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誠儒:我不說真話就沒人敢說,太可笑了丨專訪

2020-10-25 新京報

李誠儒有著典型老北京人的「作派」,喜歡聽戲、喝茶、玩花鳥魚蟲。光是遛鳥這件事就頗有講究。畫眉鳥每天早上要掛曬兩個鐘頭,然後餵上蟲、水,再罩上黑色的布;遛的時候也不能把手抬得太高,要垂直著自然地擺動。「你看好多老北京的戲裡面,凡是玩鳥的,沒有一個不出錯的。最可氣的是臺詞裡說遛畫眉,結果籠子裡裝著別的鳥,後期還給配畫眉的叫聲。」

李誠儒。新京報記者 鄭新洽 攝

看不慣就說,不服氣就來,是「北京得爺(得爺指很拽的人)」的特點。從小生活在皇城根腳下的李誠儒,骨子裡也始終保持著這種脾性。也正因如此,在綜藝節目《演員請就位》的前後兩季中,於行業習慣留面子、顧粉絲的語境裡,他仍以「如芒刺背,如坐針氈,如鯁在喉」這樣一針見血的評價成為「眾矢之的」,也被大眾冠以「敢於說真話的人。」

「如果我不說,就沒人敢說。這太可笑了吧。」李誠儒在談到他認為「越來越不是那麼回事」的演藝圈的時候,總會些許提高聲調。上節目之後,他也會時不時看看評論。他不在乎,只是覺得好笑,看著那些不認識的人把他過去的經歷,說得頭頭是道,揣測他仗義執言的背後是想紅?是財大氣粗不在乎資源?抑或是習慣把自己的思想強加於別人?

「都不是。」李誠儒回答。他太熱愛這個行業了,「恰恰是因為我骨子裡的正氣。我認為這就是不對的,再這樣下去就不行。我不允許褻瀆演員這個職業,這才是我真正的動力。」

A

皇城根下苦學十年戲,一句詞念一下午

在李誠儒的認知中,無論是否科班出身,想要成為演員,至少要為表演吃過苦。

李誠儒出生於上世紀50年代,家在故宮和景山邊上,是地地道道長於皇城根腳下的老北京人。中學畢業後,他被分配到景山服裝廠做學徒,第一年只有16塊錢的月工資,第二年月工資18塊,第三年漲到21塊。那時他業餘最大的愛好,就是去家東邊步行十分鐘的北京人藝,蹭票看話劇。有一次他在看話劇《針鋒相對》時,被其中一個嗓音極具穿透力的演員深深吸引,那種令場上所有人瞬間黯然失色的表現力,讓李誠儒心裡默默地想,一定要和這個人學表演。

機遇從天而降。在某次北京民族宮的地方戲調演檢票口,李誠儒偶遇了這位演員——北京人藝的表演藝術家董行佶。董先生飾演過話劇《雷雨》中的周衝,《日出》中的胡四,《蔡文姬》中的曹丕,曾是中國朗誦界頂尖的藝術家之一。李誠儒鼓起勇氣,怯懦地跟這位藝術家求學,「我想跟您學表演。」那時李誠儒也會朗誦幾篇散文。然而第二天,在人藝宿舍與老師的第一次正式見面,李誠儒僅是《誰是最可愛的人》第一句就念了三個半小時,之後便被老師「轟」了回去,「如果下禮拜來還是這樣,就不要來了。」

那時李誠儒每周去先生家學習,每天早上六點至八點去故宮牆根下練臺詞,一學就是十年。他往往會因為一句詞反反覆覆念誦四五個小時。老師曾經告訴李誠儒,演員就像你做衣服一樣,作品就是面料。例如這個角色患有肝癌,你就應該捂著右腹走上去,有氣無力地說出他想表達的話,仿佛看到他在你面前,你就是他。李誠儒茅塞頓開。臺上那一刻,演員不是自己,就是這個角色。「現在會說臺詞的,或者嘴裡沒毛病的演員,幾乎沒有,能達到老師對我們的要求的,幾乎沒有。」

B

下海經商賺第一桶金,每件商品保質保價

李誠儒從不迴避,自己曾是中國較早淘到第一桶金的人。

1977年中國正式恢復高考,1978年後北京電影學院才陸續恢復招生,彼時李誠儒已經24歲了(招生簡章的年齡是18至22歲),只能進業餘進修班。1981年,李誠儒曾毛遂自薦出演86版《西遊記》中的唐僧,但因為太瘦,口才卻還不錯,被導演留在劇組當場記。直到五年後《西遊記》殺青,李誠儒在夢想與現實中躊躇再三,最終選擇了先賺錢。

