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陽公主——開在大唐裡的人間富貴花

2021-02-07 悅色微涼

歷史上能留下名字封號的公主不在少數,能夠有記憶點的也不少

高陽公主就是其中之一,我印象中的最經典的還是《大唐情史》裡的高陽公主

在高陽公主身上最大的標籤是淫亂,還是和玄奘的弟子——前途無量的大唐高僧,公主與和尚大概只有女媧後人和道士——紫萱與徐長卿以及他的前世,或者宋朝的福康公主和內侍梁懷吉,能夠媲美了,話題扯遠了。

言歸正傳,往期也寫過不少公主,真假公主案的主角——柔福公主,所嫁非人的福康公主,公然豢養面首的山陰公主。

公主是封建王朝裡極具權利的女人,金枝玉葉,生來富貴,可以說是封建社會為數不多的尊貴女性之一,女性的地位往往取決於身份背景,說起來可悲又可憐,高貴的身份也意味著她們會成為最好的棋子。

在中國古代,公主的用途一般有兩個:和親、聯姻。

說來說去,就是嫁人而已。

在封建社會,女性的地位前半生取決於家世背景,也就是拼爹,後半生就看嫁得好不好了,當然,這與古代普遍壽命短也有關係,一生太短,所以要早早嫁人生子。

而公主生來尊貴,養尊處優,所以要更大效益地發揮作用。

和親是為守護兩國安定,免起戰爭,也為促進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貢獻,比如唐朝的文成公主,小學課本上耳熟能詳的人物。

(文成公主入藏圖)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古代共有134位和親公主,數量相當可觀,但一般來說和親的公主都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公主,大多是宗室女或者大臣的女兒,畢竟不是什麼好事,背井離鄉,生活習慣天差地別,又孤苦無依。

漢朝有記載的細君公主(烏孫公主),解憂公主,身份相對顯赫,但都是罪臣之女,幾乎是前後和親烏孫。

細君公主比較文弱,不太能適應烏孫的生活,加上思念故土,和親的第六年便鬱鬱而終。留下一首詩作:吾家嫁我兮天一方,遠託異國兮烏王延。穹廬為室兮旃為牆,以肉為食兮酪為漿。居常土思兮心內傷,願為黃鵠兮歸故鄉。

解憂公主就比較樂觀了,生活的時間比較久,維持漢代和烏孫的良好關係做出了巨大貢獻,晚年更是有幸重回故土,落葉歸根,也算是件美事。

說到這,就不得不提一句,不算公主的王昭君,同時也是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

超喜歡這一版,李彩樺就是我心目中的王昭君,雖然大家可能更熟悉她的艾莉。

到了宋朝,金人入侵,大量掠奪公主(帝姬)

最著名的當屬茂德帝姬,當時也出現了真假帝姬案(柔福帝姬)

另一種情況就是皇帝做主給公主賜婚,這個就要看公主的受寵程度了,有的是真心為公主挑選駙馬,有的只是為了拉攏臣子好好幹活而已,據說,探花郎就是皇帝專為公主挑選的駙馬,總之,皇帝的女兒不愁嫁。

但是嫁得好不好,自己完全掌控不了,而且雖然娶的是公主,但是作為駙馬並沒有實權,還要低聲下氣伺候公主,一個不小心得罪了公主,可不是鬧著玩的,醉打金枝便是實例,好在公主的爹比較開明,沒有計較,由此也有了「不痴不聾,不做家翁」的典故。

像比較得寵的唐懿宗之女,同昌公主,下降時禮儀甚盛,傾宮中珍玩以為資送,府第窗戶皆飾以雜寶,井欄藥臼,亦以金銀為之,特賜錢五百萬緡。豪華程度,終唐一朝,絕無僅有。去世時,牽連被殺的御醫達二十多人。

高陽公主也是唐太宗比較喜歡的女兒,被偏愛的永遠都有恃無恐,情竇初開便喜歡上高僧的弟子辯機,況且公主當時是有駙馬的,公主之尊,能做到驚世駭俗的也就是她了。

大概是因為駙馬不合心意,做出的強烈反抗,也可能因為辯機足夠好,不然一個公主,天家之女,駙馬是「房謀杜斷」中房玄齡的兒子,房家滿門皆與天家結親,顯赫程度不必多說,房家的兒子也不會差到哪去。

事發之後,公主小懲大誡,辯機直接就掛了。

有學者認為這段歷史真實性存疑。

首先,較早成書的《舊唐書》根本沒有提及此事,宋太宗朝李昉撰寫的《太平御覽》中亦未提及。《新唐書》成書於宋仁宗時期,又因所增列傳多取材於本人的章奏或後人的追述,碑誌石刻和各種雜史、筆記、小說都被採輯編入,故而這段史料來源較為可疑。

