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紅燈籠高高掛》:當女學生成為姨太太,道德綁架還是還原人性

2020-08-29 約克鎮的影音室


《大紅燈籠高高掛》電影海報

《大紅燈籠高高掛》是由張藝謀執導,於1991年上映的一部電影。影片講述了女學生頌蓮嫁入陳家之後,和幾個姨太太之間勾心鬥角、爭風吃醋,並最終被逼瘋的悲劇故事。在影片中,當頌蓮和三太太梅珊一同站在陳家大宅的高樓時,頌蓮自問自答道:「我就是不明白,在這個屋裡人算個什麼東西!」,「像狗、像貓、像耗子,什麼都像,就是不像人!」頌蓮輕描淡寫的語氣,讓那個肅殺的冬日顯得愈加冰冷。這種冰冷不單是天氣、更是人心。

一說到《大紅燈籠高高掛》這部電影,我們首先會想到的詞是「封建禮教」、「女性所遭受的摧殘」、「男權社會對女性的迫害」等等這些。細細體會,如果把這些詞用到《雷雨》、《家春秋》這類以封建大家庭為背景的電影中,又有何不可?如果不提這些老生常談的詞語,《大紅燈籠高高掛》這部電影有何特別之處呢?

No.1還原「人」,而不定義「人」

影片的開頭便是頌蓮和繼母之間的對話,頌蓮答應繼母去給大戶人家做小老婆。她出奇平靜的語調仿佛是在訴說一件和自己不相干的事。繼母則是以諂媚的語氣、討好的口吻小心地詢問著。這一節的畫面是頌蓮的臉部特寫,沒有情緒的波瀾、沒有軟言儂語的退卻,卻始終是剛毅堅定,將頌蓮和繼母之間早已冷卻的親情表現的淋漓盡致。

頌蓮的特寫鏡頭

親情尚且如此,姨太太們之間的勾心鬥角則更令人心寒。面對陳老爺的荒淫無道、二太太的綿裡藏針、三太太的暗度陳倉,甚至還有丫鬟雁兒的攀龍附鳳,身處其中的頌蓮除了讓自己更狠更霸道別無他法。

無論是頌蓮與繼母之間,還是她與陳老爺、姨太太們之間,傳統意義上的母女之情、夫妻之情、姊妹之情都被無情地消解,人被擺放在一個利益場中。人對利益的追逐成為支撐整部電影的核心。然而導演張藝謀卻並沒有對這一命題進行道德綁架,也沒有對「人」的好壞、善惡進行定義,而僅僅是力求還原「人」,還原人與人之間的敵意與仇視、自我毀滅與相互摧殘。

No.2對女性問題的重新思考

在五四時期,中國的知識分子在西方女權主義思潮的影響下,積極在中國開展婦女解放運動,提倡男女平等,主張女子應該走出封建家庭、去學堂接受教育。頌蓮便是一位接受過教育的女性,她的女學生身份在影片開頭便已提到。但是,正是這樣一個走出封建家庭的女性,最終卻又被困入其中。導演張藝謀在這裡探討的不僅僅是女性的地位問題,更是對女性與社會、家庭問題的重新思考。

三太太梅珊曾對頌蓮說道:「雖說你是個讀書的,我是個唱戲的,我們這種人都是一回事。」我們的固有理念認為受過教育的女性本應具有像張愛玲、蕭紅那般反抗封建家庭,要求平等自由的勇氣。但是作為「新女性」的頌蓮卻截然相反,她放棄了學業,嫁入大戶當上了姨太太。我們這裡並不是對頌蓮進行道德綁架,而是旨在說明這是當時社會的一種普遍現象。當我們把目光停留在張愛玲、蕭紅這樣頗具現代意識的女性身上時,我們是否忽視了像頌蓮這樣終究沒有從封建家庭中逃脫出的女性?

No.3冷得依舊的暖色調

在《大紅燈籠高高掛》中,張藝謀依然使用了大紅色作為主色調。但卻不像《紅高粱》那般,書寫生命力和野性的噴薄,而是表現了極致的冷。

影片中的紅燈籠

色彩是影片中十分重要的視覺語言,也是導演意圖最為直觀的表達。在《大紅燈籠高高掛》裡,高掛在門頭的數十個紅燈籠、頌蓮的新嫁衣、梅珊精緻的戲服,都是鮮豔的大紅色。這些暖色調的使用,卻沒能抵過影片中的悲愴壓抑的主調。反而被主調吸收,愈發襯得陰冷。反色調的使用,讓整部影片獨具藝術的美感和張力。用張藝謀自己的話說:「《大紅燈籠高高掛》是第五代風格發揮到極致的一個作品。」


我是約克鎮的影音室,和我一起來看電影吧!歡迎交流、點讚、關注哦~看文愉快!

