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康永教你遊刃有餘地處理各種人際關係

2020-12-24 麥冬maidong

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有很多「忍一時,風平浪靜;」「吃虧是福」等這種關於忍讓的傳統教育。蔡康永曾在一期《奇葩說》中這樣解釋過:如果為了討人喜歡,而失去自己,實在是太委屈自己了。隱忍是一種克制,而不是高情商。

那做自己就是要跟別人隔離或對抗,完全不用管別人在想什麼嗎?不對,這也是不可能的,因為我們的世界裡充滿了別人。怎樣將各種人際關係處理得遊刃有餘,既不傷害別人也不委屈自己。

蔡康永的《因為這是你的人生》這本書,堪稱零基礎、無門檻的人際關係急救手冊。讓你無論是在職場還是生活中,都如沐春風般與朋友相處。

朋友相處之道——請朋友幫忙

請朋友幫忙,是為朋友提供一個被需要的機會,能大大增加交朋友的機會。生活中有些人退休後覺得自己沒有價值了,活著就是多餘,長期低落的情緒導致患上抑鬱症。

而有些退休老人則熱心於公益事業,在街道上充當著指揮交通的志願者協管員。雖然忙碌,但可以感覺他們幹勁十足,因為他們的價值感、存在感得到了滿足。

如果你能提供讓朋友體現價值感的機會,他會很開心。那些從來不麻煩對方的人,就很難與對方建立人情關係,久而久之朋友關係就越來越疏遠了。

不過找人幫忙也是有秘訣的。

首先,找人幫忙時,一定要讓對方覺得他是獨一無二的,無可替代的最佳人選。其次,是一個互利互惠的過程。再有,讓對方感覺你為他提供了一個可以施展能力的空間。

蔡康永曾經被臺灣搖滾樂團五月天邀請參加一場主題為「地球出了狀況」的演唱會。由蔡康永扮演一個新聞主播,在演唱會開始時,一邊播報地球發生的各種天災,一邊表現得驚慌失措。蔡康永很怕演戲,覺得很尷尬。

但是,一想到能夠出現在五月天樂團的演唱會舞臺上,這輩子可能就這麼一次機會,就答應幫忙,成為助演嘉賓。後來,蔡康永導演的電影《「吃吃」的愛》舉行首映發布會時,五月天樂團也應邀到現場為影片站臺助陣。幫忙也讓他們成為了私底下非常要好的朋友。

所以不要害怕麻煩別人幫忙,只要用對了方法,不但不會有損失,反而有助於增進朋友的感情。

朋友相處之道——聆聽和稱讚

許很多人認為交朋友很厲害的人一定是那些性格開朗,外向的人,他們能說又愛說,還很有趣。其實,並不一定。只要我們能讓對方變得有趣,他們也會非常樂意與我們交朋友。

聆聽和稱讚就是這種交友方式的神奇武器。比如,兩位女生在聊天,其中一位看上去外向一些的女生在講述她去埃及旅遊的經歷。而另一位比較內向的女生則在認真傾聽,還不時微笑著點頭。

更重要的是內向的女生還不時的進行稱讚,「你怎麼會遇到這麼多有趣的事,好羨慕。」「我也有個朋友去過埃及,都沒有你講的這麼好玩。」「這種事也只有你能遇上。」這些稱讚引得外向女生興高採烈的講個沒完,內向女生也聽得津津有味。她們兩人享受了一段屬於朋友的快樂時光。

交朋友不必擔心自己在這段友誼中會沒有分量,沒有位置,認知並且肯定對方的長處,一定可以交到心儀的朋友。

朋友相處之道——越來越挑剔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交朋友標準應該要越來越挑剔。如何選擇優質朋友呢?來看看蔡康永推薦的方法。

經常有人問蔡康永要如何選書,蔡康永的回答是:「選那些你有點看不懂的書,勝過那些一看就能懂的書。」因為一看就懂的書,就像喝珍珠奶茶一樣隨口一吸就呼嚕嚕滑下去,錯過了停下思考的樂趣。完全看不懂的書又會讓我們失去耐心和興趣,同樣得不到收穫。

有點看得懂的書才會令人期待。覺得作者為我們拓寬的邊界,同樣的事物可以用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和理解。優質的朋友就好比一本書能夠對你有所啟發的朋友,就是適合交往的朋友。優質的朋友像一本有趣的書,幫助我們窺見另一種價值觀。

