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自媒體 / 東方亦落
低調多時的周鴻禕最近終於又有了新動向。根據企查查信息顯示,9月18日,周鴻禕成為花椒直播運營主體「北京密境和風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長,這似乎意味著360對進軍直播行業還未死心。
說起來也奇怪,花椒直播算是直播行業中入局最早的那批平臺之一了。該平臺是360內部孵化出來的,360佔80%的股權,也著實火過一陣子,本來花椒直播很有可能成為360新的業務增長點,但最終卻偃旗息鼓,反而是抖音、快手等後來者在直播領域紅的發紫。
那麼入局很早、又曾經如此有希望的花椒直播為啥就走到這步田地了呢?
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花椒直播定位不明確。
花椒直播上線初期,模仿的是國外的流媒體直播應用Periscope。這款應用的傳播能力尤為突出,尤其是在凱特王妃生產、希拉蕊競選等一些突發事件出現之時,Periscope的傳播能力甚至強過Twitter或instagram。
而當時花椒直播的聯合創始人田豔表示「就是要做一款國內的Periscope」。花椒直播成立初期,運營團隊8到10人,側重娛樂方面的信息傳播。其中許多人都出身傳統媒體,人脈渠道甚廣,而在運營方面360手機助手也會給一些推薦資源,所以上千萬的項目在實際運營中也不用花太多錢。
然而問題在於,360的許多產品經理都是做工具出身,對信息傳播完全沒經驗,消息中心、用戶中心、信息流設施都很不完善。而且要做新聞資訊很多時候條件都是不確定的,因為不是每個新聞場景都值得直播,花椒直播那時的用戶體量也撐不起這樣的直播,想做自製節目也不夠格。
後來花椒直播看到其他直播平臺多是靠遊戲和秀場火爆起來的,於是也考慮轉型,但周鴻禕最開始不想降低花椒直播的格調去做一個「在線夜總會」。然而利益始終是主要驅動力,為了在直播領域尋求更好的發展,周鴻禕還是妥協了。
於是花椒直播內部大換血,原本由360主導的運營團隊幾乎全部出局,花椒直播開始側重於秀場模式,周鴻禕與網紅們頻頻互動,花椒直播也逐步放寬對網紅的流量限制。其實這也符合周鴻禕一貫的風格,即先做產品,邊做邊找突破點,通過攪亂已有的市場獲取用戶,最後再考慮長遠的模式。
不可否認,周鴻禕是很有想法的人,也是營銷高手,敢於不斷嘗試。但是這種嘗試對直播平臺而言是致命的,因為直播平臺最重要的得以生存的秘訣就是找準定位然後發力垂直深耕。而花椒直播始終沒能做到這一點,總是「飄忽不定」,導致無法聚合黏性用戶,後來更是有些「急功近利式」的跟風,什麼火就去做什麼,無法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內容,久而久之也就泯然眾人。
如今360還想做花椒直播,很可能是看到近年來直播行業的大熱態勢,而且今年的疫情也讓直播再度紅了一次。可是如今的直播行業早已殺成「血海」,比2015年那會兒競爭更為激烈,花椒直播那時都沒能成功,現在想出頭更是難上加難。
當然,如果能有一些與眾不同的點,或許還有希望,但是花椒直播在這方面好像也走偏了,其「苦難消費」和商業炒作的內容生態一直飽受爭議。例如喬任梁去世後,花椒直播一路跟蹤報導,王寶強離婚時,花椒直播也利用這個熱點進行炒作。
可以理解花椒直播那種想要標新立異的心情,但是這種行為模式一方面會傷害當事人,另一方面也會給社會造成負面影響,對花椒直播的口碑也不好。更何況現在直播平臺這麼多,內容翻新花樣百出,市場中幾乎沒留下什麼餘地,自身本事並不過硬的花椒直播,再想出頭恐怕也沒多少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