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鶴崗隱姓埋名40年的老兵,真正身份震驚總參謀部!

2021-02-23 耀世金德

解放軍301醫院,一個身患肺癌的病人在昏迷中不停地喊著:「首長,我被包圍了,向我開炮。」

「連長犧牲了,戰士們全犧牲了,請求支援。」
  

「報告首長,我突圍了……」
  

見此情景,圍在他身邊的親人和總政的領導都哭了。
  

病人叫張國福,40年前,他是全軍聞名的特級戰鬥英雄。

他參加過「三下江南」、「四保臨江」、「遼瀋戰役」、「平津戰役」、「渡江作戰」、「進軍四川」、「湘西剿匪」和「抗美援朝」等眾多戰役,因作戰勇敢,屢建奇功。

張國福先後榮立特等功一次、大功兩次、小功五次,並榮獲「四野」授予的「孤膽英雄」、「開路先鋒」、「青年戰鬥英雄」等榮譽稱號。

他曾獲得東北人民解放軍英雄獎章兩枚、全國戰鬥英雄代表大會紀念章一枚、毛澤東獎章一枚、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獨立獎章一枚...

1950年9月,張國福出席了第一次全國戰鬥英雄代表大會,當時19歲的他是眾多英雄中最年輕的一位。會議期間,張國福受到了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親切接見。
  

但是,這樣的一位英雄人物,復員回到地方,對赫赫戰功隻字不提,甚至連他的家人也無從知曉。

他甚至將原名「張國富」中的「富」改為「福」,在地方一家火藥廠默默埋頭工作40載。

直到女兒一次路過西安,順道到父親所在的47軍軍部打探父親的過去,才發覺她的父親非同一般的經歷。

參軍僅半年,16歲的張國福就在一次戰役中孤身活捉了國民黨軍隊一名中將。
  

張國福是吉林榆樹縣新立鎮人。1946年,他從家鄉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47軍,1948年入了黨,先後任班長、排長、副連長等職。

參軍僅半年,16歲的張國福就在一次戰役中孤身活捉了國民黨軍隊一名中將。

那是1947年5月,我軍向東北國民黨部隊發起夏季攻勢,張國福所在的獨立三師九團負責攻打吉林市北面的江密峰。雙方激戰到下午3點多,還有345.6高地難以拿下。
  

此時,一營長、三營長、一連長和三連指導員都犧牲了,戰友們也成批地倒下。

張國福也打紅了眼,趁我軍炮火暫時壓住對方火力,突地從掩體裡躍起,不顧一切地衝到了對方指揮所面前,舉著手榴彈,大喊一聲:「投降不殺」!
  

國民黨指揮所裡的人都嚇傻了,乖乖地當了這個16歲的小戰士的俘虜,這其中就包括國民黨中將趙伯昭。

指揮所被佔,剩下的敵人亂了陣腳,我軍則一鼓作氣攻上山頭,全殲江密峰守敵。
  

戰後,《猛進報》以《16歲放牛娃張國富活捉國民黨中將趙伯昭》為題,報導了這段傳奇的戰鬥故事,一下子使張國福成了獨立三師的名人,並且被記大功一次。

「快命令你的部隊放下武器,不然我就與你們同歸於盡」

張國福最大的一次戰功是在解放東北全境的遼瀋戰役中攻打胡家窩棚廖耀湘司令部的戰鬥中。
  

遼瀋戰役從1948年9月12日開始發動,在毛澤東「這次決戰不能讓蔣軍出東北」的指示下,林彪、羅榮桓率領的東北野戰軍連克昌黎、北戴河、綏中、興城、義縣、錦州等地。

蔣介石急調廖耀湘指揮5個軍12個師共10萬人的「西進兵團」前來助戰,被我軍攔截在黑山、大虎山一帶,雙方短兵相接,又一場惡戰開始了。

戰鬥打到「膠著」狀態,張國福所在的部隊知道敵軍司令部就在他們戰鬥的一帶。

在攻打「胡家窩棚」時,敵人的阻擊炮火十分猛烈,幾十次的衝鋒,都因戰士傷亡慘重,進攻無果。

又一次衝鋒被敵炮火擋住後,張國福假裝被擊中,伏在一片陣亡的戰友身旁,沒有退回陣地。
  

當部隊再一次吹響衝鋒號,距離敵人最近的張國福投出一顆手榴彈後,借著手榴彈爆炸的短暫片刻,手持爆破筒一躍而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衝進敵指揮所,向敵指揮官大喊:

「快命令你的部隊放下武器,不然我就與你們同歸於盡!」就在敵指揮官被嚇得不知所措的時候,身後的戰友們已經衝了上來,敵指揮官一看大勢已去,當即命令士兵停止抵抗。

「胡家窩棚」戰鬥一舉摧毀了廖耀湘的司令部,使廖耀湘的指揮部失去指揮能力,大大加快了整個戰役的前進速度。

張國福手持爆破筒衝入敵人陣地被指揮戰鬥的師領導在望遠鏡中看得清清楚楚,戰後,師長誇張國福是個「小英雄」,張國福被評為了特等功臣。
  

遼瀋戰役是我軍對國民黨軍隊進行的戰略決戰的第一個戰役,歷時52天,殲敵47.2萬,一舉解放東北全境。

這一勝利加速了全國解放的進程。多年以後,在電影《大決戰》之《遼瀋戰役》中,他們沒有忘記那場對遼瀋戰役勝利起到特殊作用的「胡家窩棚」戰鬥;

而在那場戰鬥中,只有張國福的戰友們才知道,起著關鍵作用的,是張國福。

全國解放以後,張國福作為全軍78位特級戰鬥英雄之一,光榮地出席了1950年9月召開的第一次全國戰鬥英雄代表大會。

會議期間,毛澤東、周恩來、朱德挨個與英雄們敬酒,親切勉勵他們

「好好學習,艱苦奮鬥,再立新功。」張國福的戰友回憶說,會議期間,毛澤東還接了張國福、郭俊卿等四位英雄到他住處去吃飯呢。
  

1951年,張國福隨47軍入朝作戰,正值敵軍發動大規模的「秋季攻勢」,在臨津江一帶向我軍進攻。

當時參加進攻的「聯合國軍」有美騎一師、美三師、美二十五師,大英國協師、李承晚軍第九師、泰國團、土耳其旅及希臘營,還有200餘輛坦克,300餘門火炮。

每一場戰鬥都像「上甘嶺」一樣殘酷。

張國福所在的連在345.6高地上堅守七天八夜,在敵人日夜輪番狂轟濫炸下,全連戰士除了張國福,全部陣亡,但就在張國福一人堅守的陣地上,也未讓敵人攻上高地。
  

這次戰鬥中,胸部負重傷的張國福被轉回國內,在長春療傷。

幾十年間,不要說單位的同事,就連他的兒女,只知道父親是一名退伍軍人,別的都一無所知。

從長春治療康復後,張國福回到部隊後就被送到湖南衡陽軍校深造,但培訓還沒結束,張國福就提前結束了軍校的深造,復員回了地方。


  張國福回到原籍吉林榆樹後,當地政府對家鄉的戰鬥英雄非常重視,經常請他作報告,講述戰鬥經歷,還準備安排他到縣機關領導崗位工作。

張國福卻一心只想在家務農,不想做官,看看每天都生活光環中,在家鄉實現不了自己的願望,他就將原名「張國富」改為「張國福」,到了需要工人的鶴崗,在礦務局消防隊幹起了消防員。

消防隊解散後,他便留在礦務局所屬的火藥廠當了20多年的火藥工,不是製造火藥,就是坐悶罐車押運火藥,再不就是裝卸火藥,直到1986年退休。

張國福到鶴崗時,檔案、戶口什麼都沒帶,更別提復員證、立功證了。正是「悄悄合上功勞簿,隱瞞了累累戰功」,做一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勞動者。

