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奇譚 高陽公主與辯機高僧感天動地的愛情

2021-02-11 史老師易經講堂


高陽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十七個女兒,天姿國色聰慧過人,非常得父皇的寵愛。

十五歲的時候,唐太宗把她許配給丞相房玄齡的次子房遺愛。房玄齡是凌煙閣上的大功臣,這樁婚姻倒是門當戶對。

可,愛情總是不走尋常路。

李世民是馬上皇帝,可是他的女兒喜歡滿腹經綸談吐文雅的風流俊傑。

房玄齡是紙上謀臣,他的兒子偏偏喜歡躍馬縱橫。這或許是夫妻倆唯一相同的地方,沒有繼承父親的風格。

牡丹花一樣驕傲的高陽雖然不得不接受命運,但她從來就沒有真正接納過丈夫。


高陽缺乏愛情滋潤,生活的很不快樂,就借郊遊打獵消磨時間。雖然不被妻子接受,房遺愛駙馬的身份也要一直陪伴著公主。

這天,他們又前簇後擁的去打獵。

中午之分,大家看到不遠處有個草庵,就簇擁著疲憊的公主走過去休息,侍從們先去準備。草庵裡住著一個修行的僧人,辯機。

貴人造訪,辯機放下手中的經書,急急出來迎接。

高陽見到這位年輕的僧人,一下子愣了一下。

「你眼前的我是紅塵萬丈,我眼裡的你是化外一方。

若,你跳的出去,且安心做你的和尚。

我只記取你當初的模樣,白衣勝雪才冠三梁。」

辯機穿著粗布衣裳,可是難掩英俊堅毅的不俗氣質。看到公主駙馬,神情坦然淡定,一派「腹有詩書氣自華」的高貴。

高陽抬眼看看身邊的房遺愛,不禁暗暗嘆了口氣,人的氣度,完全不在衣飾的錦繡。如果和這個人相伴一生,才是今生無憾。

想到這裡,臉上不禁微微一紅。


宦官宮女們把攜帶的帳床等抬進草庵安頓好,請公主休息。

公主將辯機召了進去,要探討佛法。

房遺愛緩緩退了出去,掩上房門。

孤男寡女獨處一室,辯機開始拘謹了。

高陽斜倚在床上,他還是在乎我的,要不,怎麼看都不敢看我一眼,還緊張的冒汗。想到這裡,她的心暖暖的,微微笑了起來。

他給她講著佛理,她卻什麼也沒有聽到,只是痴痴的望著他眼中的空靈。世上還有這麼純淨清澈的男子,不染纖塵。

很快,天色將晚。辯機再三催促,高陽不得已依依惜別。

第二天,她又來了。

經過一夜的相思煎熬,又看到了辯機。高陽在那一刻失去了她全部的高傲,這原本是她永遠不會失去的東西,是皇家血脈和父親縱容的特質。然而,此時她只願匍匐在他的腳下。。                
辯機沒有跳出去,被高陽的熱情融化,多年的清淨修為冰消瓦解。

抱住眼前這個女子,他感到天地萬物都不重要。愛情讓人目眩神迷如痴如狂。

他是和尚,她是公主。這都不重要,他們只是一對沉溺在愛河中的男女。


可以說,辯機對高陽,絕非貪圖情慾,而是真心愛慕。

他是法華寺的主持;大唐最年青的「綴文大德」;玄奘法師最器重的僧人。

如果他走上街頭,行過的土地會被信徒們取回家去供奉。聽他講經,會有半個長安的人擁進法華寺的門檻。

當然,才華並不能證明一個人的人品,但一定可以增加一個人的價值和份量。

正因為真心,事後他才如此痛苦,佛門的清規與炙熱的愛情交織在一起,煎熬著他。可是,愛情來時,天雷勾動地火,誰也阻擋不住。一見到高陽,他身心皆醉。

哪怕,死後墜入阿鼻地獄,他也甘願受苦受罰,為她。

這件事情,房遺愛不但不生氣,反而刻意隱瞞盡力維護。每次高陽與辯機私會之時,他親自在門外守衛。

作為回報,高陽送給丈夫兩名年輕的美女,還允許他可以納自己喜歡的女子為妾。

後世人大都嘲笑房遺愛的軟弱無能,紫衣看到了他的豁達。其實他們都是政治婚姻的受害者,高陽所嫁非愛,無比痛苦。房遺愛,又何嘗不是如此?

