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女童積食1年沒長個,不愛零食,卻貪食這物,埋下毒素

2020-12-23 小田講養生

我們都知道孩子處於生長發育階段,身體各個器官都沒有發育成熟,都很虛弱,但是我們很多家長卻不知道什麼樣的飲食才能讓孩子更好的消化吸收。那麼孩子在積食的時候有什麼現象呢,或者怎麼知道自己家孩子積食了呢,對於大多數家長來講,這就是個難題了。

山東臨沂的悅悅已經4歲了,但是最近一年都沒怎麼長個,進入幼兒園的時候還跟同齡的小朋友差不多,但一年過去了,儼然已經比同齡的小朋友矮上一頭了,這讓悅悅媽媽非常抓狂。

這一年來,不僅悅悅的身高沒什麼變化,她還總是生病,上學的時間和在家請假的時間差不多,三天兩頭不是感冒就是咳嗽,每次流感都躲不過去,因為悅悅總是生病,媽媽在單位裡也經常請假而被領導批評,整個一年都是焦頭爛額的,但卻找不到原因。

悅悅媽媽不明白,3歲以前孩子還好好的,怎麼這一年變化就這麼大了?在鄰居的建議下,悅悅媽媽帶著她來到中醫院尋求幫助。

中醫院的李婷主任在聽了悅悅媽媽的描述之後心裡大致有了判斷,再加上看悅悅的舌苔、號脈,發現果然是積食脾虛導致的,因為積食導致脾的運化水平下降,食物在吃進肚子裡之後不能被完全運化掉,從而身體的各個臟器都出現營養不良的表現,營養不足以支撐孩子的發育了,自然就會出現個頭矮小、體弱多病的特點。

4招判斷孩子積食,學會了也是「半個」兒科專家

第1招:看睡眠質量

孩子睡眠不好,總是愛翻身,翻過來翻過去的,有時候夜裡孩子還經常哭鬧,吵的大人都休息不好,而且還會愛出汗,甚至有的孩子還伴隨著磨牙的現象,那麼我們家長們就該引起注意了,那可能是你家孩子有積食的問題了。

第2招:看大便

消化能力不好排出來的話,大便很臭,而且還會有拉稀和便秘的現象,讓孩子是很難受的,這時候孩子的肚子硬邦邦的,而且寶寶的肚子還會脹氣。

第3招:看舌苔

如果家裡寶寶出現了口臭,舌苔發白又有厚重的沉澱物質,那就該引起注意了,在積食初期的時候舌苔是比較白厚的,若是積食鬱熱,則在舌苔上的表現是發黃。

第4招:看食慾

如果有挑食厭食現象,那這可能是積食的前兆,孩子總會吵著說餓,當做好了飯,孩子卻又吃不了多少,這種現象在生活中是非常常見的,甚至還有的孩子只吃一點點就飽看見食物噁心嘔吐,沒有胃口。

我們可以通過這四個現象來發現自己孩子是不是積食了,找出原因用對方法才是最重要的。專家建議家長可以通過這兩種常用方法幫助孩子消除積食。

方法1:柳果刺鋅

很多孩子都喝過,這是一種不需要辨證就能用的消食方,它是以柳果、山楂、猴頭菇、雞內金、山藥、橘皮等藥食同源的成分組成的,非常溫和,對脾胃沒有刺激,尤其適合小孩嬌嫩的脾胃,一般來講,在孩子有積食的時候連續喝三到四天,積食一般都能緩解,當然要配合素食。

也有很多家長用它當日常的保健來用,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中醫「治未病」,預防小孩積食的話每周喝一到兩次就可以,能夠起到強健脾胃的作用,堅持下來孩子的身體素質也會變好。

方法2:按摩

按摩療法是比較常用的辦法。在睡覺之前各位寶媽們可以給孩子做一做按摩。可以按摩孩子的腹部,讓寶寶平躺著,四指併攏,在寶寶肚子部位做順時針方向環形撫摸五到八分鐘,這樣可以讓孩子腸胃蠕動起來,更好的幫助孩子消化。

