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故事的角度出發,深度解析電影《花椒之味》

2020-12-20 文字怪人

引言:

電影《花椒之味》改編自張小嫻的小說《我的愛如此麻辣》。

故事講述了在父親(鍾鎮濤飾)的葬禮上,如樹(鄭秀文飾)初次見到了同父異母的兩個妹妹如枝和如果。

如樹迫於壓力不得不接手父親生前留下的一間火鍋店,而如枝和如果此時也正遭受人生中的挫折時刻。來自不同地域、有著不同性格的三姐妹相聚在這間火鍋店內。

上一代人的愛恨糾纏令三姐妹在破碎家庭成長,導致三人均留下成長創口,隨著共同經營火鍋店共同相處,這些傷口逐漸被修復。

而如樹最終解開心結,將對於父親的恨與不解轉為愛和思念。

《花椒之味》擁有鄭秀文、劉德華、任賢齊這樣天王天后級的演員陣容。

如果將電影的類型定位《瘦身男女》式的喜劇或者是《深夜食堂》類的美食溫情電影,拍攝起來可能都較之現在容易不少。

這部電影將類型定位為劇情片。不同於動作片的精彩打鬥,愛情片的纏綿,喜劇片的搞笑。劇情片最考驗的是如何說好並且拍好一個故事。

《花椒之味》獲得金像獎11項提名,包括最佳影片、導演、編劇等等。

本篇影評中我將從——

什麼是電影完整的敘事結構、如何用策略來講述電影、如何在窺視視角下塑造角色這三個方面來解析《花椒之味》作為劇情電影的合格水準與獨到之處。

一、由三幕式到4+1敘事設計結構

克裡斯汀·湯普森在《新好萊塢如何講故事》一書中提到,電影傳統設計的三幕式結構正朝著更加細化的4+1設計結構展開。

所謂的4+1即是電影結構主要是由建置、曲折、發展和高潮這4個部分加上一個結尾組成。這4個部分在電影中通常被要求為4等分,合理的設計構建是講好電影故事的關鍵。

1、建置部分

在影片開頭的前20—30分鐘內,必須講清楚主角人物所在的世界,明確主角有什麼目標,並出現一個轉折點結束這一部分。

以《花椒之味》為例,在開始點明如樹是一個備受壓力的公司職員,接到醫院打來的電話得知父親去世,在父親葬禮上初次見到兩個同父異母的妹妹如枝和如果。

三人吃了一頓火鍋,三人對於彼此的看法中更多的是「一份陌生」。

之後三人分別,如樹打算賣了父親的火鍋店,但是在買家來的當天,如樹臨時改變主意決定繼續經營火鍋店,以這個轉折為第一部分建置部分的結束。

2、複雜情節(Complicating Action)

建置部分強調或者改動了電影的核心目標,複雜情節就將主角置身在一個全新且複雜的處境中,並用一個重大事件結束。

以《花椒之味》為例,如樹決定經營火鍋店,她所要面對的是性格暴躁的後廚、年歲已高的洗碗工、問題青年服務生,再加上找回父親的火鍋底料秘方,這環環相扣的難關。

同時也引出了如樹至今未婚的一個心結——

她曾有過一個相處很久的前男友,可如樹糾結於前男友是因為「責任」而並非「愛」想和她結婚,導致二人分手。

此時又出現了一個離婚的麻醉師,如樹並不清楚對於麻醉師究竟是好感或只是朋友關係。本質上,如樹在這個年紀對於愛情是彷徨的。

而如樹的兩個妹妹也是麻煩重重,最小的妹妹如果是一個網紅服裝店代購,與80多歲的奶奶在重慶生活,如果心中一直芥蒂著母親把她拋下而在加拿大組建新家庭的事。

如枝是一個打了十幾年撞球的選手,但選手的收入並不能養活如枝,如枝母親對其事業的冷嘲熱諷,令如枝對於是否繼續還是放棄夢想感到迷惘。

電影將如此多複雜的情節和糾纏的人物關係在「複雜情節」的20-30分鐘之內講完,最後用一場關鍵比賽中如枝的失利和崩潰爆發結束這一部分。

3、發展部分(Development)

