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寫書信有什麼用

2020-12-23 騰訊網

李御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高級記者,出版多部散文、短篇小說、傳記文學作品集。

前幾天,清理家中的書報,特地從書櫃中找出多年前的書信,留存不多,其中有家人來函,更多的是文壇師友的信札。今再品讀,又體味到了其中的溫情、囑託與希冀,又能勾連起與此有關聯的許多細節與畫面。

其中有一封信是我在部隊服役時,父親寫給我的。那時部隊正整裝備戰,按規定,我們不能對外通信,家父的信足足寫了三頁紙,這是以前沒有過的,信中道盡了一個父親對兒子複雜矛盾的心態。他希望我一旦開赴前線,要一往無前,不當怕死鬼,不當逃兵,爭當英雄;另一方面,誰都知道,子彈是不長眼睛的,一旦進入戰場,誰也難料結局如何。軍情緊急,讀罷父親的信,不由想起了「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的名句。天下父母,當兒女將赴湯蹈火時,在自豪的背後會有難以釋懷的擔憂。後來談及這封信時,父親告訴我,母親曾淚流半月之久。

一封信記載了一段歷史,承載了父輩與兒女之間那份如山的情感,「可憐天下父母心」。

還有就是與一些文學師友和編輯部老師之間的書信往來。其間有鼓勵、有鞭策,也有直面瑕疵的肺腑之言。北京總部的一位詩人,下部隊與我同居一室,他將我的詩稿附信推薦給了老家一家文學刊物的詩歌編輯,很快就收到了回信,信的最後,他說:「既有志於此道,就要捨得下功夫。」至今,對我還多有激勵。

如今,現代通訊基本取代了以往的書來信往,手指一按,你的表述就能瞬間送達親朋好友,即使遠在萬裡之外。我在點讚現代通訊的同時,亦有些許的失落。總覺得缺少了往日收到一封書信時的狂喜與摩挲著一頁頁信箋所具有的快感。也許並不僅僅是因為懷舊。

書信,是要握筆一筆一畫寫出來的。漢字之美,從一封封書信中就能體現出來,「字如其人」是有其美學與行為學淵源的。規整統一的網絡字體,閱讀起來當然順暢,但卻少了中國書寫傳統中的多變與神韻。據說有些學校專門開設寫字課,讓學子們在書寫中領略漢字之美,領略中國書法的博大精深與源遠流長,不至於讓子孫後代淪落到只會打字而不會書寫,不至於讓漢字在未來只有形而缺乏了「神」。

年長些的人,大概都會有記憶:收到一封親友來信,觸摸信封,展開信箋,幾乎能感受到對方的心跳與律動。紙短情長、言不盡意、佇望回復這些言語,讓人思緒萬千。骨肉情、戰友情、師生情、伉儷情等等,都能在一個個親手書寫的漢字中飄溢而至。其中飽含的是傳統文化中最基礎的情感文化,它能增情誼、化芥蒂、勵鬥志、暖人心。

我們當然很難再回到手寫書信的年代,但我們要找回的是初心。由手寫書信到電子書寫,有的人以為只不過是技術的革新,只不過是手打代替了手寫。其實不然,技術是服務者,是工具,它無法代替文化內核。為什麼重新拾起一些具有歷史氣息的信件,我們會感到珍貴,只因書信裡暗藏了筆下時代的社會風物和人物情狀,那些令我們心懷激蕩、隱藏在個人歷史深處的生命魅力、命運感悟、親情小愛、家國一體的情懷,何嘗能被技術代替。手寫書信是一種審美,更是與過去那些日子深層對話的珍貴途徑。

但這一切又並非懷舊。懷舊意味著留戀,意味著遲遲不願離去。我們只是需要生命中的鄭重其事,而不是一笑而過;我們只是需要傳統文化精神的滋養,而非重回效率低下的時代。今天我們仍用模擬書信的方式向親友報平安、和朋友約面談,這種溝通的渴望永遠不會消亡。正因如此,變的只是工具,每一生命個體的精神需求還在那裡,技術很難物化情感。因為我們是人,是有血有肉、有笑有淚的人。

去年,我特地給遠在異國他鄉的兒子書信一封,他頗感詫異;一位故鄉的詩人囑我為他的新詩集作序,我特地用宣紙草就,也可視作友人書信吧。現代通訊與我們越來越密切,在真心禮讚的同時,也不能讓傳統文化中的書來信往與我們越來越疏離。

