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身上這部位清洗很費時,但廣東人冬天都愛用它煲湯,潤喉生津

2021-01-10 黑貓的廚房

說起煲湯,沒有比廣東師奶更在行的了,各種湯料往鍋裡一放,哪怕天氣再冷,家裡燃氣爐上都少不了一鍋老火靚湯。冬天煲湯的頻率相對夏天和秋天會少一些,畢竟天氣冷,對喝湯水的需求不似其他幾個季節,但別忘了冬天天氣很乾燥,降溫的時候如果不注意,就容易感冒,所以給家人煲湯也要應對季節和家人的體質。

在給家人煲湯的肉類食材中,豬肉、豬骨這些都是很常見的,其次就是豬身上的內臟,例如豬肚、豬肝、豬心等等,總之各個部位對應的湯料都不同。

這幾天降溫,孩子早晚的時候有幾聲乾咳,做媽媽的這個時候最清楚不過了,溫差大,空氣乾燥,孩子的體質又比較敏感,要適當給她煲一些清咽潤喉潤肺的湯,家裡的老人如果又喜歡抽菸,冬天的時候更要多注意保護好嗓子咽喉部位了,經常用一些有利咽喉和肺部的食物,能溫潤五臟,提高免疫力,天氣冷了降溫了也有棒棒的免疫力應對。

今天分享的家常湯,用的是豬肺。豬身上的這個部位用來煲湯,清咽潤喉又潤肺,以形補形,但豬肺清洗起來特別費時也有點費水,可是一想到家人都愛喝,有益於身體,清洗豬肺雖然辛苦一點,但也值得了,何況一副豬肺也不貴,不到20元能買一副,煲湯用正合適。

【豬肺蜜棗煲青橄欖湯】

食材:豬肺1副,青橄欖1把(10-12顆),蜜棗1-2顆,鹽、澱粉適量。

做法:

這是一副新鮮的豬肺,買回來從喉管處開始往豬肺裡面灌滿清水,豬肺會膨脹成原來的2-3倍大,灌滿清水後把裡面的血水擠壓出來。這是清洗豬肺的第一步,如此重複步驟後,能把粉紅色的豬肺洗成嫩白色的顏色,把豬肺裡的毛細血管裡的血水全部清洗乾淨。

2.清洗豬肺第二部。別看一整副豬肺看似很大,清洗乾淨切成塊後,放入冷水鍋中,大火煮沸汆燙1分鐘後撈出。

這一整個煮沸汆燙後大概可以煲一次湯左右,沒有多少分量,畢竟豬肺裡的水分還是蠻多的,汆燙過後的體積縮小許多。

3.準備一些青橄欖。青橄欖有清咽、潤喉的作用,是廣東一帶經常產的果子,青橄欖成熟後帶有一些黃色,也可以用全青綠色的青橄欖,熟一點的青橄欖口感沒那麼澀口。

4.把青橄欖用刀背拍扁一下,準備1-2顆蜜棗,煮沸汆燙後就成了特別潔白的顏色。

5.準備一口燉盅或者湯鍋,把準備好的食材全部放入,如果是1-2人喝,用燉盅燉豬肺湯,一副豬肺可以分作兩次用,如果是家裡有好幾口人數,可以準備一口大一點的湯鍋,小火慢煲1小時左右。

加鹽調味。這碗青橄欖豬肺湯一點也不澀,還有淡淡的甜味和回甘,青橄欖的好處就是潤喉生津,喝完這碗湯,再也不怕嗓子幹癢了,還能清清肺熱,真好。

黑貓的廚房,美食專欄原創作者,圖文原創,盜圖必究!與你分享每日家常菜和一日三餐的細枝末節,認真生活,好好吃飯!

