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奔小康】從東海之濱到雪域高原,盟員蔡雲餘的醫療援藏行

2020-11-17 澎湃新聞

都說在西藏遠在阿里,險在昌都,苦在那曲,有些人卻偏偏逆行向「苦」而去,他們就是瑞安市人民醫院援藏醫療隊。2020年6月,瑞安市人民醫院第二批援藏醫療隊一行6人從東海之濱奔赴雪域高原,他們不畏艱難、克服高原反應,全力以赴投入那曲市色尼區人民醫院醫療幫扶工作。

日前,醫療隊一行6人已圓滿完成為期兩個月的援藏工作,回到家鄉瑞安。「這短短兩個月的援藏經歷讓我們終身難忘。」民盟盟員,瑞安市人民醫院第二批援藏醫療隊隊長、瑞安市人民醫院紅十字分院醫務科科長蔡雲餘說。

克服惡劣環境,全身心投入工作

湛藍的天空飄著朵朵白雲、一望無垠的草地上牛羊成群,在不少人眼中,西藏是心神嚮往的聖地。但對於長期在低海拔地區工作、生活的醫療隊隊員來說,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雪域高原工作,要克服重重困難。

醫療隊的進藏路就很曲折。6月30日,醫療隊先是從成都坐飛機到達拉薩貢嘎國際機場,再從拉薩坐車10多個小時才到那曲市,經過兩天的長途跋涉和適應調整才到達色尼區人民醫院。那曲市常年平均氣溫在零下,一年有100多天颳大風,從瑞安到西藏,隊員們脫下薄薄的短袖,直接裹上了厚厚的羽絨服。

寒冷還是其次,令人擔憂的是,隊員們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高原反應,多數隊員睡覺時會胸悶不已,要靠吸氧才能度過漫長的夜晚。

但是隊員們從沒想過要放棄,雖然家裡人會擔心,但既然到了西藏,就要把任務完成。帶著這樣的決心,隊員們相互照顧、相互鼓勵,以飽滿的激情投入援藏工作。大家也總結出一些克服高原反應的經驗:走路慢一點,再慢一點。

發揮專業優勢,為百姓健康努力

2016年開始,瑞安市人民醫院醫療服務集團與西藏自治區那曲市色尼區人民醫院開展結對幫扶,定期選派優秀醫療工作者前往色尼區人民醫院。

「我能為他們做些什麼?我要在哪方面開展工作?」西藏環境艱苦、醫療條件落後,醫療隊隊員在援藏前就做好了心理準備,還細細安排好了兩個月的工作。令他們始料未及的是,色尼區人民醫院科室不全,職業醫生少,知識儲備欠缺,一些在瑞安醫生看來很簡單、常見的手術,在那裡卻難以完成或很少開展。

蔡雲餘發現,許多當地居民不重視體檢,一旦身體出現狀況,往往已是不可挽回的嚴重後果,令人非常痛心。一次,一名患者走進他的診室,患者才40歲出頭,看上去卻像50多歲,走路不穩。經問診及檢查,判斷其為三級高血壓,令人揪心的是患者毫不知情。於是,蔡雲餘從選藥用藥分析、生活方式調理、體檢項目選擇等事無巨細地為其做了指導,在後來隨訪中他得知,該患者的病情明顯得到控制。「其實由於氣候條件的原因,當地高血壓患者較為常見,為此,我專門與醫院領導溝通,建議完善健康管理工作,提高牧民健康意識,爭取慢病早預防,早診斷,早治療。」他說。

綜合發揮幫扶力量,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

今年第二批瑞醫援藏醫療隊援藏時間短暫,正逢色尼區人民醫院創建二級乙等醫院關鍵之際,任務繁重。醫療隊先對幫扶醫院職能部門全面評估,根據色尼區人民醫院實際情況,結合市人民醫院三乙創建經驗,認真梳理評審條款要求,重新修訂規章制度、服務流程,著重在重點學科建設、護理服務水平、信息化管理及教學等方面加強建設。

