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紅燈籠高高掛》這部電影可以說是張藝謀的經典之作,在這部電影中,紅色的應用可謂是教科書般的典範,代表喜悅、熱情的紅色在這部影片中因大面積的使用,變成了一種暴力、壓抑的象徵,同時也暗示了人物對名利、虛榮的追求。
在人物的服裝方面,也同樣有這樣的暗示作用。
接下來拾肆將以女主角頌蓮這一角色的服裝為例,分析電影的不同階段,服裝所賦予人物的性格。
—
開頭,紅黑的強烈對比色提示出這是某一年的夏天。
頌蓮穿著一身白衣黑裙,梳著兩條烏黑的大辮子,顯示出她的質樸、單純的氣質。還故意錯過了迎親隊伍,自己提著箱子走進了府內,這表示出了她對現實命運的抗爭。
而後她遇見了雁兒。在這個場景中,兩人的服裝對比明顯,身為僕人的雁兒穿的不是粗麻布藝,卻是一件粉色繡花旗袍;而頌蓮身為新迎娶進門的姨太太,卻穿的素麵朝天。但似乎也就是從頌蓮「對,我就是那個新來的姨太太,你把我的箱子提進去。」這一句臺詞開始,她的心裡已經埋下了虛榮的種子,暗示了日後兩人的矛盾衝突。到了陳府內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她的服裝也多為素淨的白色。她的清高和驕傲就像她的服裝一樣,被一併展示出來。
接下來,頌蓮逐一向與各位太太請安時,四位太太的形象也可值得人仔細觀察。
首先是大太太,手握佛珠,表明她是個信奉佛教,清心寡欲之人。所佩戴的飾品也是非常低調的銀質飾品。服裝上身為紫色,下身為黑色。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紫色是尊貴的顏色,例如大家耳熟能詳的「紫禁城」,還有成語「紫氣東來」,都能體現出這一顏色的屬性。
同時,這一顏色還有權威、聲望的象徵意義。在京劇臉譜中,紫色也代表沉著、穩重的角色,如常遇春。這一顏色在服裝上的使用,可以說非常符合大太太的人物角色設定。再來結合她對頌蓮所說的臺詞,更多給人的感覺是在訓話。這樣一來,便不難理解這套服裝如此設計的原因。
再來是二太太卓雲。二太太在語言表現上是極為熱情的,但從她的服飾看來,刺繡紋樣較為複雜,耳飾與項鍊相比大太太來說也複雜許多。其實,這也是暗示了她並不像表面那般,看起來和善,而是為了得到老爺的寵愛笑裡藏刀,精於計算。
事實上,這一特點隨著劇情推進也體現的愈發明顯,隨著老爺在二院點燈的次數越來越多,二太太卓雲服裝的顏色也逐漸明亮、鮮豔。最後一次點燈時,也變成了象徵權力和欲望的暗紅色。
再來則是三太太梅珊。四位姨太太一起吃飯的時候,梅珊的亮相非常具有視覺衝擊力,一身大紅色的衣服,首飾頭花一應俱全,渾身散發著美豔與咄咄逼人的氣質。
在三太太梅珊故伎重演沒有得逞後,頌蓮與她進行了第一次正面交鋒。清晨的屋頂上,頌蓮身著白色的旗袍可裙邊和盤扣卻是醒目的黑色,梅珊唱完脫下猩紅的戲服露出黑色的旗袍。這不能不說是導演的刻意安排,黑白是最普通最簡單的兩種顏色,卻也是對比最強烈的兩種顏色,頌蓮和梅珊都很簡單,都很直接,她們遠不如卓雲有心計,但她們間的鬥爭卻是最血腥最殘酷的,最終因頌蓮的一句酒話致使梅珊命喪陳府的「死人屋」。
如此轟轟烈烈的出場,最後卻是如此慘烈的下場。不免叫人唏噓其一生真是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
讓我們再來說回女主角頌蓮。
隨著劇情的發展,她的心路歷程在服飾顏色的體現上,已經由不屈的白色到了下一階段:紅色。