孩子的成長也是如「白駒過隙」,一轉眼孩子可能就已經長大成人了,孩子身體出現小問題,家長肯定會煩惱,只要用良好的心態去看待這些「小問題」,積極預防,積食也是不會「糾纏」寶貝的。

相關焦點

  • 7歲女童1年發燒十幾次,不愛吃零食,卻愛吃這3物,醫生:荒唐
    樓下老陳家的女兒枝枝今年7歲半了,經常看見這家人半夜趕往醫院,聽說是家裡小孩經常生病,動不動就感冒發燒,孩子受苦,小兩口也跟著折騰,因為生病這事,枝枝已經被迫留級了。醫生跟枝枝媽媽了解情況後,才知道枝枝脾虛積食是和日常的飲食有關,雖然枝枝這孩子平時不愛吃零食,可卻經常吃這3種食物,是非常容易損傷脾胃的,父母還經常餵給孩子吃,太荒唐了!
  • 7歲女童積食1年咳嗽老不好,從不吃零食,卻愛吃這物,埋下隱患
    7歲的潔潔,今年這一年已經不下10次因為感冒咳嗽進醫院了,只要是一變天就非常容易感冒,但是每次吃藥好不了多久有反覆,不僅如此,還食慾差,一吃多久不消化,個子也長得很慢,人也越來越瘦。後來潔潔的媽媽帶著他去看了中醫,才知道潔潔感冒咳嗽久久不愈,是因為長期積食脾虛引起的。醫生說,孩子積食脾虛,大多是飲食不當引起的,日常要注意孩子的飲食,不要吃零食等食物。潔潔平時不怎麼吃零食,但是唯獨愛吃燒烤,每天的零花錢都用來買燒烤吃。
  • 6歲女童脾虛衰竭,2年不長個,兒科主任:這4種食物是罪魁禍首
    上次去柳柳家吃飯,看見柳柳吃幾口飯就說飽了,爺爺奶奶要追著餵飯,吃幾口後又開始吃起小零食,並且柳柳經常生病,動不動就感冒發燒,這讓家裡的兩個老人很頭疼,表示這孩子太難帶了。領居建議帶柳柳去檢查下,柳柳媽媽好不容易才抽空帶去檢查,醫生告訴柳柳媽媽,柳柳之所以經常生病,個子不發育,和日常飲食有關係,柳柳有吃零食的習慣,甚至把零食當作主食來吃,這導致了柳柳脾胃衰竭,肚子裡面有積食,這才影響身體營養吸收,身體自然就不發育了。
  • 4歲半女童不吃零食,卻積食不長個,兒科主任:3種食物家長別餵
    樓下老王家的女兒今年4歲半了,名叫昕昕,聽說這段時間孩子經常生病,把老王折騰得不行,孩子受苦,家長也跟著操心,並且這孩子今年來都沒有長個,身高還停留在去年的這個時候。後面帶昕昕去檢查才知道,孩子脾胃非常虛弱,並且肚子裡有大量的積食囤積,這就導致了昕昕經常生病,體質差,身體不長個。
  • 6歲女童不吃零食,卻因積食入院,醫生:3種傷脾食物別再餵了
    經過醫生一系列的檢查後,檢查出孩子脾胃非常虛弱,胃中已經囤積了大量的積食,這才導致了孩子身體吸收不到營養,長期下來就影響了菲菲的身高發育。當醫生告知菲菲積食時,菲菲的父母非常驚訝,表示平時都不怎麼給孩子吃零食,為什麼孩子還會存在積食的呢?
  • 吃一口相當吃8個橡膠鞋,5歲女童積食不長個,醫生:毀了孩子
    但是說來奇怪,5歲的年年已經差不多兩年沒長個了,後面飯量也是越來越少,不愛吃飯,還總是經常發燒或者感冒,本該玩耍的年紀,只能天天待在家裡養病,鄰居們都心疼孩子。有個比較有經驗的寶媽就建議家長帶孩子去醫院系統檢查下,年年的父母才捨得請假帶去檢查。
  • 4歲半女娃從不吃零食,卻積食不長個,兒科醫師:3種食物家長別餵
