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夢空間》是裡斯託弗·諾蘭導演的一部經典科幻片,雖然是2010年上映的,但是這部電影到現在看也依然感覺非常意味深刻。導演諾蘭的電影一向都是高分,我個人也是非常喜歡他的電影,比如《追隨》《致命魔術》《星際穿越》《敦刻爾克》都是精品。
這部電影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是主角,萊昂納多飾演的柯布為了幫助日本的能源大亨齊藤打敗對手,想給齊藤的對手植入一個想法,讓其放棄繼承家業,於是柯布組織了一個盜夢團隊。
這部電影是一部在概念上非常耐人尋味的電影,依照電影裡講述的,人在潛意識防守最弱的時候,盜夢者通過潛入對方的夢境就可以盜取自己想要的信息,也可以給對方植入某種想法。
但是這個無法一人完成,需要有一個團隊,這個團隊最關鍵的是要有一個富有想像力的人在作為造夢師,其他的人都會在這個人的夢中相會,為了保持夢境空間的穩定,還需要給每個人注射鎮定劑。但是造夢師有一大忌,就是不能用自己的真實經歷和記憶作為夢中的場景,因為這樣很容易讓他們自身難以分辨到底是夢境還是現實,一旦模糊了夢境和現實的邊界,就很難清醒,所以一般還需要有一個自己的標誌物來提醒自己所處的空間是否真實,柯布的標誌物就是一個陀螺。
隨著電影情節的展開,慢慢揭示了柯布和妻子死亡的真相,原來柯布和妻子之前就一起探索過夢境的世界,並且探索的很深入,他們一起進入到了潛意識的邊緣,並且在那裡建造了一個屬於他們的美好的夢境世界,還在那裡生活了五十年,然而柯布的妻子卻因此迷失了自我,想永遠的生活在夢境的美好世界裡,她把標誌物鎖進了柜子裡,柯布為了挽救迷失自我的妻子,給她植入了一個概念就是一直提醒她她所在的世界並不真實。最後當他們通過在夢境世界自殺的方式回到了現實世界裡,然而柯布的妻子仍然無法分清現實和夢境,最終造成了她的悲劇,柯布也因此活在了永遠的自責和思念裡。
這雖然是一部科幻電影,可裡面也有很多哲學的理念。電影裡講述的夢境有幾層,從一個夢境世界醒來後不會立刻回到現實,而是進入到下一層夢境空間,而每層夢境世界都無比真實,無論是周圍的外界,還是夢中人自己的感受,都無比真實,以至於我們在看的過程中也不經在思考,夢境如果足夠逼真,那麼怎麼區分夢境和現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