其次,《新唐書》中記載的高陽公主與太宗因此事父女失和,與《舊唐書》中記載矛盾較大。《舊唐書》記載在房玄齡病重的時候,尚通過高陽公主對太宗上表,可見至少在唐太宗駕崩前,對高陽公主尚正常,公主沒有任何失寵的跡象。當時房玄齡一直在宮中治病,如果高陽公主已經因此事被太宗疏遠,那麼太宗是不太可能這樣語重心長、心平氣和地和她對話而被起居郎記載。此事在永徽三年立的房玄齡墓碑上作為榮耀雕刻示人,可見至少在房玄齡死後近四年內高陽公主「醜行」暴露可能性較小,否則高陽公主斷難順利晉封長公主並刻上碑文。

再次,高陽公主和辯機事發地點與唐代高僧管理制度不符。辯機的草廬在高陽公主封地,因公主打獵與之相遇,兩者遂發生苟且之事。而事實上隋唐時僧侶管理十分嚴格,進出寺廟都有登記,無緣無故離寺不歸不被允許,因此辯機的行為在當時實為違法,不可能多日不歸而不被發現懲戒;何況辯機後來被選為玄奘的譯經大德,實為當時佛教界翹楚,更不可能無視嚴厲的寺廟管理制度隨便出入而無人關注不加追責。

最後,許敬宗為《瑜伽師地論》所作後序,乃唐太宗過目欽定,其文字肯定要考慮到太宗當時和之後的想法。如果辯機真與高陽公主有染,許敬宗必會知道,更不會在此文裡詳細提到辯機。而在《大唐內典錄》和《續高僧傳·玄奘傳》中提及另一名大德道宣追懷往事,對辯機耿耿思念之情難以抑制。必須要說的是,「律宗」著重研習及傳持戒律,道宣是「律宗」的創始人,卻對辯機多有懷念,實在是與辯機「破戒」的形象形成巨大反差,讓人不得不懷疑辯機之死是否另有緣由。

此外,高陽公主和辯機兩者之間的年齡差距可能在十歲以上。加之房家關係錯綜複雜,高陽公主如果確有數年此等行徑,那麼作為婆婆的盧氏,作為姑嫂的韓王妃,作為弟弟的房遺則等都不會對其放任自流,任何一人都可以直接將實情上報太宗知曉。

相比較這種讓後人津津樂道的風月案,終貞觀、永徽兩朝,真正具有足夠殺傷力的罪名其實是史書裡並未大肆描寫的短短一句話:高陽公主讓掖庭令陳玄運在禁宮之內伺候她向鬼神祈福問祥,並且推演星宿的排位。而此種行巫蠱、窺天象的舉動,在千年前的社會,不啻於謀大逆的同義詞,而這恐怕才是日後高陽公主被賜死的真正原因之一。然而儘管後來研究者對此事提出種種考證質疑,仍需進一步的證據才能重新定位《新唐書》裡高陽公主的形象。

——以上內容來自百度百科

關於高陽公主,大概最真實的可能就是恃寵而驕這一點了,但這也是一個公主尤其是得寵公主甚至尋常家裡被視為掌上明珠的女孩子的特權,只是陰差陽錯,高陽公主身上被貼上這樣一個淫亂的標籤。

真實的高陽公主,應該活得很精彩吧!


