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請就位2》是目前討論度最高的綜藝節目。
因為撕逼大戰引起全網熱搜,瞬間成為每周忍不住要去圍觀的節目之一了。
相信大部分人也是為了四位導演的犀利點評,還有李誠儒向來的敢說話,一言不合就開懟,擺出誰也不怕得罪的架勢。
他憑什麼這麼硬氣?
在演藝圈又不是什麼很火出圈的人物,甚至現在很多年輕人都 不認識他是誰,演過哪些角色?
如果以為他就是一個這麼耿直,喜歡說實話,敢懟天懟地的老前輩,那就太單純,想得也太簡單了。
如此桀驁不馴絲毫不留情面的了李誠儒,就是這樣做到了真正的自我,有話就敢於直說,很多人都問,為什麼這個老頭兒這麼狂妄,但是了解了李誠儒的身世背景之後,你才會明白,沒有能耐大說狂話,那叫什麼都不行,有能耐說狂話,那就真的牛逼了。
不得不說,這位京城的李老爺真的是一位暴發戶起身的牛逼人物,在90年代,靠著自己白手起家的努力成為了億萬富翁,後來轉型做演員也成為了演技派的實力人物。
李誠儒是老北京,祖上據說是在李自成進京時來的北京,至今已經超過300年了。
但是老北京的身份,對她的幫助不大。李誠儒自幼家境貧寒,到了1970年,17歲的他早早進入社會,在景山服裝廠當了個裁縫工人。
而他並不認為自己是沒有出息,相反他認為生活當中機會永遠都在。
1981年,李誠儒想當演員了,就前往西遊記劇組去應聘,但導演楊潔認為他太瘦不適合演唐僧,,安排他在片場打雜當場務,一般人認為這個活就是跑腿打雜的,沒出息,DNA李誠儒能夠撲向身子來認真的做。
後來,當《西遊記》拍完之後,他選擇下海經商。
那一時期,物資緊俏,賣方市場很快成為主流,意思就是你不管賣啥都能賺錢。
那一年,36歲的李誠儒在北京西單開了一家服裝店「特別特」。
這家服裝店,真的非常「特別」,當時的商場,顧客與商品被櫃檯分割,選購時只能依賴店員拿取,但李誠儒的商場,將商品直接陳列於顧客面前。
而且,有過演繹經歷的李誠儒對影視劇中的服裝時尚嗅覺敏銳,找來設計師仿照電影中的樣式做了一批風衣,並根據消費者購買力不同選用不同材料,制定不同價格。
後。,這一款風衣賣出10萬件,利潤就有七八百萬
經商八年,李誠儒參與了酒店,桑拿房,古玩等產業,行業雖然不同,但結果卻是一樣的,都是穩賺不賠。
90年代,北京炒賣外匯,膽囊是的李誠儒也參與其中,白天做生意,晚上等著股票市場開盤。
時至今日,李誠儒仍保持著一項紀錄-----唯一一個在外匯保證金交易中爆倉的演員。
炒股的人都知道,一旦投入,心情就會隨著曲線不停起伏,1993年,殺紅眼的李誠儒將自己所有資產投入,結果,幾分鐘之間,化為烏有。
這樣的人生,真像是乘坐過山車,一眨眼,什麼都沒了。
一夜之間,李誠儒也變成了光頭。
後來,他又去做了演員,他塑造的人物和他總結的方法論被寫進了大學《視聽語言》的教材,影史留名。
至於做演員,無論他演什麼樣的角色,都以真實為最基本的標準。
他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所以他清楚人在不同情境下的心理狀態到底是什麼樣。
用力的,端著的,不夠自然的,不走心的演技,他通通看不慣。
他以文化繁榮為己任,為了振興老北京文化,斥資4000萬拍攝《紅牆綠瓦》。
他喜歡蛐蛐,遛鳥,收藏文玩字畫,古董家具,故宮邊上的四合院在城裡不太方便,於是在十三陵附近租了一片地,自建了一座四合院,院內種了500棵櫻桃樹,曾邀請800人去家裡摘櫻桃。
實際上,他可不是我們想像中的「老實人」。
他的「囂張」可是真的有資本支撐,靠的就是:有錢。
李誠儒的原名叫李成儒,他希望能夠成為一個有知識素養的人,但後來改成了「誠」,寓意真誠,誠實。
混跡商場十餘年的他難道不會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嗎?但作為一個演員,在表演面前 別提情商,只談演技。
所以,像李誠儒這樣一個在年輕時候已經很有錢,很有名,後來大起大落也經歷過的人,是不會在意世人的評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