相關焦點

  • 胃不好別只會喝薑茶,用豬身上這部位煲湯,補中益氣,秋冬正合適
    胃不好別只會喝薑茶,用豬身上這部位煲湯,補中益氣,秋冬正合適天氣轉冷,廣東終於有了寒涼之意。廣東師奶們又開始各出法寶,每天早上去菜市場第一件事就是「買料煲湯」,要知道,只有早點去菜市場,還能挑到上好的湯料食材,一般煲湯不外乎雞、鴨、豬和魚這幾樣,而在秋冬季節,老母雞湯也不能滿足家人了,畢竟雞湯喝多了還是稍顯油膩,廣東人喜歡煲湯可是對應季節看氣候和溫度的。
  • 廣東人告訴你,豬身上什麼部位都可以吃
    這當然是一個可以各抒已見,各花入各眼的話題。從下面這些可食用豬肉部位圖來看,就知道不會有標準答案。豬頭肉韶關乳源豬頭皮這是瑤鄉乳源的一道名菜,豬頭經過燙、炸、燜和燉四道程序,看似肥厚多油,吃起來卻爽脆不膩,香滑可口。豬舌(豬脷)廣府人因「舌」與「蝕」同音,所以一直堅持用粵語報這種食材的名字,「豬脷」、「諸利」,啥都有利,八方笑迎。常見的做法就是用滷水製作。
  • 冬天煲湯別只會用骨頭,廣東人都愛用雞腳煲湯,膠質多多又好喝
    天冷,這幾天都降溫,走在街頭終於感受到冬日的寒冷,不再是短袖短褲,廣東人也終於穿上了厚厚的羽絨。天冷要注意保暖,大家都習慣適當進補,羊肉火鍋,牛肉火鍋特別受歡迎,在家的家常便飯都以火鍋為主,因為火鍋方便,而且大家圍坐在一起,特別有氣氛。
  • 廣東人煲湯這麼好喝的秘訣,這7款煲湯配方,收好!
    作為美食家的他之前還擔任《舌尖上的中國》紀錄片總顧問,該片中不少粵菜的甄選,都有參考他的意見。他說,粵菜可以分出三大菜系來——廣州、潮州和客家菜,而且珠江三角洲各地的菜也各有名堂,足以看出粵菜博大精深。光是粵菜中的老火湯就讓蔡瀾念念不忘。蔡瀾說,在自己到香港之前,很少喝湯,後來到了香港後漸漸被同化,現在也喜歡喝起湯來,到餐廳,最愛點的也是餐廳的例湯。
  • 它是豬身上最好吃的部位,可惜每頭豬只有一個,炒一盤都不夠吃!
    豬身上的每個部位,幾乎都可以烹製成菜餚,比如,豬蹄,豬肝,豬心,豬大腸……等等,這些豬內臟器官,不僅可以採用滷煮的方式加工成美味食物,而且也可以搭配其它的配菜
  • 它是豬身上最「營養」的部位,18元一斤沒人買,老闆只留給自己
    我們大家都知道,豬的一身都是寶,豬耳朵、豬臉、豬鼻子、還有豬大腸都可以吃。不過呢,今天營養師大喬給大家安利一款豬身上最「營養」的部位,18元一斤沒人買,老闆只留給自己!這個東西就是豬骨了,豬骨的營養豐盛含有蛋白、脂肪、維生素,還含有大量磷酸鈣、骨膠原、骨粘蛋白等,可以為幼兒和老人提供鈣質。
  • 學會這6招,煲湯水平堪比廣東人,鄰居聞著香味來求教
    總之,湯就是廣東人的飲食靈魂。而且一年四季不愁重樣的,春天有解乏的茯苓茅根龍骨湯,夏天有降暑的豬蹄黃豆湯,秋天有潤澤的南北杏菜乾豬肺湯,冬天有活絡的水蛇蠍子湯,總有一款給你新意。廣東人煲湯在技巧上也是頗有講究1.煲湯用的豬骨,一定是七分肉三分骨2.一份食材三份水,而且是冷水下食材3.撈除浮渣和油脂,湯品才能清澈味鮮4.火候很重要,大火煮沸,小火慢煨5.儘量選擇質地細膩的砂鍋,煲出來的湯更健康香濃6.出鍋前放鹽,不但不會影響湯的味道,還能保持食材的鮮嫩。
  • 它是豬身上最好吃的部位,卻被很多人「嫌棄」,只因不知怎麼去腥