擔任劇組場記的李誠儒(右一)與《西遊記》導演楊潔(前)等人。

幸運的是,他似乎擁有天生敏銳的商業嗅覺。上世紀80年代的中國正處於賣方市場,誰有貨誰就能賣錢。李誠儒發現某些水果公司囤積了很多蘋果,於是他便起意批發給各個單位當做逢年過節的職工福利,並從中賺取「差價」。而後他做過服裝、百貨、電器,極強的溝通能力,以及對商業市場的適應力,讓他的生意做得順風順水,積累了大量的原始資金。上世紀90年代初,他在北京西單的黃金地段開了一家800平方米的服飾店,名為「特別特」。上海、福州、廣東的皮鞋在這裡均有銷售;風衣則是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服務。生意最火的時候,「特別特」一批風衣可以賣出十萬件,一天的盈利最高達到五六十萬元。

李誠儒無疑是一名成功的商人。他看待當下的一些經紀公司,就像看當年所謂的「包裝公司」,挖掘幾個俊男靚女,不用培養,直接削尖腦袋上選秀節目,盡一切可能讓他們紅起來,賺快錢。

李誠儒。新京報記者 鄭新洽 攝

為了盈利,想盡一切辦法把自己的商品賣出去,在李誠儒的誠信體系中,他無法接受這樣看似合理的商業邏輯。他對自己賣過的每一批服裝,每一件風衣,要求就是質量第一,價格也不能糊漲,成本之上大概也就是30%左右。「我接受的教育就是要誠信買賣,誠信宣傳。我只管東西好不好,誰炒得好,我從來都不看。」

C

只拍歷史正劇,不喜歡胡亂編造的宮廷劇

《演員請就位》讓李誠儒也體驗了一把被「網曝」的感覺,不少網友扒出他年輕時候從商的經歷,認為他因為「財大氣粗」才敢如此直言。實際上,李誠儒的財富積累早在1993年底倒騰外匯時,就隨著貿易戰的玩家們,一同「全軍覆沒」了。

但這並不是他回歸演員行業的主要原因。在經商的那些年,他曾經多次問自己最愛的究竟是什麼?他時常疑惑,從小熱衷表演,苦學十年,為何最終卻在經商?「我還是太熱愛它(表演)了。我熱愛它,甚至不惜放棄更能盈利的東西。」

電視劇《重案六組》中李誠儒(左)飾演「大曾」曾克強。

從電視劇《過把癮》《東邊日出西邊雨》《重案六組》,到電影《一聲嘆息》《大腕》,李誠儒始終以塑造角色作為自己最開心的事,無論戲份多少。

電影《大腕》中雖然只是一個客串,但是李誠儒飾演的角色卻讓很多人記憶深刻。

在他家中掛著一幅巨大的油畫,上面畫著他演過的每一個經典角色:大曾、程瘋子、周彝貴……還有李誠儒本人。他希望別人在街上認出自己時,叫的是角色的名字。

「也就近幾年,可能因為我在欄目上說了一些話以後,大家才知道我是李誠儒。」這並沒有令他很開心。李誠儒原本是排斥綜藝的,接的原因是「沒戲拍,沒飯吃,想演戲。有話題才能演戲。」他平靜地說。這是一個在他看來,自己始終熱愛,但「越來越不是那麼回事」的行業。

他也掙扎過,對抗過。2010年,李誠儒投資了6000餘萬,自導自演了歷史劇《紅牆綠瓦》。這是一部電視劇版的《火燒圓明園》《垂簾聽政》,聚焦1840年以後兩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用船堅炮利轟開了中國國門,火燒了圓夢園,讓中國人籤訂了喪權辱國條約的歷史。他想拍一部地道的、尊重歷史的好作品,希望現在的青少年勿忘國恥。「我不喜歡那些胡亂編造的宮廷劇。」他曾在很多場合反覆直言。「我的標準就是九個字:按正史,拍好看,找市場。」

《紅牆綠瓦》的劇本,李誠儒寫了十年,翻遍了正史、野史,融入了很多鮮為人知的歷史細節。如今他仍記得劇中的每一場戲,例如廟堂之上封太子的重場戲,當宣布「封皇六子奕……」時,話音未落,李誠儒要求飾演老六的演員驚喜且驕傲地微微抬頭,老四奕詝則失望地低著頭;「……為親王。封皇四子奕詝為太子。」此時老六要由驚喜轉為驚愕,老四會同時驚訝地抬頭。隨後李誠儒把音樂推到最宏偉,原本性格懦弱、身體殘疾的老四瘸著一條腿,卻氣勢高傲地走到廟堂之上。這是一場僅幾分鐘,且沒有多餘臺詞的戲,但在李誠儒的鏡頭語言中,卻是一名演員活在角色身體裡的敬畏與忘我。