朋友相處之道——把握人際交往界限

為什麼有這麼多人被逼得大喊要「做自己」?因為大家的身邊經常被一些沒有分寸的人環繞,沒有享受過做自己的樂趣。家庭聚會時,三姑六婆大喇喇的過問你的薪水,探聽你的感情,她們覺得這沒有什麼關係可你卻覺得很難受。不懂得人際關係的「界線」不但容易委屈自己,也容易冒犯別人。

怎樣拿捏好人際關係的那個界線呢?那就是主動引導、主動塑造我們所期待的人際關係,而不是成為委曲求全的濫好人。

當發現別人提出了超界線的問題時,要主動明確自己的立場,然後主動離開現場,讓談話告一段落。遇到別人幹預我們的生活時,不要就範也不要敵對,表明自己不採納的原因,相信別人明白你的心意後不會誤會你的拒絕。

我們也要保護與身邊的朋友的人際關係。很多人不擅長表達情緒。那就給他一個表達情緒的空間。比如:設立一個「無戰爭區域」,避免了爭執時的交鋒而傷害彼此。情侶之間,可以把冰箱上的磁鐵便條劃為無戰區域,在便條上溝通事情,雙方抱著不吵架而是解決問題的態度面對。

這些小道具或小動作,都只是一個象徵符號,更重要的是尊重對方的心意,為保護親密關係而做的緩衝。

蔡康永說,一個人生活得好不好,就是看這個人活得有沒有選擇。高情商社交就是對朋友的選擇,讓獨一無二的自己活得更自在而不是更委屈。

相關焦點

  • 新書《因為這是你的人生》 | 蔡康永再次奉上「人際關係之道」
    無論是在《康熙來了》還是《奇葩說》中,蔡康永總是能遊刃有餘地處理好各種情況,很多人希望能學習蔡康永的說話之道,之前的推文中博庫君推薦過蔡康永的《蔡康永的說話之道》(全二冊將西方認知心理學理念與東方文化背景融合,為中國人量身定做的人際關係課,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困局,書中都提供了場景假設和回應方式。
  • 蔡康永教情商:你的人際關係困惑,在這裡都可以找到答案
    「如果有人能在情商領域做到知行合一、理論與經驗俱有,這個人一定是蔡康永,一定只有蔡康永。」——馬東蔡康永告訴你,你要活得自在,不用任何人來解釋任何理由,因為這是你的人生。今天書集君給大家帶來的是《這是你的人生》,這是繼《蔡康永的情商課》&《蔡康永的說話之道》1、2熱銷六百萬冊後,蔡康永再次奉上「人際關係之道」!用不造成傷害的溫柔手法化解人際衝突,主動塑造你想要的人際關係,強勢自我表達的同時,完成簡潔、高效的溝通。為什麼我們說愛一個人,有功力高下之別?
  • 「見解」分享會第三期:為你自己活一次 ,《蔡康永的情商課》閱讀分享會
    如果你不願被憤怒、悲傷、沮喪、嫉妒等負面情緒控制;如果你希望在彰顯自己時不冒犯別人、照顧他人時不委屈自己;如果你想在職場和情場都如魚得水;如果你希望擺脫小透明、邊緣人的標籤;請打開這本書,一本零基礎無門檻的情商救急手冊——《蔡康永的情商課》。
  • 蔡康永:判斷一個人的情商高低,需看這一句話,你中了嗎?
    小編想到的是蔡康永。想必有很多人都是通過《康熙來了》和《奇葩說》這兩個大火的節目,才認識的蔡康永吧!如果說《康熙來了》讓我們見識到了他的才智和淵博,成為80後、90後初入職場的必須課。在私底下,他總能熟練地處理各種突發狀況,遊刃有餘地周旋於各種變動中,讓他人舒心,也讓自己舒服。
  • 新書到店丨蔡康永的情商課,因為這是你的人生
    但是,我們卻幾乎從不整理我們的人際關係,奄奄一息的維繫著早就沒有友誼的朋友,對爸媽家人心裡存著疙瘩也不想碰,漸漸的,應該是支撐我們的人際關係,反而結了各種蜘蛛網,成了我們額外要扛在背上拖在腿上的負擔。我想用新書《 #因為這是你的人生# 》,陪你一起整理你的人際關係,也許一步一步的,能感覺肩上一輕,空氣從此清新。
  • 人際關係中,如果你會正確處理,會很吃香!教你這10點!
    概要:在人際關係的實踐中必須找到良好的人際關係。避免人際關係並想獲得別人的友誼只能是命運的源泉,不可能實現理想的目標。讓我們學習一下用口才訓練來處理人際關係的原則!處理人際關係的原則。在人際關係的實踐中必須找到良好的人際關係。避免人際關係並想獲得別人的友誼只能被追捧,並且不可能實現預期的目標。
