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開始建立一個新家庭的時候,如何養育孩子就成了重中之重。小的時候,要擔心TA的吃穿睡眠、身體成長,到了稍微大一些了,又有新的問題需要面對。這其中,很多家長都被孩子要過零花錢。
這錢究竟給不給,應該怎麼給?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細節,可能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極大的影響。
有些家長在面對娃'給錢'的要求時,會直接慷慨解囊給TA零用錢;有的家長則會告訴孩子家裡的錢不多,自己賺的錢都要花在必要的地方,沒有多少錢可以給TA;有的家長則會鼓勵孩子做家務才能拿到錢……這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會給孩子帶來不同的價值觀。
金錢是人生無法避免的課題。父母面對金錢的態度會極大的影響自己的孩子,過於慷慨和過於節儉都會給孩子的心理發展帶來負面影響。
父母對待錢的態度影響孩子的心理髮育
有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要錢時的態度都非常的負面,覺得TA這種行為很煩人,往往採用居高臨下的施捨態度。
不僅是零用錢,一聽到孩子又要學雜費、去上補習班、想吃什麼的時候,有些家長嘴巴裡一直念叨著'家裡困難''我們賺錢不容易'等等話語,讓孩子覺得壓力很大。
父母的這種做法會讓TA認為自己在家庭裡是沒有地位,而且受到貶低的。這會直接影響TA的安全感發育,同時也會導致形成匱乏的金錢觀。
還有一些家長條件十分富裕,覺得孩子每次要的錢很少,於是就很不在意孩子怎麼去使用金錢,隨便TA喜歡,想怎麼花就怎麼花。
這種做法也是錯誤的。要知道孩子在剛成年的時候是無法像TA的父母那樣一下子賺那麼多錢的,此時TA自己擁有的錢就無法負擔自己的消費,這會讓TA的內心產生挫敗感,讓孩子從內心覺得自己無法超越他們的父母。同時,這種花錢方式也會影響孩子形成正確的消費觀念。
適當給孩子零用錢,才能讓TA更加陽光
孩子是擁有比較心理的,覺得其他孩子有零花錢,那自己也應該有。這種想法本身並沒有什麼錯誤,人在幼年時期都是會通過不斷地觀察外部環境和周圍人的做法來摸索出屬於自己的能力和權利邊界的。
不過,面對孩子的要求,家長應該採取正確的教育方式,不要不給TA,也不要隨便給TA,而是告訴孩子應該怎麼花錢,錢需要花在哪裡,給他們適當的錢和自由讓孩子去買自己喜歡的東西。
童年時接受的對於金錢的從容態度會直接影響到孩子成年後的心理狀態。如果從小就完全得不到運用金錢的自由,這些孩子成年後往往會覺得自己不如別人,並產生低自尊的情況。為了讓孩子更加健康快樂地成長,父母需要去給予孩子適當的花錢自由。
不良的金錢態度會導致孩子的社會適應與信心
但給孩子還小的時候,TA對於金錢是沒有概念的,這也就導致TA很難拿捏自己應該花多少錢,應該如何花錢。此時,父母就需要站出來引導孩子去理解怎樣運用金錢。
比如,我們可以每周給孩子固定的零花錢(月份對於小孩子來說時間太長,無法讓TA很好的去規劃),然後幫助孩子去規劃應該怎麼去使用自己的零花錢。對待不同性別的孩子,不能採取簡單粗暴的'富養窮養'策略,否則'富養'的娃長大後花錢大手大腳沒有適應社會的能力,'窮養'的孩子對金錢十分看重、過度吝嗇,喪失對通過自己努力獲取美好生活的信心。
每個家長都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能夠獲得比自己更成功、更幸福的生活。而金錢的獲取和運用與孩子未來的發展密切相關。當孩子向父母要零用錢時,父母的做法會為TA設定對待錢和自己的不同價值觀。因此,我們一定要注意適度的監督和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