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飛被殺後,他冒死救下嶽飛兒子,嶽家為感恩,提出兩家永不聯姻

2021-01-12 騰訊網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孫子兵法》

在兵法中,最講究的有五個要素:道、天、地、將、法。在屈辱的南宋歷史中,名氣最大的「將」就是嶽飛了,經歷了1126年到1127年的那場靖康之變,宋朝的遭受了重創,面對外患,國家非但不能同仇敵愾,還勾心鬥角,甚至有將領因為打不過金軍,最後成為叛徒,比如孔彥丹。

嶽飛是南宋黑暗歷史中唯一的一點光亮,要想國家能夠強大起來,就必須要嶽飛這樣的主戰派,可是非常不幸,我們都知道,嶽飛最後被秦檜和趙構兩個人害死了。南宋這點希望破滅了,從建立到滅亡,僅僅只有152年。不過嶽飛在遇害時,還好有一人出手相救,保住了他一個兒子,為了報恩,兩家約定不通婚,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嶽飛出生於1103年,自古大人物出生的時候中會有異象,嶽飛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家,但是在出生的時候卻有大禽若鵠,飛鳴室上,所以嶽飛的父母就給他取了這樣一個名字。他小時候就很聰明,沉默寡言,卻很好學,經常看到他在讀《左氏春秋》、《孫子兵法》。從1128年~1141年,十多年的時間,嶽飛大大小小打了上百場戰鬥,憑藉優異的表現,位至將相。

嶽飛是當時唯一能和金軍抗衡之人,可是當時的秦檜卻一味求和,很多人都認為是嶽飛這個武將不知進退,觸怒了皇帝,最後才落得個出師未捷身先死的下場,真的是這樣嗎?或許這裡面另有隱情,對於金軍來說,嶽飛是最大的「眼中釘」。

宋欽宗時期就已經開始向金求和,那時候就讓第9子趙構去辦這件事情,但是金人還是重創了大宋,等到趙構繼位之後,也不想出兵打仗,只想求得安寧,一心想求和,秦檜看穿了帝王的心思,旁邊亂進讒言。嶽飛的忠心耿耿別這兩個人說成了「小臣越職,非所宜言」,這短短的八個字,讓人心寒。

但是嶽飛還是將抗金作為主要的任務,最後被陷害,1142年,嶽飛被秦檜陷害時,第一個出來發聲的人就貢祖文,「貢」這個姓很少有,貢祖文也就是當年「子貢」的後人,他當時極力為嶽飛鳴冤,但是一心想求和的趙構又怎麼會聽得進去呢?最後嶽飛一家慘遭殺害。

嶽飛的這長子也不能倖免,唯一逃掉的就是嶽飛的第3子嶽霖,他當時年僅12歲,貢祖文當時聽說嶽飛有一個兒子逃了,又聽說全城都在搜捕這個孩子,他心裡很擔憂。而他恰好在路過一片蘆葦地的時候發現了嶽霖,因為怕帶回家暴露了。貢祖文直接辭官回家。

秦檜也不待見貢祖文,聽說他要辭官了高興還來不及,於是貢祖文就帶著嶽霖回家了,因為怕被發現,貢祖文和嶽霖兩人經歷了多次搬家,最終來到了曲阿縣柳塘,等了多年,終於等到了宋孝宗趙昚上位,趙昚了解民間疾苦,也明白嶽飛是一個大英雄,在徵得年邁的趙構同意後,為嶽飛平反了。

這時候嶽霖已經33歲了,家破人亡、忍辱負重這麼多年,嶽飛一家終於等到了重見天日的時候,嶽霖也不用東躲西藏,在嶽霖心中還有一個最感激的人,那就是如同父親一般的貢祖文,如果不是他,嶽飛的三兒子也難以倖免。因此,嶽家為了報恩,和貢家約定結為同姓。兩家人就如同一家人。在歷史上,有同姓不聯姻的習俗,雖然看起來有一點「無情」,但是寄託了嶽家人對貢家的感激。

