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是孩子成績的分水嶺:如果把握好了,娃未來學習更輕鬆

2021-01-18 西紅柿媽媽

文|西紅柿媽媽

近幾年,全職媽媽和職場媽媽一直是個爭議的話題,現實總讓很多寶媽無從選擇,特別是當娃上三年級後,讓很多寶媽無奈又心酸。

經濟緊張的一年,寶媽無奈「辭職」,原因很現實!

李瓊選擇在這個時候辭職了,在疫情剛過的2020年,很多人再憋屈不滿也會按捺下「辭職」的心,轉而繼續堅守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但李瓊卻辭職了,問及理由,她十分無奈地說:「孩子已經讀小學三年級了,現在學習越來越吃力,我只好選擇全職在家輔導孩子了!」

原來,李瓊為了孩子的未來,兩人決定辛苦一點,再節約一點。丈夫每月有8000左右的收入,養活一個家也勉強夠了,只希望兒子的成績可以提升上來,考一個好一點的中學。

而朋友的這個選擇,我們還是非常不解,雖然朋友工資只有4000左右,但1.2萬的家庭收入,比8000元一個月來說,生活還是寬鬆很多!

而且有一份自己的收入,在家裡說話也硬氣,如此不會舒適很多嗎?

而另一位做老師的朋友,卻告訴了我答案:「三年級是一個分水嶺,能決定孩子未來學習的起點,所以我的學生中,許多寶媽都會在孩子三年級左右辭職,專職帶孩子。」

為了孩子,寶媽們覺得做的一切犧牲是值得的,即使很無奈地辭職,也是可以接受的。

那關鍵的小學三年級,到底有哪些重要因素存在呢?

1、三年級學習難度開始升級。

一、二年級的學習多是以直接簡單的識字、認知為主,內容非常的基礎,是屬於記憶的內容。

而三年級開始,會出現一些需要理解深度學習的內容。

這時候就要認真地聽講,耐心地思考,才可以真正掌握需要學習的知識。

此時,孩子如果無法在課堂上跟上老師的節奏,回家又沒有辦法很好地複習並且吸收知識,孩子的成績會開始落後於其他同學,差距會越來越大。

要知道,這個關鍵點沒有把握好,孩子很可能會一直吃力地學習下去。

2、三年級是孩子學習興趣的啟蒙時期。

正向的激勵會讓孩子有動力更深入地研究學習,激發求知慾。而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慾被開啟期,基本在三年級開始形成。

所以,為了讓孩子越學越有勁,越學越開心,家長會在孩子這個深度學習的開始,就培養起孩子的學習興趣。

3、三年級是父母評估孩子學習成績的第一個關鍵時期

孩子在一、二年級的時,可以輕易地考取雙百分,父母就會認為孩子已經有很強的學習力,不需要太多的關注幹預,從而對孩子的學習放鬆警惕。

可父母不知道,很多成績好的孩子,一進入三年級,成績就直線下降,仿佛一下子就變「笨」了。

其實,不是孩子變笨了,而是三年級開始,才是孩子的真實水平的展示期,也是孩子學習習慣的成果展示期。

這個時候,父母對孩子進行評估才是真實穩定的時期。

所以,三年級是孩子的分水嶺這是有根據的,也需要父母認真的對待。

但處理的方法只能寶媽選擇辭職嗎?有沒有更加合適的處理方法呢?

1、轉換工作崗位,或轉換到其他的公司

如果工作時間非常長,而且需要長期出差、外出的工作,寶媽可以嘗試申請轉換到上班時間固定的其他崗位。

如果換崗無法解決問題,可以留意其他行業的崗位,並且有意識地不斷的提升自己的能力及學識。

如此,寶媽可以有一份穩定的收入,也可以花費更多的時候在教育孩子上面來。

2、夫妻雙方協調,共同度過關鍵時期。

教育孩子不是寶媽單方面的工作,公平來說,父母雙方都有共同的責任。

所以,不能單方面強調寶媽的付出,而是夫妻兩人理清觀念,共同承擔孩子的教育工作。

夫妻可以協商孩子的教育分工,包括金錢、時間、精力的投入,都盡力地做到相互協調、相互尊重。

如此,依靠兩人共同的力量,也能幫子平穩地度過這個關鍵時期。

3、自小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孩子的學習是以孩子為主,如果想要教育孩子輕鬆又有效果,父母一定要事先「未雨綢繆」。