  • 拜讀《蔡康永的情商課2》:有來有往,是最好的人際關係相處方式
    蔡康永說:「我們一生中與父母在一起的時間通常遠遠少於與同學和同事在一起的時間。我們不要求同學和同事儘可能多地了解我們,真是太好了。我們認為父母應該了解我們是理所當然的。」這句話讓我很感動。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花在與家人聊天上的時間越來越少。我們幾乎所有的時間都花在另一半或朋友身上。我們的朋友對我們的影響比我們想像的要大得多。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分享「朋友」的一部分。
  • 被蔡康永誇情商高,劉德華稱他是亞洲天王,到底憑什麼?
    高曉松回應:「你那不算什麼,我們被罵的比你慘多了」。高情商、更富有共情心的蔡康永回應:「你這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你不能跟痛苦中的人講,你那個不痛,我的這個才痛。」如果想要擁有健康良好的人際關係,首先需要學會的,就是好好說話。真正會說話、懂得有效溝通的人,知道言語上戰勝別人是無意義的,不會做無效的情緒發洩。
  • 正確處理人際關係的幾個原則
    如何處理好人際關係立早章關係,在字典裡的解釋是:指人與人之間,人與事物之間,事物與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繫。人際關係是人與人之間在活動過程中直接的心理上的關係或心理上的距離。人與人正是通過交流思想、交流感情、交流行為從而產生互動關係,體現平等、服從、相互、關愛等,人際關係是人的基本社會需求,但又複雜多變,不好把握,處理好有助於工作、學習和生活,有助於達到目標,有助於協調合作,有助於建立友情、親情、感情、愛情,有助於各種關係的融洽相處,有助於社會和諧。而所有這些的實現都是通過語言和行為實現。
  • 蔡康永直呼林志玲做人太累:高情商,真的不是委屈自己
    可是蔡康永並不這麼認為。但在蔡康永看來,情商從來不是為了搞定別人,而為了搞定你自己。蔡康永說:我不認為林志玲是情商很高的人,她抹殺了自己的情緒,總掛著笑臉、溫柔待人,這樣太累了!在蔡康永看來,真正高情商的人,從來都不是靠「容忍」。關於演藝圈情商最高的那個人,蔡康永的答案竟然是周杰倫。
  • 厚黑學:如果你不會處理人際關係,牢記這3條天規,就能趨利避害
    真正的厚黑學是在教你,厚黑與道德,這是不矛盾的。我們每天的日常生活都是在與人打交道的過程中走過的,所以說,人際關係是我們每天都要面對的問題。但是怎樣能夠正確的處理人際關係是很多人都會頭疼的問題,其實,再複雜的人際關係,其原理都是簡單,把握一些基本原則,悟透了,用好了,也就夠用了。從厚黑學的角度來說,如果你不會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牢記以下這3條厚黑天規,懂得趨利避害,就夠了。
  • 《蔡康永的情商課》:教你如何做一個高情商的人
    蔡康永就是一個高情商的人,他的言行舉止,他的談吐,讓人看了很舒服,他說的話很多也成了金句。《蔡康永的情商課》:教你如何做一個高情商的人。如何成為一個高情商的人呢?第一,我們要相互依靠,不要相互控制。我們經常會給人貼上很多「應該」的標籤,或者別人給我們貼上很多「應該」的標籤。
  • 與人相處,掌握5個社交技巧,做到遊刃有餘,人際關係會越來越好
    行走在當今這個複雜的社會,往往要面對和處理各種複雜的人際關係,能處理得好,就能遊刃有餘地在各種環境下生存,不僅人緣越來越好,做事也會順利很多。相反,如果處理得不好,路就會越走越窄,做事容易處處碰壁,且做人也不受別人待見。
  • 蔡康永:一個冷淡又溫暖的男人