    可以說,豬全身都是寶,每個部位都可以做出它獨特的味道和菜餚,但對於我家而言,豬身上最好吃的部位便是豬耳朵了。豬耳朵吃起來爽脆可口,不管是下酒下飯都是非常不錯的選擇。豬耳朵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微量元素,有滋補身體、健脾養胃的作用。而且它富含膠質,有助於美容,具有滋潤肌膚,減少皺紋的功效。而且豬耳朵是由軟骨組織所構成的,所以不含膽固醇,適量吃豬耳朵也不用擔心發胖。
  • 易開得:家裡有小孩老人的注意了,煲湯千萬別這麼做。
    人們相信立秋時吃瓜可免除冬天和來春的腹瀉。清朝張燾的《津門雜記·歲時風俗》中就有這樣的記載:「立秋之時食瓜,曰咬秋,可免腹瀉。」清時人們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湯等放在院子裡晾一晚,於立秋當日吃下,為的是清除暑氣、避免痢疾。立秋潤燥為主,慎貼秋膘。秋天,天氣漸漸轉涼,人們往往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口、鼻、皮膚等部位的乾燥感,故應吃些有生津養陰滋潤多汁的食品,少吃辛辣、煎炸食品。
  • 它是豬身上「最值錢」的部位,肉販子偷偷留著吃,識貨的都搶著買
    它是豬身上「最值錢」的部位,肉販子偷偷留著吃,識貨的都搶著買!在平時生活裡豬肉是大家最常吃的,營養價值非常高,但是大家知道豬身上哪一個部位最值錢嗎?它就是月牙骨了,很多人一定都不知道吧,它是豬前腿夾心肉與扇面骨相連處的一塊月牙形的脆骨,營養師大喬就曾說過,月牙骨含有豐富的骨膠原、蛋白質和維生素,是豬身上「最值錢」的部位,經常食用可以促進骨骼發育和增強免疫力,下次買肉一定不要放過!
  • 它是豬身上「最營養的部位」,20一斤沒人買,肉販子自己留著吃
    一提到全身上下都是寶,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什麼呢?沒錯,那就是豬,還有一個問題要考考大家,大家知道豬身上最有營養的是哪個部位嗎?老百姓經常說的傷筋動骨一百天,這個期間用它來補身體就是極佳的選擇!它是豬身上「最營養的部位」,20一斤沒人買,肉販子自己留著吃!
  • 10道煲湯食譜,營養健康,學會煲湯,每天換著喝,滋補一個冬天
    10道煲湯食譜,營養健康,學會煲湯,每天換著喝,滋補一個冬天聽說,關注「黑貓的廚房」的人,怎麼吃都不會胖!廣東人愛煲湯,但也不是隨便什麼食材一鍋燉,也講究季節和食材的搭配。分享10道適合冬天的家常湯,湯水滋養人,學會煲湯,營養健康,湯鮮甜又清潤滋補,一個冬天都暖暖的!【土茯苓扁豆煲豬骨】--祛溼清熱食材:幹土茯苓50克,扁豆、荷包豆各50克,蜜棗2顆,豬脛骨400克,清水適量。
  • 豬身上有個部位有大量的寄生蟲,還有人把它當成美味,你在吃嗎?
    豬肉也是受到了廣大人們的喜愛,但是豬身上有一個部位就好不要去吃它,雖然這個部位的味道很美味但是會對人造成傷害。這個部位在豬身上有大量的寄生蟲,還有人把它當成美味這個部位就是豬肺,豬肺在豬的身體裡面佔了很大的一個部分,豬肺很難清洗乾淨。如果我們吃了不乾淨的豬肺就會造成感染,甚至會出現拉肚子等等,很多的養殖戶會對豬大一些激素,讓它們看起來比較強壯,這些物質都會堆積在豬肺裡面。