面對威嚴的皇權,他們誰都無力抗爭。最後兩人在這樁悲劇婚姻中找到一個平衡點,各尋所愛。表面上看來荒唐無稽,其實兩人都是,無奈。


時間就這樣過去,高陽陶醉在一個女人最大的幸福裡,還為辯機生下了兩個兒子。

後來,辯機被玄奘選去譯經。從事譯著的綴文大德九人中,二十六歲的他最年輕,譯的經也最多。想到這些,高陽就為他驕傲,可是他們也從此分離,相見無日。

高陽明白愛人,這樣離去他會心安,從此擺脫了兩難的痛苦。她雖然不舍不願,也唯有成全。

高陽照顧著兩個幼子,從他們的面龐中尋找辯機的影子。

即便這一生,再也不相見。她真的愛過,擁有過。

誰想到,平地間起風雷。這一切,源自長安城一起普通的盜竊案。                 
貞觀末年,長安街上抓住一名小偷。這件事雖微不足道,但所繳獲的贓物卻非同一般,那是一個鑲金飾銀的豪華玉枕,一看就是大內之物。小偷招供,玉枕乃從弘福寺內一個和尚的房間裡偷出來的,這個和尚就是辯機。

事情就這樣暴露了,李世民暴怒。

他恨女兒不守婦道,對不起跟隨自己一生的老臣,更恨此事宣揚出去,大唐皇室尊嚴不存。

聖旨下。腰斬辯機,同時處死高陽公主身邊知情的十多個奴婢。


高陽簡直要發瘋了。

所謂腰斬酷刑,就是將犯人從腰部砍成兩截,受刑人不能立刻死去,異常慘烈。大唐即使是對貪官叛臣,軍中敗將,也少用這種刑罰。

現在,這樣的酷刑竟要用在辯機的身上,用在這樣高貴的辯機身上!

父親下令不準高陽入宮,她天天在宮外跪求。他的父親再也沒有見她。

玄奘法師入宮求情曾給了她希望,然而,這一次,什麼也沒有用了。
玄奘與辯機對坐了一夜,他最後只是一笑。

行刑之前,他低眉垂目,仍然是那一張無比安寧的臉。

雖然已經分離三年,他一定還是沒有忘記那個叫高陽的女子。真的忘情,又何必留下那香枕?惹下了今日的禍端。

一場轟動長安的傾城之戀,就這樣慘烈的落幕了。

高陽還在玄武門外不停地叩首,不停地跪拜。她還懷著最後一絲希望,那個最疼愛自己的父親會收回成命的。

她不明白,在她的眼中,父親斬的是自己最愛的那個人。

在李世民看來,他斬是不守清規的淫僧,一個玷汙了公主令自己蒙羞的罪人。

直到午時三刻的鼓聲大作,她才泥塑木雕般站了起來,木然的向外走去。

她沒有看見辯機,她只看到了一灘鮮血。

盯著皇城,盯著大明宮,盯著她生長的地方。突然,坐倒在地,放生痛哭。一開始,就是她主動,一步步把自己最愛的那個人,拉進萬丈深淵。


那個活潑美麗的高陽,那天,也跟著辯機死去了。

半年後,李世民去世,她沒有落下一滴眼淚。跪在靈堂前,她在心中想的只是,「你,為何不早死半年,辯機就不會死。」

她看著登上大寶的李治,父親親自選定的新皇,被仇恨扭曲的心裡再次掀起怒濤。

她喚來了異地封王的親哥哥李恪,她要助哥哥謀反。雖然李治對她很好,她就是不想讓父親安心,哪怕他已經長眠於地下。

事情暴露,高陽被關在房中,一方白綾送到了她身邊。外面是房家人的鬼哭狼嚎,第一次,她意識到自己連累了這世代忠良之家。他們實在沒有做錯什麼,對她一直禮敬有加。
這次隨她一起死的,還有很多人,同母所生的親哥哥,也被敕令自盡。