隊員夏小芳不僅對照標準為當地醫院完善相關制度,還著重在護理管理和服務水平上做工作。她通過講課與實操相結合,為科室護理人員作常規培訓,傳達先進管理理念。其中,她根據實際,詳細分解急救流程,一一講解急救設備操作及保管,還開展考核,以考促提升。

「瑞安援藏醫療隊將精湛的醫療技術帶到了這裡,特別是傳幫帶作用明顯,為我們留下了技術,教出了人才。」色尼區人民醫院副院長白瑪次仁說。

8月28日,醫療隊結束兩個月的援藏工作,從那曲回到拉薩。火車剛抵達拉薩,蔡雲餘聽見身後一陣嘈雜,只見一位老人倒在地上,醫生的本能讓他立即衝了上去,為老人做診治,初步判斷其為高原缺氧反應或低血糖症狀,他做了及時處理並留下醫囑,老人很快好轉,在火車站工作人員的幫助下,老人被送往當地醫院作進一步診治。

「對力所能及的本職急救工作,該出手時就出手。」蔡雲餘說,這一個旅途中的小插曲也為第二批瑞醫援藏醫療隊兩個月的援藏之旅劃上了完美的句號。

往期回顧

01

|【同心奔小康】甘做減貧路上的「鋪路石」

02

|【同心奔小康】有求必應的「蔣媽媽」

03

|【同心奔小康】盟員企業家積極參與消費扶貧愛心行動

04

|【同心奔小康】送一縷書香,溫潤墨脫孩子的心

05

|【同心奔小康】平湖民盟人的八千裡路雲和月

06

|【同心奔小康】「甜蜜區長」的扶貧「小八八戰略」

07

|【同心奔小康】科普惠農 政協委員成長記

08

|【同心奔小康】從地動山搖到歲月靜好 美美+家為汶川賦能

09

|【同心奔小康】從象山到延邊,民盟盟員陳淑芳「白鵝扶貧」的故事

10

|【同心奔小康】盟員導演的文化扶貧之路

11

|【同心奔小康】我在大渡河畔助力脫貧攻堅

12

|【同心奔小康】十餘年初心不改 只為踐行燭光行動——民盟湖州市吳興區基層委深入開展「同心•農村教育燭光行動」

13

|【同心奔小康】書法教師「蒲公英計劃」走進西藏那曲

14

|【同心奔小康】助夢飛翔,擁抱陽光,讓折翼天使收穫更多幸福感

15

|【同心奔小康】紮根「醫」線 守護山村群眾健康三十載

16

|【同心奔小康】民盟同心·專家工作站—— 為企業裝上「最強大腦」

17

|【同心奔小康】從農村發展的急先鋒到熱心公益的企業家

18

|【同心奔小康】明眸工程照亮小康之路

19

|【同心奔小康】民盟同心促教育 名師服務鑄品牌

微信公眾號:浙江民盟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同心奔小康】從東海之濱到雪域高原,盟員蔡雲餘的醫療援藏行》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木棉花和桃花牽手,傳播南醫護理經驗到雪域高原,南方醫院柔性援藏...
    木棉花和桃花牽手,傳播南醫護理經驗到雪域高原,南方醫院柔性援藏隊員肖超群前往西藏林芝 2020-12-11 16: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重磅蹲點採訪報告 | 援藏路上寫忠誠 雪域邊關展擔當
    當年7月,我市第八批援藏工作組10餘名幹部人才,從南海之濱奔赴察隅,開展為期3年的對口支援工作。三年來,深圳援藏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安排,認真落實市委書記王偉中「用心用情用功抓好抓實援藏工作」的要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克服高原缺氧、交通不便等困難,用腳板丈量察隅大地,用責任奉獻書就情懷擔當,譜寫了一曲新時代深圳援藏之歌。
  • 丨援藏心聲【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小康承載初心小康屬於人民小康源自奮鬥小康點亮生活大家好,我是上海市松江區泗涇醫院第四批援藏醫生石磊
  • 安慶師範大學援藏畢業生創作歌曲歌唱藏區小康生活