相關焦點

  • 《大唐情史》:高陽公主與辯機和尚的愛情故事
    《大唐情史》中,辯機終究沒有經受住高陽那如同太陽一般熾烈的熱情,破了戒。高陽起床後問辯機:「我愛你,辯機。我愛你!你愛我嗎?」辯機卻一臉正經的說:「不!」高陽卻不以為意,甚至認真的說:「我知道你永遠會說不。可是,我愛你。」
  • 《大唐情史》高陽公主——沈傲君
    《大唐情史》播出的時候小編還在牙牙學語,後來在某音刷到沈傲君老師飾演的高陽公主天,這也太美了吧。又是白色帷帽,小編真的對戴白色帷帽的好看姑娘沒有絲毫的抵抗力高陽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明的愛女公主深得太宗鍾心,嫁與名臣房玄齡之子房遺愛,恃寵嬌縱但高陽公主在小編心目中一直都是好勇敢的女子小編在收集素材的時候偶然看到沈傲君老師的這張劇照,除了驚豔之外還有些莫名的熟悉哇,這不是《天地傳說之寶蓮燈》裡的瓊花宮的踏雪小仙女嗎小編也忘了是什麼時候看的這部劇
  • 她是最美的古裝女演員,《大唐情史》裡的高陽公主,你還記得她嗎
    踏雪天上的小仙女,因為喜歡多管閒事,請求王母娘娘化成肉身下凡尋找失落人間的寶蓮燈。性格活潑俏皮、聰明機靈、善良、有正義感和同情心。跟沉香從朋友關係,不知不覺地墮入愛河,從沒有情慾的小仙女、變成了有愛有恨、有血有肉的凡人。最後終於和林志穎飾演的沉香走到了一起。這個角色應該是沈傲君最早的古裝角色了。
  • 從辯機和高陽公主看大唐的開放與包容
    (也有一種說法,這高陽去山中遊玩逢雨,巧遇進山採藥的辯機,高陽一下就愛上這小和尚,辯機帶她回草屋避雨,半路上高陽撒嬌說走不動了,辯機就背著她,開始了肌膚的親密接觸……)不該啊!他15歲出家,早就心許佛門,卻為何躲不開這雙明亮的眼睛?他定了定心神,盤腿打坐,口中念念有詞,默誦著《心經》,一遍又一遍。
  • 大唐戀歌:高陽公主與辯機和尚的愛情悲劇
    而那個惹出事端的枕頭又是哪一位公主的閨中物品呢?它的主人,就是電視劇裡名聲遠揚的大唐高陽公主,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十七女,房玄齡次子房遺愛的妻子。高陽公主生年不詳,貞觀15年下嫁,因謀反罪被唐高宗白綾賜死於公元653年,也就是唐高宗永徽四年。唐高宗顯慶五年(658年),重新被追封為合浦公主。
  • 《大唐情史》中高陽公主的23個造型,這個公主超美的!
    前段時間小編又重新去了看一遍《大唐情史》,真的,看完小編只想說沈傲君的古裝扮相簡直不要太美,不信就來看看《大唐情史》中高陽公主的23個造型。
  • 《武則天》中高陽公主的9個造型,這才是大唐公主該有的模樣
    前一陣子閒著無聊,我又去看了一遍25年前的《武則天》,不得不說,這部劇中的美人質量是真的很不錯,比如今天咱們要說的高陽公主。高陽公主是李世民的女兒,在這部劇中的戲份並不算多,但是她的造型卻十分不錯。在這部劇中,高陽公主總共有9個造型,這些造型也完美地詮釋了什麼才是大唐公主該有的模樣。
  • 大唐公主秘史之高陽公主和辯機和尚-不負如來不負卿之愛!
    今兒說一人,是大唐的一位傳奇和尚,也是大唐玄奘法師的徒弟。玄奘就是唐三藏,即西遊記裡的唐僧。玄奘法師的徒弟,想必也是一位高僧,此人名叫辯機,出生於公元619,卒於公元649年,享年30歲。 辯機的死是被腰斬的,處以極刑,而不是自然死亡。而他的師傅玄奘法師,就因為這個徒弟,內心也受到深深的傷害。
  • 高陽公主和辯機和尚
    公主本是世界上最好混的一個職位 ,既不用像王子們一樣爭權奪利 ,也不用像嬪妃們一樣機關算盡 .公主只需要吃香喝辣,吆五喝六就夠了 .但是, 她們享受了皇室帶給她們的尊榮和富貴 ,就必須分擔皇室的風險和危機 ,必要時還得作為一個政治籌碼 ,去交換邊界的安寧,籠絡寵臣的忠心 .養公主千日 ,用公主一時,是也 .
  • 從大唐劇《大唐情史》來聊一下,高陽公主的一生究竟如何?
    於是我想重返童年,重溫一下童年的那些劇集,就把十八年前的大唐劇《大唐情史》找出來再刷了一遍。這部劇裡面,最大的看點就是高陽公主和辯機的愛情故事了。沈傲君飾演的高陽公主,她綽約多逸姿風姿絕傾城、敢愛敢恨,是大唐最美麗的公主。聶遠飾演的辯機,一位清秀俊美隱忍的和尚。這部劇的服化道精美,有不少顏值演技俱佳的演員參演,在豆瓣上的評分高達8分。