頌蓮第一次穿紅色服裝時,是她和大少爺兩人在閣樓初次碰面。頌蓮被大少爺的笛聲所吸引,情不自禁的想要一探究竟。在這一畫面中,兩人的服裝也都是紅色,看起來這兩人才像是一對夫妻。其實導演也正是想透露出這種信息。被封建制度和男權主義壓迫下的頌蓮,內心充滿了對愛情的渴望,她與大少爺似有似無的情感關照也更顯示出她被壓制的情慾和反抗的痕跡。
之後,給二太太卓雲剪頭髮時,頌蓮換上了一件黑底紅花旗袍。黑色所代表的隱秘、壓抑、怨恨也與之後「剪」耳朵情節相互呼應。實際上從這一情節開始,頌蓮內心的善良便已經在逐漸消退了。
而後,二太太卓雲對老爺控訴頌蓮的罪行後,得到了老爺「多陪你幾天」的承諾。在頌蓮來看她時,二太太身著黃色的衣服正在享受著「捶腳」的待遇,儼然「皇帝」般得意的神態,說著安慰頌蓮的「道德話」。頌蓮的報復行為,反而成就了二太太的心意,封建社會皇家專用的黃色此時極具諷刺意味。
有意思的是,頌蓮回去也穿上了黃色的外套,並要求雁兒過來給她捏腳。說明她對權力開始有無限的渴望,並不像剛進府時有頑強抗爭的心態。
為了爭寵,頌蓮的假孕可以說是整部電影中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此時,她因被雁兒與卓雲不斷刺激,內心的平靜早已被打破,對權力的渴望也已經膨脹到了極點。假孕讓她享受到了全府上下最高待遇,錘腳時她的表情已經是無比的陶醉、享受的狀態。此時她的服飾除了象徵色紅色以外,還有更加華麗的金線花朵刺繡,以凸顯出其身份地位。
在得知頌蓮可能是假懷孕的情況下,二太太卓雲穿著紫色的衣服,很關心地向老爺建議讓高醫生來給頌蓮看看。紫色本來是代表神秘、高貴的色彩,可在此時沒有任何高貴的成分,正好映襯出二太太的老謀深算和陰險狡詐。這裡紫色成了之前出現的黃色的補色,對人物身份給了最貼切的說明。
最後,事情敗露,隨著管家一聲悠長的「封燈」,紅紅的燈籠被滿是塵土的漆黑的布套所套上,黑色吞噬了一切。這時的頌蓮穿著紅色的旗袍,頭扎紅色的頭巾站在了門前,在整個充滿了黑色的院子裡,這點紅色顯得十分扎眼,隨著她一把撤下頭上的紅頭巾,頌蓮在陳府的一切也就此結束。
來年,府內又迎娶了第五任姨太太,頌蓮此時又穿回了她的學生裝。不同於老爺害怕事情敗露時所為她下的定義,她早已真的成了一個瘋子。她在院中徘徊不停,走不出這個院落,更走不出封建禮教的桎梏。
紅是這戲中的主角。紅得古樸,紅得喜慶,紅得殘忍,紅得血腥,紅得教人身不由己。實際上,這部電影的色彩運用無論是在人物的服裝上,還是場景的布置上,都可稱為經典,不僅表達出了個性,更表達出了更深層次的思想,給人以震撼之感。
參考素材:
1、李靖靖.張藝謀電影中人物服飾色彩與性格塑造——以《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為例[J].視聽,2017(10):52-53.
2、於江玲.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的服飾語言解讀[J].電影評介,2015(10):104-105.
3、張慶榮.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中的色彩造型研究——簡析人物服飾的色彩[J].語文學刊,2012(23):51-53.
更多關於影視服裝設計專業知識,
請持續關注:拾肆workshop
喜歡本文的朋友,記得點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