候,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便通過決議,將我國山西省平遙古城,江蘇省蘇州古典園林和雲南省麗江古城這三個古城園林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

平遙古城,歷史悠久。

據載:西周時期,周宣王為了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侵擾,曾派兵北伐薩猶,並在那裡修建了一座京陵城。當時的京陵城就建在今平遙縣城東北方向約7公裡的京陵村,其京陵二字作為地名一直沿用至今。這可以說是平遙古城最初建城的開端,也是現在山西平遙古城的前身。從那個時候算起,平遙古城至今已有2800年左右的歷史了。

平遙縣衙

平遙縣衙坐落於平遙古城中心的位置,它始建於北魏,最後定型於元明清,歷經三個朝代,現在保存下來最早的建築應該是在元至正六年(1346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平遙古城內的整座衙署完全是一個坐北朝南的方位,呈軸對稱布局,縣衙的南北軸線長203米,東西寬131米,總佔地26000多平方米。

平遙縣衙的建築布局

平遙縣衙建築群的修建主從有序,布局比較對稱,前朝後寢,左文右武。在衙門外,左翼有觀鳳樓,右翼有樂樓,前有照壁。在衙門內,沿中軸線自南而北總共有儀門3間 、建有牌坊1座 和大堂5間 、還有宅門3間、二堂5間(明代匾額名" 忠愛堂")、內宅5間、大仙樓3間。那個儀門外面的東西廂窯(房)各7間,為賦役房。在那個大堂前面有東西廂房各11間,具體為吏、戶、禮、兵、刑、工的用房。在大堂的兩旁各設有贊政廳和鑾駕庫各3間 。宅內各層均有東西廂房。在衙署的東邊建有彰癉亭,自南而北又建有釧樓 、土地祠 、宴賓館 、侯祠、糧廳和花園 。西邊建有申明亭,往北還建有重獄、女獄、輕獄、洪善驛、督捕廳和「馬號」。整個縣衙的建築布局和構造,可謂是一應俱全。

縣衙建築楹聯

平遙古縣衙的主要建築上一般都有楹聯,如大堂楹聯的內容就是這樣書寫的,上聯:「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下聯:「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說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二堂楹聯的內容,上聯:「與百姓有緣才到此地」;下聯:「期寸心無愧不負斯民」;這些對聯的內容都非常有趣且對仗工整。

平遙縣衙的歷史沿革

平遙縣衙創建已久,但由於歷史原因,早期的建制已蕩然無存了。據《平遙縣誌》記載,元大德七年(1303年)八月六日夜,平遙縣境內發生大地震,人員傷亡達7000餘名,房屋倒塌2000餘間,縣衙建築亦倒塌殆盡。

明萬曆十九年(1591年),平遙知縣何其智將三間大門改修為磚砌門洞,於門洞上增修了譙樓三間,並在縣衙內東側新修宴賓館三間。

明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平遙知縣周之度在縣衙大門外東側增修觀風樓一座。

明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平遙知縣楊廷謨對縣衙進行了大規模的修繕。重新改建修繕大門為三間,修儀門三間,東西角門各一間,新修土地祠三間,修築木結構牌樓觀政亭一座,重修大堂五間,其中東梢間為錢糧庫,西梢間為武備庫,公堂東西耳房各三間,東為贊政亭,西為鑾駕庫,新修吏、戶、禮、兵、刑、工六房22問,大堂後修內宅,東設縣丞宅,西有典史宅,在兵、刑、工房後修有公廨房,以北修縣倉。

至此,平遙縣衙在明清兩代的格局已基本定型。

明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將牢獄圍牆改為磚石結構,在儀門外,大門裡修磚窯14間,名日「賦役房」,以便方便收糧。衙門外東側新修彰癉亭、陰陽學、醫學,西側添修申明亭。衙署對面路西修築管支馬戶,轎夫房,總補司房共9間。

清順治十二年(1655年),平遙知縣汪麗日在衙署內東側增修鐘樓一座。

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在縣署內東側空地又修建侯廟,包括正殿、前殿各三間,戲臺一座。

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維修縣署內東側的關帝、觀音、火神祠,將原址的三問正殿擴修至五間,祠西側增修壯班正班房三間。