從孩子幼年時期開始,家長就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特別是小學一二級的時候,家長一定要狠抓學習習慣。

對小學來說,三年級是個關鍵的時期,可從孩子未來十幾年的學習生涯來說,重要的不僅是三年級,整個小學6年都是非常重要。

整個小學階段是孩子身心發育的關鍵期,孩子的許多個性特徵和行為習慣會在小學形成,並且對以後的人生千萬深遠的影響。

1-3年級要幫孩子打好基礎,4-6年級要重視孩子的生理、心理動蕩期,還要做好小升初的備戰,所以只要孩子進入小學一年級,家長就得在學習習慣方面重視起來,不能敷衍。

但是很多寶媽需要上班,沒有太多的時間輔導孩子,怎麼辦呢?而有的寶媽即使全職在家,也不了解孩子每個年級的心理特徵,他們可能陪多錯多怎麼辦呢?

鑑於大家的困惑,我推薦家長們仔細研讀《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這本書,作者于敏老師本來就是語文老師,有20多年的教學經驗,對小學每個年級孩子的心理特點都很了解,對青少年學習能力、家庭教育、心理方面的研究都有獨特的見解,所以她寫的這本書針對性很強、實操性也很強。

《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這本書中分別描述了小學六個不同年級孩子的心理特點,他們會遇到哪些學習和性格問題,還給出了具體的解決措施。

包括孩子學習焦躁怎麼辦、沒辦法適應小學生活怎麼辦、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孩子磨蹭怎麼辦、偏科怎麼辦、孩子經常犯同樣的錯誤怎麼辦、孩子自卑、學習效率不高怎麼辦等等……

這本書除了學習方面的「解憂」,還在孩子品德、能力培養方面給出了專業的意見,最後一章還教父母如何跟孩子和諧又高效的溝通,篇篇有技巧,非常的實用。

現在這本書活動價只要29.9元,不到一頓肉的價格就可以買到這本實操性很強的家庭教育的書籍,可以用整整六年,一胎用完了二胎還可以繼續用,非常划算,感興趣的可點擊下方連結下單。

想要孩子的小學三年級後學習更輕鬆,父母又不痛苦,那麼從此刻起,父母就要深入地思考,為未來規劃好方向、引導孩子順利度過地小學生活!

