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宏
豆腐這樣操作,麻、辣、鮮、香全了,下飯穩穩的三碗。說起下飯菜麻婆豆腐不能少,可以說馳名中外,無論你是什麼機緣吃到的麻婆豆腐,吃一次就會讓人記憶猶新,哪怕是不正宗的做法。我們今天就來看看川菜師傅是怎樣做這道菜的,不管是用料還是烹飪過程都會刷新不得認知。
這是一道地道的四川菜,是清同治年間成都萬福橋「陳興盛飯鋪」老闆娘陳劉氏所創。只因傳作者臉上有幾個麻子而得菜名「麻婆豆腐」,也算物有其主。整道菜用豆腐囊括了川菜的麻、辣、鮮、香、燙、酥等特點,集中表現了川菜的「麻辣」,深得川菜精髓,受到大眾喜愛。
正宗的麻婆豆腐是用牛肉配料的,很多朋友做的時候用的是豬肉,畢竟牛肉太貴。其實問題都不大,口感差一點點而已,不過豬肉細膩,吃起來更糯一點,各有各的特色。
豆腐需要用淡鹽水焯水,這樣能除去豆腥味的同時能讓豆腐保持鮮嫩,要是直接開水焯水的話豆腐難免有點老,這裡我們改良一下,焯水的時候加入醬油,這樣焯水後豆腐顏色會變得更加紅潤,看起來比較有食慾。這一點極為重要,不然做出來的麻婆豆腐口感會大打折扣。麻婆豆腐焯水有妙招,川菜大廚親自下廚演示,趕緊補上這一課。
最後勾芡也是一門學問,給麻婆豆腐勾芡不能一次搞定,要分彼此勾芡。讓味道分層分次地掛在豆腐上,這樣吃起來才有層次感,味道更加鮮,口感更燙,吃的就是這個熱乎勁。
麻婆豆腐的靈魂卻在最後裝盤後,並不是蔥花或者其它點綴,而是代表「麻」的花椒粉。這一步絕不能少,少了這一步麻婆豆腐就沒了靈魂,很多人都是忽略這一步的。麻婆豆腐的靈魂1步,竟然在最後,刷新我對麻婆豆腐的看法。
麻婆豆腐
食材:豆腐1塊,牛肉100克,鹽,生抽,豆瓣醬1.5勺(郫縣豆瓣醬或者四川豆瓣都可以),豆豉1勺,花椒油,花椒粉,白糖,蔥姜蒜,水澱粉。
一、豆腐選擇稍微老一點的,膽水豆腐或者石膏豆腐都沒問題,切成2釐米左右小方塊。牛肉切末,蔥姜蒜切末。
鍋中燒水,下一勺鹽,少許生抽後下入豆腐焯水,焯去豆腥味後撈備用。
二、鍋中燒底油,4成油溫後炒牛肉末出香味,接著下蔥姜蒜末炒至牛肉末酥香,加入豆瓣醬和豆豉繼續炒出紅油,烹入一點料酒後,此時可以加入兩大勺水。
燒開後調味下生抽,白糖1小勺,然後下入豆腐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燉3分鐘左右。
三、關鍵的勾芡來了,用水澱粉分批次勾芡,每次勾芡後讓芡汁充分入味後,再來一次,至少3次才完美。
勾芡後淋上少許花椒油,點綴蒜葉出鍋裝盤,裝盤後上面均勻地撒一層靈魂的花椒粉,美味才算完成。
麻婆豆腐用料雖少,但有葷有素,味道不輸任何硬菜。無論下飯還是下面都是極好的美味,不可否認做好這道菜並不容易。越是簡單的食材做法越是精細,這才是烹飪的精髓,就像麻婆豆腐無論火候還是勾芡都需要掌握到位,就像人生的道路一樣,走錯了就變味了,弄不好還糊了。
鄉愁,是一種味覺上的思念,讓我們滿懷深情演繹深藏已久的鄉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