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處於崩潰邊緣,父母還怕他學習跟不上

2020-12-23 龍春華親子實踐課堂

「自從那天跟您聊完,我就取消了他一半的圍棋課,這兩天上午上完網課,10:30左右就帶他去公園玩,中午回來吃完飯開始寫作業,一個多小時就寫完了。然後就隨便他選擇看動畫片,玩玩具還是去公園玩,倒是沒怎麼再發怒了,也不再動不動就隨便懟人了。」

看完小魚兒媽媽給我發來的文字,我長長地鬆了一口氣。那天,跟小魚兒媽媽交流後,我的心裡久久不能平靜,我實在無法想像一個7歲的孩子怎麼會呈現那樣的狀態。

那天下午,我正做講課的PPT時,小魚兒媽媽先給我發來一個紅包,隨即發來了一段文字:

「龍老師,我又遇到一個很棘手的問題,向您請教一下;小魚兒一直以來對於死亡的話題都特別敏感,最近更是嚴重。有一次,我在路邊摘了一棵小草,他都激動地差點發飆,憤怒地說:『我不想看到任何小生命死去!』

「今天他又說:『所有的東西最後都會死,所以一點意義都沒有,都是廢物,包括每個人,包括全宇宙!你為什麼要生我?我沒讓你生我!總有一天會死的,沒有意義!』」

「你說,他是不是心理有問題啊?感覺想的太深,把自己陷進去了的樣子!我不知道該怎麼開導他了!」

看到這個問題時,我的第一反應認為孩子可能在探索生死這個哲學問題而找不到突破口。於是問道:「有給孩子讀關於生死的繪本以及看過相關的電影嗎?

「我們有看《環遊尋夢記》,但沒看相關的繪本。」

「那你跟他探討做一件事的前因後果嗎?結果或許都一樣,但過程卻各有千秋。」我又進一步提出自己的建議。

「我也問過他:『那你想要怎麼樣?你說出來聽聽,合理的話也可以支持你!』他總是說:『我什麼也不想,好的也不想,壞的也不想,沒有意義。』」

我突然一下警覺了起來,一個7歲孩子正處在活蹦亂跳的年齡,而且據我了解,小魚兒一向活潑好動,是一個很可愛的小男孩。可是,他怎麼給人一種生無可戀的感覺呢?我實在不想把一個7歲孩子跟抑鬱這兩個字連在一起。

我迅速轉動大腦,尋找一切可能出現這種情況的緣由。過了會,我又問道:「是不是疫情期間,孩子不能出去玩,他覺得生活太枯燥了?所以,覺得生活都沒意義啊?」

「有可能吧,感覺有點一身力氣沒地兒撒似的!」這次總算找到一點思路了,小魚兒媽媽這樣回答道。

「那你要儘量帶他去外面玩啊,即使在家,也要運動起來啊,讓他釋放他的精力,讓他感受到自己的力量。讓他感受到每一天都會迎來黑夜,但你的態度不一樣,生活方式不一樣,每一天的感受也會不一樣!所以,這個過程很重要,你需要跟他交流這個過程的感受。」

「今天就是因為故意拖拉,到五點多還沒開始寫作業,我中間提醒了很多遍,他都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我說了他幾句,他居然對我橫眉豎眼的!我就生氣了,打了他一下,批評了一頓,然後他就更火大,還說不想再看見我,不想聽到我說話。」在我還沒發完語音條時,小魚兒媽媽就發來了這段文字。

「對啊,對啊,我就是跟他說每個人對待人生的態度不一樣,最後的結果是不一樣的,人生可以過得很有意義,但是他就說『反正最後都會死,做了什麼事情又有什麼意義!沒用!』反正就是經常說:『無聊,沒意思,沒意義,隨便,無所謂!』」

當時因為忙著要講課,我沒有進一步跟小魚兒媽媽交流。晚上講完課,把小龍哄睡以後,我又繼續問小魚兒媽媽:「你怎麼沒陪孩子畫畫了?」

「每天學校的網課以及興趣班的網課排得滿滿的,我怕再多一樣,他要爆炸了,一周四節圍棋課。我想報來著,可是看他這樣混不吝的樣子,哪天說不畫就撂下了咋整!最近真的是處於各種崩潰的邊緣啊!別說孩子了,大人也快憋瘋了,整天捆綁在一起,誰都受不了。他更是一身勁兒憋著沒處使,所以就各種彆扭,對著幹,跟大人較勁。」

