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石科技IPO:客戶集中度高企,主業毛利率逐年下降,四家機構突擊...

2020-12-23 和訊網

今年6月,南京冠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冠石科技」)提交了招股說明書。招股書顯示,公司擬登陸主板,本次公開發行股份數量不超過1827.5萬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比例不低於25%,擬募資5億元。資料顯示,冠石科技的主要產品為半導體顯示器件及特種膠粘材料,其中半導體顯示器件包括偏光片、功能性器件、信號連接器等。

近日,證監會網站發布了南京冠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請文件反饋意見。通過閱讀招股說明書與反饋意見發現,冠石科技有多方面的「問題」特別值得留意,比如IPO前夕四家機構突擊入股,背後的對賭協議引關注;主業毛利率逐年下降,客戶集中度高企,LG既是客戶又是供應商等等。

 四家機構突擊入股,對賭協議為何短期內取消?

資料顯示,冠石科技成立於2002年,實際控制人張建巍直接持有該公司 83.60%的股份,並通過鎮江冠翔間接控制4.11%的股份,合計控制該公司 87.71%的股份。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IPO之前,多家機構突擊入股冠石科技,並與張建巍達成對賭協議。2019年12月,祥禾湧原、湧傑投資、湧濟鏵創、瀧新投資以18.24元/股的價格入股冠石科技,入股完成後,冠石科技的股本約為5482.46萬股,彼時冠石科技的估值約為10億元。

冠石科技於2020年7月提交了申報稿,而祥禾湧原、湧傑投資、湧濟鏵創、瀧新投資於2019年12月入股冠石科技,換言之,祥禾湧原、湧傑投資、湧濟鏵創、瀧新投資均為突擊入股的股東。2019年12月2日,公司及張建巍與上述4家機構籤署了《增資協議之補充協議》,該協議存在對賭條款:如公司不能在2020 年12月31日之前完成 IPO 申報並被證監會受理,或該次 IPO 申請最終被否決、終止、主動撤回,則投資人有權要求張建巍以約定價款(投資人本次增資金額加8%年息)回購投資人在本次增資中取得的全部或部分公司股權。

但後來情況發生了轉變,2020 年4 月,冠石科技及張建巍與投資人籤署《終止執行投資保障條款的協議》,將上述對賭條款全部解除。

解除對賭協議很是為了增加IPO審查通過的機率?我們不得而知。

主業毛利率逐年下降,偏光片毛利下降幅度更大

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冠石科技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14億元、4.5億元、8.35億元,淨利潤分別為5736.91萬元、6829.1萬元、9179.08萬元,整體業績呈現持續上升的趨勢。

數據顯示,冠石科技2017年度偏光片的收入佔比為10.54%,2019年增加到54.62%,功能性器件由9.71%增加到16.91%,生產輔耗材從19.90%下降到6.34%,特種膠粘材料由27.15%下降為8.14%。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34.07%、29.53%和22.07%,逐年下降。此外,報告期內公司偏光片毛利率分別為70.06%、28.96%和8.31%,下降幅度較大。

在近日給出的反饋意見中要求冠石科技補充披露:(1)主營業務產品收入及佔比情況發生上述變化的原因、背景,冠石科技的主要產品及主營業務最近三年是否發生了變化及判斷依據,是否對冠石科技的持續盈利能力構成重大不利影響;(2)冠石科技半導體顯示器件生產業務項下各產品之間的生產線、生產設備、所需技術、研發及生產人員是否可以共用、是否存在較大差異、具體差異情況;(3)募投項目達產后冠石科技將新增超高清液晶顯示面板業務,冠石科技的主要產品及主營業務、主要經營模式是否將進一步變更;(4)報告期內,冠石科技的主要產品偏光片從委託加工模式變更為自行採購原料自行生產模式,導致務收入大幅增加、利潤未同幅度增加、毛利率大幅下降;但是,公司決定轉變偏光片的生產模式時,稱「經審慎分析論證認為偏光片業務採用原料自購模式可有效提升盈利能力,與受託加工模式相比較,原料自購模式下可通過提升產品良率獲得更大的利潤空間」,請說明偏光片從委託加工模式變更為自行採購原料自行生產模式後實際業務開展情況與冠石科技前期分析評估情況存在較大差異的原因,偏光片業務後續是否面臨毛利率繼續下滑的風險,請對相關風險進行量化分析和披露,報告期內冠石科技主要產品的生產模式是否發生重大變化,是否影響公司的可持續盈利能力。

