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連康熙都敢誆!︱永定河命名竟然和他有關!

2021-02-23 徐徐道來話北京

點擊上方「徐徐道來話北京」,加星標,我們天天和您悶得兒蜜!

今天推送圖文與音頻內容不同,點擊音頻可直接收聽!

大興是永定河懷抱中的驕子。因于成龍在大興治水成功,康熙賜名「永定河」,後擴指全流域。永定河大興段全長55.2公裡,流域周邊保存著豐富的歷史遺蹟、非遺文化,擁有豐富的農耕文明、紅色文化和良好的生態基礎。目前已經成為市民旅行、觀光、體驗的重要遊覽線路。

 

在很多影視劇、戲曲中,講述的都是出身山西的于成龍為官清正廉潔的故事,他也被康熙譽為「天下廉吏第一」。鮮為人知的是,在康熙年間,還有一位廉吏也叫于成龍,他生於蓋州,深受山西于成龍的賞識,並且都擔任過直隸巡撫等要職,後世尊稱二人為「大小於公」,民間有「前於後於,百姓安居」的說法。

在《蓋平縣誌·人物誌·鄉宦》中,就有關于于成龍的記載。縣誌中除了簡單介紹了其為官的履歷,還以「大小於公」將他與山西的于成龍進行區別。

  

大於公,又被稱為老于成龍,是山西永寧人,字北溟,生於1617年,用兵如神、善於治盜,以清廉著稱,被康熙皇帝譽為「天下廉吏第一」。近些年,他的故事一度被搬上螢屏,拍成電視劇,改編成京劇,因此知道的人非常多。

  

小於公,又被稱為小于成龍,則指的是蓋州于成龍,字振甲,號如山,比大於公小21歲,雖也才華超群,勤政廉能,頗受康熙皇帝賞識,但後人知之甚少,甚至在蓋州市也鮮有人知,但在咱們北京的永定河傳說中卻是流傳著很多故事。當然,很多不太了解的人,常常將二人混為一談。

  

《蓋平縣誌》記載,于成龍於清崇德三年(1638年)出生於奉天府蓋平縣,也就是現在的遼寧蓋州市,幼年時便過繼給他的叔父於得水為子。順治十年(1653年),于成龍跟隨於得水遷至河北固安縣南房上村,死後葬在了北京石景山。據史料記載,小于成龍死後隨他的父親於得水葬於石景山區楊莊村西,但他的墓地如今已不復存在。

  

不過,在1995年,北京市石景山區農委在楊莊村西一帶修建樓房時,在地下挖出了一盒青石材料的方形墓誌。墓誌非常大,長寬各96釐米,上面刻著密密麻麻的蠅頭小楷。當時,北京市石景山區文化委員會研究員苗天娥和另一位老專家將墓誌上的文字抄了下來。經過仔細辨識,他們驚喜地發現,這塊墓誌上記載的竟然是小于成龍的生平事跡。

  

墓誌上面的銘文共有4200個字。通過銘文和史書上的記載,我們可以了解小于成龍的生平。

  

小于成龍和大于成龍一樣,都是大器晚成。康熙七年(1668年),小于成龍因為治水的軍功,得到河北樂亭知縣一職,開始了他的政治生涯,當時他已經30歲了。

  

初入官場的小于成龍,廣修學宮,勸民間開墾土地,免賦稅,大力圍剿地方盜匪,政績頗為顯著。在樂亭連任11年知縣後,他晉升為通州知州。小于成龍在通州仍力剿盜匪,老百姓在他的治下安居樂業。在他離開通州之後,老百姓感念他的德政,還為他建了一座於公祠。

  

在通州任職期間,小于成龍不僅深受百姓擁戴,還得到了時任直隸巡撫的老于成龍的欣賞,並且上疏推薦了這位小于成龍,留下了「于成龍疏薦于成龍」的佳話。

  