    「紅頂白牆戀新房,酥油香四方;書聲琅琅曲飄蕩,五星紅旗迎風揚……」11月初,安徽省第七批援藏音樂教師、安慶師範大學2008屆畢業生韓龍新創的歌曲《幸福吉祥》唱響在了西藏這片雪域高原上。去年8月份,自願報名申請援藏的韓龍成為了安徽省「萬人計劃」援藏教育人才中的一員,目前在西藏自治區山南市完全中學擔任音樂教研組長。「2004年考入安慶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後我就開始了自己的音樂創作之路,期間我參過軍、援過疆,這十六年來創作了五十多首歌曲,不過這首《幸福吉祥》讓我感觸最深。」韓龍表示。
  •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第五、六批「組團式」援藏醫療隊會師
    7月31日下午,帶著領導、親友、同事們的叮嚀囑託,經過數小時的飛行,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第六批「組團式」援藏醫療專家終於抵達雪域高原西藏,與第五批「組團式」援藏醫療隊勝利會師。合影「西藏人民感謝你們做出的奉獻!西藏歡迎你們!」
  • 世界屋脊之上,千年小康夢想照進現實
    2013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西藏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加快推進西藏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確保到2020年同全國一道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2019年底,在高原各族兒女不懈奮鬥下,西藏全區74個縣(區)全部脫貧摘帽。世界屋脊之上,幸福生活畫卷正徐徐展開,全面小康夢想正照進現實。
  • 大連醫科大學:雪域高原鋪就健康之路
    西藏那曲所在的羌塘高原缺氧、高寒、風大、乾燥、低壓、強輻射,被稱為「生命禁區」。即便如此,大連醫科大學援藏醫療隊的隊員們仍然未忘醫者的初心使命,服務群眾,踏實工作,在雪域高原培植出一束民族團結之花。大連醫科大學自2001年開始醫療援藏工作,19年間先後派出43名幹部赴藏,扛起了遼寧省醫療援藏的半壁江山。
  • 溫州創新精神在雪域高原開花結果-溫州日報甌網 - 溫州新聞門戶網...
    2020/10/26 08:15 來源:溫州商報 編輯:遊歷 瀏覽:2377 ☉商報記者 黃偉從東海之濱,到青藏高原,相距2400公裡的兩個革命老區——
  • 五老峰下雪蓮盛開 雪域高原白鷺翱翔——廈大與西藏的校地情緣
    01從五老峰下到雪域高原南強學子高原築夢西藏以其遼闊和神秘為人們所嚮往,雪域天堂不但吸引著無數慕名而來的朝聖者,同樣也湧現出一批批懷揣家國夢想、紮根西藏、建設邊疆的「實幹家」。畢業後毅然履行承諾赴西藏工作,從縣、鄉政府部門到自治區區直機關,無論氣候如何惡劣、條件如何艱苦,他不忘初心、頑強堅守。進藏12年來,他始終默默耕耘、傾心奉獻,把母校「自強不息、止於至善」的校訓之光在雪域高原發揚光大,為西藏建設、民族團結和國家繁榮努力工作。築夢正當時,報國趁年少。
  • 大同雲州區:把黃花種到了雪域高原
    「我們大同黃花種到拉薩啦!」  隆冬時節,大同市雲州區峰峪鄉鄉長田恆高興地告訴前來採訪的人民日報社記者。  「這幾天,我們正在準備一些黃花種植技術和管理上的書面資料寄到拉薩去。他們說,黃花長勢良好,苗全苗壯,成功試種。」  大同黃花怎麼就種到拉薩了呢?
  • 共奔小康丨從雪域高原到秀色江南 聆聽藏族大學生的融杭心聲
    共奔小康丨從雪域高原到秀色江南 聆聽藏族大學生的融杭心聲 2020-07-01 19: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醫三院舉行第六批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醫療隊歡送會
    隊員們在援藏期間要接受身體和心理方面的挑戰,金昌曉希望隊員們進藏後注意身體,花時間去了解西藏、了解西藏人民,把援藏當成歷練的寶貴機會。金書記說,「一年援藏行、一生西藏情」,相信隊員們一定能不負所托,不虛此行。