幾十年間,不要說單位的同事,就連他的兒女,只知道父親是一名退伍軍人,別的都一無所知。

後來他對兒子解釋說他回來的動機,他說曾經與他一同出生入死的戰友都不在了,他不想借犧牲的戰友們的光留在部隊享受他們給我帶來的榮譽。

戰爭的勝利不是一人之功,合上功勞簿,我就是一個普通的勞動者,我要用自己的雙手去勞動,去創造和平生活。

在軍校深造時,張國福收到許多各地的女大學生給他寫的信,表達了對英雄的愛慕之情,但樸實的張國福還是與同一村的鄰家漂亮姑娘任寶蓮結了婚,過起了平凡的生活。

很長一段時間,張國福一家7口擠在12平米的平房裡,從進廠到退休,他都是四級工,從未漲過。

5個兒女大多自謀職業,最困難的時候,張國福就帶著十幾歲的兒子天不亮撿煤矸子,省下班上發的飯拿回家給孩子吃。
 

一直覺得父親有著不平凡的經歷的四女兒一次路過西安,聽父親說47軍軍部駐紮在那裡,就抱著試試看的心理,到西安47軍軍部探訪,了解一下父親的過去。

在47軍部的榮譽室裡,當講解員向他講起「孤膽英雄」張國富時,她驚呆了,牆上光榮榜那張照片那麼熟悉,多麼像父親年輕時的照片。

講解員告訴她,張國富的英雄事跡不光47軍史上有記載,還以《孤膽英雄張國富》為題上過小學課本呢。

女兒經過仔細辨認,最後確認英模榜上的張國富就是自己默默無聞的父親張國福。

從朝鮮戰場回來的張國福只所以再也不向人提起他的過去、他的經歷,實在是那場戰鬥在他心中留下太深的記憶。

兒女們知道了他的輝煌過去,他再也不能隱瞞了,但他一提在朝鮮的那次戰鬥就哭,身邊的人全沒有了。

槍林彈雨中,屍肉橫飛,全連戰友都犧牲了,他爬著回來向師長報告,說他們連基本完成了任務,師長指揮員們都哭了。
  

再後來,兒女們也就知道每次看到電影電視中戰士犧牲的場面時父親為什麼哭了;

看到賀龍、陳毅等軍隊高級將領挨整遭辱時父親為什麼哭了;但張國福看到高級幹部貪贓枉法受處理時他也哭,兒女們就不明白了。
  

最終,女婿忍不住去問他。張國福說,他哭,是因為他怕那些捨生忘死的戰友打下的江山就這麼被貪官蝕空、糟毀啊。

張國福住院期間,部隊領導多次問他對組織上有什麼要求,張國福回答只有一句話:「希望我們黨和國家好。」
  

1997年,張國福經常咳嗽不止,到醫院檢查後發現,胸部已有積水。當時他的幾個子女都已下崗,家庭經濟拮据,很難拿出一筆錢為父親治病。

這時,兒女偷偷瞞著張國福找到父親原部隊的老上級、老戰友。

而40年間,張國福原團政治部主任、國家核工業部總公司核動力研究室設計院原黨委副書記穆建華和老團長、基建工程兵副主任黎原以及47軍編寫軍史的同志也都在苦苦地尋找這位戰功卓著、卻突然消失了的戰鬥英雄。

穆建華、黎原聞訊後,迅速將張國福接到北京,安排他住進解放軍301醫院。

專家打開張國福的胸腔後很是吃驚,張國福的肺由於長年在火藥廠工作,再加上多年戰場上炮火薰染以及朝鮮戰場上那七天八夜彈火下戰鬥,吸入大量的火藥煙塵,他的肺膜厚得難以想像。
  

總政的領導來了,總參的領導來了,他們多次前來看望這位高風亮節、不居功、不自傲的特級戰鬥英雄。張國福流著淚說:

「40年了,我就是想讓大家忘了我,可你們還是沒有忘記我。領導還記住我,我十分感激。」別的,他像從前一樣,就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張國福住院期間,部隊領導多次問他對組織上有什麼要求,張國福回答只有一句話:「希望我們黨和國家好。」

1998年7月11日,享受副師級待遇沒多久的張國福在301醫院永遠合上了雙眼。

張國福的骨灰按照解放軍三總部的意見,準備安放在八寶山革命公墓,但張國福臨終時說:

「我在鶴崗搞了一輩子火藥,還是讓我回鶴崗吧。」他的骨灰被放到了第二故鄉鶴崗殯儀館烈士陵堂。

  

張國福身上有中國人最樸實的本質,在張國福彌留之際,他仿佛又回到了戰火紛飛的年代。

軍號響了,奮不顧身衝鋒陷陣,捨生忘死喊出「向我開炮」的可歌可泣感人場景。
  

張國富,一個屬於戰爭年代的特級戰鬥英雄;張國福,一個在和平年代所作所為並不遜色於他在戰爭時期壯舉的英雄!!

相關焦點

  • 隱姓埋名71年抗戰老兵因小物件曝光身份,部隊出動6輛坦克迎接
    而很多活下來的老兵也會為了不給祖國添麻煩而選擇隱姓埋名。 之前,我國人民就發現了這樣一位叫做錢建民的老兵,他為了抗日戰爭付出了很多,之後便隱姓埋名了71年,在發現他後
  • 老兵隱姓埋名44年,為孫子一事亮出身份,驚動首長還去了北京!
    這時,一位隱姓埋名44年的老兵為孫子這一事亮出自己的身份,當時就驚動了地方首長,最後還去了北京,你知道這個老兵是誰嗎? 對於劉祚坤這樣淡泊名利的老兵來說,他們並不在乎自己的名利得失,一心只想著國家,唯一一次亮出自己的身份,還是因為自己的孫子參軍入伍一事,這個時候的劉祚坤也並沒有其他想法,他只是想著把孫子送進部隊去
  • 令人震驚,特級戰鬥英雄竟然隱姓埋名40年!
    病人叫張國福,40年前,他是全軍聞名的特級戰鬥英雄。1946年,他從家鄉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47軍,1948年入了黨,先後任班長、排長、副連長等職。參軍僅半年,16歲的張國福就在一次戰役中孤身活捉了國民黨軍隊一名中將。那是1947年5月,我軍向東北國民黨部隊發起夏季攻勢,張國福所在的獨立三師九團負責攻打吉林市北面的江密峰。雙方激戰到下午3點多,還有345.6高地難以拿下。
  • 隱姓埋名的孤膽英雄:戰後隱居長達40年,離世前的一句話令人敬佩
    在戰爭年代那樣動蕩的時代背景之下,既造就了深刻沉重的歷史,也促成了多少輝煌宏偉的人生光輝,有的人功成名就,有的人則是隱退山林;有一種偉大叫無私奉獻,也有一種偉大叫隱姓埋名,張國富正是這樣的一位英雄。年少有為張國富,1931年12月出生於吉林省榆樹縣新立鎮一個農民家庭,動蕩的時代格局令他雖為年少,便已有著一顆忠於革命,願為黨和國家盡忠效力之心。1946年,他從家鄉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47軍,2年後加入中國共產黨。
  • 隱姓埋名71年老人因一小物件暴露身份,部隊竟直接出動6輛坦克
    祖國能有現在的繁榮昌盛,離不開老一輩戰士的浴血奮戰,無數烈士被人們所祭奠,尊重,但是這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抗戰勇士千千萬,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一位老兵,他隱姓埋名71年,因一小物件身份暴露,部隊出動6輛坦克只為滿足他的心願,感謝他所作的一切。
  • 湖北老農隱姓埋名42年,孫子參軍遭拒被迫出山,真實身份驚動國家