當年在《紅牆綠瓦》中飾演少年鹹豐(奕詝)的是演員韓棟,拍這部戲時,同在橫店的《步步驚心》劇組曾臨時需要一名男演員飾演阿哥,正好剃了光頭的韓棟就和李誠儒商量,能不能串一下戲。「沒想到我這戲沒播,胡編亂造的戲播了,還火了。」

實際上,《紅牆綠瓦》殺青後很快過了審,卻始終沒有電視臺買單。「我太困惑了!」李誠儒提高了音調。那時他面對的是,買片子可以,但還要花幾十萬一集買收視率;他苦寫十年的片子賠錢壓在手裡,電視裡卻播著親王和妃子泛舟湖上,談情說愛。

這些年,李誠儒幾乎不再看電視劇,「太束手無策了,甚至悲痛欲絕,疾惡如仇。」 至今《紅牆綠瓦》仍未播出。

「我為什麼敢說,因為我知道什麼是對的」

李誠儒的眼睛裡揉不得一點沙子,尤其對於自己熱愛的演藝圈。無論面對的是德高望重的大腕,抑或是粉絲千萬的鮮肉,他的「真話」就像一把戳在軟肋上的刀,也像一面鏡子,讓人不得不直面浮華背後的破碎。

去年,李誠儒上了《演員請就位》後,另一檔表演節目《我就是演員之巔峰對決》也邀請他坐鎮點評。節目中劉曉慶、張鐵林再次出演了電影《垂簾聽政》的改編片段,其中一個細節是,顧命大臣肅順把董元醇拉到熱河,把他的舌頭割了。「胡說八道呢!當時董元醇在山東,壓根兒就沒見過顧命大臣,就沒那麼回事兒。」在節目中他顧不得臺上是多年的老友,直言這部戲的硬傷。這是李誠儒的原則和底線。

參加《演員請就位》節目。

他不明白,為何說真話在演藝圈成了稀有品質。就像對於《演員請就位2》中「S卡」的爭議,李誠儒始終想不通,為何明明是「翻手為雲,覆手為雨」,明明S卡就應當給演技好的演員,就像公司經理應當獎勵業績好的員工一樣「天經地義」,卻被「無理攪三分」。

「(沒有人願意說)因為他們怕丟失更多資源,而我不存在這個問題。我為什麼敢說,因為我知道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對的。我認為這就是不對的,再這樣下去就不行。這才是我的動力。」

上《演員請就位2》前,李誠儒也曾詢問自己北電同學的意見,這一季到底還要不要去,還應不應該繼續仗義執言。「咱們都60多歲了,怕什麼?你說出了我們的心聲,你不說就沒勁了。」莫名被塑造成「正義」的化身,李誠儒有些欣慰,「好在我的呼聲還是很高的,(這個行業)還是有希望的。」

