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果從這幾點改變自己,雙方關係不會緊張,不會讓孩子誤解

2021-01-17 可馨育兒說

文/可馨育兒

每個人心中都有愛的存在,也有愛與被愛的需求。同時,父母也是出於對孩子的愛,才會盡心盡力的養育孩子。但是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一直默不作聲的愛孩子是不行的,父母要學會表達愛,讓孩子感受到對他的愛。

父母如果從這幾點改變自己,雙方關係不會緊張,不會讓孩子誤解

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無私的,但也要讓孩子感受到這份愛,不能只是默默付出,讓孩子當成理所當然。可馨育兒說,在現代的家庭教育中,還是有很多的家庭存在一些教育誤區,就是在愛孩子的問題上,有一些父母只是出於本能的去愛、去奉獻,但卻不重視愛的表達方式,因此有些時候就會讓孩子體會不到父母對他的愛,甚至由於表達方式的錯誤還會讓孩子誤解,反而導致雙方關係緊張。

那英唱的有一首歌,叫做《白天不懂夜的黑》,其中有句歌詞是「你永遠不懂我傷悲,像白天不懂夜的黑」。這句歌詞雖然描繪的是愛情上的一些事情,但是一些道理也能套用在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上。那就是不要讓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愛,像白天見不到黑夜一樣。如果愛是陽光雨露,那麼父母的錯誤的表達方式就像是一把黑色雨傘,將陽光雨露全部遮擋。所以,父母一定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當孩子感覺到被父母愛的滋味後,他就會更加努力地學習,對待父母也會更親密,對待其他人也會更熱情。這樣孩子和父母的關係才不會僵硬,才會由一般走向融洽。

那麼父母應該怎麼改變自己呢?

1、 要勇敢對孩子說「我愛你」

中國人的感情是比較含蓄的,不會輕易的表達出來,特別是「我愛你」這三個字,以至於父母們愛孩子愛得深切,但孩子卻感受不到。所以,父母一定要改變這一點,愛就要對孩子說出來。如果父母總是只做不說,孩子感受不到,長此以往,孩子不但不理解,甚至還會誤解父母不愛他了。一句簡單的「我愛你」是向孩子傳遞愛最直接有效的方式,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關愛和呵護。

2、 用擁抱表達對孩子的愛

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孩子的內心都是渴望被父母關愛的,需要父母的愛和撫慰。所以,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關愛、重視,這對培養孩子的自尊、自信都是很重要的。而擁抱也是表達對孩子關愛的一種簡單有效的方式,父母不妨在平時多擁抱孩子,給他關愛、安慰和鼓勵。

另外,研究表明,身體接觸時傳遞愛意和親情的良好溝通凡是。父母通過擁抱這種親暱的行為,表達對孩子的愛,也能讓孩子的內心充滿愛,健康的成長。

3、 送給孩子愛的禮物

當孩子生日或是一些特殊的日子,父母都可以準備一份充滿愛的小禮物給孩子,而且禮物不在於價值,而在於愛的象徵。這些真正充滿父母對孩子的愛和期盼的禮物,最終都會成為展示父母的愛的東西,是孩子最好的紀念品。