    隔壁老王家的女兒現如今已經4歲了,可是聽說最近這段時間孩子老是生病,可把老王折騰的夠嗆,不僅孩子受苦,家長也跟著操碎了心。而且老王家的女兒今年基本沒有長個,身高還停留在去年,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老王帶著女兒去醫院檢查才知道孩子的脾胃太虛弱了,尤其是肚子裡有大量的積食,導致孩子經常生病,體質也非常差,而且還不長個兒。在經過醫生的詢問後才知道,老王一直把女兒交給村裡的爺爺奶奶照顧。老人對孩子的飲食並沒有多麼講究,雖然不給孩子吃零食,但是一些傷害脾胃的食物卻經常吃,怪不得孩子及時身體發育不良,經常感冒發燒。那麼到底是哪些食物呢?各位家長可要注意了。
  • 4歲女童1月入院5次,醫師:積食不能拖,孩子老生病全因這3點
    靜靜是一名4歲的女孩,平時最大的愛好就是看動畫片和吃零食。但是靜靜不像其他孩子一樣總是喜歡到處亂蹦,而是比較文靜的一個女孩子,而且已經是醫院的常客了,因為靜靜總是生病,最多的一次是一個月就入院了5次。一、醫生指出:孩子積食不能拖,孩子老生病全因這3點1、吃飯吃得過飽家長老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多吃點,這樣才能快點長高長大,但是孩子的脾胃要比大人的脆弱很多,孩子吃多了不僅不易消化,還會損傷到脾胃,引起積食。
  • 6歲男孩不吃零食,卻2年不長個,婦幼醫生:3種食物別再餵娃吃
    封霖路那邊有一戶做著餐館生意的小李家,他們有一個可愛的兒子叫王王,王王6歲了,但是總是讓家人操心不已,因為6歲的王王身高還跟4歲孩子一樣,到現在已經2年沒長個了,還總是容易生病。鄰居都叫小李帶孩子去檢查檢查,小李就和妻子請假帶王王去檢查了,給王王接診的是很有經驗的婦幼醫生,經過細緻的檢查,告訴小李夫妻倆,王王的脾胃很虛弱,胃裡堆積了大量的積食,所以才會長期不長個、總是反覆生病。
  • 從業60年兒科教授:常用這物泡水喝,娃不積食,脾胃更好,少生病
    昨天育兒群裡有個家長發了張孩子舌苔的圖,問孩子是不是積食,需不需要吃藥啊?從圖片上看,舌苔中間位置發白變厚,略微有些黃,是積食鬱熱的表現,確實應該調理,但重點是在給孩子調理的同時一定要了解積食的怎麼回事,預防大於治療,尤其對於孩子,我們一定要「治未病」。
  • 這些零食是偷走孩子身高的「小偷」?注意:9歲前最好要少吃
    孩子在成長發育的過程當中,也會非常的容易遇到積食的情況,媽媽們在平時為了孩子反覆積食而犯愁,而且孩子之所以會發生積食的情況,這也是與平時的飲食都是有關的,孩子發生積食很多的時候都可能會是因為飲食不當所導致小孩子的脾胃系統一般都要比大人的脆弱,如果經常吃一些非常難以消化的食物或者是吃一些大補的食品
  • 這些食物或會吃進「塑膠袋」,5歲女孩積食長個慢,建議規範飲食
    鄰居家幫來一對外地小夫妻,他們有一個可愛的女兒,名字叫小紅,這個孩子今年剛滿的5歲,但是怎麼看都像個3歲的娃,主要是這孩子個子很矮小,而且身體狀態好像也不是很好。孩子的父母對於孩子的身高問題一直很擔心,好像這孩子兩年裡一直沒長過個,還是3歲之前的樣子,但是夫妻兩個工作忙,一直沒時間帶孩子去檢查,就在前幾天還特意叫來了爺爺奶奶幫忙。孩子補爺爺奶奶帶到醫院做完檢查後才發現,這個孩子脾胃虛弱,積食特別的嚴重,也就是這樣才導致孩子不長個,才影響了孩子的生長發育。
  • 「吃1次等於吃10個塑膠袋」?8歲男孩積食不長個,或和這頓飯有關
