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代餐世界:代餐是不是2021年的智商稅?

2020-12-27 騰訊網

原創文章,抄襲必究。

不得不承認,現在越來越多的關注「肥胖與健康」話題,但健康以外,男人追求簡單高效,女人追求瘦身美容,此時代餐作為一種能解決各種問題的功能性食品進入了大眾視野。

前段時間熱播的電視劇《三十而已》中,為了讓患有中度脂肪肝的老公許幻山恢復健康,老婆顧佳毅然決定讓陪老公晚餐斷食、代餐,那代餐這種東西究竟是能解決困擾千年的減肥問題?還是新時代的智商稅呢?

最早的代餐產品應該出現在20世紀60年代,是一種叫做 Tang的飲品和一種叫做SpaceFood Stick 的能量棒,因為被太空人帶入太空而名聲大噪,但隨著太空項目的停滯,人們對太空食物的熱情有所減弱。直到1986年,我們今天所熟知的能量棒才被加拿大馬拉松運動員BrianMaxwell研製出來。能量棒最初的目的是「幫助運動員在長距離運動中堅持下來」,避免耗光糖原,因此代餐首先是在了專業運動員人群流行起來的。

從90年代到本世紀初,能量產品的形態開始了多樣化,我們今天熟知的粉狀、能量棒、營養奶昔和濃縮飲品等等 層出不窮。

你們知道嗎?如今代餐在減肥界的興起,歸功於一位對吃飯感到累和浪費時間的程式設計師。矽谷碼農羅布·萊因哈特厭惡了總是吃不健康的快餐,又認為做飯是個麻煩事,他認為維持我們身體正常運轉需要的只是食物中的營養成分,而非食物本身,於是他自創了可以代替吃飯又能滿足人體所需營養的代餐產品。

2013年,Soylent創立,在矽谷的程式設計師中非常受歡迎,吸引了大筆的眾籌和風投資金,其中GoogleVentures也進行了投資。因此Soylent也成為目前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代餐品牌。雖然代餐一直遭受質疑,但它確實吸引了包括忙碌的年輕專業人士、大學生以及愛旅行的人、減肥人群等各種各樣的消費者,當時代餐被媒體稱為「食物終結者」和「未來食物」。

對於減肥人群來說,一定聽說過康寶萊、USANA這樣的品牌吧,它們產品的目標也是用來代替吃飯的,雖然有一些保健品系列,但主要還是用減肥效果開市場的。

受到像Soylent這些品牌成功的激勵,在中國人對健康食品有著越來越高追求的背景下,近一兩年,中國的代餐賽道開始風起雲湧,原本在微商中大行其道的減肥代餐產品正在被資本熱捧,隨著時代發展,好的品牌已經紛紛走向了新零售行業。真正的巨頭們看準代餐有需求、產品無痛點、新零售正當時,自然開始在中國市場大力布局。

事實證明,肥胖給全世界越來越多人的健康帶來了困擾。2019年1月開始,中糧發布具有減肥代餐功效的餅乾新品;菲嘗瘦明星產品蛋白棒和代餐咖啡;Keep發布Keeplite輕食系列產品;旺旺發布了旗下的健康零食品牌FixBody;康師傅上架了一款名為「陽光優纖」的代餐棒;直至今天競品仍層出不窮... 代餐在經歷了默默無聞後,再次受到追捧。

我們今天用一個品牌舉例,菲嘗瘦新零售主打的代餐產品,有代餐棒和代餐咖啡。只拿蛋白棒說明它每支棒35g,含33.0g優質蛋白、36.0g碳水化合物、6.0g膳食纖維等等,且是0g反式脂肪(酸),分量很足,像裡面添加的杏仁、榛子肉眼可見,確實足矣支撐人體正常的生活活動需求了。同時相比快餐,價格優勢也比較明顯,總結來說就是營養全面,省時省力,而市場上相同價格區間內,幾乎沒有比它更好的代餐產品能夠與之匹敵。

其實你們最關注的應該不是智商稅的問題,而是「代餐能減肥嗎」?

代餐主要分為五種品類:代餐粉、餅乾、衝泡飲品、燕麥和能量棒。而目前在國內市場,成長速度最快的是代餐粉和衝泡飲品。

我們買代餐的動機大多數都是因為食用方便、有飽腹感,同時能減肥。這也就說到了:代餐憑什麼能減肥?當然是飽腹感+補充營養。只有好產品才能經得起市場發展的推敲,選擇好的,吃著也放心。

總結一下:這類產品只能說是「捷徑」,但不能依賴,一旦依賴,捷徑就會變得沒有退路,更何況每個人體質不同,食用起來效果也不同,真的有人瘦的很快,有的人就一般般,所以買代餐和吃代餐 都不是智商稅,但指望它一定有什麼效果,就是智商稅了朋友。