    而這種觀念也漸漸地影響了蔡康永。比如蔡康永吃到什麼好吃的,父親便說:「比起當年上海的菜差遠了。」蔡康永看到什麼好看的戲劇,父親便說:「比起我們當年上海的差遠了。」在一段蔡康永的採訪中,他用「冷淡」這個詞來形容自己。他說:「有人覺得,把冷淡和熱情這兩個詞擺在一起,一定是熱情比較好。可是在我看來,很多熱情是不值得花時間的,都是些很無聊的東西。』冷淡』最好的事情就是,你可以對很多事情說不要,然後你才能專注地做你想做的事情。
  • 怎樣正確處理大學間的人際關係?
    今日早上一起來就被一則新聞刷爆了朋友圈,成都理工大學一女子在畢業典禮前刺傷室友可能是因為各種矛盾的擠壓導致了此次事件的發生,但是我們轉過來一想,我們如何處理好大學中的人際關係呢?1.少說多聽:大學中的同學都是來自五湖四海,各種生活上的差異可能會導致性格上的差異。所以第一步,應該是整體感知你同學的性格。有的敏感易怒,有的豪放灑脫2.不背後議論:我們常常對別人要求嚴苛,對於卻十分放縱。
  • 人際關係處理不好怎麼辦?
    其實在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很多這樣類似的問題,通過思考是自己的問題開始學著改變,不是自己的問題也不要強加與自己的身上,人際關係的處理原則是對事不對人。不要局限於現在的圈子,你在成長,上學的軌跡也在不斷的變化中,現在的同學和老師不代表將來的同學和老師,你只需要做到不亢不卑,真實的過好自己的每一天,不要過於在意別人對你的議論和評價,作為學生,我們應該明白重點是什麼,除了學習還有多參加體育運動,這樣看下來,其實每天很忙的,如果有閒下來的時間多看一本課外書,比糾結人際關係更好。
  • 不知如何處理人際關係?高情商這樣做,遠離職場人際關係煩惱
    好多大學生畢業後參加第一份工作,都會遇到一個現實問題,那就是不知道如何處理複雜的職場人際關係。處理好與同事領導的關係,確實能在工作中愉悅心情,相反,如果職場人際關係很差,就會帶來很多的煩惱。處理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確實是一門學問。複雜的職場人際關係確實不好處理,處理的不當就會給自己帶來麻煩,影響自己和其他同事的關係,導致自己工作的不順利,甚至不順心。面對複雜的職場人際關係,又該如何應對?如何處理呢?文章下面總結了幾個比較高情商的處理建議。
  • 如何正確處理人際關係,若搞錯這4點,你100%入坑了!
    如何正確處理人際關係,若搞錯這4點,你100%入坑了!很多時候大多數人會把人際關係想很簡單,覺得不管和身邊朋友怎麼樣處理都可以,其實這是大錯特錯了,人際關係中充斥著各種利益和糾葛,甚至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該如何去處理,當你在處理人際關係時,踩了這4點,那麼恭喜你入坑了!1:用與被用。
  • 如何和諧地處理人際關係?做好這5點!
    一個心理健康的人,他能做到和諧的處理人際關係,讓自己在工作過程中更加舒心;他能更好地適應新環境,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使生活更加有效率。他能既讓自己舒服,也能讓別人感到舒服,這樣的生活不正是我們所追求的嗎。
  • 王億:人際關係好不好,就看你如何處理這三種社交關係
    王億:人際關係好不好,就看你如何處理這三種社交關係人際關係,是我們生活當中,無可避免要觸碰到的事情之一。怎么正確地處理好它,對於提升我們自身的幸福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為什麼我們需要處理好它呢?針對這三種情境,並不是每個人都懂得應該要怎麼做,才能夠正確處理自己與他人的關係。每一種情境的處理方法都各不相同。接下來,我會圍繞著三種情境,逐一講述當中需要注意的事項和處理人際關係的技巧。不過,無論是哪一種情境,想要處理好遇到的人際關係,一些與我們自身相關的基本特質,你一定不能缺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