·吾觀世事· 文/李御

來源:長江日報

相關焦點

  • 感受「家書」溫度:南農213位滯留湖北學子收到輔導員手寫書信
    這個特殊的寒假一定很難忘吧」,「同學,身在湖北的你讓老師牽腸掛肚,總是忍不住的每天問問你過的怎麼樣,是否康健無恙」,「親愛的同學,我想跟你分享一個關於『加油』的故事,這個故事與武漢有著很大的關係喲」,「滯留湖北的同學,請一定相信老師,相信母校,相信國家,戰疫即將勝利,待春光明媚重逢的日子,真想抱抱你,道一句『別來無恙』」……近日,南京農業大學滯留湖北的213位衛崗校區本科生,每人都收到了一封由學校輔導員寄來的手寫書信
  • 「女神」韓雪手寫體書信曝光,人美字妙,有筋骨,不愧為才女品質
    ,諸體皆精,而且還擅長硬筆書法,這不,她的手寫體書信曝光,很多網友看到後,都驚呼:人美字妙,有筋骨,不愧為才女品質。從她的書信上看,就可以感受到她的毛筆書法的深厚功底,能夠將毛筆書法的用筆之道嫁接到硬筆書法中,而且還能夠寫出一番新氣象,可見,她對書法的理解是多麼深刻,也是多麼獨到,雖然是一種行楷的筆意,但是卻不失楷書的端正秀麗,也不失行書的靈動,整體上觀察,賞心悅目,美不勝收,真是應了那句老話「人美字亦美」!
  • 畢業生給高三考生手寫49封書信:鼓勵「新人」放鬆心態備考
    中新網吉林12月3日電 (石洪宇)「莫負韶華,珍惜時光」「這份備考作息時間表可以參考」……近日,吉林毓文中學高三(9)班的49名學生均收到了一位學姐的手寫書信。信中鼓勵他們努力學習,放鬆心態備考,還分享了一些複習實踐中的「乾貨」。
  • 手寫書信,郵遞送達,泰星Nadech、Yaya的愛情散發著一種古典美
    隨後大量的粉絲開始排隊進來誇獎照片拍得很美,Nadech的笑容非常有具感染力,也有粉絲向Nadech提問到,非常想知道,這張照片是誰拍的呢?意想不到的是,Yaya很快站出來回答說,是我。Yaya大方從容的態度立即吸引了更多粉絲目光,並很快成為網絡上的焦點,也有不少粉絲對此表示,果真女朋友視角的照片,才是是最迷人的。
  • 留戀寫信:字如其人、見字如晤,書信更有溫度,更富親情
    不可否認,智慧型手機有它的優勢,可我還是時不時想寫信,為什麼?因為手寫的書信更有溫度,更富親情。由於手書「字如其人」,所以才能「見字如晤」--看到家人、親朋的來信,就跟見了面一樣,多愜意!至於「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的那種感受,就更不用說了!其實,寫信是一種樂趣也是一種休閒,可以讓自己的生活節奏慢下來。鋪開信紙後,先要想一想稱謂:對長輩、老師應該怎麼稱呼?
  • 「清純女神」韓雪手寫體書信曝光,字跡灑脫,沒曾想瘦金體亦精到
    》的熱播,「清純女神」韓雪再一次走進我們的視線,提到韓雪,無論是觀眾,還是同行,都豎起了大拇指,她不僅是一位實力演技派,而且還多才多藝,這一點,很多網友都知曉,曾經多次在網絡上曬出自己的書法作品,雖然不是書法家,但是其書法水平不輸書法家,甚至比書法家還要高超,擅長書法諸體的她,深得書法之精髓,無論是楷書、行書,還是瘦金體,在她的筆下都能夠遊刃有餘地書寫,而且還寫出來一股清新氣象,就連硬筆書法都寫得有模有樣
  • 什麼?藍朋友居然收到了四封手寫「情書」?
    什麼?藍朋友居然收到了四封手寫「情書」?你們不管遇到的是什麼災害,都並沒有放棄,竭誠為民。也願犧牲自己的一切,來讓人民過上了平安的日子,也讓我品嘗到了其中的新滋味,讓我懂得了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要勇敢的去面對,去挑戰困難,樂觀向上。你們就像一把火,永遠不會熄滅,永遠記在我心中。
  • 手寫的從前,再也回不去的從前
    看三毛寫給她家裡的書信,裡面講的一些生活瑣事,平淡而真實,由此,我也想起了自己那些手寫的從前。我很慶幸,我還能趕在手機普及之前好好體會了幾年用筆寫信的日子。小學和中學寫的那些信,很多原件至今都被我保存在家裡的書櫃中。
  • 手寫字體有多好用?
    手寫字體有多好用? 今晚 走一波 字體設計課裡的 手寫字體 學生作品