相關焦點

  • 《大紅燈籠高高掛》:從洋學生到姨太太,時代逆行者的無奈與悲傷
    頌蓮站在院門口等待老爺點燈導讀:改編自蘇童的中篇小說《妻妾成群》的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豆瓣評分8.5,被文學界視作「宮鬥戲」的鼻祖。驟然喪父,頌蓮在繼母給出的出路裡選擇了嫁入森嚴的陳家大院做妾,成為了老爺的四姨太。陳府有著眾多的規矩:象徵著「寵幸」的大紅燈籠、侍寢次日可以點菜的特權……初入陳府,頌蓮對這一切十分惶恐,卻在生存的壓力之下一步步淪為被「奴役」的工具,更是在假孕爭寵真相敗露、借酒消愁間接導致三姨太死亡的刺激之下,逐漸走向精神崩潰的悲劇結局。
  • 影片分析 | 《大紅燈籠高高掛》色彩意境分析
    張藝謀是一個敢於突破傳統色彩、尋求色彩的視覺衝擊力的創作型導演, 在他的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中就凸顯出強烈的畫面色彩感, 營造了唯美、濃烈的色彩藝術。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是於1991年由張藝謀創作的影片, 影片故事緊緊地圍繞我國封建禮教而展開了敘述, 展現了處在封建禮教束縛下的女人們由於妒賢嫉能而上演了一出出的鬧劇。
  • 影片作品分析 | 張藝謀《大紅燈籠高高掛》色彩分析
    張藝謀是一個敢於突破傳統色彩、尋求色彩的視覺衝擊力的創作型導演, 在他的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中就凸顯出強烈的畫面色彩感, 營造了唯美、濃烈的色彩藝術。一、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 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是於1991年由張藝謀創作的影片, 影片故事緊緊地圍繞我國封建禮教而展開了敘述, 展現了處在封建禮教束縛下的女人們由於妒賢嫉能而上演了一出出的鬧劇
  • 不用臺詞,只用鏡頭講故事《大紅燈籠高高掛》
    1990年,作家蘇童發表小說《妻妾成群》,同年在《收穫》刊物上看到該作品的張藝謀,立馬給蘇童打電話,表示想將他的小說《妻妾成群》搬上熒幕,於是就有了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可話說回來,張藝謀在本片中自創的「點燈過夜、黑布封燈」等一系列關於燈「紅與黑」的儀式,張藝謀已經用鏡頭語言昭示:《大紅燈籠高高掛》是完全屬於他個人美學的呈現,不用臺詞,只用鏡頭講故事。
  • 【谷蘭】觀《大紅燈籠高高掛》:封建思想下,女人的悲歌
    20191128 | 谷蘭微刊第341期文 | 李仁        編輯 | 李仁今晚再看了一遍《大紅燈籠高高掛《大紅燈籠高高掛》是張藝謀早期的一部電影。自認為這是他比較好的作品,這部電影是根據當代作家蘇童小說《妻妾成群》改編的,影片通過多種藝術手法控訴「一夫多妻制」對女性的摧殘,影片對封建制度與倫理道德進行反思,主題就是反封建。
  • 因為張藝謀的《大紅燈籠高高掛》,我愛上鞏俐!
    其實從第一眼看鞏俐在《大紅燈籠高高掛》裡面的扮相來看,她並不算是特別像角色頌蓮的。因為頌蓮是大學只讀了一年的女學生,按照年紀算,不會超過20歲。所以,這樣年齡段的女孩子,帶著一種清瘦,怯懦和初昇陽光的清新。而在鞏俐的年紀裡,她已經回不去20歲的狀態了。
  • 《大紅燈籠高高掛》:影片中的色彩美學,講述了舊社會女人的命運
    《大紅燈籠高高掛》是張藝謀導演的一部電影,直到現在這一部影片依然可以稱得上經典。具有濃厚的個人風格,他使用了張藝謀最擅長的色彩美學和象徵手法。故事構架電影的背景是民國時期,女學生頌蓮到了陳府,做了陳老爺的四姨太。按照陳府的規矩,晚上老爺去哪個姨太太屋裡,那么姨太太屋前就會掛上紅色的燈籠。頌蓮慢慢習慣了府上的生活。為了爭寵她假裝懷孕,結果被想要當姨太太的丫環雁兒告發遭到了封燈懲罰。
  • 《大紅燈籠高高掛》:紅燈高掛,宿命低沉,電影中沒有女人是贏家
    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是導演張藝謀和演員鞏俐的代表作品。在電影中,鞏俐飾演的女學生頌蓮,被繼母嫁到陳家大院做姨太太。在一年後,頌蓮被人逼瘋。屋外,幽藍詭異的夜色中,大紅燈籠在平衡構圖中格外醒目,與屋內的暖色調形成鮮明對比。這暗示著人物的命運,如同院落中掙扎不出圍牆的紅燈籠。
  • 《大紅燈籠高高掛》:一個女大學生怎樣在幾位姨太太之間生存
    高高紅燈 黑暗本質封建社會中的黑暗與舊社會與舊社會教條殺人的本質,張藝謀導演的大紅燈籠高高掛將此本質展現的可謂淋漓盡致,幕幕點題,刻畫了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封建女性頌蓮被迫嫁入陳家後,天性,人格一步步被磨滅,最後變得麻木不仁,心理扭曲與變形終至瘋癲的故事。
  • 大紅燈籠高高掛:老爺與四姨太新婚同房,侍女敲門說三姨太急病