    導語:一名7歲的小男孩,長得又矮又瘦。整整比同齡人矮出一大截,這可愁壞了他的父母。小男孩一直以來在班裡都是最矮的。而且,整整一年過去了,孩子的身高並沒有明顯的變化。父母把他帶到醫院檢查後,終於發現小男孩長不高的原因。
  • 孩子積食不要怕,堅持2事、做好3點,積食沒了體質好,吃飯變香
    積食的表現各種各樣,經典的表現有如下幾點:1.沒有食慾,吃飯拖拖拉拉,愛吃不吃的樣子;嚴重的積食, 小孩會拒絕吃飯。2.腹部不適,腹痛腹脹,肚子圓鼓鼓且有些硬,輕敲有聲音。4. 口有酸臭味,食物堆積發酵,味道竄到嘴裡,就有口氣了,同時舌苔發白厚膩。5.精神狀態差,愛哭鬧,睡眠差。6.身體發熱,手心、腳心、額頭、臉發熱。7.下眼皮腫脹,長黑眼圈。8.
  • 寶寶體內有積食,身體這4個部位有異常,這樣做有助於改善積食
    7歲的小亮身高104釐米,比同齡人矮很多,幾乎已經有2年沒長過個子了。小亮媽媽說。孩子的身高就像"停滯"了一樣,不管怎麼給他補充營養,吃鈣片和骨頭湯,這孩子的個頭就是不變。之前也帶小亮去醫院檢查過,沒什麼太大的問題,就是貧血和營養不良。但是當這個結果出來時,小亮的一家子都百思不得其解:孩子每天吃這麼多食物,怎麼會營養不良呢?
  • 吃1次等於吃10次泡麵,8歲男孩積食不長個,全因「毒晚餐」
    鄰居擔心孩子發育慢是不是身體哪裡出現了問題,就帶智智上醫院檢查,經過一系列的檢查,醫生診斷出,智智已經嚴重脾胃衰竭了,就連基本的運化功能都喪失了,所以導致身體得不到有效營養吸收和消化,阻礙發育,不長個。醫生仔細的詢問智智的日常飲食和生活習慣,發現智智的三餐很不規律,尤其是晚餐,而且因為父母工作忙,沒有時間做飯,經常吃外賣。
  • 孩子喝水時間有講究,兒科醫生:3個時間段大量飲水,易脾虛積食
    6歲的佳佳最近總是感覺腹部脹脹的,飽腹感很重,經常吃兩口飯就吃不下了,每次去廁所蹲很久,都沒有排便的跡象,經常三四天不排便,而且排便過程很痛苦,都要卯足勁才能排便成功。佳佳媽媽擔心孩子有什麼問題,就帶孩子上醫院檢查,醫生說孩子是體內有積食引起的,積食消了,這些情況自然就會好起來。
  • 天然「消食片」公布,泡一杯喝,化積健脾,積食沒了,孩子少生病
    媽媽了解了原因後和爸爸商量了一下,決定帶遠遠去檢查一下,身邊同齡的孩子都比遠遠高出一頭了,沒想到來到醫院後,大夫看到遠遠的第一句話就說,你這孩子有積食,不是激素問題。經過望聞問切,結論果然是長期積食導致的,積食和脾虛是源頭,導致了營養吸收不良,供應不上,身體發育的就緩慢,遠遠媽媽抱怨到,孩子這也不吃那也不吃,一吃就說飽,我也管不了!
  • 乾物妹!小埋
    劇情介紹:普通上班族的土間太平有個完美的妹妹,是個容貌秀麗、課業運動都擅長、人緣一級棒、誰都羨慕的16歲高中生——小埋
  • 比糖和鹽還可怕的調料,若孩子天天吃,易脾虛積食,難長高長肉
    表姐很不解,平時很注重孩子飲食方面,零食也很少給孩子吃,為什麼孩子脾虛會那麼嚴重?經過醫生的仔細排查,發現,孩子出現這樣的問題都出在調料上,很多家長都不知道,這個摧毀孩子脾胃健康的殺手。一、醫生提醒:比糖和鹽還可怕的調料,若孩子天天吃,易脾虛積食,難長高長肉1.料酒很多菜品都需要用到料酒,這樣才能讓食物去腥味,幫助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