圖片來源網絡,圖文無關,侵刪。

相關焦點

  • vimfun偉凡心理: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大多與父母關係緊張,怎麼辦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大多與父母關係緊張,怎麼辦?孩子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媽媽很急躁,孩子不是煩,媽媽這個人,他煩的是媽媽的情緒,比如說媽媽叫他起床,快點,幾點了,孩子覺得催我煩人,我心裡有數,別叫我了,孩子牴觸的是情緒。他總覺得我媽煩人,我媽催我,為什麼媽媽還沒一張口說話,這個孩子就煩就牴觸,他覺得我媽煩人,他煩的是情緒,但是這個改變要從他媽媽開始。
  • 婚姻中,一旦觸碰這幾點,就算不離婚也不會幸福
    不管是婚姻還是戀愛,都是需要雙方用心來維護和經營的,婚姻是讓兩個人獨立的個體,親密的生活在一起。但是卻有不可觸碰的底線,很多感情和婚姻出現問題的時候,往往都是從生活的點點滴滴瑣事累積起來的,所以我們要注意照顧對方感受的同時,更要警惕婚姻中這幾點,一旦觸碰這幾點,就算不離婚也不會幸福。
  • 孩子不是天生「不會說」!父母做到這3點,孩子表達力強,更樂觀
    一般表達能力強的孩子很活潑,且能擔任班幹部之類的,更喜歡交朋友,自信心特別的好,而有些「嘴笨」的孩子不僅內向,而且不會表達自己所想,甚至發現誤會的時候,說也說不清,容易被誤解之類的,時間一長,孩子的自信心就會愛到打擊。一、孩子不是天生「不會說」!
  • 經常被誤解為不會喜歡人的星座,只因為ta只會做,不會說
    有的情侶因為揣測,誤解對方的意思,而去選擇不解釋。有些情侶因為自己的堅持和偏執,選擇不去聽取另一半的意見。這樣反反覆覆的過程中,另一半的心裡變得敏感脆弱了。所以本應該接受的誤會,為什麼變成了誤解?因為他們的感情不會外露,不會直接說出來。覺得自己可以解決 生生悶氣就能夠自我調節好,所以她們不會去與人交流。連最基本的心理情緒都不會表達的人,有這麼回去和別人表達愛意呢?所以當另一半,對金牛座表達自己愛意時,他們很感動,但是卻不會表達他自己的感動和喜歡,所以他們時常會被誤解。
  • 學不會陪伴孩子,將是父母一生的遺憾
    【棒熊專欄】學不會陪伴孩子,將是父母一生的遺憾
  • 「孩子一哭鬧,父母就妥協」:為什麼許多父母不會拒絕孩子?
    每次這種場景,都特別揪心,本想拒絕孩子的時候,卻因為他一哭就心軟,最後不得不妥協。 孩子一哭,就無條件的滿足,所以很多父母變得不會拒絕孩子。 所以,用哭鬧「要挾」父母,成了許多孩子的致勝「法寶」,只要得不到想要的東西,哭就可以了。
  • 厭學孩子的真實心聲:如果爸媽懂我,我就不會這樣了
    >4.學習成績不好埋怨老師學校5.我不是學習的料等以後再說有句話叫做「因為懂得,所以慈悲」,在很多孩子看來,父母嚴厲的管教不是愛,而是傷害,不少父母也察覺,自己與孩子的關係比仇人還仇人,這一切都是源自於孩子沒有感受到父母的慈悲,可是,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畢竟血濃於水啊,又怎麼可能不對孩子慈悲呢?
  • 為什麼孩子膽子小?和父母有很大關係,父母要懂得改變自己
    如果孩子性格比較陽光,那麼他們在人際關係中就會處理得比較好,但是如果孩子的性格相對比較膽小,那麼孩子就很容易畏首畏尾,進而變得更加自卑。因此如果父母想要孩子變得勇敢變得更好,應該要從這三個方面對其進行引導:教孩子學會拒絕性格懦弱的孩子往往不懂得說不,也不懂得拒絕別人的請求。
  • 最怕遺傳的全是缺點,孩子不會挑好的長?實際上卻是父母的鍋
    有些孩子,父母顏值優秀,孩子卻啥也沒遺傳到,反而一臉的缺陷。這是因為孩子,不會挑剔嗎?其實這不是孩子的錯,孩子也想繼承父母的好顏值,繼承父母五官的優秀點。但是有時候偏偏陰差陽錯,偏偏就不湊巧。自己和老公明明都是雙眼皮,孩子卻是個單眼皮,自己和老公是大眼睛,孩子的眼睛看著卻不怎麼大。並且自己是高鼻梁,老公是低鼻梁,結果孩子恰好不巧,遺傳了老公的低鼻梁。孩子長得不好看,孩子的基因和父母不像,其實這是父母的原因。
  • 告別「踹飲料自動售貨機效應」,3R黃金法則徹底改變親子關係緊張
    太多的的父母和老師因為不了解人類行為的一些基本概念,而使用那些沒有長期有效結果的管教方法。——《正面管教》現在社會上普遍能聽到這樣一種聲音:很多家長都覺得自己家孩子越來越難管教,親子關係越來越緊張。我們大部分都只會覺得是孩子不聽話,其實大部分人都沒有想過是不是自己的教育方式出現了問題呢?
  • 《福斯特醫生》:父母在孩子面前爭寵,這樣的家庭關係要不得
    1.加劇夫妻雙方的對立就像《福斯特醫生》裡的男女主一樣,在發現另一半為了讓孩子更傾向於自己而耍的「爭寵」手段後,都更加討厭和憎惡對方,兩個人的關係變得更加緊張,互相之間的報復也進一步升級。2.孩子變得沒有信任感爸爸跟你說要聽他的,因為他對你好,媽媽說你要聽她的,因為她對你好,所以孩子到底應該聽誰的?