相關焦點

  • 嶽飛死後,此人冒死救下他兒子,為了感恩,嶽家規定兩家永不通婚
    打個比方,民間流行的「潘武」不通婚說法,就是受了家喻戶曉的名著《水滸傳》影響;如果兩家有世仇,肯定也是不通婚的,就好比直到上個世紀,完顏家族都守著不跟嶽姓通婚的祖規,雖然進入21世紀後被打破了。
  • 嶽飛將他引為心腹,他卻賣主求榮,在嶽飛死後極力劃清界限
    嶽飛因為母親姓姚,父親姓嶽,所以對姚嶽另眼相看,將他徵辟為屬官,姚嶽也因此進入了嶽家軍。姚嶽進入嶽家軍後,嶽飛對他十分關愛,他也表現出了對嶽飛的忠誠和信任。沒想到,嶽飛剛死,他就露出了自己的真面目。 紹興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嶽飛在大理寺獄中被殺害,死時年僅39歲。為了拆分對嶽飛忠心耿耿的嶽家軍,宋高宗趙構對嶽家軍進行打亂重組。
  • 嶽飛被陷害之後,他的妻子,以及家人後來怎樣了?
    第二任妻子李娃,與嶽飛鶼鰈情深,而且李娃特別能吃苦,一生追隨嶽飛於軍旅,時常還為嶽飛出謀劃策,令嶽飛刮目相看。李娃出生漁家,深明大義,是被公認的好媳婦。她與嶽飛結合後,生下嶽霖、嶽震、嶽靄(嶽霆)。嶽飛被冤殺後,李娃被流放,堅持撫養嶽家後代,堅貞不渝嶽飛被冤殺之後,李娃被流放到了嶺南,當時的嶺南地處偏遠,生存艱難,但是李娃硬是憑藉自己堅強的意志力,撫養嶽家後人。
  • 南宋「中興四將」之首嶽飛,被陷害遭九名嶽家將背叛,這是為何?
    他投降了金國,被金國許以重金,讓他回朝後一定要想辦法幫助他們覆滅在臨安建立的南宋王朝。秦檜回南宋後,就因為其主和的主張,被宋高宗一路提拔,成為紅極一時的寵臣。他在宋高宗的指示下,和金國大將完顏宗弼籤訂了喪權辱國的《紹興和議》,南宋向金國稱臣、納貢、割地,成為世人眼中苟延殘喘的弱國。
  • 嶽飛槍挑小梁王,梁王兒子不僅不記仇,還與嶽家小將二十人大結義
    不過這個柴桂並不甘心做個藩王,他想要通過武科場奪大宋的兵權,而後夢想著恢復柴家天下,但嶽飛並沒有給他這個機會,在京城比武奪狀元的比試中,用瀝泉神槍挑了柴桂,為大宋消除了一大隱患。當然,那時的嶽飛之所以下殺手,並非是他了解到了柴桂的陰謀,而是柴桂一心要奪武狀元,又打不過嶽飛,想讓大英雄歸順他,嶽飛又不可能同意,這才仗勢欺人,跟嶽飛立下生死狀,一心要嶽飛的性命。
  • 狐說嶽飛(四十二)黑蠻龍抗金是某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起源
    在歷史上南宋初年抗金戰爭參加的不僅僅是漢族人民組成的南宋軍隊,其中還有相當部分的南宋統治下少數民族地區的武裝力量。這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來自於古代苗族的抗金將領黑蠻龍。他在抗金作戰中立下的功勳,不但受到嶽飛的推崇和南宋朝廷的獎賞,就算在民間也留下了各種傳說。
  • 嶽飛後人在渦陽?上了央視?這是真的!
    把「嶽」字上下顛倒引出在亳州「嶽飛後裔」把姓倒著寫他們很自豪2013-07-24 07:32 來源:亳州晚報 嶽飛被害後,他的四子和五子聞變逃亡,過上了隱姓埋名的日子。平反後不久,嶽飛後人又遭蒙古人迫害,再次逃亡。經過多年的遷徙,全國多地有人自稱是嶽飛後裔。
  • 精忠報國:帶你了解嶽飛的一生
    他堅持抗金,十餘年間,率領嶽家軍同金軍進行了大小數百次戰鬥,所向披靡,「位至將相」。1140年——揮師北伐,先後於郾城、潁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宋高宗、秦檜卻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牌下令退兵,嶽飛在孤立無援之下被迫班師。在宋金議和過程中,嶽飛遭受秦檜、張俊等人的誣陷,被捕入獄。1142年1月——嶽飛以「莫須有」的「謀反」罪名為朝廷殺害。
  • 撼嶽家將三猛將:一位刀斬嶽霖,兩位嶽飛不敢戰,高懸免戰牌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撼山易,撼嶽家軍難」這是金兀朮在敗給嶽家軍後的感嘆。
  • 嶽飛左膀右臂的兩大愛將,為何一個忠勇到死,一個背叛嶽飛?
    資歷方面,王貴是嶽飛老鄉,相州湯陰人(今河南安陽市湯陰縣)人,嶽飛成軍後一直追隨,絕對的元老級人物。張憲的資歷同樣老,他是四川閬中人,與嶽飛「從微相隨」,從小校做到將軍。  職位上,張憲和王貴基本相當,張憲是前軍統制,王貴是中軍統制。嶽飛被解除兵權後,王貴任鄂州駐軍都統制,張憲是副都統制,相當於嶽家軍的二把手和三把手。