相關焦點

  • 成績下滑的「三年級現象」,三年級是道坎兒,家長如何幫娃度過
    但是到了三年級之後,不不知道孩子怎麼了,學習也有在學,就是成績上不去。」小林媽媽苦惱地同我說道。聽了小林母親的故事,我以為我在閱讀生涯中遇到了滑鐵盧。如果結果差距太大,特別會影響心情和心態。人不是十全十美的,所以有時候成績落差大是正常的。孩子三年級成績下降,家長指責也沒用。
  • 影響孩子上大學的不是高考,而是小學三年級和初一,為什麼這麼說
    清華大學的一名教授曾經在一次演講中說過,影響孩子前途的並非是高考,而是初一和小學三年級,很多人聽後都表示很疑惑,其實道理非常簡單,學生的成績並非一蹴而成,是經過日積月累之後才得到的進步,很顯然考取大學也是。影響孩子上大學的不是高考,而是小學三年級和初一,對此你怎麼看?
  • 如何跨越三年級語文分水嶺?
    4、三年級上冊開始學習文言文 孩子在三年級的語文學習當中,開始接觸簡單易懂的文言文。在學習古文時要求孩子能夠感受古文的節奏感、意蘊感,並且能夠通過注釋,讀懂故事、理解故事、講好故事,感受文言文的語言特點。
  • 把握孩子語言學習黃金期,TomABC少兒英語課程體系更適合中國孩子
    除了很多地區在小學開設英語課外,更多的家長則在孩子學齡前,就選擇培訓機構開始英語學習。現在的孩子,英語啟蒙越來越早。家長們都清醒地認識到,要充分利用孩子的語言學習爆發期。所以,很多三到四歲的孩子已經報名各種線上線下英語機構,甚至很多孩子從一出生父母就開始給他們磨耳朵。英文兒歌、英文動畫為孩子循環播放,提升孩子對英語的興趣。
  • 成績滑坡的「三年級現象」:家長要狠抓3個策略,幫娃順利度過
    孩子的小學教育非常重要,小學6年,哪一年最重要,最不能鬆懈?不是剛進學校的一年級,也不是即將升學的六年級,卻是「危險的」三年級。三年級是一道分水嶺,努把力可成為學霸,稍不小心則成為學渣。這是教育界廣泛流傳的一句話。三年級是小學階段非常重要的轉折點,對孩子的整個學習生涯有很大的影響。
  • 小學階段拉開差距的不是智商,教育的關鍵是在一二年級狠抓好習慣
    面對孩子的高分,很多父母覺得孩子適應了學習,結果,到了三年級,教材的側重點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很多孩子無法適應,對學習失去了信心,導致成績下滑。如果父母對孩子一二年級的好成績過於看重,覺得孩子成績好了,就省心了,就讓孩子隨便去學了,其實父母是被這種不能代表孩子未來也成績好的假象迷惑。
  • 小學語文成績具有「欺騙性」,一二年級不重視,三四年級拉距離
    小學教育圈裡有一句話流傳甚廣:「一二年級不相上下,三四年級兩極分化,五六年級天上地下。」 孩子上了小學後,總有家長問: 「我家孩子幼小銜接就在學語文了,一二年級時語文經常能拿100分,怎麼上了三年級後成績下滑的那麼厲害?甚至90分都拿不到了。」
  • 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造句練習題!提升成績的好資料,替孩子收藏好
    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造句練習題!提升成績的好資料,替孩子收藏好造句是小學語文的學習基礎,同時也是二年級語文的重點學習內容,很多孩子跨過一年級進入二年級過後,其實語文的學習思維是沒有跟上的,所以面對造句題部分同學會顯得手忙腳亂,無從下手。像字詞句之間的關聯性不強,句子的內容與題目的意思完全不相符等,都是二年級的孩子在造句的時候所常出錯的點,那麼應該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
  • 小學一二年級成績墊底,三年級卻逆襲成學霸,家長的做法值得借鑑
    爸爸「不上心」,兒子自己做作業由於學齡前,兒子沒有提起學,上了小學後,成績一直不太好,勉強跟得上,每次別人考90多、100分,兒子才考七八十分。要是別的家長肯定著急了,但是這個爸爸卻對孩子的學習「不上心。」
  • 朋友圈曬娃止於四年級,家長們怎麼了
    有親子育兒專家發現,超七成的孩子在四年級之後,在父母的朋友圈中「消失」了,「0-6歲天天曬,孩子幹啥都可愛。四年級開始,娃就消失了,除了抱怨陪寫作業折壽,為心臟支架降價歡呼,就像沒生過孩子一樣……」 從「曬娃狂魔」到「淡定老母」,這一屆家長怎麼了?
  • 三年級孩子數學成績普遍下降,反覆練不見起色,問題出在這上面