    《大紅燈籠高高掛》這部電影,一看名字,好像是一部講風俗的文化電影,但其實這是一部關於民國時代陳佐千一家四個姨太太的故事。因為大紅燈籠,在該電影中另有一番深意,它背後的含義是,如果50歲的陳老爺要要某一位姨太太的房裡過夜,他就會安排下人,在她的門口前亮起紅燈籠。所以,哪位姨太太的門口一旦亮起了燈籠,就意味著她被老爺翻牌了,另一方面,這也意味著,其他幾名姨太太就要獨守空房了。
  • 《大紅燈籠高高掛》女性主義的悲歌,一場深宅大院的故事
    有著細膩而真摯的感情,其中不乏對獨立意識的覺醒,才我的印象中,最深的是張藝謀導演的《大紅燈籠高高掛》。縱觀,張藝謀90年代的電影,從《活著》《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再到《紅高粱》。聚焦的是舊中國時的社會容貌。一種對於個性的扭曲,對於尊嚴的踐踏,對於時代的畸形。在影片,通過女性的鏡頭一步步走向與這個時代潮流相反的一面。
  • 《大紅燈籠高高掛》和日本經典異曲同工
    作者:Roger Ebert譯者:Issac校對:易二三來源:rogerebert.com中國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1991)和日本電影《砂之女》(1960)都是關於性奴役的。張藝謀的《大紅燈籠高高掛》以1920年的中國為背景,當時納妾是司空見慣的事,但我懷疑陳氏家族一直住的那座宅子是獨一無二的。這部電影由鞏俐主演,她在張藝謀的《菊豆》和《活著》中出演了引人注目的角色,該片使她成為中國的頭號明星。她容顏姣好,她的美是電影的主題之一,導演將其拍得充滿誘惑力。
  • 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的服飾語言,訴說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大紅燈籠高高掛》這部電影可以說是張藝謀的經典之作,在這部電影中,紅色的應用可謂是教科書般的典範,代表喜悅、熱情的紅色在這部影片中因大面積的使用
  • 張藝謀:《大紅燈籠高高掛》《菊豆》的紅色是封建倫理象徵
    紅色在張藝謀電影中還是封建倫理的象徵。《大紅燈籠高高掛》中的紅燈籠,在一定意義上是陳佐千的化身,成為封建倫理道德的標籤。「夫為妻綱」的傳統百姓生活規範,在影片中表現為四個女人圍著「紅燈籠」轉的銀幕「遊戲規則」:點燈——恩寵,吹燈——冷落,封燈——懲罰。這一套純形式的儀式,是亙古不變的封建倫理秩序的再現。
  • 關於《大紅燈籠高高掛》的影評
    《大紅燈籠高高掛》是張藝謀導演1991年的作品,這部作品在國內外獲得很多獎項,影片確實有很多獨到之處。比如,在刻畫人物上, 畫面上都是顯而易見的,影片是根據蘇童的中篇小說《妻妾成群》改編的,在繼承和發揚原著的主旨和風格上,又貫穿了張藝謀那獨特的視覺效果和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
  • 佳片有約《大紅燈籠高高掛》囚禁在大院中的女人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張藝謀導演的經典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各位寶寶們捧個場唄!同時歡迎各位寶寶來投個稿子,郵箱:gdcclibrary@126.com張藝謀所導演的《大紅燈籠高高掛》獲得了48屆威尼斯電影節銀獅獎和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提名,同時還獲得了義大利大衛獎的最佳外語片。該片被英國《帝國》雜誌評為影史百部最佳外語片第28位,是排名最高的內地電影。
  • 推薦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
    ★★★☆☆國產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1991年出品。
  • 《大紅燈籠高高掛》——自由的可貴
    自由,一直都是一個讓人渴望的存在,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但是,有一個時代,自由是想都不敢想的一個存在。她們生活在封建禮教的束縛下,沒有人權,沒有自由。就像影片中那些宅院裡的女人一樣,被深深地束縛在大宅院裡,一輩子沒有自由和人權。
  • 影視評論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的性別符號學解讀
    在現有的研究中,許多學者已經注意到了《大紅燈籠高高掛》中符號的象徵意義與儀式的形塑作用。《大紅燈籠高高掛》通過影像語言揭示的是父權社會如何藉助性別符號形塑女性主體性並維繫男性霸權的過程,從這個意義上說,這部電影可以算是名副其實的後現代女性電影。
  • 《大紅燈籠高高掛》:洋學生頌蓮變成痴傻,背後原因細思極恐
    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是張藝謀導演,鞏俐、何賽飛、曹翠芬參演的一部電影,影片是根據蘇童的中篇小說《妻妾成群》改編的。以頌蓮所見為主線,展現了陳家大院裡,這個封建牢籠裡四個女人的悲慘命運。影片講述了頌蓮這個女大學生,在封建專制的深宅大院中,是怎樣一步步被逼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