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張圖教你搞懂傳來證據與傳聞證據

2021-01-16 吳湛 Law

傳聞證據嚴格上應該被叫作「傳聞證據規則」,是英美法所確立的規則,值得注意的是,我國並無傳聞證據規則。


根據該規則,某一證人在法庭外就案件事實所作的陳述內容被他人以書面方式交給法庭,或者被另一證人向法庭轉述或複述出來,這種「書面證言」和「轉述證言」均為「傳聞證據」。【陳瑞華《刑事證據法》P067】


為什麼要排除傳聞證據?傳聞證據並非與案件不相關,反而往往有關,畢竟根據常識,很多「聽說的」事情往往都是真的。然而,「聽來的東西」畢竟不可靠。


禁止傳聞證據的主要理由有三點:1.傳聞證據不可靠也不可信;2.本來控辯雙方可以通過交叉詢問來動搖證人的可信度,從而去偽存真,可是證人不出庭,這種機會便沒有了;3.採納傳聞證據往往會拖延庭審,因為道聽途說之詞必然會導致法庭和控辯雙方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對其進行鑑別。


圖中以黑色90°豎線區分了兩個區域空間,即法庭內和法庭外。首先我們看圖右(法庭外),一名證人在庭外作證並形成了書面的證人證言,然後被提交給了法庭。這就是傳聞證據規則所要排除的「書面證言」。