新京報記者 張赫

人物攝影 鄭新洽

編輯 吳冬妮 校對 趙琳

來源:新京報網

相關焦點

  • 李誠儒:我不說真話就沒人敢說 太可笑了
    從小生活在皇城根腳下的李誠儒,骨子裡也始終保持著這種脾性。也正因如此,在綜藝節目《演員請就位》的前後兩季中,於行業習慣留面子、顧粉絲的語境裡,他仍以「如芒刺背,如坐針氈,如鯁在喉」這樣一針見血的評價成為「眾矢之的」,也被大眾冠以「敢於說真話的人」。  「如果我不說,就沒人敢說。這太可笑了吧。」李誠儒在談到他認為「越來越不是那麼回事」的演藝圈的時候,總會些許提高聲調。
  • 李誠儒太敢說,退出《演員請就位2》:如何說真話,又不得罪人?
    不少網友也力挺李誠儒,認為只有他敢說真話。說真話要拿捏火候,到頭來是裡外不是人。所以,說真話的人,都該絕跡嗎?說真話,其實也可以不用得罪人,關鍵看你怎麼說。1.承認吧,沒人希望你絕對真誠19世紀,舞蹈家鄧肯最具傳奇色彩,她小時候,常常因太敢說,讓人很尷尬。
  • 李誠儒曝敢說真話的原因,一個是財大氣粗,另一個令人肅然起敬
    李誠儒因為犀利的點評被熱議之後,許多人扒出了李誠儒的過往,稱其腰纏萬貫的富豪,所以才能肆無忌憚地說真話。對此,李誠儒做出了回應。可是這世上,有錢的人多了去了,有幾個能說真話的,能不怕得罪人的。陳凱歌那般中庸無為、遇到反駁就順水推舟的太極式點評,的確不會得罪人,或許也是許多人眼中高情商的表現,說話留三分,日後好相見。
  • 紅人館 | 連李誠儒也不說真話了
    講「青春文學」——這種就是暢銷書,這樣下去,這一輩人起來之後,他們受到什麼教育了?我也不是說校園戀愛不能作為文藝宣傳,而是不能用廉價的筆觸,引起廣泛的共鳴。但變化悄悄在發生,昨天李誠儒在採訪中說已經告辭《演員請就位》,已經不去了,隨後登上熱搜。網絡上更多的是感嘆,那個說真話的人,還是走了。因為這一季的《演員請就位》,顯露出它知行不一的一面。郭敬明給了何昶希S級卡。
  • 李誠儒退出《演員請就位》,敢說真話的人終於被逼走了
    喜的是,李誠儒終於不用艱難地坐在那個位置上,被四個抱團的導演加一個主持人擠兌。 想說真話還要揣度一下分寸,受氣不說,最後還裡外不是人。我從一開始就強調過,其他人可能會被節目組有意安排一下,但李誠儒絕對沒有劇本。 看完這段10分鐘的採訪視頻就知道我說得一點也沒錯。他說話,是真的剛! 他的態度並不是給人那種居高自傲,指手畫腳的感覺,而是想說就說,無懼無畏,就事論事。
  • 就李誠儒敢說真話,他憑什麼?
    去年《演員請就位》播出後,李誠儒的微博下面就淪陷了,居然還可笑地有了這樣一條評論。,他也沒笑你窮呀。真當李誠儒沒見過錢嗎?九十年代初,李誠儒下海經商,在寸土寸金的西單開上千平米的商場,日營業額五六十萬,奔馳寶馬換著開,單單外匯帳戶就有一千三百萬美元。
  • 李誠儒億萬身家又慘遭破產,娛樂圈最敢說真話的人
    不得不說,李誠儒老師真的是節目組的工具人啊。也正是因為這種敢說真話,不怕得罪人的態度,在郭敬明給何昶希S卡時,被不便正面起衝突的導演「拿出來當槍使」。我問問她!」《霸王別姬》有關,所以後來的片子我都沒敢看,因為現在很多電影形式大於內容。」
  • 李誠儒退出《演員請就位》,網友直呼財大氣粗,敢說真話真錯了嗎
    這一消息也登上了熱搜榜單,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烈討論,網友們對於此事顯然很是遺憾,總結網友的留言,大家都會覺得這個節目中唯一敢說真話的人退出了,這會使得節目瞬間沒了看點。從李誠儒最新的採訪中來看對於離開的具體原因沒多說
  • 李誠儒終於被擠兌出了《演員請就位2》,敢說真話的人越來越少
    李誠儒在訪談節目中,說自己退出了《演員請就位2》。他的原話是:這也不歸我管了,我現在已經不去了。眉宇間,頗多無奈。要不是節目流程需要他點評,製造一點爭議,其他時候鏡頭掃都不會掃他一秒,可以說是工具人實錘了。就那為數不多發言的時間,還是李誠儒自己爭取來的,不然可能真的要冷板凳從頭坐到尾。李誠儒說,第二季第二期起,他趕過去錄製。好不容易等發完S卡,四個導演也說完了,他心想這下該我說了吧?結果主持人直接宣布本段結束,請看下一段。
  • 關於無極,只有李誠儒敢說真話
