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長江網1月20日訊(記者劉晨瑋 通訊員羅雙萍)1月20日是「國家急救日」,當日,武漢市急救中心正式發布「多媒體報警平臺」。今後,聽力、語言障礙人士在突發意外時,可通過「武漢急救」微信公眾號,以手寫文字方式向武漢市急救中心呼救。
「微急救」界面
據統計,目前國內殘障人士數量達到9000萬,其中聽力、語言障礙人數達2057萬,對聾啞人群而言,撥打120報警求助存在難度。為了讓更多聾啞人群了解並享受更便捷的院前急救服務,武漢市急救中心研發並上線「多媒體報警功能」。
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注意到,報警人可關注「武漢急救」微信公眾號,完成基本信息註冊。遇到突發情況時,可通過公眾號的「微急救」板塊,向武漢市急救中心進行文字報警,同時,平臺將定位自動推送給市急救中心,同步帶出報警人相關信息,如常住住址、殘障等級、緊急聯繫人等。市急救中心調度員將第一時間處理報警信息,迅速派出急救車。急救車的終端也可收到相關信息,急救人員可立即了解到患者年齡、性別、即往病史及GPS定位等信息,並實時導航前往急救地點,為急救人員準確找到患者提供便利,從而提升對聾啞人士實施急救的效率和準確性。
相比普通的電話報警,「多媒體報警平臺」專門設計了更符合聾啞人士的報警方式——手寫文字報警。呼救者、調度人員實時用文字溝通,根據GPS定位和呼救者拍攝的視頻圖片快速鎖定事發地,同步傳輸健康信息及緊急聯繫人,極大幫助患者得到最及時有效的緊急救援。
市急救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加大「多媒體報警平臺」宣傳普及工作,讓聾啞人士知曉並學會使用此新型呼救方式,為人身安全與健康增添保障,同時開展急救知識培訓,提高聾啞人士的急救技能,遇到突發狀況可實現自救、互救。
【實習編輯:郭文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