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的性格養成來自父母的教育,影響孩子的一生,父母應謹言慎行

2020-12-27 優秀父母育兒經

孩子的性格養成和父母有很大的關係,甚至可以說這一輩的自我認識都和父母有關係。父母是孩子最開始的領路人,也是孩子最早的導師,父母對於孩子一生的影響是巨大的,所以在孩子幼兒階段的時候父母就應該謹言慎行,以免給孩子帶來一生的陰影。

孩子的性格養成和什麼有關

父母的教育#親子關係#父母的教育肯定是第一位的,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父母是什麼樣的,孩子就是什麼樣的。父母習慣有的口頭禪或者是行為習慣會影響孩子的性格,當然最多的還是父母的教育和父母的評價,這個對於孩子幼小的心靈是有很大影響的,和孩子的性格養成有很大關係。

遺傳基因遺傳肯定也佔了一小部分,畢竟誰的孩子像誰。這句話可不是白說的,女孩的性格更容易像父親一點,男孩子的性格更容易受到母親的影響。當然這也是不確定的事情,在長相上遺傳基因更加強大一點,在性格上遺傳基因並不強大。

同學的評價對於進入幼兒園的孩子而言,他們已經算是進入到一個新的社會了。周邊小朋友的評價對自己很重要,如果有小朋友喜歡和自己玩耍,或者是周圍的小朋友對自己的表達總是善意的,這樣的孩子性格肯定更加陽光開朗。如果在小的時候就無法融入到集體當中去。那麼自卑的性格就會慢慢養成。

老師的評價老師在孩子的眼裡是權威的代表,如果能夠得到權威的認證,那麼在孩子的心裡自信心就會急速升高。很多人在回憶小的時候也會提到教師對自己的影響很大,如果在小的時候就得到老師的偏愛,那麼孩子的童年是快樂和幸福的。

孩子的性格和父母的哪些行為有關

言語上的壓制在中國很多父母都喜歡在言語上壓制孩子,父母最喜歡說的話就是「閉嘴」,「我說怎麼樣就是怎麼樣」。類似這樣的話語,很多人在小的時候都聽到過。這就是言語上的壓制,本來很開心的一件事情,在經過了父母這樣的嚴格壓制以後,孩子也開心不起來了,孩子就會漸漸的變得沉默寡言。

行為上的壓制中國的父母不喜歡太淘氣的孩子,似乎每一個家庭都在比拼自己家孩子是不是最聽話的。如果孩子做出一點有危險的動作,或是不符合大人邏輯的動作,都會不被允許。孩子喜歡玩是一種天性,在不違背道德素養,並且不具備危險的時候就應該讓孩子敞開玩,隨便孩子怎麼玩都行。這個過程是孩子在尋找自我和興趣的過程,抹殺到孩子的基本興趣,孩子就會變得畏手畏腳。

過分的寵溺有的父母過分的嚴厲,有的父母就過分的寵溺。孩子說什麼做什麼都是對的,覺得孩子現在做什麼都是可以用孩子還小來解釋。父母喜歡給孩子開脫,這樣的孩子性格肯定是無法無天的,長大之後說什麼事情都沒有規矩,因為他本身就不明白規則。

父母的陪伴在有愛的家庭裡長大的孩子和在缺少愛的家庭裡長大的孩子在性格上有明顯的差異,有愛的家庭長大的孩子性格活潑開朗,遇到事情的時候第一個想法就是怎麼解決這件事情。可是在缺少愛的家庭裡長大的孩子,性格更加憂鬱,做事情總是擔驚受怕,而且很沒用安全感。

怎麼才能塑造孩子良好的性格

謹言慎行父母的言語上的暴力是最可怕的,這種暴力會跟隨孩子的一句話。所以不要總是在言語上壓制孩子,不要總是否定孩子做的一切。很多習慣上的口語應該改掉,就比如說「閉嘴,不要說話」。類似這樣的話都不能說,這樣言語上的壓制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心裡負擔,孩子就不會喜歡說話,性格上會更加怯懦。

維護穩定的家庭關係家庭就是一個穩定的合作關係,當然父母和孩子就是血緣關係。婚姻關係的好壞也會影響到孩子,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上也會留下陰影。孩子不懂得父母那麼深的感情,也不懂得父母之間的愛情,可是孩子極其的敏感,父母之間的關係好不好一下子就能感覺到,如果父母之間的感情不好,孩子也不會開心。

當孩子到青春期的時候父母的感情對孩子的影響就最明顯,有多少的父母是等孩子高考之後就去離婚的。就是因為父母也知道自己的婚姻會對孩子產生影響,父母之間有愛的互動都是孩子安全感的來源,沒有安全感的孩子就會害羞,憂鬱或者是有社交恐懼症。

身體力行想要自己的孩子能夠有開朗的性格,能夠有良好的生活習慣,肯定少不了父母的身體力行。父母有很有禮貌的行為習慣,這些也會傳給孩子。父母是性格開朗善良的人,孩子在受到父母的影響之後當然也會開朗。