    結果李誠儒還不放過陳凱歌。眾所周知不少評論都認為陳凱歌《霸王別姬》後就江郎才盡了,結果李誠儒還是直戳他的肺管子,直說陳凱歌《霸王別姬》之後的片都沒敢看。,說李誠儒是梨園子弟,比較保守,對世界的進步不太關心,他可以不看。
  • 李誠儒犀利不再,章子怡小心翼翼,只有於正敢說真話
    轉型不是問題,畢竟沒有愛豆永遠活躍在舞臺上,但是這些愛豆,唱跳還沒整明白,就要來演員界分一杯羹,真的以為什麼人都可以當演員嗎?雖然大家都看不起愛豆來演戲,但是不得不說,節目的話題依然還需要這些流量愛豆來支撐。
  • 人均李誠儒,說還是他們敢說
    網友紛紛感慨:「唯一說真話的人走了,這節目是再也看不下去了」。有網友評論:這些編劇太敢說了,言辭犀利,堪比將行業抽筋扒皮完全裸露展示眾人面前。有多敢呢?當真是一點也不輸李誠儒。似乎沒人再關心一部電影本應該是導演、演員、編劇的三足鼎立。李誠儒退出《演員請就位》後,面對網友對他離開的感慨與惋惜,他說:「如果我不說,就沒人敢說,這太可笑了吧。」難道真的沒人敢說,並不是。就像這檔節目中,裡面的每一個編劇似乎都很敢說,但並沒有什麼卵用。
  • 那個敢說皇帝沒穿新衣的李誠儒:早就應該離開《演員2》了
    (爾導前期這個時候還是敢說真話的)陳凱歌:「某種意義上來說,都代表著我們對演技的看法。」(不認同,但也不明說)趙薇:……(此導演一貫和稀泥)能看出,至少爾導和凱歌導演也是不認同郭的做法的。只是,大家早就習慣了場面話,不說的太狠,點到即止。
  • 李誠儒退出《演員請就位》:這個敢說真話的人,還是輸了
    坦蕩地承認,我就是財大氣粗,用不用他們的資源,也忍不了拙劣的表演莫名有些江湖兒女的勁兒,太圈粉了!作為節目裡唯一能夠堅持說真話的人不可逾越的86版《西遊記》裡,李誠儒把什麼細碎雜活都攬了,導演說如果沒有他,劇組就少了一隻手。
  • 敢說的李誠儒不去《演員請就位》了,網友感嘆他沒在,沒有看頭了
    敢說的李誠儒不去《演員就請位》,這讓網友們覺得他不去了,這節目還有什麼看頭呢。另一個原因是對影視的熱愛,節目中哪些片段打動到他,他的原話是:作品選擇的好與壞也存在著差距,所以很難預測,這我也不管了,我現在也不去了。讓網友感嘆,節目少了他敢說的點評,還有什麼看頭繼續呢。
  • 同樣敢言,為什麼李誠儒是說真話,汪海林就成「攪屎棍」了?
    主流媒體用「真話」、「敢說」等字眼對他進行報導,網友評論也是以稱讚居多,認為李誠儒的話中肯、實在。,所以要說,真性情,所以敢說。李誠儒敢說,汪海林更敢說,還說得更多。那麼同樣是敢言,為什麼李誠儒獲得了眾人的支持,汪海林就受到了質疑?同樣是抨擊」流量明星「,為什麼李誠儒是不吐不快,汪海林就是「蹭熱度」?我覺得一部分是汪海林自身的原因,一部分與當今的「飯圈兒」文化有關,還有一部分,就是隱藏在言行背後的動機了。先說第一部分。
  • 李誠儒敢說真話,是真有底氣
    ,我坐在這兒,我就看不下去,我必須要說,我不允許玷汙它,不允許胡來。」:「如果我對於角色資源有求於導演,自己餓的吃不起飯,我肯定有些話也不敢說。」簡單點就是財大氣粗,人不差錢。「剛」勁兒在許多觀眾眼中無疑是可貴的,這也讓越來越多的人對李誠儒其人產生好奇。
  • 李誠儒將離開《演員請就位》:我敢說是因為不需要他們的資源
    這之中,李誠儒可以稱得上是一股清流,誰也不care,靠說真話贏得了一眾支持。10月24日,李誠儒又和陳凱歌「槓」上了。當晚,《無極》選段表演結束後,李誠儒說自己沒看過原片,因為受到評論的影響,而且《霸王別姬》當時的標準太高了,所以陳凱歌之後的電影都沒看過。眾所周知,《無極》雖爛,但陳凱歌不喜歡別人說它爛。
  • 揭露爛劇背後的隱情:有人敢說真話卻沒人聽
    前幾天李誠儒退出《演員請就位2》。網友們紛紛感嘆:「唯一說真話的人離開了。」但Sir更感慨的是李誠儒這句:「如果我不說,就沒人敢說,這太可笑了吧。」一檔競技類綜藝,導師點評閃爍其辭、商業互吹,人人以高情商為榮,以糊弄為默契。
  • 李誠儒自曝退出《演員2》,不為五鬥米折腰,正是其說真話的底氣
    《演員請就位2》節目正在熱播,作為大熱綜藝裡的兩季元老,一直擔任點評員職位的李誠儒,因在節目裡敢說敢當的行事作風,而獲得了廣大觀眾的喜愛,近日,李誠儒接受了某媒體的採訪,採訪中他也回應了節目相關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