至此電影所有人設背景、前提和目標、障礙都已經介紹完畢。現在主人公需要為追求目標而進行奮鬥、掙扎。

通常發展部分是由許多主動創造或者是猶豫未決的事件組成。然而電影結構中的發展部分對於劇情片是很不利的。

因為劇情片不同於奇幻、愛情、動作電影,劇情片主打生活,很少有什麼大起大落的核心目標,主角對於核心目標的追求並沒有什麼實際進展。換而來說,電影過半,到此處通常會令觀眾感覺到沉悶。

所以電影會用蒙太奇段落、喜劇性穿插和其他繞道手法來對這「平淡」和「沉悶」進行填充。

以《花椒之味》為例,用蒙太奇手法,穿插了父親這一角色在過去所做的事,這些事是在當年如樹所不理解的。

同時三姐妹相處時遇到了一隻「蟑螂」,她們認為這隻蟑螂是父親的魂魄幻化而來,笑點十足。

電影還用「火鍋底料神秘配方究竟是什麼」設下懸疑伏筆。

通過蒙太奇、喜劇橋段加上懸疑設置填充了劇情片在發展部分的不足。

4、高潮部分(Climax)

通常是緊接著「最黑暗的時刻」出現,即有某種危機迫使主角不得不展開行動,並圍繞著如何實現,能否實現展開。

以《花椒之味》為例,經過鋪墊,主人公如樹有兩個「糾結」,一是父親的火鍋底料配方是什麼,二是與前男友的心結無法解開。

在高潮部分,通過如枝母親的意外闖入,矛盾爆發,和解,並從一杯酒中發現火鍋底料配方的秘密。完成第一個糾結。

在麻醉師離開之後,如樹與前男友一次無意的交談,令她明白兩個人能在一起,不用糾結是何種原因,不用糾結究竟是喜歡、愧疚亦或是責任,能在「一起」是最重要的。化解了第二個情感上的糾結。

在最後中秋節的舞獅大會上,如樹終於大聲哭出了對於父親的思念。

5、尾聲部分(Epilogue)

在建置、複雜情節、發展、高潮之後,需要跟一個尾聲部分,用來證實現狀的穩定性,同時解決次要情節,並且深化主題。

尾聲可以非常的短小精悍。

以《花椒之味》為例,尾聲出現在最後幾分鐘,如樹釋然了所有事,並且回歸生活正軌。

租約到期,如樹關閉了父親留下的火鍋店,她坐上車,車開在小巷中,前方是明亮之路。

生活還需要繼續,至此也表述了原小說《我的愛如此麻辣》的主題和金句——

人與人的相識相遇,都是因緣聚合。緣份是永不流逝的饗宴,我們適逢其會。有些人,我們下一次還會再見;另一些人,不會再見了。有些人帶給我們歡笑,另一些人,我們為他掉眼淚,把上輩子的債還了。杯酒盡歡,是沒有不散的筵席,也是有不散的筵席。

至此影片結束。

從電影的敘事設計上來說,《花椒之味》是一部完整且合格的電影。

在接下來,將說明當滿足4+1的敘述模式後,還需要用什麼策略來講好這個故事。

二、電影中的敘事策略

1、採用雙線情節與時間元素

大部分的成功電影至始至終都有兩條情節線,其中至少一條涉及異性戀愛情。

愛情線可以是主導,也可以是從屬。每條情節線中的目標和障礙,都可以用各種方式互相協調。

好的電影需要繃緊情節,讓觀眾有懸念感,確保每一場戲都會留下一些未解問題,同時加入時間元素,用約定(appointment)和最後限期(deadline)來組織電影整體的時間方案。