  • 慢新聞 | 從前車馬慢,書信遠,一生只夠愛一人……91歲婆婆每天手寫...
    ▲羅婆婆▲羅婆婆寫的紙條前臺抽屜裡存滿了婆婆寫的紙條3日午後,記者來到了百齡幫龍山養老院時,21歲的前臺小妹譚象芳正在整理抽屜,原來,這是一個專屬抽屜,用來放該院羅婆婆手寫的紙條▲羅婆婆手寫的地址紙條上地址是婆婆和老伴的家譚象芳記得很清楚,羅婆婆來院沒多久,就開始來借筆。
  • 書信
    母親家樓上我的房間裡,保存著我二十年前上學時的書信,好大一摞。春節回到母親家,整理東西時翻出了那時的書信,我回顧著書信的內容,在舊時光綿密的情愫裡沉淪了小會兒~那年,剛上師範,也是第一次離開家求學,小學初中都食宿在家中,有親人的陪伴。忽的離開父母在陌生的環境中生活學習,難免心生孤獨和落寂。於是我開始了和老同學、家人頻繁的書信來往,書信裡的文字賦予我的不僅是寄託,更是生命的一部分永存。
  • 電腦手寫板怎麼用 電腦手寫板哪個牌子好【圖文】
    以我們最常用的手機為例,大都以手寫功能為高端機型的賣點。今天要為大家介紹一下 電腦手寫板 ,那麼,電腦手寫板怎麼用呢?電腦手寫板哪個牌子好呢?下面來看看吧。   一、電腦手寫板怎麼用  電腦手寫板好的產品有聯想Lenovo、漢王、Wacom、大將軍等。
  • 寫詞人姚謙:我一直用手寫,堅持每個字都是我選定的 | 寫作者訪談
    那個時候我剛剛開始從臺灣到北京工作,每個月一半時間在臺灣,一半時間在北京,生活有很多很大的變動。關於兩座城市生活的體驗,我有很多感悟想說,於是就把這些話化作一對情侶的書信對話,把那幾年的經歷濃縮到這對情侶的兩年裡。三明治:據說當時你為了寫這部小說,停掉了手上的很多工作?
  • 盤點6種好看有趣的韓語手寫體,動手試一試吧
    不知大家平時看韓劇的時候,有沒有留意到韓國人生活中有時候一些的手寫紙條字體。
  • 手寫信賺大學學費,婚戀網覓如意郎君,這個姑娘就像簡愛一樣勵志
    手寫書信賺取大學學費簡曉15歲上初三那年的某天,她在一本《讀者》雜誌上看到了這樣兩句話:兀鷲無風,枉有雙翅;人生八大幸事之一手寫書信;這兩句話像電光火石般擊中了她的大腦,讓她有了這樣一個夢想:通過手寫書信來爭取大學的學費。
  • 民國書信 | 林徽因寫給徐志摩的分手信
    或許你記得幾十年前,你的女朋友在異地,你每周兩三封信,全都手寫,一氣呵成,那時的狀態要麼在寄信收信,要麼就是在寄信收信的路上,每封信都是珍藏,裡三層外三層,讀了又讀,回想起還是非常有意思,那種期盼的心情現在還記得,可如今,這種期盼的心情恐怕只有
  • 西安高校女生手寫畢業信送全班同學 記錄和每個人的故事
    信件總是有魔力讓人視若珍寶,翹首以盼。這個夏天,西安培華學院23歲的大四女生代苗,在即將畢業的時刻,給全班的45個同學,每人寫了一封畢業信。「希望她記著這份同窗之情」當我們習慣用微信、QQ、電子郵件交流的時候,手寫信,這種古老又溫情的儀式,讓更多人有了情感共鳴。代苗就讀於漢語言文學專業。今年5月8日,因為疫情而延遲開學的同學們,從全國各地回到學校複課。
  • 用書信構建一部別致的藝術史
    2020-09-18 09:15圖文來源: 南京日報 藝術家生前留下的書信,常常給讀者提供了一份探尋藝術家內心真實感受的第一手史料
  • 南構VIOG手寫|溫度感十足的手寫體
    相信有很多人都了解什麼是手寫體。小編就再囉嗦一下嘍!手寫體,是一種使用硬筆或者軟筆純手工寫出的文字。代表了中國漢字文化的精髓。手寫體文字,大小不一、形態各異,在計算機字庫中很難實現錯落有致的效果。只能使用手工寫字的方法傳承下去。
  • 遠去的書信是一種失落
    這使我不由懷念起過去靠書信聯繫的歲月。我是七十年代應徵入伍的一個老兵。從南疆到北方,從內地到雪域高原,從首都北京到戈壁沙漠,隨著我不斷地變換著部隊駐址,寫家信是一直伴隨著我火熱軍營生活,是我難以忘懷的記憶。每到星期天,除了洗洗涮涮,第一的任務就是寫信,把自己的生活工作,把自己的思念期盼,裝進那小小的信封寄給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