    湖北有一位老農隱姓埋名在家鄉生活了42年,後來為幫助孫子參軍,這才亮出自己的身份,一時還驚動了當地領導。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1924年劉祚坤出生在鄂南鹹寧石溪村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中。而在1952年,他告別家鄉毅然參軍入朝作戰。
  • 抗戰老兵隱藏身份71年,因戰利品暴露身份,軍隊出動6輛坦克迎接
    抗戰老兵隱藏身份71年,因戰利品暴露身份,軍隊出動6輛坦克迎接抗日戰爭時期日軍犯下的種種罪行,他們搶奪了大量的財產,奪取了很多中國百姓的生命,讓許多家庭失去了自己最親的親人。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這麼一位老英雄,他是一名抗日老兵,但曾在戰場上因重傷而導致雙目失明。之後他便選擇隱姓埋名躲藏了71年錢建民,出生於1922年,老家在江蘇無錫,那個時候中國正被各國列強打壓和欺凌,因為那個時候我們還不是很發達,只能依靠人民的力量和傳統的作戰風格取勝,所以各國虎視眈眈。
  • 1995年,鶴崗1.28大案
    20年前,發生在鶴崗的1.28大案!鶴崗的再次上熱搜,是源於去年,一名船員花了幾萬塊錢在鶴崗買了一套房子的新聞,人們知道了鶴崗的房子原來這麼便宜!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在20多年前,鶴崗曾經發生過的一件大案!1995年1月28日,黑龍江鶴崗市南山礦發生了一起槍殺11人的惡性搶劫案件。
  • 東北鶴崗青年的自救
    從1991至2012年,鶴崗GDP增長率保持在兩位數,2004年全市總產值破百億,2009年破200億,2011年破300億。2015年,鶴崗核心企業龍煤礦業集團裁員10萬人,減員40%,大批礦工失業,牽動整個城市商業萎縮,鶴崗急速衰落。 如今,據黑龍江省統計局數據,2017年鶴崗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70元,每月平均1780元,排在全省13個地級市最後一名。與十年前月入6000元相比,墜落感籠罩在每一個鶴崗家庭中。
  • 老人隱姓埋名71年,拿出一個小物件後,部隊出動6輛坦克幫其圓夢
    在戰爭結束後,很多老兵卻過上了隱姓埋名的生活。    今天我們要說的老兵錢建民便是如此,他在退役後,便隱瞞自己的經歷生活了71年,就連家人也不知情。當他珍藏許久的一個一小物件被發現後,他的身份也因此暴露,部隊立即出動6輛坦克幫他圓夢。
  • 老人隱姓埋名供電局57年,家中藏的一張「破紙」,揭開其特殊身份
    在供電公司工作57年這位主人公名為張貴斌,一直在一家小小的供電局裡面工作,每天的任務就是為百姓們鋪設電線,解決用戶用電的難題。我們也知道,這份工作是非常辛苦的,只要是電路受損,不管是颳風下雨他們都得去解決。
  • 老人隱居深山38年,88年回到闊別40年的老家,揭開了真實身份
    眾所周知自從1949年國民黨敗退臺灣後,臺灣地區便宣布「戒嚴」,直到1987年7月在蔣經國的主持下臺灣得以解除「戒嚴」,至此敵對了近40年的海峽兩岸關係開始有了緩和,一年之後的1988年,一位叫謝漢光的古稀老人,他手持農民「葉依奎」的身份證也趁著海峽兩岸開放之際從臺東的一處深山中走了出來,回到了他廣東省豐順縣的老家
  • 此人當了51年漢奸,建國後隱姓埋名逃避懲罰,因一特點暴露身份
