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性格重要的幾點,父母應該重視!

2020-12-24 吳阿靜1

一個人的性格有時候決定著他的行為習慣、處事方法、學習方法以及未來獲得的成就,甚至在面對困難的時候都會比平常人更穩重。

如何給孩子培養一個好性格?

大家首先應該知道: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發展規律,而這個規律是由父母給予的教育方式的不同而不同的。

每一個育兒方法家長都應該理解並且會用在孩子身上,根據家庭環境的不同,靈活使用每種方法。

就像一對雙胞胎,雖然一母同胞,但是性格和習慣卻天壤之別,這種就需要不同的引導方式。

比如:

兩人參加舞蹈賽,同樣都得了銅牌,但是兩人對這個成績的解讀卻是各不相同:

姐姐小雪說:我是不是跳的不好啊,教練可能會兇我。我這次怎麼那麼差啊,明明是有能力拿金牌的,肯定是因為我表現不好,我太笨了......

妹妹小雨說:這個裁判肯定不公平,我明明每個動作都很標準,但是就是得了銅牌,以後再也不要這樣的裁判了。

姐妹兩人面對成績時,一個自責,懷疑自己;一個太過自傲,懷疑他人。

所以在面對這樣的兩個性格大不相同的孩子時,就應該:

姐姐小雪需要鼓勵,引導她發掘自己的優勢,越來越自信;

妹妹小雨需要引導她正確看待得失,認清自己,並且明白自己和對手的差距。

家長要明白的一點就是:孩子的性格對人生會造成很大的影響,甚至會讓人生出現轉折點,當有一個好性格時,對待很多事情也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而孩子性格培養的最佳階段就是5-14歲,家長要抓住這個年齡段培養孩子的性格。

那麼我們到底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性格呢?

1、父母愛孩子要有原則

在這個到處都是誘惑的世界裡,家長教育孩子就更加艱難了 。讓孩子養成遵從原則的習慣,就要從小開始教育。

父母在孩子小時候要對孩子說不,或許孩子小時候會打滾哭鬧,但是若是長大之後再說的話,孩子可能就會奪門而出。

就像在孩子小時候父母帶孩子出去玩,原本說好不買東西,但是只要孩子在玩具攤前耍賴撒嬌要求買玩具時,父母多半都是拗不過便答應了......

但是若是父母執意不給孩子買,其實也就只是撒潑打滾便過去了。

家長要讓孩子明白:我很愛你,但是我的愛也是有原則的。

那麼當孩子從小在一個有原則的家庭中長大,那麼長大之後為人處世就會有原則。

2、讓孩子學會理解別人的感受

孩子小時候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所以父母一定要注意培養,讓孩子學會了解別人的感受。

學會體諒父母辛苦的工作,也讓他們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是所有人都應該伺候自己。

就像現在常見的公交讓座問題一樣,本來你坐在座位上好好的,忽然來一個小孩子告訴你「我是小孩子哎,你應該給我讓座的。」雖然道理上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就是這種理所當然的態度就讓人感覺很不爽。

那麼如果孩子理解別人的感受可能就不是這個樣子,就算是應該要讓座,孩子在心裡也會想「他好像也很累了」。

只有讓孩子學會理解別人的感受,那麼以後別人也會儘量理解孩子的感受。

3、等待

在生活中,需要等待的事情太多了,買菜需要等待,考試需要等待,有時候連上個廁所也需要等待。

有的孩子性子急,長大後也一樣,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要讓孩子知道,有些事情不會立刻就有結果,都需要等待,而在這個等待的過程中還要表現的好,這就要求一個人的各個方面,耐性和等待其實是非常重要的品質。

孩子的良好性格都是靠平時一點一點培養起來的,父母平時要做個好榜樣,以身作則,監督和引導孩子的發展。

而培養孩子好性格的方法其實並不止上面這些,卡通少兒節目的主持人彩虹姐姐推薦的一本書中就有如何培養孩子好性格的方法。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下面【去看看】:

相關焦點

  • 父母重視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別太依賴別人
    平時孩子的起居飲食都是自己來,閨蜜是從來不會幫忙的,這樣也形成了孩子獨立的性格,反正一個人出門在外絕對沒有問題,自己照顧自己完全可以。獨立性對於孩子來說,真的很重要,俗話說: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確實如此。很多家長都注重培養孩子獨立自主,其實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好處?
  • 孩子一遇到困難就逃避?健全人格培養,這種逃避性格也要及早重視
    文/爸媽快來看都說天下父母心,希望孩子一生可以安逸幸福也是絕大部分家長的心願,但現實生活卻告訴我們:安逸幸福的生活離不開才華橫溢、離不開經濟條件支撐,更離不開健全人格的發展。迴避型人格的孩子他們遇到問題後往往都是選擇逃避、甚至直接放棄,這對孩子的社交、學習包括成長都是非常不利的,這樣的性格說輕了是孤僻、說重了就是冷傲,如果孩子在遇到問題後還不知道積極主動,那麼在眾多機會的蓄水池也也將會錯過很多參與的機會,所以在孩子的健全人格培養裡孩子們一定要多注意孩子的逃避性格預防。如何預防、根治孩子的逃避性格?
  • 性格決定孩子命運,父母決定孩子性格(深度好文)
    決定孩子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在於父母幫助孩子培養一系列的重要性格特質。來源 | 男孩派原創知乎有一熱門話題:「怎麼判斷孩子未來是否有出息呢?」紀錄片《性格的真相》經過科學求證後得出結論:「遺傳因素決定了性格的40%到50%,性格的其他決定因素來源於環境。」要想培養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品格,家庭教育十分重要。」父母不同的教育方式,會培養出不同性格的孩子,大方向決定了孩子的命運走向。
  • 怎樣培養自覺的孩子?父母先放下「孩子應該……」的控制想法
    當我們結婚,就會成為父母,可是我們為什麼要成為父母,卻沒有多少人真正思考過。當成為父母之後,我們又想過,要把孩子培養成一個什麼樣的人嗎?當孩子一天天長大,變得叛逆,難以溝通,我們會焦慮,煩燥。想像小時候一樣管控孩子,卻發現事情已經脫離了掌控。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什麼現在親子矛盾那麼多,因此也發生了許多惡性事件。
  • 培養孩子的情商、智商,但「逆商」培養更為重要
    現今家庭, 父母對孩子的智商 、情商的培養 特別關心, 卻忽略了對孩子逆商的培養, 網絡報導過很多叛逆孩子事件,都能告訴我們.逆商的培養 對孩子的成長尤為重要 。很多父母只重視孩子智商情商的培養, 忽略了對孩子逆商的培養, 心靈逆商的培養 對孩子是有意義的 ,得到逆商培養的孩子才能遇到環境的時候不走極端 ,才能夠做到不圖一時的快樂 ,不做一時的衝動 。
  • 父母如果從這幾點改變自己,雙方關係不會緊張,不會讓孩子誤解
    同時,父母也是出於對孩子的愛,才會盡心盡力的養育孩子。但是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一直默不作聲的愛孩子是不行的,父母要學會表達愛,讓孩子感受到對他的愛。父母如果從這幾點改變自己,雙方關係不會緊張,不會讓孩子誤解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無私的,但也要讓孩子感受到這份愛,不能只是默默付出,讓孩子當成理所當然。
  • 你給我滾,孩子說髒話,狠話,父母的反應很重要
    性格養成期簡單點的說,孩子的性格除了極少的一部分是天生的以外,後天的養成和家庭的耳濡目染是分不開的。我們很多時候能夠在孩子身上看到父母的影子,正說明了性格養成期間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同時也說明了基礎教育的重要性,那麼性格養成的關鍵期是什麼時候,我們應該做什麼呢?胎教以及嬰兒時期的教育胎教主要是對聽覺、感覺、觸覺、方面的培養,培養嬰兒的感知能力。嬰兒時期的孩子依賴性強,雖然更多的是生理需求,但是心理方面已經開始發育了,這個時候要給寶寶建立足夠的信任和依賴。
  • 著名心理學家:父母2種「常見」行為,正在培養一個低情商的孩子
    著名心理學家:父母2種「常見」行為,正在培養一個低情商的孩子「家庭生活是我們學習情緒的第一個學校。」 ——《情商》作者、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現實生活中,我們家長一直重視孩子的教育與成績,很少重視孩子的情緒教育,但是由於社會的發展。無論是學校還是工作中,會發現孩子的素質教育越來越重要,特別是孩子的情緒管理與情商。
  • 家有倆娃,總是強迫「大寶讓小寶」的幾點危害,父母們要重視
    兩個孩子的家庭,如果你也總是會有意無意地要求「大寶讓小寶」,那麼可要注意了,有幾點危害,對兩個孩子的影響都很大。家有倆娃,總是強迫「大寶讓小寶」的幾點危害①影響大寶的身心健康不利於父母和大寶之間的親子關係,畢竟沒有二寶的時候,父母可不是這樣的。
  • 孩子偷東西了,父母應該怎麼辦?