    前幾天我寫了一篇三年級是小學分水嶺的文章,有不少家長產生了共鳴,也有部分老師和我私下交流這種現象,尤其對數學而言,數學理解力和實際應用能力確實有不少孩子出現困難。對於這種現象,不少老師也困惑,為什麼一個班裡有少部分孩子能考滿分,但優秀成績的孩子數量急劇下降,甚至出現不及格現象呢?
  • 警惕語文成績「假象」,為何贏在一二年級,卻輸在了三年級
    小學圈裡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一二年級不相上下,三年級開始分化,四五年級兩極分化。」 我們一二年級的小朋友都非常自信,經常拿著雙百的成績單,高高興興的放學回家炫耀,並且家長也認為自己的還真是「學霸」一枚了,可是好景不長,一升入三年級成績下滑,並且是語文數學一起下滑。
  • 為什麼學過畫畫的孩子,更有可能是學霸
    小學圈家長裡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一二年級不相上下,三年級開始分化,四五年級兩極分化。很多資深的老師都說過,三年級是一個重要分水嶺:許多孩子一二年級成績很好,到三四年級就開始跟不上。不明所以的家長看到孩子成績下降,還誤以為是孩子學習懈怠了,不夠努力。
  • 為三年級做準備,二年級數學下冊《除法》知識要點、易錯點解析
    小學一二年級的數學一方面是讓孩子把數學基礎夯實,另一方面重點是讓孩子通過一、二年級這兩個學年學會如何學習數學。小學六年分三個階段,一二年級的孩子學習更多依賴父母老師的他律督促引導,五六年級的孩子大多能夠自主學習。
  • 小學四年級:數學知識點歸納總結,內容全面,給孩子複習用!
    小學四年級:數學知識點歸納總結,內容全面,給孩子複習用!數學是孩子們學習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一門課程,養成邏輯思維的主要學習所在。而小學四年級,是小學階段的一個分水嶺,從低年級過渡到高年級,因此也有很多孩子在這個時候一下子無法接受新的學習壓力而導致成績不理想。
  • 「原版娃」小學英語學習規劃初談
    今年Oscar剛剛成為小學生,公立課內英語內容對原版娃可以說非常簡單,於是我開始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原版娃上小學後應該如何規劃英語學習?筆者翻閱了不少資料甚至論文,參考了很多英語牛娃的成長經歷,在思考中不斷實踐,摸索前進。
  • 三年級英語試卷新鮮出爐,孩子考了58分,家長心態要崩了
    進入三年級,發現好多一二年級成績優異的孩子,呈現斷崖式的下滑現象,甚至不及格,逐漸成為常態。三年級果然逃不出這一"魔咒":分水嶺和兩極化。原因只是到了三年級,孩子們新開了兩門科目:英語與科學,尤其是些男孩子,成績退步幅度太大,與平時貪玩,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等因素有關。下面是小學三年級英語試卷,聽力部分(50分),筆試部分(60分),總計110分。
  • 三年級選鋼筆攻略:家長把握3個原則,幫助孩子選好鋼筆寫好字
    經過1-2年級的書寫練習,同學們對硬筆的熟練使用程度已經可以開始嘗試用鋼筆來寫字了。做好了使用多種書寫工具的準備,鋼筆書寫從硬度、書寫規範和習慣上,優越於水性筆,可以幫助我們的學生更熟練地掌握書寫的規則,體會到書寫的技巧。那麼到了三年級,家長該如何給孩子選鋼筆呢?有些經濟條件比較好的家庭,給孩子買進口、買高檔的鋼筆。
  • 小學英語:1~6年級必備基礎知識匯總,給孩子英語打好基礎!收藏
    小學英語:1~6年級必備基礎知識匯總,給孩子英語打好基礎!收藏英語是一個語言類科目,就像我們的母語語文一樣,語文科目因為是我們平時經常接觸的科目,所以說很多孩子學習起來就會非常的輕鬆,但是很多孩子學習英語就變得非常的困難,正是因為我們沒有說英語的語言環境缺少語感少用就學習起來很困難。
  • 小學一、二年級,先抓習慣再談成績,好習慣比一百分更重要
    孩子上學後,最重要的是什麼呢?相信肯定有家長會說:「當然成績最重要了」。沒錯學習是重要,只有小學階段打好基礎,在未來上高年級的時候,孩子才能跟得上學習進度。但是在我看來,這並不是最重要的,孩子剛上小學,我們不能只看孩子的學習成績,最先抓的是孩子的學習習慣。小學時期知識都不是很難,孩子只要用心學點就能考取高分。但如果孩子沒有好的學習習慣,再上幾年學很容易就被其他孩子拉開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