以《花椒之味》為例,主情節線是經營火鍋店,第二情節線是如樹與前男友和麻醉師的兩段情。

時間元素的「約定」是履行承諾去經營火鍋店,「最後限期」是一年之後火鍋店究竟是否會關閉。

2、妙用反覆出現的事物

與做鋪墊和伏筆一樣,某個東西在影片中的反覆出現,也是聚攏情節的策略,如果觀眾始料未及的話,就能成功產生一種愉悅快感。

以《花椒之味》為例,不斷給食物加辣椒醬的父親與如樹,反覆出現的花椒。令觀眾在開始不知其意。

而之後的一句話點明,「辣,是一種痛覺,吃辣就是用一種痛,來掩蓋另一種痛。」

放大來說,對於逝去的人,思念是一種痛覺。

而反覆出現的「花椒」至此開始令觀眾心生共鳴,「花椒」繼續升華,成為全電影的飽和度意像。

3、飽和度意像

意像是指人在欣賞某件作品時,腦海中出現的形象,簡單來說,就是寓意之像。飽和度意像就是形成度很深的意像,是電影的核心和靈魂。

在電影《花椒之味》中,「花椒」就作為了最為重要的飽和度意像。

花椒屬落葉小喬木,樹高可達7米;莖幹上的刺,枝有短刺,枝結出果。

我們可以看出三姐妹名字中的含義「如樹」「如枝」「如果」,同時三姐妹所生活的不同地域,重慶,香港,臺灣。

藉助一間火鍋店牽引著姐妹三人從陌生走向相知。

從小了說,對於普通百姓,家好月圓,一家人能團圓和睦,一塊吃一頓火鍋是幸福且重要的事。

從大了說,無論是香港、臺灣還是大陸也好,無論有著如何的地域差異,無論開始如何陌生,但改變不了同是中國人這個血濃於水的事實,一家人有著「責任」與「愛」,永遠都是一家人。

《花椒之味》以小家之情鑄大國之愛,這些將電影的核心主題提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

至此故事中所有的敘事設計和敘事策略都是完整的。

但是實施這一切還需要一個最關鍵——實施的人,也就是人物角色。

如何讓觀眾產生代入感?如何快速進入各個角色所處於的內心世界?電影中角色呈現給觀眾的視角極為關鍵。

在接下來說明電影是如何通過「窺視之眼」讓我們了解人物的。

三、從窺視之眼看缺點人物

韋氏詞典中對於「窺視者」的解釋為好奇的觀察者。窺視者的喜悅,就是觀看嶄新和美妙事物所產生的喜悅。

在任何一部電影中,觀眾的視角都是窺視者的視角,透過鏡頭給出的光線、空間和聲音去走進電影人物的世界。

以《花椒之味》為例:

給如樹的第一個鏡頭是在辦公室,她在幫忙訂票,她默默接受客人的特殊要求,「這張機票是我和情人去的,請不要告訴我老婆」。跟著她接了幾個保險房產的銷售電話,冷漠地同那些銷售員聊天,這些讓我們快速認識了主角如樹是一個備受生活壓力的香港職場女性。

給如枝的鏡頭是一場撞球比賽,從她面部的笑容讓我們知道她對於自己實力的自信,而最後錯失黑8,如枝坐在椅子上,聽著對手將球擊落袋的聲音,我們仿佛能感覺到她當時的失望。

給如果的鏡頭是一個手機視角,她正在直播間試穿衣服帶貨,網友提問「為什麼你在葬禮上穿得這麼誇張?」,如果回答「見親人的最後一面就是應該穿最好看的衣服」,讓我們了解這個女孩的單純、樂觀和善良。

前男友出現的鏡頭始終在一輛車裡,通過表情我們可以看出前男友對於感情是不願意過多用語言表述的,更多的是一份默默守護的「責任」。

給離婚麻醉師的鏡頭是雨中橋下,他和如樹父親抽菸時的對話,給我們的感覺這個角色內心對於現實的不滿。就像是這場雨把他困在了橋下,他渴望能嘗試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給如果奶奶的鏡頭是在街頭的「相親角」,一個八十幾歲的老人擠在人群中就是希望能為如果找一個好歸宿。奶奶是怕倘若有天自己不在了,希望有人能幫她照顧如果。

