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辯機和尚和高陽公主的風流豔史

2021-03-04 千奇百怪

對於高陽公主最出名的應該就是,辯機和尚和高陽公主的那段風流豔史了。一個皇室公主,一個清修和尚,不顧倫常的通姦,最終被唐太宗發現,辯機被腰斬,高陽一念成魔從此走上了腹黑的宮婦之路,最終落得一束白綾。

辯機和尚和高陽公主的風流豔史

就在一次出獵的途中,豆蔻年華嬌美任性的高陽公主遇到了當時不過二十出頭、文雅俊秀的辯機和尚。辯機和尚和高陽公主從此一見鍾情,一個忘了皇家身份,一個忘了佛家戒律,如膠似漆地痴纏在了一起。而空頭駙馬房遺愛,不知是出於一種什麼樣的心思,一直在為公主和辯機遮掩此事。甚至還常常出面將辯機召入府中,自己親自為這對偷情的人兒做放哨的衛兵。

時間過得飛快,幾年過去了,公元645年,玄奘取經回到鹹陽,在舉國選撥譯經人的考核中,辯機被選中了,成為九名譯經僧人中最年青的一個。作為譯經人,辯機將要去弘福寺長住。臨別的時候,高陽公主將自己的玉枕送給情人,讓他帶在身邊。災難就隨著這個玉枕,被帶進了弘福寺裡。

轉眼到了649年的冬天。負責治安的官員抓住了一個小偷,從小偷的住處搜到了一隻鑲滿珠寶的玉枕。小偷承認,自己是從弘福寺辯機和尚的住處偷來這隻價值連城的玉枕的。所有的人都對著這隻玉枕發愣了:這實在不象是該在和尚禪房裡出現的物件。

負責糾察的官員一番徹查之後,才得知,這隻玉枕,乃是高陽公主私贈辯機的。唐太宗看到這本奏章,想到高陽公主一而再、再而三地丟自己的臉面,不由恨得牙齒發癢。太宗立即下令,腰斬辯機,高陽公主身邊知情不報的侍女們也統統處死。並且下令,再也不許高陽公主進宮。

四載相思,等到的卻是這樣一個噩耗,高陽公主魂飛魄散,奔到皇宮門口,想要向父親求情,當她發現自己再也無法進入宮門的時候,頓時昏死過去。辯機很快就被施以腰斬的的酷刑,高陽公主也被禁錮在公主府裡,沒有了行動的自由。然而,此時唐太宗自己的人生也走到了盡頭。幾個月後,就在這年的初夏,五十一歲的唐太宗死了。

高陽公主恨透了自己的父親,她恨他為什麼要多活這半年?如果他能早死半年的話,自己的心上人就不會如此痛苦地死去,成為父親籠絡大臣的犧牲品。自己那些情同姐妹的貼身侍女,也不會莫明其妙地冤死。為太宗送葬的時候,高陽公主連一點悲哀的表情也沒有。不久,高宗李治登基。

恢復了自由的高陽公主,行為開始瘋狂起來。她派人四處去尋找俊俏的年青和尚,專與這些和尚尋歡作樂。高陽公主更是和新皇帝李治作對,因為長孫無忌的插手,與高陽公主一向感情深厚的吳王恪,雖然是太宗所有兒子裡最有君王之氣,還是犧牲在政治權力中。於是,她開始涉足政事,聯絡了好幾個對李治不滿的公主駙馬,密謀叛亂,要改立叔父李元景為帝。

還是那位與高陽公主不和的房遺直,他打聽到了高陽公主夫婦的秘密,將訊息報告給了新皇李治。公元653年的春天,以房遺愛為首的三位駙馬被處斬,高陽公主與巴陵公主以及叔父荊王李元景被勒令自盡。被逼自盡的時候,高陽公主大約在二十七八歲的年齡。一束白綾,就是這位公主最後的結局。