清嘉慶六年(1801年),在壯班房前增修影壁一座,在關帝、觀音、火神祠前重修樂樓三間。

清道光七年(1827年),重修關帝、觀音、火神祠內院東西配房,外院增修壯班西班房三問,廚房一間。

清光緒五年(1879年),平遙知縣恩端整修縣衙東花廳。

清光緒七年(1881年),平遙知縣錫良整修二堂、耳房及東西門子房,同時整修宅門東西耳房及花廳院南房、東房,其餘各處有毀壞者都予以修葺。有清一代的縣衙修繕建制至此結束。

民國元年(1912年),平遙縣衙改稱縣公署,知縣改稱縣知事,至民國37年(1948年)下屬組織機構多次更迭,古建築長期失修。

1949年,平遙縣衙成為平遙縣人民政府所在地,之後多數舊建築被拆除,改建。

1996年修復衙門、大堂,以及申明亭。

1998年底,在縣衙辦公的13個單位全部搬遷,由縣文物局牽頭對縣衙實施全面修復規劃。

2000年上半年,衙署中線和東線建築群基本復原平遙縣衙博物館,也正式對外開放。

平遙古城的外形

平遙古城素有龜城之稱,就是整座古城形似一個烏龜,寓意為吉祥、長壽、青春永駐、金湯永固。

據傳說,城池南門為龜 頭,門外的兩眼水井象徵著龜的雙眼;北城門為龜尾,是全城的最低處。城池東西有四座甕城,兩兩相對,上西門,下西門、上東門和下東門,前三門的外城門均向南開,形似龜的三條腿,惟有下東門甕城的外城門,向東而開,據說是古人建城時惟恐烏龜爬走,於是將其左腿使勁拉直,並用井繩索緊捆在麓臺塔上。

城牆的四周,本來還有護城河,並設有吊橋,在古代戰亂的日子裡,這的確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防線。