另一幕是奶奶與如果坐在計程車中,她一面用難聽的話傷害如果,一面轉過頭黯自難過。通過這窺探視角,讓觀眾充分了解到奶奶對於如果的愛。

這些鏡頭讓我們快速進入了人物的內心世界。

而電影中至關重要的回憶父親的戲,採用蒙太奇手法穿插——我們是站在如樹的視角去跟隨她回憶父親的。

我們所看到的關於父親的鏡頭是有層次的,是遞進不同的,從開頭的冷漠到後面的溫暖,這代表著如樹的內心是在漸漸同父親和解,她慢慢理解了父親的愛,所以鏡頭變得溫暖。同時也讓我們逐漸了解了這個有缺點的父親。

電影中每一個角色都是有缺點的缺點人物,而為何《花椒之味》都在詳述一個個缺點人物?

有缺點必然有弱點,弱點會隨著故事的遞進而產生新的矛盾與問題點、戲劇性的衝突,這些都支撐電影。

而最終「人物必須治癒心靈創傷」,獲得新的力量,「我們都是有缺點的人,但我們都要勇敢面對人生」,也正是電影所積極和正面傳達給觀眾主題。

結語:

《花椒之味》電影嚴格遵循4+1的敘事結構設計守則去講這個故事。並添加蒙太奇手法和喜劇的策略方式推進劇情。

用「花椒」作為意像貫穿全片,愛簡單到一頓火鍋、一杯酒。思念就如一口花椒,是麻,是辣,是另一種說不出的痛。

電影獨到之處在於塑造各個性格鮮明的角色人物,妙用光線、空間、聲音,令觀眾由窺視之眼進入每個人物的內心。令觀眾能夠充分清楚理解每個人物的決定。

影片中也存在遺憾,導演試圖表述的過多,反將最關鍵的親情部分弱化。

但總而來說,《花椒之味》是一部合格的、值得觀賞的好電影。

相關焦點

  • 影評 | 《花椒之味》到底是什麼味?
    但是《花椒之味》屬於後者,它當中所有的戲劇張力都並非強行堆砌,是那個瞬間、那個人口中,很自然講出的話,這是「張力」與「自然」的平衡,需要功力,更體現誠意。對我來說,它是今年港片中難得的驚喜之作。《花椒之味》的故事並不複雜,沒什麼聯繫的父親突然去世了,留下了一間火鍋店,女兒如樹趕來料理後事,誰料葬禮上竟然多出了兩個同父異母的妹妹,諷刺的是,三人第一次相遇的機會,是親生父親意外病逝後的遺像前。此時此刻,她們之間的相同點只有父親這個人,而各自對父親的回憶又不盡相同。
  • 寰亞電影舉行發布會,《花椒之味》《阿索的故事》等即將來襲
    現場展示了多部重量級電影製作項目,如好萊塢導演雷尼·哈林執導的動作影片《沉默的證人》;導演瀧田洋二郎執導的《聞煙》;郭富城攜手楊千嬅主演的影片《麥路人》;麥曦茵執導治癒系電影《花椒之味》、葉念琛導演的電影《阿索的故事》等多部題材各異的年度新片。
  • 電影《花椒之味》,get生活的人情味兒
    感謝電影《花椒之味》片方提前為我們準備的紙巾,貼心周到的服務,本就應當感激涕零。《花椒之味》,在綿長中濃烈,在回味中甘爽,在傷痛中苦澀,在淚水中堅強。 《花椒之味》由拉近網娛旗下拉近影業出品,明星雲集,群星璀璨。
  • 《花椒之味》的爹味
    港片《花椒之味》其實故事有點作。
  • 《花椒之味》電影值得多次回味,觸心暖胃
    電影《花椒之味》就是一個以這樣狗血情節開頭的故事。故事雖然發生在寸金寸土的金融城市香港,但這次這部香港電影講故事的速度變慢了,有著近乎理想、與世無爭的感覺,用雲淡風輕的方式,來講述對原生家庭的接納、和解與生命的觸動。
  • 從《脫皮爸爸》到《花椒之味》,金像獎下無法言喻的父愛