客戶集中度高企,LG既是客戶又是供應商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冠石科技向前五大客戶產生的銷售收入分別約為2.1億元、3.3億元、7.2億元,分別佔當期營業收入的66.79%、73.42%、86.24%。冠石科技每年至少有6成銷售收入是來自前五大客戶,且比重逐年在增加。

對此,冠石科技表示,若未來行業景氣度下降,或行業競爭格局發生重大改變,或主要客戶因特殊原因不與公司繼續合作,將可能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負面影響。

在近日給出的反饋意見中要求補充披露客戶集中的原因,與行業經營特點是否一致,是否存在下遊行業較為分散而冠石科技自身客戶較為集中的情況及其合理性;(2)補充披露冠石科技客戶在其行業中的地位、透明度與經營狀況,是否存在重大不確定性風險;(3)補充披露冠石科技與客戶的業務來源、合作歷史、產品的唯一性與可替代性等,說明冠石科技與主要客戶的合作是否穩定,是否可持續,冠石科技的業務拓展是否影響與現有客戶的合作關係,相關交易的定價原則及公允性;(4)冠石科技與重大客戶是否存在關聯關係,冠石科技的業務獲取方式是否影響獨立性,冠石科技是否具備獨立面向市場獲取業務的能力;(5)請補充披露前五大客戶集中度逐期上升的原因,前五大客戶發生變化或採購額大幅波動的原因等。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LG既是公司主要客戶,又是公司主要供應商。反饋意見中要求補充披露報告期冠石科技向LG的各類採購內容、金額及佔比情況,冠石科技向LG各種業務模式下的銷售內容、金額及佔比情況,相關交易定價與非關聯第三方價格相比是否存在差異,定價是否公允,信用政策是否與其他客戶存在差異;(2)補充說明上述合作模式的必要性,是否符合行業慣例;(3)補充披露除了LG以外,是否存在其他既是客戶又是供應商的情形及合理性。請保薦機構和申報會計師核查並發表明確意見。

冠石科技IPO能否順利?我們將保持關注!