由於政績突出,外加老于成龍的舉薦,小于成龍升任江寧,也就是現在南京市的知府。小于成龍頗有老于成龍之風,清正廉潔、一心為民,敢於和制府,也就是制置司衙門,掌軍務的部門據理力爭,澄清土地賦稅,狠狠地打擊不法豪強勢力。也因為這件事,他引起了康熙皇帝的重視。

  

《八旗通志》中的《于成龍傳》記載,康熙皇帝南巡至江寧,提升小于成龍為安徽按察使,並召見了于成龍的父親於得水,賜貂裘披領,諭之曰:「爾子于成龍,居官清廉,惟爾教子有方,特加賞賚。」這個賚字是賜予,給予的意思。

  

自那之後,小于成龍一再被提拔。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噶爾丹作亂,康熙御駕親徵時,點名小于成龍督運糧餉。

  

小于成龍沒有辜負康熙的厚望,他率軍走過數千裡的沙漠,歷盡千辛萬苦將軍糧送到。康熙凱旋後論功行賞,授拜他喇布勒哈番,也就是「騎都尉」。

  

小于成龍最大的功績是啥?

康熙晚年提起此事,仍對于成龍讚賞有加,無限感慨地說:「朕北徵時,于成龍總理糧餉,凡事調度得宜,不憚勞苦,真為國出力。」

  

小于成龍不僅清廉,還是位能臣,他一生立功無數,其中最為人稱道的是對永定河的治理。

  

清代時,永定河稱為渾河,水患日益嚴重,河水平均3年就泛濫一次,特別是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渾河泛漲,淹沒兩岸旗下及民人莊田,百姓流離失所。

  

時任兵部尚書兼右都御史管直隸巡撫的小于成龍臨危受命,治理渾河。他改變以往的治河辦法,注重渾河的全程治理。他全程監督,3個月時間共疏浚河道145裡,築南北堤180餘裡。

  

當年7月,小于成龍疏請將霸州等處開挖的新河命名為永定河。康熙斟酌再三,將整個渾河幹流賜名為永定河,題額建碑,首次敕封永定河神。永定河之名由此誕生,于成龍的名字也名垂青史。

  

永定河之名沿用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永定河水利史上始終記載著這位功臣的大名。後來,于成龍從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出任河道總督,致力於治河。他曾多次治理過淮揚等河道,積累了豐富的治河經驗。

  

于成龍辦了一件惠民的大事是啥?

在河道總督任上,小于成龍還幹了一件惠及萬民的大事,那就是豁免河夫、增設河兵,改派募為僱募,使民不擾,徹底根除了明清以來僉qiān派累民的弊端。所謂僉派就是強行徵派的意思。

  

在清朝初期,統治者在一些重大工程中採用了僉派民夫的辦法。最終,在于成龍的多次呼籲和堅持下,清朝革除了僉派民夫這一弊端。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小于成龍病情加重,向康熙奏請病假離任,康熙命其在任調治,並遣御醫前往探視,賜藥診治。第二年,于成龍終因積勞成疾病逝於淮署衙門任所,也就是今天的江蘇淮陰。

  

臨終前,于成龍為此生有三件事沒能完成而遺憾不已。一是河工未成,于成龍原本想把治理永定河的方法和經驗運用到治理黃淮上,卻沒有完成;二是上有80歲的祖母,但自己不能侍養送終;三是祖墓未築。

  拍攝於1966年3月18日,現已不存

于成龍死後和他的父親葬在北京市石景山區的楊莊。墓地如今已不復存在,不過,在北京市石景山區的老檔案中,還能找到拍攝於1966年的于成龍墓地舊照。這座墓地雖然現在看上去比較壯觀,但在當時已是非常的簡陋。除了一對華表外卻沒有其他石像生。這可能與他廉潔奉公、一生儉樸有關。