感謝關注。

相關焦點

  • 燃燒我的卡路裡|代餐到底是不是智商稅?
    但關於後者,就眾生芸芸了,有人說吃了代餐粉就能輕鬆瘦,也有人覺得代餐不光沒啥效果,還會傷身體,甚至覺得就是「智商稅」!今天小編給大家解答清楚關於代餐的各種疑惑,如果你或你朋友還在猶豫代餐的好壞,看完這篇就都明白了。什麼是代餐?
  • 代餐:減肥神器還是智商稅?
    微博上「代餐是風口還是智商稅」的話題有超2.4億閱讀量,近8000的討論量,有人極力「安利」,信奉著代餐減肥,也有人認為代餐營養單一,長期使用會導致營養不良。雖爭議不斷,但並未影響代餐的熱銷,京東數據顯示,雙十一首日開場10分鐘內,代餐奶昔成交額同比增長20倍。銷量與爭議齊飛,代餐行業怎麼了?
  • 無糖汽水、代餐,屢禁不止的減肥藥是高科技還是智商稅?
    時刻準備著減肥、正在減肥、未來會減肥的人群實在廣泛,有身材管理意識的人越來越多,我國減肥市場體量已將近千億,令人頭禿的是,這麼一個龐大的市場,絕大多數是靠「智商稅」撐起來的。 有沒有躺著就能瘦的減肥藥?
  • 代餐到底是不是智商稅嗎?只吃代餐可能有這些風險
    前段時間職業打假人王海在爆出辛巴帶貨的燕窩實際上為「糖水」後,網上很多媒體紛紛點評「燕窩」實為智商稅。網友們在了解燕窩的成分後,也對眾多網紅食品的宣傳功效產生了懷疑的態度,其中「代餐」就是網友們重點懷疑的對象。這幾天我也收到很多小夥伴給我的私信,希望我能夠科普一下「代餐」。
  • 代餐減肥是否是「智商稅」,看完這些分析,你還會堅持嗎?
    就在最近這兩年,代餐產品減肥火了!有人極力種草並成功減肥,也有人認為代餐營 養單一,口感太差最終放棄。朋友圈被微商刷屏,抖音、小紅書上更是隨處可見明星們的帶貨視頻,代餐究竟是不 是「智商稅」?「代餐減肥法」靠譜嗎?
  • 心慌、拉肚子,代餐是智商稅? 專家:說了會被堵門打|凰家反騙局
    是啊,來都來了,這真是我們幾千年的文化精髓之一,可以紓解你內心的任何憤懣。「好吧,那去湖邊走走吧,我就當減肥了……」說實話,大叔還挺想聽聽她還會說什麼的,讓我甚至懷疑自己有小受的體質。「挺熱的(9月初),別走了,找個地方坐坐吧。我估計你這是內臟脂肪,不是皮下脂肪,靠運動不好減,走或者跑都沒大用,你可以試試減肥代餐。代餐你聽說過吧……」
  • 真假代餐:熱量原罪的慰藉
    代餐的邊界代餐2020年尤其火,線上到線下,你都能瞥見代餐的身影:打開朋友圈,你能看見好友在WonderLab代餐奶昔廣告下逗悶子瞎貧;打開抖音,你能看見羅永浩捧著ffit8蛋白棒讚美它的功能和味道;走進屈臣氏,你還能見到貨架擺著Smeal的主打系列NOTO代餐奶昔。
  • 代餐市場,藏著千萬少女減肥的夢
    而代餐就成了目標之一。·代餐是不是智商稅?· 代餐指的是為了滿足成年人控制體重期間一餐或兩餐的營養需要,代替一餐或兩餐,專門加工配製而成的一種控制能量的食品。在代餐領域,有一項名叫LOOK AHAED的研究非常有名。通過對5145名患者進行長達十年的研究後發現,肥胖的人堅持吃1年代餐,1年後,體重比不吃代餐的平均減少7.7kg;2年後,依然能保持5.2kg的差距。在維持減重效果方面,代餐也是表現不錯的。代餐的作用,是被證實的。
  • 代餐奶昔、蛋白棒、穀物粉……吃了1個月代餐後,我有話說
    CBNData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的代餐品牌數量已經達到了驚人的2837個,而這個數字在2020年增加到了3540個——代餐所蘊含的商機不言而喻。然而,機遇同隱患總是相伴相生。消費市場上,媒體和消費者反覆探討:比普通食物售價更高的代餐是不是智商稅;資本市場上,雖然ffit8三個月內兩次融資,薄荷健康、鯊魚菲特、王飽飽等品牌都在今年獲得大額融資,但依舊有投資人對代餐心存質疑。代餐到底指的是什麼?代餐真的是剛需嗎?好代餐的標準是什麼?萬物皆可代餐?
  • 代餐粥等產品層出不窮 代餐食用要適當
    隨著消費新升級,高蛋白低脂肪的營養代餐食品進入大眾視野。時下,五花八門的代餐食品成為不少瘦身男女的「新寵」。主打「熱量低、飽腹感強」的代餐粉、代餐奶昔、代餐粥等產品層出不窮。那麼,讓減肥人士趨之若鶩的代餐類產品,究竟是不是交智商稅呢?
  • 減肥靠代餐?揭秘代餐食品真相