相關焦點

  • 冠石科技IPO三大疑點
    今年6月報送申報稿的南京冠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冠石科技」)IPO之路有了實質性進展。最新動態顯示,冠石科技近期收到首發反饋意見。不過,對於報告期內客戶集中度逐期升溫、LG扮演雙面角色、募投項目引關注的冠石科技來說,能否叩開資本市場的大門還是未知數。
  • 肇民科技IPO將上會:應收帳款餘額呈上升趨勢 客戶集中度較高
    報告期內,肇民科技應收款逾期金額逐年增加,分別為0.12億元、0.13億元、0.15億元,佔各期應收帳款餘額的比重分別為14.5%、13.7%、11.45%。2019年逾期金額中,有341.5萬元為應收銅陵銳能採購有限公司的款項,因該公司經營不善已無力回款,肇民科技已對該應收帳款全額計提了壞帳準備。
  • 【IPO價值觀】傳統業務毛利率逐年下滑,萬祥科技轉型鋰電池業務...
    目前,萬祥科技的核心直接客戶包括新普科技、惠州德賽、寧德新能源、欣旺達等知名鋰離子電池模組製造商,終端應用覆蓋蘋果、惠普、戴爾、華為、微軟、三星、聯想、華碩等主流消費電子品牌商。傳統業務毛利率走低據悉,萬祥科技的主要產品包括熱敏保護組件、數電傳控集成組件、精密結構件和柔性功能零組件等各類結構性、功能性和輔助性精密零組件,其整體毛利率逐年走低。
  • 財報解讀 | 思柏科技:兩度「失血」應收帳款高企 為「零人」公司...
    且其曾兩度處於「失血」狀態,在其毛利率逐年走低的情形之下,未來能否保證可持續盈利能力?尚未可知。此外,其客戶及供應商集中度高企,2019年第一大供應商現「零人」公司,思柏科技與該供應商逾5千萬元的交易數據真實性或遭「拷問」。
  • 孩子王快速擴張資產負債率遠超同行 零售毛利率逐年下降需轉型
    」  母嬰商品毛利率逐年下降  孩子王對資本市場的嚮往由來已久。  早在2016年,孩子王曾在新三板掛牌上市,上市首日市值達到140億元以上,但到了2018年,也就是孩子王扭虧為盈的第二年,公司選擇了從新三板摘牌。在宣布摘牌時,孩子王仍是新三板市值最高的企業之一,總市值高達167億。
  • 眾妙娛樂赴港IPO:營收淨利潤增速明顯放緩 毛利率逐年下滑
    毛利率逐年下滑 MCN機構激增資料顯示,眾妙娛樂收入主要來自視頻直播平臺上虛擬商品銷售總流水的分成。此外,眾妙娛樂的毛利率也在逐年下滑。2017年毛利率為73.5%,而2019年毛利率卻下滑至67.1%。自2019年4月,MCN機構如涵控股(RUHN.NASDAQ)成功赴美上市後的一年多裡,市場上MCN機構數量暴增。
  • 毛利率低於同業 達嘉維康遭四輪問詢IPO路坎坷
    對於經營性現金流的巨幅波動,達嘉維康解釋稱,主要是由於湖南省醫藥流通行業政策,客戶與供應商的帳期差異影響所致。2016年底,受湖南省公立醫療機構「藥品零差價」等政策的全面實施,公立醫療機構帳期有所延長,而供應商帳期往往短於醫療機構的帳期,因此該公司2017年、2018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負數。
  • 主業毛利率走低屢遭行政處罰 國邦醫藥暗藏隱憂擬闖關IPO
    兩大主業毛利率不甚理想國邦醫藥成立於1996年3月,是全球大環內酯類和喹諾酮類原料藥的主要製造商和供應商。公司主要從事醫藥及動物保健品領域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醫藥板塊涵蓋原料藥、關鍵醫藥中間體及製劑等,動物保健品板塊涵蓋動保原料藥、動保添加劑及製劑等。
  • 九聯科技低毛利率再逢大客戶集採 子公司均虧損
    九聯科技2019年度智能網絡機頂盒產品的銷售收入因之較上年度下降了17.11%。此外,DVB數字機頂盒由於受智能網絡機頂盒的衝擊以及融合型智能家庭網關替代效應的影響,市場需求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報告期內,九聯科技DVB數字機頂盒的收入分別為7.2億元、5.94億元、3.62億元和1.56億元。
  • 科創板IPO|丹娜生物闖關科創板,IPO之路存毛利率下降等風險
    11月23日,資本邦獲悉,丹娜(天津)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丹娜生物)的科創板IPO申請已於近日獲上交所受理,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擔任其保薦機構。  (三)國家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導致的風險  2016年12月26日,國務院醫改辦會同其他八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在公立醫療機構藥品採購中推行「兩票制」的實施意見(試行)》(國醫改辦發〔2016〕4號),界定「兩票制」即藥品生產企業到流通企業開一次發票,流通企業到醫療機構開一次發票,並要求公立醫療機構在藥品採購中逐步推行「兩票制」,鼓勵其他醫療機構在藥品採購中推行「兩票制」。
  • 惠州迪芬尼衝刺IPO:為蘋果小米生產耳機音箱,毛利率逐年下滑
