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又稱冬節、亞歲、長至節等,3000多年前,周朝以「日影」最長的一天作為新一年的開始。從這個意思來看,冬至就是曾經的年,所以,中國有句古話說:「冬至大如年」,在民間又有「肥冬瘦年」之說,可見這一節氣的重要。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2個節氣。從冬至這一天起,正式進入「數九寒天」,禦寒「大作戰」由此拉開大幕,吃什麼,是禦寒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北水餃,南湯圓」的話題大戰也再次啟動,其實對於吃貨來說,好吃最重要,南北不重要。
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
別看餃子長相平平無奇,並不出眾,但裡面包裹的餡兒料卻各有所長,就北方來說,東北的酸菜餃子,山東的鮁魚餃子,北京的茴香餃子,四川水餃的代表紅油鍾水餃,還有山西人鍾愛的羊肉胡蘿蔔餃子、豬肉大蔥餃子、韭菜雞蛋餃子。
冬至這天,一家人分工明確,和面、調餡兒、擀皮兒、包餃子,一氣呵成,熱騰騰的餃子端上桌,老少圍坐一桌,蘸著山西老陳醋,再配上蒜末兒的香辣,冬日的寒意一掃而光。
餃子的吃法也也是豐富多彩的,傳統大眾的煮水餃,焦香四溢的煎餃,軟糯清香的蒸餃,只有你想不到,沒有饕客做不到。
秦嶺淮河以南的南方人民,則在冬至這一天享受著來自湯圓的甜蜜暴擊~
湯圓餡兒料的豐富程度不亞於餃子,小編認為眾多餡兒料中,黑芝麻餡兒和花生餡兒最為經典,在長久的演變中經久不衰。後起之秀則有各類水果,花瓣口味,直至今日,肉料也加入了湯圓餡兒的行列。咬破軟糯的表皮,一口流心,甜蜜從舌尖直達心底。
餃子吃法眾多,湯圓的吃法也是不拘一格的,其中最受歡迎的就是炸湯圓,把香脆和軟糯合二為一,美味程度不言自明。
說完了「吃」,再聊聊「詩」,讓這個冬至「美味且詩意」~
「詩聖」杜甫說~~~
小至
(唐)杜甫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刺繡五紋添弱線,吹葭六管動飛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衝寒欲放梅。
雲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
古人關於冬至的詩詞眾多,最為典型代表的就是杜甫的這首《小至》。
冬已至,春不遠。
願來年,每人都能把日子過得「美味且詩意」
這是來自小編的冬至祝福~~~
圖文製作:山西廣電融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