緊接著我們看左圖,法庭上的一名證人作證時,其陳述的是法庭外證人所述內容,簡單點說就是法庭上證人A作證的內容是他從庭外證人B那聽來的,這就是「轉述證言」。


最後,還能從圖中看出什麼細節?細心的讀者應該可以發現,傳聞證據規則是對言詞證據的規制,並未將實物證據包含在內。


相關焦點

  • 傳來證據與傳聞證據:鯨魚與金魚?
    傳來證據是大陸法系採用的一個概念,是指原始出處以外的其他來源獲得的證據,不是來源於案件原始事實,而是對原始證據進行複製,拍攝,摘錄加工等中間環節之後所形成的第二手或者第三手以上的證據,包括了言詞證據和實物證據。也就是說不是直接來源於案件事實,而是間接獲得的證據材料。
  • 原始證據和傳來證據的概念
    根據證據內容與案件事實或信息來源之間的關係不同,可以將證據分為原始證據和傳來證據。    原始證據,又稱原生證據,是直接產生於案件事實或直接來源於原始出處的證據。例如證人、當事人,都是原始證據,物證、書證、視聽資料、勘驗筆錄的原件也是原始證據。
  • 證據系列25:傳聞證據排除規則
    傳聞證據排除規則一、定義根據《美國聯邦證據規則》801c的規定,傳聞是指這樣的陳述:該陳述並非陳述人在當前審判作證時作出的,並且當事人將其作為證據提出,用以證明陳述所主張事項的真實性。簡單地說,陳述人在庭外所作的陳述,是傳聞。排除傳聞的依據是陳述人不出庭,無法對其誠實性進行交叉詢問,採納傳聞將剝奪對方當事人就該陳述對陳述者進行交叉詢問的機會。傳聞對應我國證人、被害人的庭外陳述,特別是庭前公安機關收集的證人的證言筆錄、被害人的陳述筆錄。在我國,證人、被害人庭前筆錄的證據能力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 傳聞證據可以採信嗎?盲俠是怎麼說的?
    劇看完了,問題也來了,到底什麼是傳聞證據?電視劇拍的是香港故事,那麼我國大陸法律認可傳聞證據嗎?第二部分 傳聞證據規則傳聞證據規則是英美證據法中特有的概念,其所調整的是傳聞證據的可採性問題,決定著證據是否有資格被呈現在陪審團面前且接受控辯雙方的質證。
  • 《The Practice》:何為傳聞證據?
    本期的話題是——傳聞證據(Hearsay)。在劇中,律師Bobby在回應對方的提出的詢問時向法官提出,對方所掌握的證據為傳聞證據,請求依法排除。那何為傳聞證據?為何需要將其排除呢? 即證人的「庭外陳述」都是傳聞。例如,A親眼看到B殺死了C,但是A沒有在審判時出庭作證,而是由偵查人員在法庭上宣讀了A的證言,那麼這份證言就屬於傳聞證據。一般來說,傳聞證據不具有可採性。在大陸法系國家,傳聞證據是與原生證據或原始證據相對應的一個概念,一般被界定為經過傳轉等方式間接來源於案件事實的證據。按照這種定義,上述A的書面證言則並不屬於傳聞證據。
  • 傳聞證據規則的特點及價值
    作為一項古老的證據規則,其最早起源於英國,在16世紀就有其作用於司法審判的記載,到18世紀傳聞證據規則發展到達了鼎盛時期。經過了幾百年的發展,到如今傳聞證據規則已經成為英美法系證據規則體系中最重要的證據規則之一。  何為傳聞證據  傳聞證據的定義是該規則的核心。
  • 跨境訴訟中,中國警方報告是否構成不可呈堂的「傳聞證據」
    傳聞證據規則(hearsay evidence rule)是英美法中最為重要的證據排除規則之一。若一項證據被認定為傳聞,則該證據的可採性(admissibility)就會受到質疑,一般不得作為呈堂證據,除非有例外規則可以適用。排除傳聞證據的重要原因是,處於不利一方的當事人無法對傳聞證據進行交叉質詢(cross-examination)。
  • 重磅/張熙懷:從大陸地區所取得證據之證據能力初探(下)結合判例)
    該研討會第17號提案法律問題「外國法院基於國際互助協議所為之調查訊問筆錄」是否屬於傳聞證據,能否適用刑事訴訟法第159條第1項[41]所指「法律另有規定者外」或第159條之4等傳聞法則之例外規定?    2.嘉義地院補充如下:為傳聞法則之例外,除顯不可信之狀況外,應由法官依個案憑其對法律之確信,作個別之判斷。  B、非傳聞證據:臺中地院。
  • 姜傑律師:審計報告不是合法的證據
    刑事訴訟法規定了證據八類證據形式,涵蓋了刑事訴訟基本證據形態。是否可以有法定證據以外的證據呢?姜傑律師認為不可以。這一方面是由刑事訴訟嚴格遵守法律程序原則決定的,另一方面,法定證據都規定了調查取證、質證的規定,而新形式的證據如何調查取證、質證則無法可依,使其游離在合法標準之外。
  • 「殭屍肉」:新聞證據論避免假新聞之困
