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學後,最重要的是什麼呢?相信肯定有家長會說:「當然成績最重要了」。沒錯學習是重要,只有小學階段打好基礎,在未來上高年級的時候,孩子才能跟得上學習進度。但是在我看來,這並不是最重要的,孩子剛上小學,我們不能只看孩子的學習成績,最先抓的是孩子的學習習慣。
小學時期知識都不是很難,孩子只要用心學點就能考取高分。但如果孩子沒有好的學習習慣,再上幾年學很容易就被其他孩子拉開差距。但我們要知道小學一、二年級是培養好習慣的關鍵期,如果這時家長只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而學習的不良狀態沒有改正過來,終究會影響孩子的學習。
小學一、二年級應該養成哪些好習慣?
1.上課時認真聽講
小學、二年級的孩子,最大的問題就是上課不認真聽講專注力特別差。老師要強調很多次課堂紀律孩子們才能乖乖聽課。而且這時的孩子大多都7歲,本身專注力就不是很足,第一次上學對於孩子來說是嶄新的開始,周圍的一切對於孩子來說都特別新奇,孩子們難免會注意力分散。
所以,我們要讓孩子養成的第一個習慣就是,要讓孩子上課時保持高度的專注力。舒爾特方格就是訓練孩子的專注力很有效的一個方法,在一張紙上打亂寫出1-25數字,然後要孩子用手指指出並朗讀,用時越快孩子的專注力就越強。
培養孩子專注力,除了會讓孩子玩舒爾特方格,我還會用到專注力訓練書。我給孩子選擇的是這套《德國好奇狗陪你學專注力訓練》,這套書共有7冊,這是德國孩子人手一冊的專注力訓練書,而這套書在歐洲也暢銷了30年,是我比較信賴的一套書。
書中主要通過有趣的配圖和遊戲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我家孩子就非常喜歡這套書,在他做這套書後,我明顯的感覺到孩子的專注力有了提升,在學習時能專注的坐很長時間。而且這套書不僅能訓練孩子的專注力,對記憶力、判斷力、觀察力等都有不錯的效果,給孩子購買一套專注力訓練書,相信孩子一定會越來越專注。
2.今日事今日畢
很多孩子在剛上學那階段,無論做什麼都習慣性拖沓,例如放學回家不先寫作業,每次都把寫作業放在最後,導致很晚才寫完。還有的孩子總把今天的事情拖到明天,明天拖後天。放到學習上也是一樣,總把學習往後拖,積攢多了再想學習就會特別困難,這樣的不良習慣日後都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所以,孩子剛上小學時,家長一定要讓養成今日事今日畢的好習慣。
3. 好的生活習慣
在小學一、二年級,還應該讓孩子養成好的生活習慣。例如有的孩子喜歡賴床,上學總遲到。衛生整理不乾淨,上學一天回家衣服就很髒等等,孩子的生活習慣不好,學習也很難有出色的成績。回看歷年的高考狀元,他們身上都有很好的生活習慣,會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豐富自己的業餘生活,並且他們還很自律。所以,小學一、二年級,父母也要培養孩子的生活習慣。
培養孩子好習慣,我建議家長給孩子選擇一套繪本書。讓孩子從故事中影響自己的好習慣是很有效果的,我給我家孩子用的是這套《好孩子好品質系列》,這套書總共有12冊,這套書可以教會孩子很多道理。而且這套書是由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副理事長祝士媛女士傾情推薦,家長可以放心買給孩子,書的內容質量和品質都很有保障。
這套書還有包裝禮盒,裡面還有一個身高尺,可以測量孩子的身高變化。這套書的書面質感很好,不硬不軟正合適,邊角處還做了彎曲的設計,家長不用擔心會劃傷孩子的皮膚,給孩子選擇這套書,相信一定可以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好品質、讓孩子逐漸能夠學會自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