    如今,有一種號稱是「純天然、營養素全面、可以不用忍受飢餓,而且見效非常神速」的減肥代餐產品成為網紅,它的減肥真相是什麼?代餐食品,是指那些從功能上可以部分或者是全部代替我們主食或者是膳食的一部分食品。它在市面上的表現形式主要有:代餐粉、代餐棒、代餐餅乾或曲奇、代餐粥以及代餐奶昔。根據代餐食品中成分的不同,代餐食品其實可以分為很多種:有純蛋白質類的、富含膳食纖維類的及複合類的代餐食品。所有的減肥代餐食品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能量密度低、膳食纖維含量高,而且具有很長時間的飽腹感。由此可見,這類代餐食品的減肥原理就是「變相的節食減肥」。
  • 「代餐」產品銷售火爆 「代餐減肥法」究竟靠譜嗎?
    在這股減肥熱潮的帶動下,相關的產業也隨之興起,這其中代餐產品的銷售尤其火爆。數據顯示,2019年,僅天貓和京東等電子商務渠道的代餐產品銷售額就超過10億元,增長率超過35%。而2020年代餐市場的整體規模更是有望突破1000億元。對於代餐,消費者褒貶不一。
  • 60億市場的代餐,是減肥利器還是智商稅?
    原本代餐最初是醫院用來治療肥胖,又或者腸胃有問題,無法進食正常飲食的患者而創設的一種飲食方式。 這些代餐最初都是醫院,又或者正規食品、製藥廠家來調配,但隨著人們對瘦身的需求,各種代餐打著「減脂、低卡、抗餓」的口號,讓很多「不想動但又怕餓」的年輕人掏出自己錢包。
  • 桂格小Q瓶代餐奶昔,引領科學代餐新紀元
    百事公司大中華區高級市場總監湯穎蕾和百事公司大中華區營養研發副總監胡俊剛受邀以「代餐食品的消費者趨勢和代餐食品的開發與創新」為主題發表了演講。  桂格作為百事公司旗下穀物營養專業品牌,全新推出桂格小Q瓶代餐奶昔,引領科學代餐新紀元。桂格抵卡控小Q瓶的上市,具有兩大創新亮點:一、桂格首款通過科學人體試驗飽腹感驗證的專業代餐;二、營養指標率先全面符合中國營養學會代餐食品團體標準。
  • 興風作浪的代餐
    沒有了吃草的單一乏味,反而擁有麥片、奶昔、能量棒、防彈飲料、斷糖曲奇等各式代餐「小零食」的快樂,當然也有葷素搭配、營養配比均衡、低卡飽腹的正餐替代可供選擇。一時間,減肥似乎變成一件不那麼反人性的事情。  於是,實體店裡售賣代餐產品的貨架越來越擁擠,線上渠道的代餐產品競爭越來越激烈。  僅在剛剛過去的7月,代餐市場就出現了多起融資事件。
  • 輕食代餐是真藍海還是偽風口?女性撐起代餐市場
    來源:深響深響原創· 作者|魏巍2020年朋友圈中好友互動最多的廣告,一定有WonderLab。無論是不是減肥人士,一定都或多或少被動接觸過這個代餐奶昔品牌。這一2019年初才成立的品牌,成為了該年天貓最受女性歡迎的瓶裝代餐奶昔品牌,並在今年轟炸小紅書與朋友圈,同時迎來一場資本盛宴——兩年內完成三輪融資,投資方包括IDG資本、啟晨資本等。WonderLab走紅的背後,是冉冉升起的輕食、代餐風口。近年來,在年輕消費群體之間,颳起了一股輕食、代餐的火熱浪潮。
  • 代餐:新正餐前傳
    2017-2019年天貓平臺上的消費規模增速都在50%以上,2018 年國內的代餐企業就已超過 400 餘家,以及根據神眸數據,2019年3月到2020年2月,全網線上交易總額達到36.47億人民幣。
  • 科學解釋代餐減肥的六大優勢,一份合格的代餐應該長這樣!
    代餐,簡稱代餐,是指經過特殊加工後,可以用來代替全部或部分代餐的營養食品。在《國際食品法典》中,對代餐有著具體如下問題定義: 「用於進行控制體重用配方食品(代餐)是指以「即食」或按照使用情況說明配製的食品,可以發展作為自己全部或部分膳食的替代品。」
  • 一基一石,代餐的成長與內卷
    鑄就代餐的長城:減肥為基,潮流為石過去的十年時間裡,中國的消費市場已經完成了基礎設施的建設,逐步走進了新消費的發展周期,而國內更多的新興品牌也逐漸成長起來,但也正是隨著科技的發展還有生活的便捷,造就了新時代的「懶人青年」,就連身體健康也是怎麼方便怎麼來,由此可食性的代餐食品被投放到各個場景中,代餐早已不是減肥人士的專屬,而代餐企業也正在向即食、健康
  • 新一代營養代餐品牌
    區別於市場上90%的同類產品,輕御的品牌理念更加潮流化、生活化,是真正站在消費者角度去研發、設計的一款代餐產品。2020年疫情對各行各業都造成了巨大的影響,目前也波及到了全球經濟發展。尤其是線下實體產業受衝擊最大,導致線上經濟一夜之間被動的火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