  • 高陽公主:女人的性格裡,藏著她一生的命運
    在唐朝近三百年的歷史煙塵裡,有一群身份尊貴的女子格外引人注目。她們或披甲上陣、指揮千軍萬馬;或胸有溝壑、攪動朝堂風雲;或深明大義、捨身和親番邦;或敢愛敢恨,不為世俗羈絆。她們天定風華、光彩恣意,在男權社會裡劈開了一片明亮朗闊的天宇,在錦繡年華裡活出了自己的精彩人生,她們便是大唐公主。
  • 高陽公主:一生的愛與恨,都逃不過權力的枷鎖
    中國所有的朝代中,沒有任何一個朝代的公主在權力角逐上可以同大唐的公主們相媲美。她們在愛情上縱情任性,她們朝堂上撥動風雲,沒有任何一代的公主可以活得如此瀟灑肆意。即使後來有了更能折騰的太平公主和安樂公主,高陽公主在唐代的「公主群」中一個最具話題性的一個公主。高陽公主是唐太宗的第十七個女兒。
  • 《大唐情史》高陽公主真的有傳說中的那樣放蕩嗎?不!
    手工活太單調,於是找了一部《大唐情史》歷史劇邊煲劇邊幹活。因為傳說中都說高陽公主很放蕩、很任性。所以我好奇,要看一下高陽公主是怎樣放蕩和任性的。於是從第一集細細的看起。看了幾集發現其實高陽公主並不是傳說中的那樣放蕩,也不是傳說中那樣的傲慢和任性。李世民是個寵女狂,她非常的愛高陽公主。
  • 高陽公主的最後一天:讀著辯機和尚寫的大唐西域記,喊了一聲阿娘
    宋人楊萬裡有詩云:二月初頭春向中,花梢薄日柳梢風。折花客子渾無賴,狼藉須教滿路紅。此日,禁屠,止殺。長安城駙馬都尉房遺愛府邸內,房遺愛三十六歲的妻子高陽公主正在安靜的讀著《大唐西域記》。這本書是玄奘法師的得意弟子辯機和尚整理的法師西行求法的口述筆記,裡面詳盡描述了法師西行途中的所見所聞,充滿異域風情。
  • 高陽公主和山陰公主誰更風流?
    大唐高陽公主毫無疑問,高陽公主可以說是大唐鼎盛表面背後的一塊遮羞布,隨著高陽的東窗事發,大唐皇室的糜爛不堪暴露無遺,為何高陽會變成這樣呢,還得從她的婚姻開始說起。為了掩耳盜鈴不被人發現,高陽公主居然主動跟房遺愛說了自己與辯機和尚私通的事情,為了彌補房遺愛,高陽公主給房遺愛找了幾個美女,後來房遺愛甚至專門去給高陽公主把風,讓高陽公主與辯機私通。
  • 辯機和尚和高陽公主的風流史
    辯機和尚和高陽公主的風流史可謂是唐太宗的一大恥辱,因為雖然高陽公主年僅十七歲,但卻已是宰相的兒媳婦,所以辯機和尚和高陽公主這一段風流史才更加讓唐太宗生氣
  • 高陽與辯機:衝破世俗枷鎖的愛戀,註定了她們的悲劇結局
    作為唐太宗最為寵愛的公主,她與辯機和尚從相識相愛到天人永隔,一個繁華盛世的背後,也有這樣一段被世俗詬病的悽美愛情故事……一、她身份尊貴倍受寵愛,卻被迫指婚,不得良人她是大唐最受寵的公主。作為唐太宗的第十七個女兒,庶女出身,卻盡得父皇寵愛,自小錦衣玉食,是一朵在宮牆裡長大的富貴花。十五歲及笄之年,李世民為她精心挑選了一位駙馬——當朝宰相房玄齡次子:房遺愛。皇帝得了乘龍快婿,自然越看越滿意,在外人眼中這應是珠聯璧合的一對,但高陽卻並不如意。
  • 高陽公主與辯機和尚驚世之戀,是有悖人倫,還是皇室婚姻的悲涼?
    歷史上關於高陽公主的生母並沒有記載,連詳細清楚地出生日期也沒有,由此可見她很可能是庶出的,而且生母的地位很低。因為她是李世民的第十七個女兒,在當時她可是有二十位同為公主的姐妹一起在宮裡生活的。正史有記載,說是高陽公主在宮裡很討李世民歡心,頗受寵愛。
  • 千古奇譚 高陽公主與辯機高僧感天動地的愛情
    中午之分,大家看到不遠處有個草庵,就簇擁著疲憊的公主走過去休息,侍從們先去準備。草庵裡住著一個修行的僧人,辯機。貴人造訪,辯機放下手中的經書,急急出來迎接。高陽見到這位年輕的僧人,一下子愣了一下。「你眼前的我是紅塵萬丈,我眼裡的你是化外一方。若,你跳的出去,且安心做你的和尚。
  • 驚世駭俗的戀情:高陽公主痴戀辯機和尚
    在中國古代,公主們享受著皇室帶給她們的尊榮和富貴,自然也要承擔皇室賦予她們的責任,那就是作為政治籌碼,去交換邊界的安寧,或者籠絡寵臣的忠心,高陽公主亦是如此。高陽公主是唐太宗的女兒,在寵愛與奢侈中長大的她,性格活潑熱烈而又驕傲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