    但是,如果從法律專業主義來衡量,這些證據是很難在法庭上獲得採信的。很多深度調查報導,大量採用「知情者稱」「內部人士披露」「消息人士透露」之類的匿名言詞證據作為核心證據(法律上稱之為「傳聞證據」),而沒有任何書證或物證作為旁證,甚至一些知名報導也是如此。
  • 全國2020年10月自考刑事證據學00370真題
    >A.都是為了逃避罪責B.都是為了故意幹擾司法活動的進行C.都是行使刑事辯護權的表現,因此均具有對抗性D.如果以避免被錯誤定罪量刑為目的,則具有抗辯性E.即使以糾正先前虛假或錯誤陳述為目的,也會阻礙或遲延訴訟15.關於刑事訴訟中原始證據運用的表述正確的有A.只能使用原始證據B.必須首先收集原始證據
  • SM公司回應樸燦烈出軌傳聞!樸燦烈女友表示:有錄音作為證據
    SM公司回應樸燦烈出軌傳聞!樸燦烈女友表示:有錄音作為證據!網絡上經常會有原配捉姦小三的視頻,很多時候都是小三被原配一頓暴打,還有人將小三當街扒光衣服!這樣的行為有很多網友都表示支持,可是仔細想想,這樣用暴力解決問題是最不可取的,如果處理不好,有理也會變得被動!遇到這樣的事情一定要妥善解決,一定要保持理智!
  • 吳倩近照曝光,面頰暴瘦眼窩凹陷,生子傳聞又多了一項證據
    之間在視頻中吳倩面頰暴瘦,眼窩凹陷,完全沒有了以往的膠原蛋白,被網友們調侃生子傳聞又多了一項證據。事實上,吳倩與張雨劍的傳聞一直沒有停過反觀張雨劍除了今年與宋茜合作的《下一站是幸福》並沒有十分出彩的角色,讓人記憶最深刻的也就是與吳倩合作的《我只喜歡你》。也因此很多網友認為張雨劍太沒有擔當,被吳倩捧紅,對方還願意為其生子,卻至今不願意承認。
  • 崔始源劉雯假戲真做的六大證據!
    即使節目已經結束,CP們仍然堅持真愛,不願散去,並且列舉出崔始源劉雯因節目結緣、假戲真做的六大證據!證據1壕們送豪禮,只為有好感的她(她)  劉雯和崔始源是兩位都是十足的土豪,劉雯作為第一個亞洲模特登上「維多利亞的秘密」內衣秀,早在2014年福布斯全球模特收入榜中,以700萬美元與米蘭達·可兒、凱特莫斯並列第三。
  • 普法|新民訴證據下,已刪除的簡訊、微信聊天記錄證據如何恢復?這個...
    接著會彈出一個提示警告的窗口,其實就是要你慎重操作,免得出現一些新的問題,下定決心後直接點擊確定。5)談話方式既然是私錄,當然最重要的就是不能讓取證對象察覺你是在錄音,所以神態、語氣都要自然,如果是認識的人,更要注意。1) 談話過程中交代一下時間、地點,明確各方談話者的身份和與談論事實的關係,在交談時儘量用全名稱呼,以增強錄音的關聯性和可信度。
  • 網友曬尼坤Tiffany相戀證據:交往已久
    原標題:網友曬尼坤Tiffany相戀證據:交往已久   play尼坤與tiffany曝戀情  暗示Tiffany、Nichkhun戀愛關係的各種證據成為大家關注的話題  新浪娛樂訊 韓國組合少女時代成員Tiffany與2PM成員Nichkhun相戀4個月的事實被公諸於眾之後,暗示兩人戀愛關係的各種證據也成為大家關注的話題。
  • 回顧美國電子證據司法可採性第一案
    證據開示指原、被告雙方向法官開示證據,證據採納指法官根據原、被告開示的證據,確定哪些證據可以呈現給陪審團,對於與案件無關、不真實、違法取得的或公開出來社會危害性過大的證據,法官有權決定不提交給陪審團。而陪審團在配合法庭審理案件時,也會被「保護」起來,避免他們受到輿論、新聞關於案件情況報導的影響。
  • 證據審查要旨70例!
    【案號】一審:(2013)渝五中法刑初字第00069號二審:(2014)渝高法刑終字第00175號11.集資詐騙案的程序規範(人民司法2016.02.039)【裁判要旨】涉眾型集資詐騙案件中,被害人未出庭不構成程序違法,且被害人提交的經審查與原始證據核對無異後的傳來證據可作為定案證據;審計報告並不是集資詐騙類案件的必要證據
  • 錄音證據如何認定?
    正因為錄音證據具有製作簡便、高效的特點,在商事仲裁中,當事人往往也會提交錄音證據以證明自己的主張。但是並非所有的錄音證據都能被採信,有的錄音證據因為存在瑕疵而證明力極弱,而有的錄音證據將會直接被排除。以下小編將結合具體案例對商事仲裁中錄音證據的採信規則進行簡要歸納和總結。
  • 《追兇》證據!證據!老派英倫警探 全真辦案紀實
    科林警探在詳實證據的基礎上逮捕真兇,離不開縝密繁複的取證工作,這也是全劇最大亮點。   一開始,形似「馬拉度納」的嫌疑人,就在案件信息提供者的口中出場。全劇的關鍵證據圍繞「監控錄像」與「作案車輛」展開,實打實的證據是全劇焦點。當然了,嫌犯妻子的供詞也起了很大作用。很難想像,如果沒有監控錄像,該案的結局會怎樣,或許又是一樁懸而不破的謎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