    在影后的評選中鄭秀文已經取得先機,有《花椒之味》和《聖荷西謀殺案》兩部作品入選,尤其是《花椒之味》一口氣獲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等11項提名,成為了最大熱門。在《花椒之味》中我們看到了鄭秀文的沉澱與改變,但同時也讓我們想起了2年前金像獎上的《脫皮爸爸》。《脫皮爸爸》讓吳鎮宇時隔13年再次獲得香港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吳鎮宇與鄭秀文,《脫皮爸爸》與《花椒之味》,看似毫無關聯,但卻揭示了一個共同的主題:生活之下那些後知後覺的父愛。
  • 《花椒之味》如何從感性影像畫面細說「一家」的親情故事
    一、從愛情到親情──《花椒之味》對《我的愛如此麻辣》的改編 年青女導演麥曦茵,受許鞍華、朱嘉懿等資深影人所邀,完成了2019 年上映的溫情電影《花椒之味》。麥曦茵以往作品,多集中於青年人同代的故事,反映少年迷惘的《烈日當空》、愛情煩惱的《前度》等,均為其中例子。
  • 《花椒之味》上映時間提檔 主演鄭秀文演唱電影主題曲
    《花椒之味》上映時間提檔 主演鄭秀文演唱電影主題曲  由許鞍華、朱嘉懿監製,麥曦茵導演及編劇,鄭秀文(飾夏如樹)、賴雅妍(飾夏如枝)、李曉峰(飾夏如果)領銜主演,鍾鎮濤(飾夏亮)、任賢齊(飾蔡浩山)特別出演,劉瑞琪(飾如枝母親張雅玲)、吳彥姝(飾如果外婆劉芳)主演,劉德華(飾郭天恩)友情客串的《花椒之味》於今日宣布影片將提檔至9月6日上映,同時,由主演鄭秀文演唱的電影主題曲
  • 【影片預告】《花椒之味》:怨之味、愛之味、思念之味、和解之味
    電影《花椒之味》終極版海報《花椒之味》發布終極預告(來源:網易娛樂)由許鞍華、朱嘉懿監製,麥曦茵導演及編劇,
  • 《花椒之味》:五味雜陳的父愛
    周末隨便翻著視頻網站,竟然撞上一部良心好劇《花椒之味》,真是很好的一部劇,忍不住要推薦給大家。
  • 「港獨」導演電影《花椒之味》將上映,網友已經在抵制
    本文作者:多動症孩童沒有愛一部講述女性成長故事的電影《花椒之味》即將於9月6日登陸內地院線上映,但是其導演兼編劇麥曦茵卻被爆出曾經支持「佔中」運動,在個人ins帳號上更是屢次發表「港獨」言論。據了解,《花椒之味》由許鞍華、朱嘉懿監製,麥曦茵執導及編劇,鄭秀文、賴雅妍、李曉峰等主演,講述了一個因父親突然離世,三個同父異母,從小生活在三個不同城市的三姐妹相聚相知的故事。8月25日,電影官微宣布提檔至9月6日上映。從提檔海報上,我們可以看到這部電影的拍攝得到了很多香港演員的支持,例如任賢齊、鍾鎮濤特別出演,劉德華客串出演等。
  • 花椒之味:影帝影后再度搭戲,鄭秀文本色出演?票房卻撲街
    說到9月份最主要的類型電影,那無疑就是劇情片,上映的劇情片當中自8月16日上映的《送我上青雲》,到近期上映的《檢察方的罪人》以及《最後一槍》都是口碑不錯的劇情片,然而評分最好的毋庸置疑那就是在9月6日上映的《花椒之味》了。剛剛上映就獲得了不少的好評,但遺憾的是票房卻並不理想。
  • 《花椒之味》害怕被傷害,無心說出更壞
    人人都愛的火鍋,五味之外花椒特有的麻,止了三姐妹的痛,也融合了三姐妹的心。中國人講五味俱全,酸甜苦辣鹹。花椒之麻只能作為輔助。但火鍋的出現卻給花椒帶來新的契機,麻香四溢,爽口鮮活,即便想想都能惹來味蕾的觸動。影片《花椒之味》中,三姐妹對花椒的認識不僅源自父親傳奇般的火鍋技藝,更以止痛的功效來悄然彌合三位主人公的隔膜與生疏,可見花椒食之辛麻實則有情。