    迪芬尼服務客戶主要包括Apple、Amazon、Bose、B&O、Comcast、Facebook、Google、Harman、Sennheiser、Sony、Zound、百度、小米及海爾等品牌廠商和科技公司,是行業內生產規模和銷售規模最大的公司之一。
  • 經營現金流吃緊 毛利率低於同業!達嘉維康遭四輪問詢IPO路坎坷
    對於經營性現金流的巨幅波動,達嘉維康解釋稱,主要是由於湖南省醫藥流通行業政策,客戶與供應商的帳期差異影響所致。2016年底,受湖南省公立醫療機構「藥品零差價」等政策的全面實施,公立醫療機構帳期有所延長,而供應商帳期往往短於醫療機構的帳期,因此該公司2017年、2018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負數。
  • 奮達科技:研發投入加碼見成效 聚焦主業獲市場看好
    持續加碼研發投入 多家國際大客戶實現收入翻倍半年報顯示,奮達科技在手貨幣資金十分充裕,上半年貨幣資金11.34億元,同比增長22.72%。這使得公司有更多的資金用於技術研發和市場投入,2020年上半年奮達科技研發投入共1.00億元,同比增長12.5%,而18、19年同期研發投入分別為8482萬元、8915萬元,研發投入逐年增加;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比例達6.72%,高於2019年度佔比。公司研發投入主要運用於智能音箱、可穿戴產品、健康電器及柔性自動化生產線等。
  • 恐龍園受疫情衝擊收入結構變動大 輕資產業務增速快但毛利率下降
    (原標題:恐龍園受疫情衝擊收入結構變動大 輕資產業務增速快但毛利率下降)近日,恐龍園文化旅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招股說明書》,擬公開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5870萬股,保薦機構為中信證券。
  • 【IPO價值觀】Insta360 影石:業務重心轉移,線下銷售佔比持續萎縮;紫光國微擬掛牌轉讓紫光同創4.5%股權
    10月28日,上交所正式受理了影石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影石創新」)的科創板IPO,這意味著,Insta360 影石已開啟其衝刺A股之路。根據招股書顯示,影石創新的業績表現可圈可點,2017至2019年三年間其營收就增長了近四倍,淨利潤增幅更超出九倍,毛利率也在同行中處於領先水平。
  • 翔豐華:創業板IPO成功過會
    本次發行的保薦機構為申萬宏源承銷保薦,審計機構為眾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據招股書,翔豐華擬募集資金5億元,扣除發行費用之後所募集資金投資於30,000噸高端石墨負極材料生產基地建設項目。2019年度,翔豐華營業收入64,552.88萬元,同比增長7.67%,毛利率同比基本持平,毛利14,204.61萬元,同比增加936.82萬元。受疫情影響,同時2019年上半年因「搶裝」行情影響基數較高,翔豐華2020年1-6月實現銷售收入21,077.45萬元,同比下降32.58%,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2,583.02萬元,同比下降29.56%。
  • 明志科技科創板IPO過會:將績效和年終獎金計入研發費用遭問詢
    客戶集中度較高,產品主要出口歐洲公司鑄件業務主要客戶為世界知名的暖通集團、汽車部件生產企業等,制芯裝備客戶主要為大型鑄造企業。報告期內,公司前五大客戶的銷售收入合計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70.55%、66.35%、61.75%和73.45%,客戶集中度較高,主要客戶對公司經營業績的影響較大。
  • 小小瓶蓋的IPO之路:金富科技募投擴產單一產品成長空間或受限
    此次能否成功進入資本市場,金富科技仍存在不少隱患問題,典型的家族企業股權集中度高,產品業務單一仍為募投重點,嚴重依賴大客戶,供應商集中度高,毛利率波動起伏受限於原材料波動,土地租賃、部分房屋建築物產權存瑕疵等。
  • 雲知聲IPO:不敵百度被迫退出智能音箱 突擊綁定世茂「粉飾」業績?
    公司毛利率低於行業均值,且主力產品逐漸走下坡路。在業績下滑之際,雲知聲突擊綁定世茂關聯方,後者及其參股公司今年上半年貢獻了37.6%的營業收入。進一步分析公司的產品結構發現,智能語音交互產品佔營收比例分別為96.93%、79.22%、62.56%和28.18%,佔比逐年下降,而智慧物聯解決方案的比重為0%、8.54%、22.96%和67.25%,佔比逐年上升。擬IPO企業在報告期產品收入結構發生較大變化的不多見。
  • 上聲電子IPO:毛利率利潤均逐年下滑,主要產品產能利用率不足70%
    招股書顯示,2017年車載功放、AVAS 產能利用率較低,主要由於相關新產品處於客戶樣品製造階段,尚未大規模量產。2019 年隨著墨西哥上聲、茹聲電子機器設備陸續投入使用,車載揚聲器、車載功放及AVAS 產能利用率較2018 年均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