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孩子處於生長發育階段,身體各個器官都沒有發育成熟,都很虛弱,但是我們很多家長卻不知道什麼樣的飲食才能讓孩子更好的消化吸收。那麼孩子在積食的時候有什麼現象呢,或者怎麼知道自己家孩子積食了呢,對於大多數家長來講,這就是個難題了。
山東臨沂的悅悅已經4歲了,但是最近一年都沒怎麼長個,進入幼兒園的時候還跟同齡的小朋友差不多,但一年過去了,儼然已經比同齡的小朋友矮上一頭了,這讓悅悅媽媽非常抓狂。
這一年來,不僅悅悅的身高沒什麼變化,她還總是生病,上學的時間和在家請假的時間差不多,三天兩頭不是感冒就是咳嗽,每次流感都躲不過去,因為悅悅總是生病,媽媽在單位裡也經常請假而被領導批評,整個一年都是焦頭爛額的,但卻找不到原因。
悅悅媽媽不明白,3歲以前孩子還好好的,怎麼這一年變化就這麼大了?在鄰居的建議下,悅悅媽媽帶著她來到中醫院尋求幫助。
中醫院的李婷主任在聽了悅悅媽媽的描述之後心裡大致有了判斷,再加上看悅悅的舌苔、號脈,發現果然是積食脾虛導致的,因為積食導致脾的運化水平下降,食物在吃進肚子裡之後不能被完全運化掉,從而身體的各個臟器都出現營養不良的表現,營養不足以支撐孩子的發育了,自然就會出現個頭矮小、體弱多病的特點。
4招判斷孩子積食,學會了也是「半個」兒科專家
第1招:看睡眠質量
孩子睡眠不好,總是愛翻身,翻過來翻過去的,有時候夜裡孩子還經常哭鬧,吵的大人都休息不好,而且還會愛出汗,甚至有的孩子還伴隨著磨牙的現象,那麼我們家長們就該引起注意了,那可能是你家孩子有積食的問題了。
第2招:看大便
消化能力不好排出來的話,大便很臭,而且還會有拉稀和便秘的現象,讓孩子是很難受的,這時候孩子的肚子硬邦邦的,而且寶寶的肚子還會脹氣。
第3招:看舌苔
如果家裡寶寶出現了口臭,舌苔發白又有厚重的沉澱物質,那就該引起注意了,在積食初期的時候舌苔是比較白厚的,若是積食鬱熱,則在舌苔上的表現是發黃。
第4招:看食慾
如果有挑食厭食現象,那這可能是積食的前兆,孩子總會吵著說餓,當做好了飯,孩子卻又吃不了多少,這種現象在生活中是非常常見的,甚至還有的孩子只吃一點點就飽看見食物噁心嘔吐,沒有胃口。
我們可以通過這四個現象來發現自己孩子是不是積食了,找出原因用對方法才是最重要的。專家建議家長可以通過這兩種常用方法幫助孩子消除積食。
方法1:柳果刺鋅
很多孩子都喝過,這是一種不需要辨證就能用的消食方,它是以柳果、山楂、猴頭菇、雞內金、山藥、橘皮等藥食同源的成分組成的,非常溫和,對脾胃沒有刺激,尤其適合小孩嬌嫩的脾胃,一般來講,在孩子有積食的時候連續喝三到四天,積食一般都能緩解,當然要配合素食。
也有很多家長用它當日常的保健來用,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中醫「治未病」,預防小孩積食的話每周喝一到兩次就可以,能夠起到強健脾胃的作用,堅持下來孩子的身體素質也會變好。
方法2:按摩
按摩療法是比較常用的辦法。在睡覺之前各位寶媽們可以給孩子做一做按摩。可以按摩孩子的腹部,讓寶寶平躺著,四指併攏,在寶寶肚子部位做順時針方向環形撫摸五到八分鐘,這樣可以讓孩子腸胃蠕動起來,更好的幫助孩子消化。
孩子的成長也是如「白駒過隙」,一轉眼孩子可能就已經長大成人了,孩子身體出現小問題,家長肯定會煩惱,只要用良好的心態去看待這些「小問題」,積極預防,積食也是不會「糾纏」寶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