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白紙,父母是畫筆!娃的性格如何,取決於家長怎麼「畫」

2020-12-27 齊姐育兒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每個孩子出生的時候都是小天使,而後在其成長的過程中,性格逐漸養成。

很多人會發現,有些孩子長大了依然是天使,善良、懂事、有責任心;而有些孩子長著長著就變了,變得蠻橫、說謊、做事不考慮後果……遇到這樣的孩子,不僅家長頭疼,身邊的人也會十分不滿。

那麼,是什麼原因會導致如此迥異的情況出現呢?僅僅是因為每個人性格不同嗎?

不是的,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引導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當孩子出現以下行為時,作為家長,應該嚴肅對待並及時糾正。

1、孩子懶惰,不願意承擔力所能及的事情

現在小孩子大多是在父母、長輩的呵護中長大的,很容易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惡習。家長們也十分縱容,覺得孩子還小,應該予以關懷和呵護。

但是這種過度的關愛對於孩子的成長是不利的,長此以往孩子會缺乏自理能力,無法獨立,也會缺乏責任感。

相反,家長應該鼓勵孩子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做一些事情,甚至是幫助家庭分擔一小部分的「家務」。比如衣服要自己穿、想玩的玩具要自己去拿並在玩完後放回原位、自己的襪子自己洗等等……

這些都能夠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並幫助孩子養成獨立自主的性格。

2、孩子脾氣大,不分場合發洩情緒

孩子們總是會出現情緒控制不好的時候,被別的小孩子搶走玩具、不小心磕到碰到、對某些事情不滿等等,都有可能會導致孩子亂發脾氣或者是大聲哭泣。這時候作為父母能做什麼呢?

首先家長不能因為孩子不聽話而生氣甚至發脾氣,否則只會讓孩子的情緒變得更糟糕。家長應該保持冷靜,等孩子的情緒稍稍穩定以後再去和孩子好好溝通,問清楚事情的起因,並進行適當的安撫。

如果錯在孩子,那麼應該略施懲罰,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以免下次再犯;如果是因為別的小孩搶走了他的玩具,則應教導孩子要及時和對方溝通,一味哭鬧並不能解決問題,從而養成良好的溝通習慣。3、做事拖沓,效率低

小孩子的時間觀念比較弱,有時候一件事情會磨蹭很久。

如果這時候家長不加以重視,時間久了孩子就會養成拖沓的習慣,做事效率極低,這對他以後的生活、學習以及工作,都會有很大的影響。

當家長發現孩子有拖沓的現象時,應及時糾正,並要求孩子在規定時間內把該做的事情做完,從而形成良好的時間觀念,也有助於提高孩子的執行力。

4、遇到事情習慣性推諉

有些小孩犯錯以後害怕家長責罰,會找各種藉口搪塞,甚至把責任推卸給另一個人。這是非常不好的現象,如果一直不加以制止,孩子養成了遇事推諉的習慣,長大以後容易沒有擔當,也很難被人尊重或者交到知心的朋友。

所以家長一旦發現就應該嚴厲批評,適當的情況下還要做出懲罰,從而讓孩子深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明白責任感的重要性。