  • 在廣東阿媽眼裡,萬物皆可煲湯……
    在廣東阿媽的眼裡,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都是煲湯的材料而已;不管是鱷魚、甲魚、蠍子、蛇這些大家避而遠之的毒物或猛獸,都還是煲湯的材料而已...對於廣東人的煲湯,沒有瓦罉,湯是沒有靈魂的。而一份追求原汁原味的湯,只可以加鹽,其他的調料想都別想!
  • 廣東人都是湯做的,沒有什麼是不能被用來煲湯!
    廣東人去了外地,避不開的兩個問題第一個是「廣東人是不是什麼都吃?」第二個就是「你會不會煲湯?」湯之於廣東人等同於辣之於重慶人等同於粉之於湖南人這片土地,就是被湯孕育的小鬼:不需要,可是新來的孟婆是個廣東人,煲湯需要好幾個時辰……
  • 廣東:人在廣東已經煲湯十年之廣東人為啥這麼愛喝湯?
    廣東煲湯。圖源——視覺中國上面這句話正是對廣東煲湯文化最好的寫照。廣東人愛喝湯的具體表現就在於只要不是無毒的動植物,他們都可以用來煲湯。精於發明創造的廣東人開始將目光望向更廣袤的大自然。當歸、海龍、杜仲、參須、枸杞等中藥,木耳、白玉菇、蟹味菇等菌類,桑葉、荷葉、杏葉等植物樹葉類,只有你想不到,沒有煲湯大神做不到的湯。可惜本文主打歷史文化人文類,不然我得好好嘮嘮這廣東有名的大補湯。
  • 廣東人都是湯做的,沒有什麼是不能被用來煲湯
    廣東人去了外地,避不開的兩個問題第一個是「廣東人是不是什麼都吃?」第二個就是「你會不會煲湯?」湯之於廣東人等同於辣之於重慶人等同於粉之於湖南人這片土地,就是被湯孕育的小鬼:不需要,可是新來的孟婆是個廣東人,煲湯需要好幾個時辰……
  • 廣東人,是時候表演真正的煲湯技術了!
    但在煲湯這件事上,香港人要是敢稱自己華南制霸,廣東人絕對要第一個站出來表示「不服」!畢竟在廣東人眼中,老火靚湯可是比胡建人還要「重要」的角色。 你命中缺錢,而廣東人命中缺湯,尤其是對慢火細熬的老火湯欲罷不能。真的,不能煲出一手濃香四溢的老火湯都沒臉說自己是廣東人——確認過眼神,是可以煲湯的人。
  • 冬天乾燥最適合喝此湯,不寒不燥,入口鮮甜回甘,滋養全家人
    進入12月,氣候乾燥寒冷,加上煎炸油膩的食物吃得多,不少人會覺得嗓子疼痛、上火,為了讓身體適應冬季出現的問題,飲食上要多喝些湯湯水水是非常有必要的。身為廣東人必定會煲一手靚湯,而且是根據天氣節令變化和家人的身體狀況來適當調整,選擇合適不同的食材來煲湯。
  • 廣東人真的什麼都吃嗎?煲過這些湯你就知道了!
    鍋妹聽說江湖上流傳著這樣一個段子,一個外星人死在了地球上,北京人想著為它建一個博物館,上海人把它做科學研究,廣東人就考慮怎麼把它烹了。廣東人又說:你看這「蟑螂」!多肥!多精!多嫩!幹嘛不油炸了它!類似禾花雀,水蛇,兔肉這些其他地區的人不會作為食物的食材,在廣東人看來是最正常不過的食物。這是歷史經濟條件造就的。但是,怎麼現在還吃呢?也有人文方面的原因。為了體現身份,古代權貴就流行用熊掌、魚翅、駝峰等珍貴食材宴客,在他們看來這是尊貴的象徵。不僅中國如此,中世紀時期的歐洲人為了體現自己的尊貴身份,也愛用野味宴客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