孩子的哪些性格需要父母糾正

較真型這樣的孩子活著不快樂不開心,只要是一點不滿意就會讓自己心情鬱悶。這樣的孩子活著太累,當然也有好的一面做事會比較認真,但是還是需要父母掌握好尺度。孩子快樂健康的活著肯定是最重要的,所以當出現極端性格的時候就需要改正。

拖拉型做事情喜歡墨跡,不麻利這種性格其實很愁人。這樣的性格放在哪裡都不會招人喜歡,無論是在工作和學生對孩子的影響肯定是很大的。有這種性格的孩子一定需要改正,父母應該多和孩子進行比賽或是口頭上的獎勵,讓孩子把速度提上來。

結語

養孩子教育孩子本身就是一件很難的事情,父母的一言一語都在影響著孩子的一生,作為父母我們不應該把孩子當做自己的所屬品,隨意的對待。應該尊重孩子,把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看待,應謹言慎行。教育孩子是一門學問,父母應該不斷的學習。

對於孩子的性格養成,你還有哪些看法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孩子長大還讓父母陪睡,沒有養成獨立性格,主要責任在父母
    孩子長大之後還要和父母一起睡,沒有養成獨立的性格,大部分責任還是在於父母,這也反映出是家庭教育出了小問題,因為沒有在孩子小的時候及時糾正,等到孩子長到一定年紀,依舊不敢獨自睡覺。孩子為什麼不敢自己睡覺?
  • 父母感情狀態影響孩子性格的一生!你是這樣的嗎?
    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個健全的人格和開朗樂觀的性格,但是你們知道嗎?父母的關係,情感狀態是影響孩子性格的重要因素!我們一起來看看。
  • 易怒父母養出來的孩子,是什麼樣的?你的情緒,決定孩子一生的性格
    在這樣家庭下長大的孩子,變得如履薄冰,生怕犯錯,討好父母,學會小心翼翼地避免父母情緒爆炸。 父母大概不會意識到,自己的壞脾氣,究竟會給孩子造成怎樣的傷害? 你的易怒情緒,強大到足以決定孩子一生的性格。
  • 孩子膽小怕事,父母該怎麼做?
    其他的懼怕心理都是後來養成的。據對大量材料分析表明,孩子的膽小、懼怕心理的產生,與生活環境、家長的自身行為和教育子女的方式有關。為了消除孩子膽小、懼敢的品質,父母需要注意以下幾點。1.找出原因,對症下藥首先要了解分析幼兒膽小、懼怕心理產生的原因,然後視具體情況予以解決。
  • 你的性格,決定了孩子的性格: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從小就有的
    很多父母都覺得孩子是自己生的,怎麼教都是自己說了算,但實際上,孩子五歲左右就已經樹立了完整的人格基礎,也就是這個孩子的性格基本定出來了。孩子的性格有先天因素,有點孩子天生就好靜,有點孩子卻非常外向活潑。但是後天的環境,父母的教育對孩子的影響也非常大。
  • 父母在孩子一生中扮演四種角色!
    隨著孩子的成長,父母也需要蛻變成不同角色,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父母親在孩子一生中大致扮演了四種不同的重要角色,包括:照顧者、規範者、戰士兼保護者,以及精神導師。這四種角色在孩子發展的階段都扮演關鍵性的作用。父母在某些時刻需要特別凸顯某個角色。
  • 這6個小習慣,父母一定要「逼」孩子養成,孩子未來會感激你
    人最開始的秉性都是相同的,但在成長過程中,受生活環境的影響,人的習慣就不同了。好的變壞需要一刻鐘,壞的變好需要一年。讀書的好習慣會在一瞬間消失,然後養成上網打遊戲的習慣;改掉吸菸的壞習慣通常需要很長時間。
  • 優秀的父母,要學會做孩子的重要他人,這三個角色影響孩子的一生
    每個人生命的不同階段,都會有不同的重要他人,古話說的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個重要他人是什麼樣的人,會影響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決定孩子一生的3個重要他人,父母一定要重視。01媽媽:影響孩子的性格養成媽媽是一個家庭中最核心的角色,對於家庭和孩子都至關重要,媽媽的性格、情緒影響著孩子的性格養成。
  • 家長對孩子自我評價的影響,家長應正確認識、評價孩子
    《幼兒園工作規程》中規定:「幼兒園應與幼兒家庭配合,幫助家長創設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向家長宣傳科學保育、教育幼兒的知識,共同擔負教育幼兒的任務」。在家庭生活中家長的言談舉止,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幼兒。父母對自己孩子的評價,在某種程度上比教師的評價影響更大。
  • 父母在孩子一生中扮演四種角色
    隨著孩子的成長,父母也需要蛻變成不同角色,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父母親在孩子一生中大致扮演了四種不同的重要角色,包括:在孩子出生至六歲這個階段最為重要,根據澳洲親子專家畢德福指出,從出生到六歲進小學前,是孩子「學習愛的階段」,他需要充分的關愛與安全感。父母要能充分流露出對孩子的感情,讓孩子感到安全與價值感。