相關焦點

  • 辯機和尚和高陽公主的風流史
    辯機和尚和高陽公主的風流史可謂是唐太宗的一大恥辱,因為雖然高陽公主年僅十七歲,但卻已是宰相的兒媳婦,所以辯機和尚和高陽公主這一段風流史才更加讓唐太宗生氣
  • 高陽公主和辯機和尚
    馮友蘭先生說:凡物皆無不好,凡意見皆無不對,此《齊物論》之宗旨也。推而言之,則一切存在之形式,亦皆無不好。 但是,好與壞關鍵在於輿論如何說,所以,真相往往敗給故事。也許存在就是合理,這就是「禪」所站的立場。
  • 高陽公主和山陰公主誰更風流?
    確實如此,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總有這麼一些人,對於別人而言,也許他們活成了一場戲,但是對於他們自己的人生而言,卻成了一個悲劇,比如人盡皆知的高陽公主和山陰公主,原本都是千金之身,為何最後活成了後人的娛樂人物呢?實際上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她們太風流了,至於兩人誰更風流呢?則需要對比一番。
  • 驚世駭俗的戀情:高陽公主痴戀辯機和尚
    在中國古代,公主們享受著皇室帶給她們的尊榮和富貴,自然也要承擔皇室賦予她們的責任,那就是作為政治籌碼,去交換邊界的安寧,或者籠絡寵臣的忠心,高陽公主亦是如此。高陽公主是唐太宗的女兒,在寵愛與奢侈中長大的她,性格活潑熱烈而又驕傲任性。
  • 《大唐情史》:高陽公主與辯機和尚的愛情故事
    《大唐情史》中,辯機終究沒有經受住高陽那如同太陽一般熾烈的熱情,破了戒。高陽起床後問辯機:「我愛你,辯機。我愛你!你愛我嗎?」辯機卻一臉正經的說:「不!」高陽卻不以為意,甚至認真的說:「我知道你永遠會說不。可是,我愛你。」
  • 高陽公主真的和辯機和尚有一段真摯的感情嗎?
    高陽公主,在大唐的公主裡面一直是一個知名度比較高的人,她與辯機和尚的感情故事成為多部電視劇的題材。一位公主、一名和尚,這對不匹配的感情讓很多人都為之同情,那麼歷史上高陽公主真的和辯機和尚在一起過嗎?但是無論唐太宗究竟喜不喜愛高陽公主,這都不妨礙她能夠用公主的身份獲得想要的一切。高陽公主看不上房遺愛,但是兩個人也勉強能湊合過日子,直到那一次打獵遇到了她的命定之人。按照記載,兩個人在打獵的看到山中有座茅屋,高陽公主就去往茅屋裡面想休息一下,接待他們的就是一個叫做辯機的和尚。
  • 大唐戀歌:高陽公主與辯機和尚的愛情悲劇
    告訴你啊,這可是高陽公主,皇帝陛下最喜愛的公主,你要好好和公主說話啊,記住了?記住了!辯機可不敢造次,開始雖然想到絕不是一般人家,但沒想到竟然是公主,卻是出乎意料,心裡更加忐忑和謹慎了。高陽公主一看時機差不多了,就又款款前行幾步,柔柔的說到,師傅,請問你是在哪位大師座下啊?辯機道,回公主話,小僧目前專門為玄奘大師的遊記綴文,正在整理《大唐西域記》。
  • 高陽公主到底是怎麼死的?真的是因為和辯機和尚私通嗎?
    高陽公主到底是怎麼死的?真的是因為和辯機和尚私通嗎?還是有其他原因?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唐太宗李世民的愛女高陽公主。根據《新唐書》記載房遺愛雖然是一代名臣房玄齡的兒子,但是身上沒有遺傳一點房玄齡的特點,他對讀書沒有一點興趣,只愛舞刀弄槍,和武夫基本沒有區別。作為妻子的高陽也是對房遺愛越來越不滿意。直到遇到了辯機和尚,一日高陽煩悶,出去打獵路過一間破草庵的時候一位眉清目秀的僧人出來迎接,這個僧人就是辯機和尚。
  • 大唐公主秘史之高陽公主和辯機和尚-不負如來不負卿之愛!
    因此,高陽公主是是太平公主的父親李治的親姐姐或者親妹妹,是太平公主的親姑姑。 得,人物關係都弄清楚了,現在簡述一下辯機和尚和高陽公主的浪漫愛情故事。 辯機和尚是大唐婺州人,大約是今天的浙江金華市。辯機15歲出家,其師傅是道嶽和尚。
  • 高陽公主與辯機和尚驚世之戀,是有悖人倫,還是皇室婚姻的悲涼?
    儘管婆家家門顯赫,想來一家人也不敢虧待受寵的高陽公主。善於籌謀的公公房玄齡,妻子竟然是出了名的性格剛烈,在《隋唐演義中》還有「千古風流一壇醋」的名號。想來高陽公主嫁進房家以後,面對如此性格鮮明脾氣暴躁的婆婆,倆人之間相處時摩擦是少不了的,婆媳關係可能並不是很融洽。養尊處優的高陽公主,這時候估計也是得委屈忍讓幾分了。
  • 說句公道話,辯機和尚和高陽公主根本沒啥事,甚至都不熟