偏執報復的結果是:已經失去的還是失去,手中的也沒能留住。

她和辯機的兩個兒子,也因此被發配嶺南。

高陽,只是一個被寵壞的公主,一個任性的孩子。她的生活一直都是一帆風順,她從沒有嘗過,被奪走所愛的痛苦。這次,她終於嘗到了。她為此付出的代價,是生命。

生活,我們儘量追求完美。但必須接受遺憾。

文章來源:《長相思—唐詩宋詞背後的唯美故事》

【史老師易經講堂】是一個智慧的分享平臺,每日更新四篇精品文章,傳播正能量,啟迪智慧,值得所有對傳統文化感興趣的各界人士關注。

相關焦點

  • 《大唐情史》:高陽公主與辯機和尚的愛情故事
    辯機難道不愛高陽嗎?當然不是。當辯機與高陽事發,辯機遭受腰斬之刑時,他憐憫了一隻即將陪他赴死的螞蟻。而他意識渙散前,唯一看見的是伴隨著陽光而來的高陽。就像高陽問辯機:「今天的太陽和昨天的有什麼不同?」辯機的回答是:「昨天的太陽照耀我,今天的太陽燃燒我。」說的太陽正是高陽,正是高高在上的高陽公主。他早已愛上了她。那麼高陽公主作為李世民最寵愛的公主,為什麼要去喜歡一個和尚,做出這樣讓皇家顏面掃地的事情呢?
  • 是真愛還是墮落,是高僧還是惡僧,且看辯機與公主的愛情
    例如唐朝高陽公主與辯機和尚兩人之間的長達十幾年的勾結,一位是已為人婦的大唐公主,一位是清淨佛門的高僧子弟。看起來毫無關係的兩人,卻為唐朝的歷史畫下了極其風流的一筆。是真愛還是墮落,是高僧還是惡僧,且看辯機與公主的愛情如何。
  • 辯機和尚和高陽公主的風流史
    接下來就詳細介紹辯機和尚和高陽公主的風流史吧。    唐太宗的第十七女高陽公主,雖然只有十六七歲,卻已經是有夫之婦,老公就是宰相房玄齡的二兒子房遺愛。但高陽公主不喜歡赳赳武夫的老公,而喜歡文採風流的儒雅之士。某日,公主和丈夫帶領大批隨從到自己的封地上去打獵,人喊馬嘶,鬧了大半天,公主乏了,剛好旁邊有一座小小的僧舍,公主毫不客氣地就前去打擾。沒想到迎接公主這大隊人馬的,是和尚辯機!
  • 高陽公主真的愛和尚辯機嗎?這樣的愛情最終走向了毀滅
    辯機應該是一個很有魅力的人吧,要不然心性高傲的高陽公主怎麼會為之心動呢,長久不幸福的婚姻,讓高陽公主渴望愛,恰巧辯機在這時出現,撫慰了高陽的心。(圖片來源於網絡)辯機其實是大唐有名的高僧,也曾為玄奘翻譯經文,身為僧人應當以修行為重,但是,僧人也是個普通人啊,他們也有一個跳動的心啊,也是有七情六慾的啊。
  • 高陽公主和辯機和尚
    馮友蘭先生說:凡物皆無不好,凡意見皆無不對,此《齊物論》之宗旨也。推而言之,則一切存在之形式,亦皆無不好。 但是,好與壞關鍵在於輿論如何說,所以,真相往往敗給故事。也許存在就是合理,這就是「禪」所站的立場。
  • 從辯機和高陽公主看大唐的開放與包容
    …一個是享盡世間恩寵的公主,一個是潛心修行、青燈古卷的高僧,卻在那一時那一刻,在時光的拐角相遇,從此,你是我的山水,我是你的星月,兩顆心緊緊相依,再也不願意分離……是大逆不道,還是背叛佛祖?這意思是說,辯機繼承了遠祖隱逸之士的血統,自小懷著高操的志節,15歲出世為僧,專心修行,在大總持寺作為道嶽法師的弟子,直到遇上高陽公主,他已經心系佛門六年。如果沒有這次相遇,如果他不是面對內心真實的呼喚,而是選擇了逃避和放棄,那麼他的前途將一片輝煌。可是啊,可是,世間沒有「如果」,只有「必然」。當有一天,高陽公主依偎在辯機的懷裡,深情款款的問他,辯機,辯機,是我毀了你的修為,你有沒有怪我?