    儘管孩子們偷竊的理由有千千萬,而且年齡尚小的孩子可能還沒有「偷」的概念,但面對孩子們早期的偷竊行為,依然需要我們父母正確的引導。家長們必須要重視,但也沒有必要一聽到「偷」這個字就自己先跳腳暴怒,不由分說把孩子暴打一頓或者臭罵一番。
  • 培養孩子個性和性格的發展
    個性中最重要的兩個方面:一個是性格——是心理特徵的反映,性格是在後天生活環境中形成的心理特徵,性格一旦形成具有相對穩定性另一個是能力一行事特點可以說,個性品質在長大後的個人成就中起主導及決定作用在嬰兒期,當生理需要(如吃奶、擁抱等)得到及時滿足時,寶寶就產生信賴感;而基本生理需要得不到滿足時,寶寶就開始產生對「人」和「世界」的不信任感和源於自身的不安全感。
  • 面對孩子3歲的叛逆期,6個關鍵性格養成尤為重要,家長要重視
    在這個階段很多家長都是崩潰的,不知道孩子的性格哪裡出了問題,只知道說教,可是效果卻微乎其微。培養孩子的智商固然重要,但對三歲的孩子還有更重要的!小虎剛過完3歲生日,媽媽就發現,他的性格大變。以前帶著小虎不管是做遊戲還是學東西,他都很配合,而且媽媽說什麼,她都會認真聽,照著做。
  • 好奇心對孩子的多方面有促進作用,應該如何培養呢?這幾點很重要
    前面幾天的杭杭都說到了好奇心,好奇心可以促進孩子的學習的動力以及孩子的想像等等。那麼由此可見好奇心在孩子的成長之中是非常重要的東西,很多孩子需要發展的地方都可以從好奇心開始,畢竟好奇心可以促進孩子主動去學習和認知。那麼有些孩子天生就有好奇心,但有些孩子的好奇心是需要在生活中慢慢培養的。那麼請問有什麼方法可以提高孩子的好奇心呢?杭杭今天要給大家推薦幾個方法,希望對大家有用哦。
  • 孩子6歲前,三個重要的敏感期,父母應該怎麼做你知道嗎
    由此可見,0至6歲是孩子成長最重要的時期。孩子的各個敏感期也集中在這階段閃現出來,作為孩子第一任老師的父母,當孩子0至6歲各個敏感期閃現的階段,究竟應該怎麼做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有利,父母一定要心中有數。所謂敏感期,是指孩子成長過程中,兒童受內在生命力的驅使,在某個時間段內,專門吸收環境某一事物的特質,並不斷重複的過程。
  • 如何培養一個好性格的孩子?李玫瑾:要抓住性格形成的關鍵期
    可見,想要培養出一個好性格的孩子,就要從孩子小時候開始努力了。犯罪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教授,不止一次在講座中提到3-6歲是性格形成的關鍵期,家長要抓住好好引導孩子的性格。堅毅、自控力、好奇心、責任感、樂觀、熱情和社交能力。
  • 孩子想像力要靠培養,把握好這幾點,或許能激發想像思維
    孩子的想像力是很豐富的,但隨著孩子漸漸長大,很多家長發現孩子的想像力變得越來越差。孩子的想像力要靠培養,只有培養好孩子的想像力,才能激發孩子的想像思維。那麼,培養好孩子的想像力有多重要,接下來將為大家好好分析一下。 一、培養孩子的想像力有多重要? 1、促進孩子的創造力 培養好孩子的想像力是很重要的,良好的創造力都是靠豐富的想像而來的。孩子的想像力好,才能促進孩子的創造力。
  • 「哭窮」的父母最差勁,培養孩子的金錢觀,家長應做好這3件事
    培養孩子不僅是智商和情商的結合,孩子的金錢觀念也很重要。因為這影響了孩子以後處理事情和處理性格關係的模式;決定了孩子為人處事的思維高度。現在的孩子生活在一個好得多的經濟環境裡,很多孩子從小衣食無憂,真的比父母不滿足於零食或保暖衣物的情況好很多。同時,很多家長也注意到,要重視和培養孩子的金錢觀念。否則,孩子很可能變得奢侈或非常吝嗇。
  • 孩子孤僻、沉默怎麼辦?這幾招培養孩子活潑好動的健康性格
    1、 父母的過分保護和限制我小時候吧,父母最看重的就是學習,還好我爭氣,成績一直都不錯;父母為了保障我的學習不受影響,取消了我出去玩的權力,面對小夥伴的邀請,爹媽就替我出面拒絕,就連想讓朋友來家裡玩都不被允許,因為他們覺得這樣才能保證我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至於「玩」,並不重要;長時間地遠離人群,
  • 孩子的睡姿會暗示性格,家長們注意了,如果是最後一種要重視
    就是從孩子從小到大的睡姿,也暗示著孩子長大以後會形成的不同的性格。家長們平時可以注意一點,可以很好地了解孩子的狀態。但是寧寧記得孩子以前跟自己睡覺的時候經常都是呈「大字型」的睡姿。後來諮詢了才知道,孩子的這種睡姿是因為沒有安全感的情況。原來之前,寧寧覺得男孩子就應該要勇敢活潑一點,為了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和性格,於是寧寧在孩子2歲的時候,就開始跟孩子分房睡。
  • 孩子是白紙,父母是畫筆!娃的性格如何,取決於家長怎麼「畫」
    不是的,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引導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當孩子出現以下行為時,作為家長,應該嚴肅對待並及時糾正。1、孩子懶惰,不願意承擔力所能及的事情現在小孩子大多是在父母、長輩的呵護中長大的,很容易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惡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