  • 父母的教育方式影響孩子一生,學會「寬容」,給孩子成長的底氣
    文\欣兒媽編輯\欣兒媽孩子的教育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家長們最關心的事情,不論是學習成績亦或者生活能力,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更加出眾,在同齡人中擁有別人所沒有的品行和能力。但是,每個孩子或多或少都會有許許多多的小毛病小缺點,而父母能否"寬容"孩子,卻能夠影響孩子一生。
  • 愛和孩子講大道理的,多半是「低層次父母」!一流父母這樣教孩子
    國際兒童教育研究的結果表明:6歲以前的情感經驗對人的一生都具有深刻的影響。孩子在0-6歲的時候就學會了識別情緒,調節情緒,管理情緒,這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有非常積極的影響。當孩子做錯事,我們在處理事情之前,要先處理好情緒。
  • 大小S父親酗酒家暴:教育最大的死敵,就是父母的性格
    其實,安全感,來自於每個人的原生家庭。一個關係和諧,父母性格溫和的家庭,常常會培養出安全感充足的孩子;反之,如果一個家庭裡,父親或者母親性情暴戾,孩子則通常缺乏安全感。正如蒙臺梭利言:每一種性格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的。
  • 父母行為對孩子影響有多大?潛移默化,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
    而孩子一旦形成這種習慣,想改都很難了。第二、家庭是否和諧是孩子心理問題產生的根源很多問題兒童的產生就是因為從小家庭的影響,父母爭吵、家庭暴力、婚姻質量不高都會對孩子產生影響。長期在這種父母的影響下,孩子的性格發展就會扭曲,不知道如何跟別人相處、如何結交陪朋友,這種影響甚至會到了孩子的婚戀期才能顯示出來,他不知道如何掌握在婚姻中的角色,往往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可以說,孩子的一生都會在修復童年形成的負面影響。
  • 孩子偷錢,如何正確教育?你的處理方式影響孩子一生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哦 孩子偷錢是普遍存在的一件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家長的做法影響孩子一生,你的處理方式影響孩子的性格形成。
  • 父母在孩子一生中扮演四個角色
    隨著孩子的成長,父母也需要蛻變成不同角色,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父母親在孩子一生中大致扮演了四種不同的重要角色,包括:照顧者、規範者、戰士兼保護者,以及精神導師。這四種角色在孩子發展的階段都扮演關鍵性的作用。父母在某些時刻需要特別凸顯某個角色。
  • 父母的性格,決定孩子的未來
    02熱播劇《少年派》中的高中生林妙妙,是一個自信樂觀的陽光女孩,而她的性格原因很大程度是受父母的影響。爸爸林大為對女兒寬容理解,無條件的愛,大是大非面前又能做到循循教導、開解。林妙妙與劇中其他幾個孩子相比,雖然學習不是最好,長得一般,但她樂觀陽光,真實善良,最招人喜歡。父母的愛能影響孩子的一生,父親的愛會讓孩子有底氣,在母親的愛裡孩子會懂得愛自己。
  • 李玫瑾教授坦言:父母把孩子養成了「老實人」,就別怪同學欺負他
    孩子上學以後,會不會被欺負,有沒有和同學好好相處,是很多父母關心的問題。有的父母訴苦:我平時在家裡教育孩子,要懂禮貌,要謙讓他人。但別的孩子,會過來搶自己孩子的玩具,欺負他們。父母不在身邊,又該怎麼辦?有父母曾反映,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裡被欺負了,卻不敢反抗。
  • 李玫瑾:「低層次父母」才跟孩子嘮叨講大道理,高層次父母這樣教
    父母嘮叨對孩子的危害家長經常對孩子嘮叨,孩子會承受巨大心理壓力,就慢慢會產生不自信!當孩子的負面情緒積累過多,還會影響到孩子的性格和人格的發展。在今後的成長過程中,孩子對自己的行為或選擇都不自信,總擔心做不好,擔心別人指責,所以在行動力方面會表現很差,顯得懦弱、膽小、遲疑。寧可跟隨大流,不敢自己做主。一個小女孩經常被他媽媽嘮叨。她的母親也是一個碎碎念、每天都嘮叨不停。後來受李玫瑾教授的影響,她現在把孩子教育做得很好。
  • 關於原生家庭,父母會影響了孩子的一生?知道這幾點教好孩子
    ,往往是成年人造就的,孩子的每種心理和行為問題一定和父母的行為有關,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關,心理學上叫做破窗效應羅志祥在26歲時父親就逝去,也就從那時起,與母親相依為命,因害怕母親孤獨,走到哪都帶上母親,在這個生活中,與母親的相處模式,實在令人難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