  • 淄博市第九批援藏工作組領隊畢寶鋒:在雪域高原書寫無悔青春
    今年5月19日至24日,淄博市第九批援藏工作組領隊、昂仁縣委常務副書記畢寶鋒帶領工作組相關同志先後到卡嘎鎮、秋窩鄉、多白鄉等7個鄉鎮實地調研,了解2020年援藏項目建設進度,並現場辦公,研究項目建設有關事宜。
  • 從黃浦江畔到珠峰腳下:脫貧攻堅接續奮鬥中的 「上海攀登」——寫...
    自1995年5月17日至今,9批680名上海援藏幹部人才,肩負著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重託,帶著家鄉人民的殷殷深情,從美麗的東海之濱來到雪域高原,開啟對口援藏工作。25年來,上海援藏幹部人才舍小家、顧大家,在高寒缺氧、環境艱苦的雪域高原,恪守「建功高原、歷練人生」的堅定信念,一步步向上攀登脫貧攻堅這座歷史性「高峰」,與日喀則人民一起譜寫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雪域篇章。
  • 「五四特輯」丨星城院:檢察官援藏手記——湘遇山南 行走雪域
    初到時的「下馬威」回想起去年6月初剛剛踏上雪域高原,禁不住心裡又打了個寒顫。其實山南地區海拔相對於阿里、那曲地區來說,並不算太高,僅3600米左右,但對於從未到過高原、生活在氧氣充足的平原地區三十年的我來說,還是感受到了缺氧導致的心臟重壓和胸悶氣短。一個星期後,我終於因為高原肺水腫倒在了醫院。雖然住院期間,醫生一直安撫誇我就醫及時,否則高原肺水腫在數小時內沒有及時得到救治就會直接導致死亡。
  • 今晚,海陸張峻寧帶你一同探尋雪域高原的致富之秘
    「青春是一場浪漫的旅行你在哪,我就在哪」今晚7點30分,湖南衛視脫貧攻堅主題節目《青春在大地》第九期即將播出本期節目中,「青春演繹者」海陸和張峻寧,探尋雪域高原的致富之秘採風,來自四川平原的「阿依布拉克書記」如何適應高原環境、學習當地語言
  • 從0到1,他倆在雪域高原發出了第一封行政檢察建議...
    從0到1,他倆在雪域高原發出了第一封行政檢察建議...... 從0到1,意味著從無到有。從重慶山城到雪域高原,2020年9月,懷揣著組織和領導的信任,肩負著光榮而神聖的使命,5名重慶檢察機關幹警扛起行囊遠赴西藏昌都,開始了為期一年的援藏工作。
  • 高原夏菜遠銷粵港澳大灣區助力蘭州農民奔小康
    高原夏菜,口感更好,甜度較高。  9月22日至26日,「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2020年粵港澳大灣區主流媒體西部行」走進甘肅。記者了解到,小小一棵高原夏菜,既讓灣區市民的餐桌上有更多質優味美的選擇,也讓當地村民脫貧致富,走進小康生活。  未來5年內供應量將翻番  在甘肅省蘭州市的榆中縣高崖鎮李家磨村的甘肅康源現代農業有限公司,記者見到即將可以收割的多個品種的蔬菜長勢喜人,這些蔬菜在採摘後通過冷鏈配送,48小時內直銷廣州江南市場。「高原夏菜,指的是夏天生長在海拔高地區的蘭州蔬菜。」
  • 我院上海援藏專家赴定日縣扎西宗鄉衛生院 開展醫療幫扶工作
    近期,日喀則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市「組團式」援藏醫療隊領隊、日喀則市人民醫院黨委書記萬興旺同志,帶隊赴定日縣扎西宗鄉衛生院開展醫療幫扶工作,上海市「組團式」援藏醫療隊員、醫院各科室援藏專家隨同前往。
  • 永遠忘不了孩子們渴望的眼睛 上海科技系統科普團為雪域高原帶去...
    圖說:從娃娃到阿婆,積極參與DIY活動、科學課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當我完成後,我覺得我的作品上發著亮光。」「觀察必須有目的,不然很多常見的現象你都會視而不見。」……本月14日至20日,由上海市科委、上海市浦東科經委、中科院上海分院、上海科技館組成的上海科技系統科普團參加了科技部2020年科普援藏活動。回到上海後,他們收到了來自雪域高原的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