  • 高陽公主與辯機的戀情是真是假?
    高陽公主與辯機的戀情究竟是真是假?我們先看看《新唐書》等相關記載。(註:配圖搜自網絡,下同。)按照《新唐書》的說法,高陽公主是李世民的愛女,下嫁房玄齡次子房遺愛。在這件糾葛發生之前或之後(時間點不明、跨度不清),公主和遺愛一起外出遊獵,遇見了辯機,其為婺州人(今浙江金華),才華橫溢,風度高朗。高陽公主與他相戀,送給房遺愛二名侍女。這裡個人推測有2種可能性:1、房遺愛不知情,高陽公主給他侍女是想支開他、轉移他的注意力,防止他撞破辯機的事。2、房遺愛知情而無可奈何,高陽公主用侍女補償他、封他的嘴。
  • 高陽遇辯機
    婚姻不美滿的高陽公主,唯一的消遣,就是縱馬郊外,遊山玩水了。而擔著個駙馬虛名的房遺愛,當然也不得不陪伴在左右。  就在一次出獵的途中,豆蔻年華嬌美任性的高陽公主遇到了當時不過二十出頭、文雅俊秀的會昌寺僧人辯機。  這位辯機,是一個造詣非凡的出家人 。讀過《大唐西域記》就可看出,執筆人辯機學精內外典,文筆優美簡潔。他15歲出家,潛心鑽研佛學理論十餘年。
  • 大唐戀歌:高陽公主與辯機和尚的愛情悲劇
    按說,高陽公主與辯機可是生活在兩條並不交叉的平行線上,一個貴為公主,一個是佛門清僧。可能是公主和駙馬過的太平淡無奇了,除了生孩子吃飯睡覺,日子稀鬆平常,這對依然還是豆蔻年華的高陽公主來說,無論如何都是不甘的,孩子自有下人養著,也該自己出去散散心,瀟灑玩一回了。
  • 大唐公主秘史之高陽公主和辯機和尚-不負如來不負卿之愛!
    高僧的徒弟,一個和尚。 據稱,唐太宗李世民死的時候,高陽公主沒有哀容,意思是沒有悲哀,沒哭,你死你的。 為何沒有哀容?因為你殺了我的摯愛辯機。 不就一和尚嘛,和尚怎麼了?大不了還俗不就得了嗎?我一個公主,想找個男的,父親您至於嗎?
  • 高陽公主與辯機和尚私通,公公房玄齡為何放任自流,原因很複雜
    導語高陽公主因與高僧辯機交往甚密敗露,及參與永徽四年(653年)皇室謀反案被賜死,成為唐太宗諸位公主最有名 的一位。但是這兩樁疑案歷經千年早已面目全非,其中細節至今仍引發不斷爭議,從而為高陽公主的真實面貌籠罩上層層迷霧。
  • 高陽公主到底是怎麼死的?真的是因為和辯機和尚私通嗎?
    高陽公主到底是怎麼死的?真的是因為和辯機和尚私通嗎?還是有其他原因?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唐太宗李世民的愛女高陽公主。作為妻子的高陽也是對房遺愛越來越不滿意。直到遇到了辯機和尚,一日高陽煩悶,出去打獵路過一間破草庵的時候一位眉清目秀的僧人出來迎接,這個僧人就是辯機和尚。
  • 高陽公主真的和辯機和尚有一段真摯的感情嗎?
    高陽公主,在大唐的公主裡面一直是一個知名度比較高的人,她與辯機和尚的感情故事成為多部電視劇的題材。一位公主、一名和尚,這對不匹配的感情讓很多人都為之同情,那麼歷史上高陽公主真的和辯機和尚在一起過嗎?但是無論唐太宗究竟喜不喜愛高陽公主,這都不妨礙她能夠用公主的身份獲得想要的一切。高陽公主看不上房遺愛,但是兩個人也勉強能湊合過日子,直到那一次打獵遇到了她的命定之人。按照記載,兩個人在打獵的看到山中有座茅屋,高陽公主就去往茅屋裡面想休息一下,接待他們的就是一個叫做辯機的和尚。
