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知識不斷更新、科技高速發展的新時代,為了能讓孩子有一個更好的未來,父母基本上把學習當成了孩子的主要任務。認為孩子只有不斷讀書和學習,以後才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才能給這個世界創造美好的東西。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可以說是每個家長的心願。對以學習為主的孩子們來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學習成績優異。但是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還是有不少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孩子成績差,家長也跟著著急,甚至有的父母會與恨鐵不成鋼的感覺。
有的家長輔導孩子寫作業,會因為孩子的各種不會而著急上火,生氣懊惱,甚至會用語言或者體罰等方式懲罰孩子,越是這樣,孩子的成績往往會越差,孩子害怕,家長生氣,形成了惡性循環。
那麼具體應該怎麼做才能改善孩子學習成績差的問題呢?想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先來分析一下孩子學習成績不好的原因吧:
1、孩子智力方面存在問題
孩子學習成績不好可能是孩子的智力發展相對滯後,感覺器官先天缺陷或者後天損傷,大腦受到傷害等智力原因。
孩子的思維大多都有具體、形象的特點,如果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沒有及時地發展起來,可能在學一些抽象性、邏輯性強的內容的時候就會跟不上節奏。
2、孩子非智力方面的問題
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好可能是由於孩子的學習態度不端正、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方法不得當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如果孩子年齡比較小,性格、情緒方面也會影響孩子的學習。當孩子情緒高漲時成績會直線上升,情緒低落時成績則會一落千丈。
3、家長、老師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存在問題
孩子成績不好可能和家長與老師的教育有關,比如家長對孩子學習上的困難視而不見,或者隨便訓斥孩子等;老師水平有限,上課枯燥無味,學生和老師之間存在矛盾等。
4、環境方面存在問題
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好還可能和環境有關,學校是孩子學習的主要場所,如果學校學風不好,設施設備不完善,課間活動內容不豐富,肯定會對孩子的學習成績造成影響;孩子與社會上的不良分子相接觸,受到社會上不良風氣的影響,也會使孩子的學習成績下降;在家庭中,家庭的結構、家庭成員的素質、學習條件、學習氣氛等都會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
由此可見,孩子學習成績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這樣的話,家長要想改善孩子的學習成績問題,就要抓住主要原因,比如幫助孩子樹立明確的學習目標,教育孩子要有一個端正的學習態度,掌握正確的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等。
第一、對孩子既要理解寬容,又要嚴格要求。
在整個教育的過程中,家長一定要注意:對孩子不能一味的理解和寬容,也不能只知道對孩子嚴格要求。雖然說「嚴師出高徒」,但是並不見得適合所有的孩子。
第二、家長需要積極主動地與孩子的老師取得聯繫,徵求老師的建議,交換情況,共同磋商,找到好的辦法。
我們都知道,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家長和老師的共同努力。家校合作也成為了我們素質教育新課改的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
家長不能單純地認為,孩子學習成績不好就是老師的原因,就是學校的責任。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的使命「要給孩子講好『人生第一課』,幫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夯實孩子成長的起點和基點。
先接受家庭教育,後接受學校教育,終身接受家庭教育。
所以家長一定要明確自己的責任,主動聯繫孩子的老師,經常與老師交流孩子在校的學習情況,與老師反應孩子在家的表現,共同尋找解決孩子問題的好辦法。
第三、父母調整好自己的心態
如果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好,父母有必要先調整一下自己的心態,不要對孩子的要求過高,不給孩子增加無形的壓力。應該和孩子一起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適合孩子實際能力的目標。
孩子的目標要循序漸進,要鼓勵孩子的每一個進步,不斷地給孩子增強成就感和自信心。
考試分數雖然是作為了衡量孩子學習優劣的標準,但是父母不能把考試成績作為證明孩子學業的全部。分數並不是評價孩子的唯一標準,擴大孩子的知識面,教會孩子如何學習,遠比考試分數要重要得多,對孩子今後的成長更為重要。
父母只有信任了孩子,對孩子滿懷期望,才能調動孩子學習的動力,增強孩子的信心,從而從根本上上解決孩子學習成績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