有人說孩子是一張白紙,而父母是畫筆,孩子的性格怎麼樣,取決於父母的畫筆怎麼畫。

李玫瑾教授曾在一次講座中提及過,3-6歲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

所以作為父母應當給孩子做一個好的榜樣,尤其是性格養成的時期,更應嚴肅對待,及時幫助孩子糾正一些不好的行為習慣。

當孩子變得勤勞、獨立、有責任心、有時間觀念,那麼孩子的未來也不會讓父母操很多的心。

相關焦點

  • 性格內向的父母,如何教出外向活潑的孩子?
    原來這個媽媽性格一直都比較內向,不善言辭,有了孩子以後即便溜娃也不喜扎堆,本來也沒覺得有何不妥,但前幾天參加完孩子幼兒園第一次家長開放日,突然就崩潰了。她剛走進教室,就發現有一些父母早早就圍在老師旁邊問東問西,還不時發出陣陣笑聲,其他人也都是三三兩兩聚在一起聊天,儼然一副熟人的樣子。她這個媽媽,呆呆地找了個角落坐下來,很是尷尬。
  • 孩子成長的高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父母的眼界
    孩子成長的高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父母的眼界01引言其實父母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好的老師。相反的有的父母從小就注重孩子的教育問題,尤其是那些書香門第的家庭,在那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未來的成就可能未必會有太出眾,但普遍性都不會差。這就是家長的眼界決定孩子未來的成長高度。
  • 「拆家」式哄娃!家長掀開家中地板磚讓孩子挖土玩耍?父母解釋
    12月10日,河北石家莊,一則家長帶孩子在家裡摳地板磚讓孫子孫女玩泥巴的視頻引發熱議,網友大呼這也太溺愛了吧!據孩子父親宋先生介紹,並不是大人刻意帶孩子拆家,而是家裡在改造,剛好地板破了才讓孩子在此玩耍。
  • 李玫瑾:抓住娃成長的「黃金期」立規矩,父母別老想著「做朋友」
    李玫瑾:抓住娃成長的「黃金期」立規矩,父母別老想著「做朋友」為什麼我們要單拿出來給孩子「立規矩」來說呢?我國著名的青少年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曾提到:3-6歲孩子性格、習慣以及能力發展的黃金期,父母可以抓住這一關鍵期,加強培養孩子受益終生的好習慣和能力!所以說3歲後,家長就可以試著給孩子立下規矩,可以陪伴孩子的一生。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給孩子規矩也要掌握技巧方法。
  • 「你們再生一個吧,放棄我算了」:家長如何面對孩子的自暴自棄?
    ,再也不被媽媽所嚇倒,而是增加了對媽媽的幾分怨恨和性格上的叛逆。03在孩子有自暴自棄情況的時候,作為家長應該如何處理?這是擺在每個家長面前的難題。作為家長,當孩子自暴自棄時,最不應該的是對孩子進行打罵。
  • 十二星座父母帶娃,孩子的性格不相同,你是哪種星座的父母(上)
    ,那孩子的性格也會平易近人,有耐心, 所以說,父母作為孩子最親近的人,父母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父母應該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讓孩子成為更好的自己, 不過,畢竟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就算是家長自制能力再強大,性格上一些不足的地方還是會顯露出來,這樣就會傳染給孩子,而且,每個星座的父母,性格都大不相同,你的帶娃方式很多時候也都和星座有關
  • 孩子的性格從睡姿就能看出,若你家娃是第三種,家長要注意
    有了孩子後的小家會產生很多不同,夫妻兩人的重心都放在了孩子的身上,因為想要養好一個孩子可不是什麼簡單的事情。孩子成長的一點一滴都需要家長們去注意,家長們養育孩子需要付出很多。01孩子的性格從睡姿就能看出,若你家娃是第三種,家長要注意曾有這麼一件事,95後寶媽小玉迎來了一個可愛的小寶寶,
  • 幼兒園畫自家車標,沒車可怎麼辦,家長這一招太機智
    雖然身心上得到了解放,但寶媽面對心理上的苦又來了,幼兒園布置的作業五花八門,說是為了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但間接的就是在考驗家長的能力啊。幼兒園畫自家車標,家裡沒車的該怎麼畫呢?孩子拿著這樣的作業去學校,難免會互相比較。面對學校五花八門的作業,家長該如何接招呢?
  • 李玫瑾:「低層次父母」才跟孩子嘮叨講大道理,高層次父母這樣教
    「拿過的東西要放好,該放哪裡就放哪裡,不要等一等,等一等之後你就忘記東西是從哪裡拿得了,還怎麼放好?」每次面對孩子不聽話,自己不止疲憊的嘮叨了許多話孩子就像耳旁風一樣沒有聽到,家長都會覺得:「這到底是不是我親生的?」,一陣「狂轟濫炸」以後自己也氣到不行。
  • 這幾點教你從孩子的畫看出孩子的性格!