好啦,今天的平遙古城縣衙就給大家介紹到這裡,看了這些,你有什麼看法和觀點呢?歡迎大家留言,我們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晉如所期——平遙古城
    平遙古城PART 01 平遙印象對於平遙古城的印象也很有趣,我第一次對它產生嚮往大概是在5.6歲的時候,媽媽去山西出差,回來給我帶了幾包平遙牛肉,牛肉肉質鮮嫩,肥而不膩,瘦而不柴,醇香可口。吃完以後,我又央求媽媽多買幾包,媽媽笑著說有時間帶你去平遙古城玩,那裡有很多好吃的東西呢。於是,平遙古城這個名字就在年少的我心中扎了根,理由很簡單因為牛肉好吃。這次冬日山西之旅的第六站,就是平遙古城,我終於可以來親身感受下古城的魅力了。平遙古城始建於周宣王時期,明洪武三年(1370年)擴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
  • 山西旅遊景點 山西旅遊景點推薦
    眾所周知山西這個省份憑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以及獨特的魅力,吸引著千萬遊客前往觀光,他有著大家耳熟能詳的景點,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山西旅遊景點,一起來看看吧。  山西旅遊景點  壺口瀑布  山西有什麼風景區?
  • 山西的這座古城太美了!你知道在哪嗎?你想到這座城市上學嗎
    說起古城,大家可能並不陌生,人們比較熟悉的有麗江古城,大理古城,平遙古城,商丘古城,壽縣古城等等……而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座古城,在五臺山下,有著悠久的歷史,風景也是絕佳。這座古城就是忻州古城。忻州位於山西的北部,也是一座有名的避暑之城。
  • 潮州饒平縣稱為大城所的抗倭古城池,風雨六百年
    饒平縣所城鎮有一座歷經600多年的古城,它曾是粵東海防軍事重地,古時稱「大城守御千戶所」,當地人習慣把它叫做「大城所」。幾百年過去了,大城所風貌依舊,獨特的風俗流傳至今。規整的「三街六巷」的格局600多年來不曾更改,23條街巷相互貫通、縱橫交織,形成獨特的棋盤式格局。至今,城內仍保留著完好的明清建築群,眾多祠堂、寺廟、驛站錯落其間,古建築佔全城面積60%以上,是潮汕地區僅存的一座古城所。
  • 國內醉美千年古城,既彰顯濃鬱晉商文化,又是晉中賞秋勝地
    我是愛旅行的LV先生今天小編帶大家了解的是一座彰顯濃鬱晉商文化的千年歷史古城,同時目前也是晉中地區一處賞秋的佳地,說到這裡我相信小夥伴應該猜到是哪了吧,沒錯它就是有著2700多年的山西平遙古城。至於為什麼說它是國內醉美古城,且跟隨小編步伐,細細來看。
  • 【遊山西 讀歷史】去喬家大院、平遙古城、壺口瀑布感受山西厚重的...
    【DAY2: 太原—晉祠—喬家大院】第二天清晨從太原市出發,途徑濱河東路、晉陽大道到達晉祠景區,在晉祠駐足遊覽學習觀賞宋元明清各式建築百餘座、雕塑百餘尊、碑碣四百餘座、千年古樹二十餘棵後,可在周邊享用具有山西特色的美食。隨後啟程前往喬家大院,晚上住在喬家大院周邊的民宿,零距離感知古韻時光。
  • 精品自駕路書|「遊山西,讀歷史,養精神」,去喬家大院、平遙古城...
    【DAY2: 太原—晉祠—喬家大院(總裡程:107公裡)】 第二天清晨從太原市出發,途徑濱河東路、晉陽大道到達晉祠景區,用時約29分鐘,在晉祠駐足遊覽學習觀賞宋元明清各式建築百餘座、雕塑百餘尊、碑碣四百餘座、千年古樹二十餘棵後,可在周邊享用具有山西特色的美食。
  • 在中國四大古城中,它是唯一一個位於北方的,卻很少人知道在哪裡
    提起古城旅遊,相信很多人,想起的都是最為知名的中國四大古城,但四大古城中,平遙卻是唯一一個位於北方的,提起閬中,大家都知道在四川,提起麗江,也知道他在雲南,但提起平遙的時候,卻很少有人知道它在哪裡了。這座古城,位於山西省的中部,太原盆地西南的平遙縣內。
  • 江西這座縣衙 347任縣官無一人貪腐 欽賜五品被譽「江南第一衙」
    坐落在現浮梁舊城的浮梁古縣衙,始建於唐元和十一年(816年),是江南唯一保存較完整的清代縣衙,素有「江南第一衙」之稱。按照歷史常識,古代縣令一般都是「七品芝麻官」,而浮梁古縣衙的品級卻為「五品」。較高的政治地位,是因為其重要的經濟地位,據資料記載,古時浮梁縣茶葉的稅收,最高時曾佔全國的八分之三,相當於同時期福建、雲南兩省的總和,堪稱名副其實的「納稅大戶」。
  • 桃花紅杏花白,城牆十裡長,細品草長鶯飛,蔓延2700年的平遙古城
    平遙古城在綠色萌芽的環繞下,猶如穿上了新裝,楚楚動人,春風怡人,我們去平遙吧!看多了中國古城的建築模式,人們通常會認為,每一座古城幾乎都有鐘樓、鼓樓,它們與城牆、城門、城樓等共同組成了中國古代城市的公共建築群。然而,在中國北方有座著名的古城,城中並沒有鐘鼓樓的身影,這座城就是始建於西周宣王時期、擴建於明代洪武三年、距今已有2700多年歷史的山西平遙古城。
  • 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平遙古城,傳奇晉商,獨享一方寧靜