看完她這段文字,我長長地嘆了一口氣:「哎,我覺得你真的把最本質的東西都弄丟了!疫情期間,孩子被困在家裡,本身已經煩燥不安。可是,他每天除了要上學校的網課以外,還要上四節圍棋課。學了這麼多知識用不上,煩燥不安的他又找不到一個突破口,感受不到自己的力量。當煩悶、焦躁一直壓在心間時,跟你對抗無用後,他只能這樣消極沉悶了。」

在這個特殊時間,孩子的身心健康是第一位的。像我家小龍,他每天只上一個多小時網課,然後寫作業,早上與晚上讀書,其他時間就玩玩ipad、玩玩具、畫畫。我們再抽時間帶他去外面跑跑,跳跳!你看小龍學習差嗎?他做口算時唱著歌兒,還做得又快又好。」

發完語音條,我便休息了。第二天一早,就看到她發來的文字:「龍老師,昨天晚上聽完你的語音,我一個人在那裡坐了好久,想自己最近都幹了些什麼啊,我連夜聯繫了圍棋教練調整課程安排。我發現無形中,我變得功利了,爭強好勝了。」

「在大環境中,誰家孩子鋼琴幾級,誰家孩子又上哪比賽了,然後就特別擔心自家孩子什麼都沒學會怎麼辦,特別焦慮。所以,當圍棋教練說孩子多麼多麼有天賦,要抓緊上課升級,我就迷失了本心。」

看到這段文字,我回答道:「誰幾級幾級一樣的結果重要嗎?我覺得小魚兒想的問題挺對的,每個人都是兩手空空地來到這個世界上,最後兩手空空地離開。結果都是一樣的,人生之間不同之處便是過程。你沒有讓他去感受其中的過程,只是去追求結果的話,那真的不是孩子的問題,孩子在用他的方式發出自己內心的聲音。」

「嗯,孩子的問題都是父母的問題。」

「你每天抽十多分鐘時間陪孩子畫畫,讓孩子在畫畫的過程中去感受創作的快樂與成就感,去釋放內心的情緒,對自我內心進行整合,而你也通過孩子的畫與話了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及時反省自己的教育方法。」

跟小魚兒媽媽交流完以後,我的內心難以平靜。在這段疫情期間,總在網上看到一些孩子做出些傷害自己的行為來。因為每天工作太忙,我實在沒有時間去分析那是怎麼回事。可是,當小魚兒的事出現時,我再也坐不住了,必須提醒各位家長千萬不要本末倒置,下面三個重要點跟大家分享一下:

1.孩子身心健康是第一位的

這場新型冠狀病毒把我們大家關在了家裡,原本天天在外面蹦蹦跳跳的孩子卻被困在狹小的空間裡,他們無處伸展自己的手腳,無處釋放自己的活力,備感壓抑,既感覺不到生活的樂趣,又感受不到自己的力量,而焦躁不安。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急需父母的幫助。父母最應該帶他們做做親子遊戲、戶內運動,幫助他們排除無聊,用積極樂觀的心態帶領孩子一起等待新型冠狀病毒被打敗的那一天。

可是,無數父母不但沒有給孩子提供幫助,反而因為每天處在狹小的空間裡,不是因為學習,就是因為玩手機,跟孩子鬧得雞飛狗跳,讓彼此都處於崩潰邊緣。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根本原因就是父母太焦慮,以致於丟失了自己的本心。在大環境改變的情況下,孩子身心健康是第一位的。可是,父母卻擔心孩子學習跟不上,甚至跟別人家的孩子比,逼迫孩子學習,所以孩子對抗,導致親子矛盾一觸即發。