    今天,朋友圈的一個朋友突然提了一個話題,辯機和尚和高陽公主那點事!大家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我啥也沒說,不想打攪了他們的興致。和尚犯戒,公主出軌,可以俗人喜聞樂見的話題。說句公道話,辯機和尚和高陽公主根本沒啥事,甚至都不熟!記載辯機"風月案"的源頭,出自《新唐書》與《資治通鑑》!作者歐陽修與司馬光都是文化界的頂級大咖。在圈子內,他們的話語權,那是槓槓的!
  • 從辯機和高陽公主看大唐的開放與包容
    如果不是前世的因緣,想這茫茫野外,小小的茅屋,正在清修、誦讀的本已遁入空門的小和尚辯機,又怎會偶遇16歲的鮮活美麗的大唐公主高陽呢?那日,辯機正在屋內讀書,忽然外邊傳來一陣嘈雜的聲音,他一抬頭,迎面撞上一雙清亮亮的眸子,一位少女如仙女般翩然而至,那樣清純如水的明眸,那滿含俏皮和好奇的笑顏,那俏麗天真的面龐,就這樣定定地看著他,辯機的心亂了方寸。
  • 千古奇譚 高陽公主與辯機高僧感天動地的愛情
    李世民是馬上皇帝,可是他的女兒喜歡滿腹經綸談吐文雅的風流俊傑。房玄齡是紙上謀臣,他的兒子偏偏喜歡躍馬縱橫。這或許是夫妻倆唯一相同的地方,沒有繼承父親的風格。牡丹花一樣驕傲的高陽雖然不得不接受命運,但她從來就沒有真正接納過丈夫。
  • 高陽遇辯機
    玄奘見太宗如此重視,不敢怠慢,特選自己最所倚重的辯機作撰寫此書的助手,將自己遊歷時記下的資料,交給辯機排比整理,成此巨著。  我們無從知道辯機和高陽公主是怎樣相遇的。只知道當時的辯機正在苦修,而他修行的草廬正好就位於高陽公主的封地上。
  • 辯機:因與高陽公主私通被腰斬,功過卻要由後人評說
    ,我們總是不難想到他和高陽公主的風流故事。身為一介僧人,卻和皇室公主有私情,這樣的「八卦」很難不被人獵奇和關注。久而久之,當後人再提起辯機的時候,總是不由自主地將他和高陽公主聯繫在一起,卻忘記他作為一名高僧本身的功勞。在《西遊記》中,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傳經布道,對助推佛教的發展有著極大的貢獻。
  • 高陽公主真的愛和尚辯機嗎?這樣的愛情最終走向了毀滅
    房遺愛雖然一表人才,但確是一個紈絝子弟,高傲的高陽公主自是看不上房遺愛,房遺愛也並不喜歡高陽公主,兩個並不相愛的人在一起是不幸福的,高陽公主也變得麻木了,但是直到她遇到了辯機,一切開始改變了。當一個人身處黑暗,突然遇到了一束光,怎麼可能捨得放開呢,這不正如高陽公主麼。
  • 玄奘愛徒辯機和尚與高陽公主之死,另有隱情
    時過不久,長安城內抓到一竊賊,贓物裡有一個金玉寶枕(外邦貢品),正是李世民賜給高陽公主的。竊賊承認,寶枕是從弘福寺辯機和尚處偷來。太宗李世民震怒,辯機(619-649) 於是被腰斬。 永徽四年(653年),高陽公主欲奪房遺愛兄長房遺直所繼承的爵位,誣告其對自己無禮。經長孫無忌審理,公主與房遺愛意圖擁立荊王李元景謀反事洩,唐高宗李治賜其自盡。
  • 高陽公主的最後一天:讀著辯機和尚寫的大唐西域記,喊了一聲阿娘
    長安城駙馬都尉房遺愛府邸內,房遺愛三十六歲的妻子高陽公主正在安靜的讀著《大唐西域記》。這本書是玄奘法師的得意弟子辯機和尚整理的法師西行求法的口述筆記,裡面詳盡描述了法師西行途中的所見所聞,充滿異域風情。高陽公主讀到戒日王梵授幼女被父王指婚嫁給大樹仙人,大樹仙人嫌棄此女不美,遂發惡咒,使其九十九個姐姐瞬間傴僂曲腰一段,掩卷嘆息,跟站在身後的太監說,人生於世,憂患實多。
  • 高陽公主與辯機和尚私通,公公房玄齡為何放任自流,原因很複雜
    《新唐書》和《資治通鑑》中,高陽公主和《大唐西域記》執筆人高僧辯機的風月案,成為其遭受世人詬病的最大罪名:起因是與房遺直爭嗣,直接導致高陽公主和唐太宗疏遠高陽公主小的時候就愛無拘無束的玩樂,討厭宮裡這些複雜的禮儀知識,也討厭每天悶在屋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可是高陽公主終究貴為小公主,自身的運勢毫無疑問沒有辦法由自己來分配。因此 在高陽公主來到能夠出嫁的年紀的情況下,唐太宗便決策將高陽公主嫁給房玄齡的大兒子,這樣子就可以非常好的平穩住自身和房玄齡的權力關聯。
  • 高陽公主與辯機的戀情是真是假?
    在這件糾葛發生之前或之後(時間點不明、跨度不清),公主和遺愛一起外出遊獵,遇見了辯機,其為婺州人(今浙江金華),才華橫溢,風度高朗。高陽公主與他相戀,送給房遺愛二名侍女。這裡個人推測有2種可能性:1、房遺愛不知情,高陽公主給他侍女是想支開他、轉移他的注意力,防止他撞破辯機的事。2、房遺愛知情而無可奈何,高陽公主用侍女補償他、封他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