  • 辯機:因與高陽公主私通被腰斬,功過卻要由後人評說
    ,我們總是不難想到他和高陽公主的風流故事。身為一介僧人,卻和皇室公主有私情,這樣的「八卦」很難不被人獵奇和關注。久而久之,當後人再提起辯機的時候,總是不由自主地將他和高陽公主聯繫在一起,卻忘記他作為一名高僧本身的功勞。在《西遊記》中,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傳經布道,對助推佛教的發展有著極大的貢獻。
  • 解讀辯機和尚和高陽公主的風流豔史
    對於高陽公主最出名的應該就是,辯機和尚和高陽公主的那段風流豔史了。
  • 驚世駭俗的戀情:高陽公主痴戀辯機和尚
    在中國古代,公主們享受著皇室帶給她們的尊榮和富貴,自然也要承擔皇室賦予她們的責任,那就是作為政治籌碼,去交換邊界的安寧,或者籠絡寵臣的忠心,高陽公主亦是如此。高陽公主是唐太宗的女兒,在寵愛與奢侈中長大的她,性格活潑熱烈而又驕傲任性。
  • 高陽公主為什麼說丈夫是她的恥辱,情人辯機才是他的驕傲
    辯機是個非常有才學的人,他有著淵博的佛學,出眾的外貌,談吐間溫文爾雅,話語間謙遜有禮,他正是高陽公主非常喜歡的類型,相見恨晚,當時只有十七歲的高陽公主和二十歲的辯機互生情愫,高陽忘記了她凍住的身份,而且她已經有駙馬了,辯機也是把佛家的戒律,師傅的教導全部拋之腦後,兩人很快就走到了一起。
  • 玄奘愛徒辯機和尚與高陽公主之死,另有隱情
    時過不久,長安城內抓到一竊賊,贓物裡有一個金玉寶枕(外邦貢品),正是李世民賜給高陽公主的。竊賊承認,寶枕是從弘福寺辯機和尚處偷來。太宗李世民震怒,辯機(619-649) 於是被腰斬。 永徽四年(653年),高陽公主欲奪房遺愛兄長房遺直所繼承的爵位,誣告其對自己無禮。經長孫無忌審理,公主與房遺愛意圖擁立荊王李元景謀反事洩,唐高宗李治賜其自盡。
  • 從大唐劇《大唐情史》來聊一下,高陽公主的一生究竟如何?
    這部劇裡面,最大的看點就是高陽公主和辯機的愛情故事了。沈傲君飾演的高陽公主,她綽約多逸姿風姿絕傾城、敢愛敢恨,是大唐最美麗的公主。聶遠飾演的辯機,一位清秀俊美隱忍的和尚。這部劇的服化道精美,有不少顏值演技俱佳的演員參演,在豆瓣上的評分高達8分。如此高質量的大唐劇放在現在完全是吊打那些粗製濫造的劇集,而且這部劇採用了莎士比亞的臺詞對白,這給這部劇增添了與眾不同的歷史沉重感。
  • 高陽公主與辯機和尚驚世之戀,是有悖人倫,還是皇室婚姻的悲涼?
    在貞觀十五年前後,年僅12歲的高陽公主就被父皇李世民做主,許配給了當時的開國名相房玄齡的次子,房遺愛。12歲,正是一個女孩含苞待放的年紀,肆意張揚的年紀,本該無拘無束地利用公主的身份玩個夠,可是在她對愛情對婚姻根本沒有什麼概念的這個年紀,竟然就被迫走進了婚姻的墳墓。所以,她與房遺愛之間是沒有感情基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