  • 寰亞影片《麥路人》《花椒之味》分獲第3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兩獎項
    第3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於今日在線頒布獲獎名單,由寰亞電影出品的聚焦社會邊緣群體的影片《麥路人》與溫情治癒影片《花椒之味》分獲最佳男配角、最佳美術指導兩大獎項。電影靈感取材於全球普遍存在的社會悲情現實,描繪一群生活在貧窮線下的小人物,基於各種原因聚結於24小時快餐店守望相助互勉的感人故事。
  • 鄭秀文賴雅妍演繹《花椒之味》
    信息時報訊 (記者 馬澤望) 根據張小嫻作品《我的愛如此麻辣》改編的電影《花椒之味》,近日曝光創作班底。該片由許鞍華、朱嘉懿監製,麥曦茵執導並擔任編劇,鄭秀文、賴雅妍、李曉峰擔任主演,同時還有鍾鎮濤、任賢齊、劉瑞琪和劉德華等客串出演。
  • 鄭秀文攜《花椒之味》6度衝擊影后,雙保險提名待摘桂冠
    Sammi鄭秀文也憑藉《花椒之味》及《聖荷西謀殺案》兩部佳作,第6度衝擊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桂冠。鄭秀文劇照第3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共有5名影后候選,入圍女演員包括:《少年的你》周冬雨、《金都》鄧麗欣、《幻愛》蔡思韻以及憑《花椒之味》+《聖荷西謀殺案》兩部影片雙提名的鄭秀文。
  • 鄭秀文《花椒之味》:我的愛如此麻辣
    久違的溫情港片《花椒之味    《花椒之味》講述了一個因父親突然離世,三個同父異母、從小生活在不同城市的三姐妹相聚相知的故事。作為電影的主角,三姐妹的內心世界以及三人之間的情感關係自然也是大家關注的重點。
  • 鄭秀文新電影要上了,《花椒之味》定檔9月12日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陸芳6月27日,由許鞍華、朱嘉懿監製,麥曦茵導演及編劇,改編自張小嫻原著小說《我的愛如此麻辣》,鄭秀文(飾夏如樹)、賴雅妍(飾夏如枝)、李曉峰(飾夏如果)領銜主演,鍾鎮濤(飾夏亮)、任賢齊(飾蔡浩山)特別出演、劉德華(飾郭天恩)友情客串的《花椒之味
  • 《花椒之味》:怨之味、愛之味、思念之味、和解之味
    以上,是鄭秀文所飾演的如樹在《花椒之味》中遭遇的最大震蕩。《花椒之味》是一部味道駁雜情感繁複的影片,它以「父親」無數個立面,去試圖勾勒出家庭、親情、愛情、友情、父女之情、母女之情、姐妹之情、無法消解的怨念與思念等等多維度情感空間,兼顧痛感與爽感,面帶微笑而淚腺失控。
  • 《演員請就位2》第八期之《花椒之味》—不畏麻與苦,方品純與香
    四位導演執導的第二個作品依次進行了放映,首先放映的是爾冬陞導演的《花椒之味》。這個作品的放映獲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話不多說,讓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這個作品。 《花椒之味》 導演:爾冬陞 演員: 夏 如 樹——馬 蘇 歐陽如枝——張 月 劉 如 果——孫 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