    平遙古城位於山西省中部平遙縣內,始建於西周宣王時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 山西平遙被稱為「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中國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兩座古城市之一。平遙古城是中國漢民族城市在明清時期的傑出範例,在中國歷史的發展中,為人們展示了一幅非同尋常的漢族文化、社會、經濟及宗教發展的完整畫卷。
  • 一座古城,風雨雲煙,我感受到了他的溫度!
    導語:古城是最具有人味兒的地方,是最有溫度的地方。在小小的平遙縣有這樣一座城,她經歷過了戰火的摧殘,存活到現在。在過去的2700年中,有過繁華,也有過瀕臨摧毀的邊緣。在漫長的歷史中,她起起伏伏。每一座古城都是一本古書,有著屬於她的味道,有屬於她的故事,行走在古城,仿佛置身於歷史的長河中,每個人都渾然不知。品味著她的滄桑。當你穿過厚重的城門,行走在參差不齊的街道上,你必定會為她悠久的歷史、厚重的文化而驚嘆。街道兩旁小販的吆喝以及老人們那些令人驚嘆的手工活兒,都在像你展示著她的魅力。在小編看來,平遙古城就是一位大家閨秀,外表端莊,大氣,內在豐富,飽讀詩書。
  • 山西耗資300億的「巨作」,不遜於平遙與麗江,門票免費值得一遊
    伴隨著大眾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旅遊業漸漸趨於常態化發展,山西省擁有著豐富的旅遊資源,但由於很長時間對煤炭為主的重工業方面的傾斜,使得當地旅遊受到了極大的限制;「十一五」期間明確提出將旅遊產業作為產業支柱加快城市發展,並將黃河中下遊地區進行集中連片旅遊發展規劃的,這一戰略為山西旅遊業帶來了機遇,經過多年來的開發與經營山西旅遊產業取得了極大發展。
  • 三部「從山西出發」影片全球首映 閻維文驚喜亮相《古城片警》發布會
    第二屆平遙國際電影展從山西出發單元《古城片警》新聞發布會(由左至右:影展創始人賈樟柯、出品人成中和、演員閻維文、導演肖莫庸、演員黃品沅、製片人耿鐳)《紅萼紛紛》《愛在零緯度》《灰猴》《黃河傳人》和《一個不落》等「從山西出發」單元的影片均收穫不少好評,如《灰猴》被影迷評價為「節奏緊張、故事感強,六個章節銜接密切,在短時間裡講了一個陰差陽錯超級有趣的故事
  • 平遙,賈樟柯「告別」前的古城
    這已經是我第四次來平遙,第三次參加平遙影展。和前面幾年一樣,電影依然沒能走出電影宮,和真正的古城百姓產生聯繫。這也實屬正常,電影節電影和電影院電影,從來就是氣質和受眾截然不同的兩類事物。文藝和產業圈子的非凡熱鬧,也只是微信朋友圈的「同溫層現象」。
  • 它是大理古城的近鄰,600年歷史巍山古城,明威將軍主持修建
    六百年來,一直鎮守著古城的安寧。星拱樓與整座古城同齡,都是由範興所建。據當地縣誌記載,明朝初年,武官範興在雲南剿滅元軍有功,封為明威將軍,被委派至巍山擔任蒙化衛指揮使。因為元代一直是戰亂,巍山田地荒蕪,人煙稀少,範興就決定報請朝廷建一座古城,讓百姓安居樂業。得到批准後,範興就開始召集工匠修建城池。
  • 閻維文領銜主演電影《風雨日升昌》山西平遙首映
    平遙國際攝影節期間,9月21日平遙縣委宣傳部在平遙古城電影宮,組織召開電影《風雨日升昌》首映新聞發布及媒體看片會,來自全國的五十餘家媒體記者參加。由導演高峰執導,演員鄭曉寧、許仕龍、邱雲鶴、葛曉鳳傾情出演,是山西籍著名歌唱家閻維文首次觸電,踏足影視領銜主演的影視處女作品。電影《風雨日升昌》的播出,不僅能弘揚傳統文化、引導誠信建設,還能增強民族自信、樹立文化自信。
  • 成武欞星門的「看門人」:歷經3000年,「繡」在城市發展中
    今天,我就講一下我們家族在成武歷經3000年的故事。故事時間跨度有點長,茶水、點心自備。  每一處古蹟都有標識牌  「城,成於武王」。孕育我們的這座城市早在3000多年前,西周初年周武王封弟於郜。郜國建都於成武老城,開啟城市建設之始。
  • 【運城國寶檔案】臨晉縣衙:元代縣衙遺存
    現存主體建築大堂為元代遺蹟,是山西省現存三座元代大堂之一。元代建築風格臨晉縣衙又稱廨署,是古代官員的辦公場所,明清兩代及民國年間均有修葺。廨署坐北朝南,佔地面積16000平方米,以中軸線布局分三層臺階式,依次為大堂、二堂、三堂,周圍配以廊房。
  • 鳳凰古城遊客租衣拍照事件,那麼鳳凰古城在哪呢
    圖片來源於網絡那麼鳳凰古城在哪?有怎樣的歷史文化底蘊呢!鳳凰古城圖片來源於網絡鳳凰古城,位於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西南部,土地總面積約10平方千米。鳳凰古城,建於明代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是湖南十大文化遺產之一,曾被紐西蘭作家路易·艾黎稱讚為中國最美麗的小城,與雲南麗江古城、山西平遙古城媲美,享有「北平遙、南鳳凰」之名。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AAAA級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