  • 當幸福來敲門:父母對孩子的重要性永遠不會被超越
    不知各位家長是否聽說過這樣一個詞,叫「依戀關係」,其實依戀關係在親子關係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這表示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對孩子的陪伴與關懷,也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實際生活中有很多父母把孩子交給老一輩人照顧,他們自己為了事業、給孩子更好的生活環境而選擇遠離家鄉獨自奮鬥,以為自己成功後回家就能擁有理想中完美的家庭,但現實卻是每一天都有無法處理的親子關係問題。
  • 女孩青春期如何避免早戀,父母該如何處理才不會跟孩子發生爭吵?
    [兔子]其實家長是擔心孩子因戀愛而引起學業上的退步,害怕孩子提早嘗試禁果,引發身心健康的問題吧。如果孩子雙方都能更積極向上,互幫互助,在家長的教育下,不去過早觸碰禁區,同學之間的戀情能成就雙方成長,不是更好嗎。「戀」這個字,也需要對方亦有心,才能戀上。若男孩喜歡女孩,女孩不喜歡也不能戀。若女孩喜歡男孩,男孩不接受,也只能算暗戀。
  • 【專家對談】鄧惠文 X 黃瑽寧:父母的緊張關係如果沒有解決,小孩的身體就不能好起來
    小兒感染科醫師黃瑽寧及精神科醫師鄧惠文都指出,病不只來自身體,父母的緊張關係如果沒有解決,小孩的身體就不能好起來。現代爸媽有多焦慮?根據《親子天下》針對爸媽的網絡調查發現,每三個爸媽就有一個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經常處於 "高度焦慮" 狀態。孩子夜晚磨牙、白天摳指甲、猛敲自己的頭、常眨眼……都會讓他們非常擔心。
  • 東野圭吾:這十句話,道盡了父母與孩子的關係
    在東野看來,原生家庭或許可能會影響你,但是真正掌握自己命運的還是自己。(2)為什麼所有為人父母的,都只是考慮自己要不要這個孩子,卻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孩子願不願意讓我去做他的父母。沒有人想過,我當你的父母,沒有讓你失望吧——《時生》父母和孩子本身就是獨立的個體,平等的關係。很多父母總是一味的站在高高在上的位置,管教孩子,卻從來不願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
  • 父母離婚會傷害孩子,試試情緒管理訓練,保護孩子和自己
    父母的衝突、家庭的緊張氣氛,以及由於父母自己情緒惡劣忽視了對孩子的呵護,這些孩子就會出現問題。 相對來說,他們更容易生病,調整自己情緒的能力比較差,更容易和別人發生衝突,所以會被其他孩子排斥,到青春期的時候,更容易出現各種不良行為,比如逃學、打架等。
  • 關於原生家庭,父母會影響了孩子的一生?知道這幾點教好孩子
    2020年4月25日,羅志祥的命運軌跡被徹底改變,人們眼中始終的男明星小豬一夜間也陷入迷茫之中,在這一天與他相戀九年的女友周揚青在社交平臺上發文,揭開了他的真面目,周揚青在文章中爆料羅志祥有一個專門撩妹的手機,與其他的女人有不正常的男女關係,並且說她一不在家,羅志祥就YP,甚至羅志祥在外地工作,也不忘YP,他還特意強調,羅志強還和他的朋友們做多人運動,不尊重女性。
  • 來蓉宣傳新劇 劉芸:我不會在乎那些質疑,我只在乎自己有沒有誤解別人
    對於該劇略顯浮誇的劇情設置,袁弘和劉芸在接受紅星新聞採訪時表示,這是一部略帶實驗性質的都市輕喜劇,希望大家用反常規的心態來輕鬆觀看。今年,劉芸因參加《乘風破浪的姐姐》而飽受爭議。對於質疑,劉芸坦言,自己不會在乎那些東西,她表示,人一定要保持一顆自省的心,不要拿自己的尺度去衡量別人的人生。
  • 你會不會教育孩子,全藏在說話的細節裡
    不知道這孩子究竟說了什麼不應該說的話,可是當著眾人的面大聲呵斥,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十幾歲的孩子很在意自己在眾人面前的形象,不知這位母親是否能換位思考。04.耐心孩子和大人一樣也是有自己的情緒的,如果從小不學會管理好自己的情緒,長大就會是一個情緒失控的人,就會違規違紀,甚至違法犯罪。而父母要有耐心面對孩子的壞情緒,無論是孩子在哭訴或是在發洩,家長一定要耐心傾聽,讓孩子有一個情緒的疏散口。
  • 《囧媽》:接納那個真實的小孩,親子關係才不會滿是「相愛相殺」
    有些年輕的父母說,我們堅決不會變成自己的父母那樣,我們要尊重孩子,我們要給孩子獨立的空間…… 但每每落實到行動上,卻又逃不過真香定律。 一個嬰兒不好好吃飯,媽媽擔心他餓、擔心他營養不良而選擇一口接著一口地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