  • 嶽飛後代成婚,除「秦」氏不娶,竟然還有這一姓氏也不準娶
    嶽飛一直是以民族英雄的形象屹立在每個中華兒女的心中,當年帶著嶽家軍南徵北戰,金國帶兵騷擾大宋,嶽飛擔當起保家衛國的責任,決定帶兵出徵金國,正當馬上打下金國之時,趙構緊急召回嶽飛,再加上秦檜讒言,趙構下令處決嶽飛,一代名將就此沒落,嶽飛後人立下規矩,永不與秦氏通婚,其實當時還有一姓氏也是不可通婚的,但兩者的意義完全不同。
  • 誰說《滿江紅》不是嶽飛寫的?來看看嶽飛填詞過程及時人的品評
    除了將牛皋、董先撥歸嶽家軍統屬外,趙構考慮到嶽飛任江南西路、舒、蘄州制置使,全面負責淮南西路舒州和蘄州的防務,兵力嚴重不足,便再命江南西路兵馬鈐趙秉淵將駐守在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的一萬多兵馬併入嶽家軍。
  • 當嶽飛的妻子背叛他時,他是怎麼處理的?
    事實是:在大英雄嶽飛早年的戎馬生涯裡,這樁痛苦的婚姻,卻是他極少提起的一根痛刺:劉氏當年與他失散,並非是戰亂分離的苦情劇,卻是紅杏出牆的荒唐戲!  原來,嶽飛早年曾在父母的做主下娶了劉氏,並生下了嶽雲、嶽雷二子。生活原本美滿幸福,誰知金兵入侵,國難當頭。青年嶽飛也就拍案而起,主動結束這老婆孩子熱炕頭的日子,毅然投軍,報效國家。
  • 嶽飛精忠報國的故事
    嶽飛是南宋時期一位頗具傳奇色彩的英雄人物。他生活的年代,正好是宋朝衰微、北方金國強盛的時期。當時的金兵經常南下,所到之處燒殺搶奪,民不聊生。嶽飛耳聞目睹,再加上母親的諄諄教誨,他從小就將精忠報國的志向銘刻在心間。為此,他勤奮好學,到處拜師學藝,苦練各種本領。北宋末年,金兵大舉進犯中原,大宋王朝處於風雨飄搖之中。黃河兩岸、兩淮之間,軍民奮起,抗擊金軍。
  • 嶽飛被殺是因為情商太低?其實他只是說錯了一句話
    於是嶽飛就找了個由頭把王彥得罪了一下,同時立下一些功勞後回來了。宗澤一看,這個年輕人不錯啊,得罪了王彥就得罪了吧,於是把他當嫡系。《宋史•嶽飛傳》說這一戰嶽飛八百破五十萬,這是本傳專美,真相在《宋史•高宗紀》裡面:乙未,杜充遣嶽飛、桑仲討其叛將張用於城南,其徒王善救之,官軍敗績。
  • 盤點嶽飛麾下8大猛將,楊再興僅排第四,嶽雲排第三
    ,被賜予繡有「精忠嶽飛」的軍旗,並封嶽飛為神武后軍統制、江南西路舒蘄州制置使。1140隨嶽飛北伐,克淮寧府,與張憲取得臨穎大捷。累官防禦使、嶽家軍統制。《精忠嶽飛》中付慶這一角色就是以徐慶為原型演繹的。
  • 精忠嶽飛,一個悲劇的誕生
    嶽家軍中間還有一員勇將,《說嶽全傳》對他的結局原封不動地照搬了史實,也就是說,此人已經不需要任何演義,因為本人就是一個傳奇。他就是楊再興。楊再興原本是盜匪曹成的手下,驍勇善戰。在嶽家軍進剿時,楊再興曾殺死了嶽飛的胞兄嶽飜,但嶽飛剿平曹成後卻不計前嫌將楊再興收為己用。得到嶽飛如此寬容的楊再興從此忠心耿耿,衝殺在前。
  • 張飛殺嶽飛,殺的滿天飛!
    馬富撲通一聲跪在地下:「老爺饒命,老爺饒命,都怪張飛殺嶽飛那出戲太好看了哇……」王凡侯一聽又氣又笑,「哼!你還膽敢在老爺面前日白扯謊耍把子?哪會有這齣戲啊?」其實哩,馬富上午看的是《長坂坡》,下午看的《風波亭》,他只記得張飛和嶽飛兩個戲中人的名字。「老爺,皮影裡真唱的是張飛殺嶽飛,越殺越兇,所以奴才忘了請裁縫。」
  • 跟你孩子講講:嶽飛的故事
    在此我們先把嶽飛所處的環境先介紹一下: 當時中國的形勢是這樣的(看下圖),中原地區是我們漢族建立的宋朝,北面地區(今天的東北一帶)是女真族建立的金國,這個女真族就是今天滿族人的祖先;在北面是大遼國,由契丹族建立的國家,大家可能不太知道契丹族,但都看過《天龍八部》吧,那就是以當時的宋朝為背景寫的,主人公喬峰知道自己是契丹人後,悲痛萬分,因為他一直以為自己是漢族人。
  • 背嵬軍——精忠大帥嶽飛手下的特種作戰部隊
    郾城之戰,數萬嶽家軍以少勝多,大敗十餘萬金兵;潁昌之戰,嶽家軍又大破完顏宗弼軍,「殺兀朮女婿夏金吾、副統軍粘罕索孛堇,兀朮遁去」。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嶽家軍中精銳之精銳的「背嵬軍」。所謂背嵬軍,如嶽珂所言:「背嵬之士,先臣之親軍也」,作為嶽飛親領的部隊,背嵬軍下轄8000精銳騎兵,及萬餘步兵,總計約有兵員一萬五六千人。騎兵裝備長刀、短弩和硬弓,身著鐵甲,作戰時通常分為小組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