2.親子關係比學習更重要

在爆發了一場又一場雞飛狗跳的爭吵後,父母覺得孩子不懂事,孩子覺得父母不懂自己。結果,彼此之間漸行漸遠。

親子關係比任何教育方法都重要。如果親子關係不好,無論你的教育方法有多正確,都無法在孩子身上發揮作用。所以,當父母在逼孩子學習時,請先維護好你們的親子關係。

親子關係良好,孩子信任你,你的教育方式才能發揮作用。無論是你讓孩子學習,還是讓孩子少玩手機,孩子都會聽取你的建議,而不是與你對抗到底。

3.保護孩子的學習興趣遠比學了多少知識重要

孩子不能去學校上學,父母確實很焦慮,既擔心孩子打亂了學習節奏,又擔心孩子跟不上。如果父母能靜下來心想想,學習興趣對孩子來說,比什麼最重要?父母就不會為這個問題焦慮不已。

學習總歸是孩子的事,保護孩子的學習興趣遠比學了多少知識重要。孩子只要願意學,即使有一段時間落後於他人,他也能迅速跟上來。

相反,如果孩子在父母的逼迫下,對學習感到厭煩不已,那麼學了再多知識也不能學以致用。即使回到學校,他也不會認真學習,最終荒廢學業。

越是焦急的時刻,父母越要安靜。只有這樣,我們才不會丟失本心,願你我謹記!

龍春華,筆名綠子靜,6歲孩子媽媽,親子暢銷書作家,龍春華親子實踐課堂創始人(ID:lch201302)。著有《嬰幼兒行為心理學》、《孩子,你是最好的自己》、《行為心理 學 : 瞬 間讀懂他人小動作背後隱藏的秘密》(已出版繁體,銷量達20萬冊)、《再苦也要笑一笑》(出版第四版)等十餘部作品。目前正專注 創作家教與童書作品,從內到外地發揮媽媽養孩子的價值!