    那麼別錯過這個流行歐美和韓國家庭的洞察孩子內心的好方法,媽媽們在家就可以自己來。有人曾對我說,只要讀懂孩子的畫,你就能看懂孩子們的內心,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對此小編完全贊同。任何事情都是有因果且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繫的,因此孩子在畫畫時從某種層面來講,畫的內容是可以反映出孩子的性格、想法、自我認知等等事情。
  • 從孩子的角度分析《放牛班的春天》:孩子的品行,都跟家長有關
    還有的家長,喜歡當著孩子的面在背後說別人怎麼怎麼樣,好像別人家都不如自己一樣,這樣會給自己的孩子造成高傲自負的感覺。3、孩子學習能力的強弱與家長直接掛鈎大部分的家長,都會責怪孩子的學習能力太差,成績差勁,但是卻沒有想過這和自己是不是有關係。拋開孩子的智力水平,在孩子眼中你可能是整天刷抖音,玩遊戲的家長,而不是一個會主動看書看新聞的家長。
  • 都是父母的孩子,為啥性格差「十萬八千裡」?醫生:娘胎裡決定的
    今日問題:孩子的性格都會受到哪些因素影響?每個孩子都是完全不同的獨立個體,尤其是在性格和思想上。當然,有的父母希望孩子能夠安靜一些,而有的父母希望孩子外向活潑一些。不過孩子的性格在很大因素上取決於父母的遺傳,但讓有些家長覺得奇怪的是,明明都是父母的孩子,為啥性格卻相差了「十萬八千裡」?還真不是家長想的那樣簡單。明明都是同一個爹媽生的,為啥兄弟倆性格完全不一樣?
  • 孩子幾歲學畫畫?家長怎麼引導?我總結了8年的帶娃畫畫經驗供您參考
    嚴格來說,我們在憨憨1歲多的時候,就開始讓他接觸畫畫,如今已有8個多年頭,關於如何引導孩子畫畫,每個階段孩子繪畫的特質是什麼,憨爸跟您總結一下!2歲以內的孩子,一般能做到以肘為軸心的左右往返運動,肩和肘也開始能流暢的協調運動。憨憨那時候就特別喜歡畫圓,連續的畫圓圈,雖然圓圈很不圓,也常常沒有閉合,但是也樂此不疲。
  • 心理學家研究:孩子的性格,跟父母平時說話語氣有關,家長要注意
    有的家長總是埋怨孩子的性格,嫌棄孩子膽小如鼠、嫌棄孩子金口玉言、嫌棄孩子不爭不搶。但是家長只知道埋怨孩子,卻沒有意識到孩子的性格之所以會成為現在這個樣子,其實跟家長和孩子平時說話的語氣有很大關係。為什麼說父母的語氣會影響孩子的性格1.父母是孩子最親近的人對於孩子來說,父母就是自己在世上唯一的親人,而且是最親近的人,如果連自己的父母都不能好好的對待自己,那自己做任何事情也沒有意義。
  • 「你怎麼不說話」!性格內向的孩子,需要父母「棉花式教育」
    表姐帶著孩子來我家玩耍,我讓女兒將玩具、水果和零食全部拿出。女兒將蘋果遞給表外甥,出於禮貌,表姐讓孩子道謝。孩子卻比女生還要靦腆,低著頭,小心翼翼地拿著蘋果不說話。女兒感到奇怪,便問道:「你怎麼不說話,是不是生病了?」
  • 害了很多孩子的"毒餃子",很多家長還在給娃"吃",如今毫無察覺
    害了很多孩子的毒餃子,很多父母繼續餵給孩子,如今毫無察覺小劉和丈夫都是獨生子女,他們結婚之後父母就期盼著兩人能早點生個娃。果然,小劉很爭氣,婚後第二年就生了個男孩,把兩家人高興的合不攏嘴。由於雙方的老人都很年輕,帶娃這件事自然輪不到小劉和老公,於是兩人就撒手把娃交給了爺爺奶奶帶,外公外婆偶爾也來幫襯。
  • 兒童日記畫六大好處,讓你的孩子開始嘗試日記畫吧!
    增強語言表達能力,對於年紀小,還不大會寫字的孩子來說,因為日記畫要求畫完之後,要口述畫的內容,其實就是做一篇小小的日記,然後由父母替孩子寫下來,所以,日積月累的口述鍛鍊,對孩子的語言能力肯定有極大的提高作用。
  • dodobot R1閃亮登場,解鎖孩子學編程新玩法
    很多家長初次看到可能會有這樣的困惑。事實上,在dodobot R1之前,市面上確實沒有將繪畫和編程結合的人工智慧產品。阿爾法蛋品牌新品dodobot的上市,正好填補了這一空白。dodobot 是一款針對3歲以上編程思維啟蒙的性格擬人化顏色編碼機器人,無需用到手機或Pad等電子設備,只需配合畫筆使用,讓孩子通過塗畫彩色線條或者彩色編碼段就能命令機器人完成相應指令。
  • 6-9歲叛逆期的孩子,家長該怎麼去引導?
    今天,我們會著重講一講:6-9歲叛逆期的孩子,家長該怎麼去引導? 如果您家的孩子在6-9歲時候出現以下比較典型的行為特徵: ◆認為大人所說的話有漏洞,大人的批評常常引起他們強烈的反感。◆經常和父母唱反調、頂嘴,不理睬父母,不喜歡按照別人說的去做。◆如果家長再三叮囑同一件事會使他感到厭煩,甚至發脾氣。
  • 孩子想要零花錢,父母到底給不給?一個決定或許會影響孩子的性格
    當我們開始建立一個新家庭的時候,如何養育孩子就成了重中之重。小的時候,要擔心TA的吃穿睡眠、身體成長,到了稍微大一些了,又有新的問題需要面對。這其中,很多家長都被孩子要過零花錢。有些家長在面對娃'給錢'的要求時,會直接慷慨解囊給TA零用錢;有的家長則會告訴孩子家裡的錢不多,自己賺的錢都要花在必要的地方,沒有多少錢可以給TA;有的家長則會鼓勵孩子做家務才能拿到錢……這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會給孩子帶來不同的價值觀。金錢是人生無法避免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