    有一人當了51年的漢奸,建國後隱姓埋名想逃避懲罰,因一特點暴露身份。此人的名字叫劉雨田,出生於1870年12月,出生在大連普蘭店的一個大地主家庭,從小生活富足,父親是當地有名的土豪劣紳,平日裡夥同官府欺壓百姓,橫徵暴斂,靠著官府的力量,積攢了許多家產。
  • 鶴崗or豪宅?樓市的冰與火之歌
    有媒體曝出一組房價圖,在鶴崗,一套53平方米的兩室一廳只賣2.9萬元(注意,是每套不是每平方米);某70平方米的房子標價1.9萬元;某建於2019年的新房,三室一廳180平方米,標價9萬元,計500元每平方米。多家房產交易平臺顯示,2019年1月到3月間,鶴崗房價幾乎「腰斬」。
  • 老英雄隱姓埋名72年,因一小物件暴露身份,部隊出動6輛坦克
    導語:老英雄隱姓埋名72年,因一小物件暴露身份,部隊出動6輛坦克上世紀野心勃勃的日軍,通過龐大的軍事力量轟開大門,侵華戰爭正式打響,面對外敵的入侵,國家還處於軍閥割據階段,壓根就沒有力量應對。作戰期間,湧現出很多著名的英雄人物,有的被寫進教科書成為學習的榜樣,有的默默無聞隱姓埋名做一位無名英雄,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老英雄就是如此,72年過去了因一個小部件曝光身份,部隊知道後出動6輛坦克,引起巨大的轟動,他的名字叫做「錢建民」曾經遠徵軍的一員。
  • 核潛艇之父彭士祿,幼時父母犧牲,隱姓埋名30年,終成國之重器
    最近幾年貴族這個字慢慢的成為了一種貶義詞,在過去的時候,貴族是那種有錢人的專屬名詞,但是最近幾年貴族反而成為一種諷刺至極的名詞了。諷刺那些表裡不一,虛榮至極的人。但是在這裡講的精神貴族並不是一個貶義詞,相反,它是一個人的評價,這個人就是中國的核潛艇之父彭士祿。一聽到核潛艇,大家可能會想到黃旭華隱姓埋名30年,突然一鳴驚人,但實際上另外一個人同樣也非常的厲害。
  • 老兵故事 新意傳播
    8月22日下午,一場特殊的《八佰》觀影活動在重慶市渝北區恆大中渝廣場CGV影院舉行,現場觀眾大多是抗戰老兵的家屬和關愛重慶抗戰老兵志願者,他們通過這場觀影,懷念2010年在重慶去世的最後一位「八百壯士」楊養正。
  • 老兵退伍後隱姓埋名,82歲才身份曝光,曾2次擊落美制U2偵察機
    這個老人今年已經 83 歲了,是來自河北省大名縣電力部門的一名退休員工,他的心裏面一直藏著一個秘密,一藏就是41年,直到2019年這個秘密才被世人所揭曉。 韓澤民,一個立過一等功的中國軍人,曾經兩次擊落美制U2偵察機,在退伍後隱姓埋名,連家人都不知道他曾經為中國做過什麼
  • 真正的「中國首富」趙泰來:隱姓埋名20年,資產全部捐給國家
    趙泰來隱姓埋名20年資產全部捐給了國家,一共有六萬多件古代藝術珍品,並且還有自己的祖傳的所有寶物,價值超過了八億元,是真正的中國首富,毋庸置疑。 官宦子弟,名門望族 趙泰來是清末民初著名的外交官伍廷芳的外曾孫。伍廷芳更是中國近代的第一個法學博士參與過中國近代史上眾多的法律談判,目睹過中國近代史上一個又一個不平等的中國條約。
  • 「八百壯士」周大發:隱姓埋名一輩子,身份曝光僅4天就辭世
    電影《八佰》公映版海報在「八百壯士」倖存者中,有一個人,「隱姓埋名」,在南京默默無聞地生活工作了幾十年,用他最後的記憶還原了那段交織著勇氣和血淚的歷史而當新聞媒體將被「冷落」了72年的他身份曝光、被確認為大陸尚存的第4位「八百壯士」僅4天,96歲高齡的他就匆匆趕去「歸隊」,與他的戰友們在另外一個世界重逢……這位親歷過民族抗戰血與火洗禮、曾用大刀向鬼子們頭上砍去的老兵,就是湖北省監利市汪橋鎮人周大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