相關焦點

  • 孩子已經在崩潰邊緣,可大多數父母卻還在堅持做這件錯事
    寫份檢討書給我……」網友們對此的態度也很兩極,有的說這孩子太倔,嘴上說認錯,但心裡一萬個不願意,還這麼吼媽媽;也有人說這個媽媽逼太緊,孩子已經情緒失控了,還咄咄逼人,難怪孩子會這麼倔!其實,當孩子已經處於情緒失控或者是瀕臨崩潰的邊緣的時候,此時還跟孩子爭論誰對誰錯、或者是強制要求孩子道歉,是根本起不到任何教育孩子的作用,只會起到反作用。
  • 孩子情緒崩潰的時候,你會比他還崩潰嗎?
    孩子一發脾氣,自己心裡就開始冒火,恨不得打孩子一頓讓他停止哭鬧。孩子情緒崩潰,自己比他還崩潰,瞬間陷入束手無策的狀態。一種原因,是這些父母小時候的情緒也沒有被允許,自己從來沒有發洩情緒的途徑,也不知道該如何緩解情緒。所以,一旦看到孩子發脾氣,自己瞬間就回歸到那種無助、憤怒的狀態。
  • 無數次遊走在崩潰的邊緣,怎麼辦?
    和孩子嗎?——孩子接不住你。和自己的父母嗎?——他們有可能接住你,可是然後呢?為你無休止的擔憂。這是你期望的嗎?有接得住你崩潰的人在身邊,你便不會遊走在崩潰的邊緣;你經常遊走崩潰邊緣,是因為身邊沒有給你舒解之人,也許正因為身邊人的所作所為,才導致/加劇了你的崩潰。(一)有的人,沒有機會崩潰!
  • 家裡有位媽媽老師,孩子表示很崩潰,父母與孩子「共情」很重要
    不要以為有位當老師的媽媽,孩子就會很聰明很愛學習,當你家裡「放」著一個媽媽老師,孩子的體驗就是:崩潰!我失去媽媽了!在長江健康傳媒上周的《心晴》欄目線上互動中,長江健康心理專家智庫專家、武漢市精神衛生中心張淑芳主任發現,很多人會不經意地把工作角色帶到家裡,使親子關係變成工作關係。她希望父母和孩子共情的起點是先回歸做父母,再和孩子換位思考。
  • 考第一被懷疑作弊,13歲女孩輕生,父母的愛是孩子崩潰時的救命草
    具體原因有待進一步核查,然而哪怕老師確實安排了補考,孩子真切感受到自己被懷疑,也不能將孩子走上絕路的原因完全歸咎於這個,充其量不過是一個導火線而已。「考試作弊需要杜絕」,但老師是否應該更細心一點?更能從呵護孩子的自尊出發去巧妙地處理這麼一個事情?孩子的親人是否對孩子有足夠的關注和關愛?在孩子接近崩潰邊緣時能及時發現,並拉住孩子?
  • 崩潰邊緣的反思,你還在對娃怒吼嗎
    易燃的炸藥包特別是有一周,我和孟孟都處於崩潰邊緣,我是被自己的情緒影響,再加上孟孟寫作業時,總是連續犯同一個錯誤,徹底讓我爆發,對著他怒吼,恨不得揍他一頓。孟孟則是被我的暴怒影響,神經繃得非常緊。其實大多時候他根本就沒有小便,只是被我的怒吼給弄得精神緊張,就像所有考試的學生要上廁所一樣。整個晚上所有的時間都是在不停地重複這些動作。甚至在廁所裡沒有小便時,會把自己急哭。整整一周的時間,直到我發現孟孟的情緒不對。他不再往我身邊湊,總是一人在那裡畫畫,雖然大多我都看不懂。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每一張畫上,都一個或幾個張著滿口利牙大嘴的恐龍,於是我開始反思自己這段時間的行為。
  • 孩子哭鬧,媽媽先崩潰了,怎麼才能做情緒穩定的父母呢?
    這簡直就是育兒的至暗時刻,然而育兒專家們還告訴我們,父母平和的情緒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天吶,我也想平和啊,誰能給我千年的修為?可是每次吼完罵完,又覺得後悔,不斷自責,覺得對不起孩子。然而下次又接著吼,死循環。
  • 高中生高二跟不上學習節奏,想休學,該怎麼辦?
    高二學生跟不上學習節奏,想休學怎麼辦?高二的學生跟不上學習節奏,這是正常現象,但是,想休學並不是一個很好的解決辦法。我認為,跟不上學習節奏是他產生想休學想法的原因,究其根本他是想要逃避學習跟不上節奏帶給他的挫敗感。
  • 孩子學習成績差,父母應該怎麼辦?
    對以學習為主的孩子們來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學習成績優異。但是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還是有不少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孩子成績差,家長也跟著著急,甚至有的父母會與恨鐵不成鋼的感覺。孩子的思維大多都有具體、形象的特點,如果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沒有及時地發展起來,可能在學一些抽象性、邏輯性強的內容的時候就會跟不上節奏。
  • 處於花季的孩子為何走上不歸路
    青春期的孩子思想發育跟不上身體發育,所以才有青春期。現在的孩子受到電腦、手機的入侵,信息漫爛。作為家長稍不注意,就會在手機爭奪戰中失敗。失敗也正常,作為家長如何面對的問題,作為現在的父母一定要跟上這個時代。平時關注孩子。下班回家後,就把工作或其他事情放在旁邊,就把注意力轉移到孩子和家庭身上來。
  • 「媽媽,我腿好疼」,8歲孩子疑似生長痛,醫生的話卻讓父母崩潰
    8歲孩子疑似生長痛醫治,醫生的話讓父母崩潰!據了解,廣西南寧一個八歲男童,父母常年在大城市裡打工,男孩在鄉下跟著爺爺奶奶生活。當時孩子喊腿疼,老人並沒有在意,以為是生長痛,長身體骨骼發育快,疼痛很正常。直到一天,父母回到老家時,兒子腿疼犯了,大喊:「媽媽,我腿好疼!」父母聽了後,抓緊帶孩子去就醫,這才發現已經遲了,骨肉瘤惡化,只能截肢才行。
  • 讓孩子充滿學習動力,成功父母這樣做
    而且那時候,兒子的學習成績在班級裡也是名列前茅的,還經常被評為優秀學生。閨蜜也經常對我說:「你真有福氣,孩子天生愛學習。我家的就知道玩,一點兒都坐不住!」我當時覺得自己應該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能夠生活在這樣一個和睦的家庭。
  • 奔三90後現狀:處於崩潰邊緣,深陷焦慮|白巖松:是美的時代
    說起90後,好像在很多人的意識裡他們還很年輕,可歲月終究沒有饒過任何人,他們還是來到了奔三的行列,算是開啟了人生的煩惱和焦慮之路。 尤其是當下工作越來越緊張的時代,再加上高昂的彩禮和房貸,雖然父母也會替90後解決一些負擔,可終究還需要自己去面對。無論是生活節奏的加快,還是工作和生活的壓力,都已經把90後壓得喘不過氣,容易陷入焦慮自然也是人之常情了。
  • 孩子怕黑又怕鬼,孩子膽子變小的源頭是什麼?父母應該從根源抓起
    這些看起來啼笑皆非的場面,實際上已經讓許多,已經忙碌了一整天的寶爸寶媽們瀕臨崩潰。要想解決小寶寶的怕黑和怕鬼的情況,就要明白孩子膽子變小的源頭,從而幫助寶寶消除恐懼心理。孩子對於幻想出的可怕事物的恐懼會在黑暗中擴大化。要想知道孩子們為什麼能「看到」鬼並害怕,就必須首先明白孩子的「泛靈期」的概念。在孩子的世界中,他認為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性格的。比如:玩具,桌子,凳子。
  • 孩子發育遲緩、學習跟不上 一查竟是患了這種罕見病
    輾轉求醫無果,一直沒有找出病因,近日,兩個孩子終於在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被確診為患上了罕見病——粘多糖貯積症II型。小王和妻子結婚後三年生了兩個男寶,但隨著孩子們漸漸長大,夫妻倆發現了一些不太對勁的地方:兩個孩子比同齡人個子矮,說話大舌頭,胳膊伸不直,走路也不太靈活……剛開始,夫妻倆覺得孩子再長大些,這些情況都會慢慢變好,直到大兒子上了一年級,學習總是跟不上,體育課的活動也無法完成,一家人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帶著孩子輾轉多處就診,但都無法明確病因。
  • 韓國自殺率排亞洲第一,女藝人更是常處於精神崩潰的邊緣
    這些都是片面地了解,真正的抑鬱症,其實是一種精神疾病。眾所周知,韓國女藝人的生存狀況堪憂,公司高層的壓榨,甚至各種不堪的傳聞,導致女藝人常常處於精神崩潰的邊緣。因為你沒法走遍他走過的路,做完他做過的事。所以如果沒有辦法完全了解,就請對他們多一些的理解和耐心。身體會生病,心靈同樣也會感冒。如果大家發現自己有了類似抑鬱症的狀態,一定要及時就醫,尋求醫生專業的幫助,要比自己獨立痛苦好的多。別給自己太大壓力,加油!
  • 孩子膽小、黏人還怕生?其實這都不叫事兒,父母真正要重視的是它
    當父母的其實很苦逼,在孩子還是個小屁孩兒啥都聽不懂、無法溝通時,他就非得整天窒息般地掛在咱的身上;等他長大了一點能聽懂話、動手能力也跟得上,咱終於可以跟他玩兒一點有技術含量的遊戲時,人家卻已經不喜歡跟咱玩兒了……所以呢,且行且珍惜,趁著孩子還黏你,多多珍惜吧。
  • 成年人的崩潰只是一瞬間,中了這三條,可能你已在崩潰邊緣
    不久之前一位外賣小哥火了,他在取餐之中,因為店家遲遲不出餐,他爆發了。 有人說是他心理素質太差,也有人說他是活該,但是你真的可以感同身受嗎?作為一個成年人,可能崩潰真的只是在一瞬間。
  • KKTV讓孩子快樂學習?
    我家孩子特別喜歡漫畫,平時回到家裡就往沙發上一趟,打開動畫看的那叫一個津津有味,如果我不呵斥他,他連作業也不想做。要是沒有看過癮,他做作業的進度都會慢上不少。所以,他的成績一直不怎麼好。為了能讓他好好學習,我想了很多辦法,可惜都是治標不治本。後來我看到KKTV AK55液晶平板電視機有在線教育的功能,就把家裡的電視換成了它。自打有了這臺新電視,我就可以陪著孩子一起快樂學習了。下面,我就來給大家評測一下。
  • 劉真逝世9個月,怕辛龍耽誤孩子,有人提議讓他交出孩子撫養權
    劉真逝世9個月,怕辛龍耽誤孩子學習,有人提議讓他交出孩子撫養權。近日臺媒曝劉真逝世已經9個月,丈夫辛龍依然沒有從悲痛中走出來,每天循環總在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始終待在家裡照顧4歲的女兒。雖然這是一件好事,但是對雙方都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