于成龍為民誆駕

    康熙皇帝很喜歡旅遊。一天,在上早朝時他問群臣道:「我很想離開京城到外邊走走,你們給我介紹介紹,哪些地方值得去看看呀?」
  直隸巡撫于成龍站出來說道:「固安渾河值得陛下一遊。」
  康熙又問:「固安有哪些名勝古蹟呢?」
  于成龍回答說:」固安的奇觀美景太多了,既有西湖二景,分為前西湖、後西湖,又有太子三公,也就是太子務、北公由、中公由、南公由,更有玉帶兩條,就是渾河、大清河.牛頭馬面,也就是牛駝、馬莊。」
  康熙心中大喜,就跟著于成龍來到固安。
  「陛下先看『兩條玉帶』怎麼樣?」于成龍請求康熙定出旅遊路線。
  「好哇,愛卿在前面帶路。」康熙興致高極了。
  
    他們踏著渾河的堤岸往東慢慢地走著,出現在眼帘的哪裡有「玉帶」的美景?河中滾動著渾濁的河水,洶湧咆哮,隨時都會衝破堤岸,淹沒兩岸的田地村莊。河堤年久失修,高低不平,泥土疏鬆,還有不少缺口。兩岸的田地比渾河的水位低得多,到處是一片荒涼的景象。
  「愛卿,這就是你要讓我看的固安勝景嗎?」康熙沉著臉,很不高興地責怪于成龍。
  于成龍看見皇上生氣,連忙跪在河堤上說:「古人說:聞景不見景,見景更稀鬆。我們今天看到的,不正是這樣嗎?陛下是聰明人,難道想不出更深一層的意思嗎?」
  


   康熙低頭一想,頓時悟出于成龍的用意,禁不住哈哈大笑起來,「於愛卿把我騙到這裡,用心良苦,我不怪罪於你。現在,我命令你負責治理這條渾河,不把它變成永定河,不要進京見我!」
  
   于成龍不惜犯欺君之罪把康熙騙到固安,不就是為了得到皇上的這一句話嗎?他高興極了,連連答應道:「我一定遵從陛下的命令,把渾河治理好。感謝陛下對固安人民的浩蕩恩典!」
  
    康熙也就不再在固安一帶遊覽了,提前回到了北京。于成龍專心致志地領導當地人民向渾河開戰,填平故漕,開挖新道,高築堤岸,從此減輕了水患。渾河也因為康熙的一句話,改名永定河,一直沿用至今。 

 

 資料來源:

 大興文史系列叢書編輯委員會編著:《大興記憶》

永定河傳說之《于成龍為民誆駕》 搜集整理:李新樂

FM1039:周一至周日

早6:00-6:30

徐徐道來話北京

326896656@qq.com

掃描關注 線下活動早知道

本節目圖文音頻所有權利歸屬於

北京人民廣播電臺交通廣播

相關焦點

  • 八阿哥很像康熙,為何黨爭還是失敗了?康熙:誰都行,唯獨他不行
    那麼為什麼康熙認為八阿哥最像他,最終卻沒有讓他奪嫡成功呢?其實有幾點原因導致了別人行,就只有八阿哥不行。八阿哥出生於1681年,小時候和各個兄長一起讀書,他的年齡偏小,但也十分出色,絲毫不讓。除此之外,他和兄長們一起去打獵,也能獲得和他們差不多數量的兔子,康熙最開始非常喜歡他,1698年就已經把他和其他年齡比較大的皇子一同冊封了。
  • 康熙王朝:鰲拜被擒,康熙卻拿有功之臣開刀,連心腹都嚇傻了!
    《康熙王朝》有一段情節,讓人看了後背嗖嗖直冒涼氣。康熙剿滅鰲拜和班布爾善叛亂後,回到大殿論功行賞。鰲拜大喊:「康熙,你快點殺了我,老夫寧死也不受辱。」沒想到,康熙不殺他!一說原因,眾人魂差點嚇飛。
  • 故宮備受爭議兇地,孝莊後再也無人敢住,專家:原因與康熙有關
    故宮作為明清兩朝的皇家宮殿,自修建之初距今500多年,裡面有著明清兩朝皇家數不盡的傳奇故事,今天就說一說故宮中位於後宮之首的慈寧宮,這座皇帝見了也要禮讓三分的後宮福地,為什麼在孝莊之後卻無人敢住了?至今被世人譽為故宮一大兇地。
  • 吳姍儒害怕見到小S,蔡康永耿直爆料:《康熙來了》停播跟她有關
    蔡康永耿直爆料:《康熙來了》停播跟她有關。沒想到,吳姍儒跟「康熙組合」的幕後故事如此勁爆。說實話,《康熙來了》是一檔很有話題度的訪談綜藝,很多觀眾也是看著這檔節目長大的。不過,2016的時候,這檔「國民綜藝」卻突然停播,就連小S和蔡康永也淡出了大家的視野。
  • 康熙如果沒殺他,清朝早就稱霸全球,八國聯軍也就不敢來了
    康熙若沒殺此人,清朝有可能就獨霸全球,八國聯軍也就不敢來了如果他還活著,如果他沒有被康熙殺死的話清朝有可能稱霸全世界了,當年的八國聯軍,日本還敢來中國,相信他們沒有這個膽子。在中國的歷史上康熙可以說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皇帝,大清朝的輝煌就是從他執政開始的,為了能提高人們生活的質量,社會的安定,可以說康熙為雍正和乾隆打下來堅實基礎,但是就是這樣一位千古一帝也有犯錯誤的時候,如果不是康熙犯了這個錯誤,可能中國的歷史就要改寫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 知否:齊衡被邕王妃誆了?邕王急於和齊家聯姻,其實另有所謀!
    他身上背負的連小公爺一半都沒有,整個齊家和盛家可全在小公爺身上,二叔身上有什麼?無牽無掛當然能任性而為。《知否》中齊衡到邕王府以死相逼,最終被王妃的言辭強行說服,齊衡身上背負著兩個家族的全部,但是有網友提出,齊衡明顯是受到了誆騙,邕王不過是要面子而已,真的拼著一死他也沒辦法。要報復?
  • 康熙和侍衛下象棋,半個月後看到侍衛的屍體,康熙愧疚不已
    下棋看對手,和皇帝下棋,則是一種「特殊」的學問。例如,李世民、朱元璋、康熙等帝王,都曾有和大臣對弈的故事流傳下來。 明朝洪武年間,朱元璋邀請徐達下圍棋,徐達不敢推辭,每次都故意輸給朱元璋。朱元璋很不過癮,下旨讓徐達不能再相讓,徐達拿出真本事和朱元璋下了一盤,最終徐達獲勝。
  • 清朝毫無根基的皇子胤祹,為何雍正不敢惹?其後臺連康熙都要敬著
    康熙皇帝畫像但是在康熙的眾多兒子中,皇十二子胤祹卻是個例外。九子奪嫡之後,大部分皇子都受到了雍正的清算,而他卻安然無恙,一直活到79歲,才離開人世。胤祹之所以沒有參加九子奪嫡,除了因為母親安貧樂道外,更是因為他有一位連康熙都要尊敬的強大後臺,這樣他就能在不參與皇室爭鬥,沒有任何權勢的情況下,依然安然無恙。
  • 《康熙王朝》中,李光地在明珠六十壽宴上羞辱他,究竟意欲何為?
    他便去找蘇麻喇姑求教。面對明珠和索額圖兩黨的擠壓,他根本沒法辦。因為空缺人員是七個人,索額圖和明珠,再加上太子大阿哥,總共給他安排了13個人。遠遠超出了李光地能安排的數量。更可怕的是,這四個人,要麼是當朝重臣,皇親國戚,要麼是太子阿哥,皇子皇孫,其中任何一個,李光地都不敢得罪。面對這種局面,李光地突然頭大了,膽怯了。
  • 非穿越,康熙竟然對葡萄酒愛得如此深沉!
    葡萄酒具有近7000多年的歷史,古往今來,發生了許多有關葡萄酒的人、或者事。
  • 共工是誰?以他命名的太陽系無名天體,究竟什麼來頭?
    提起中國古代的神話故事,很多朋友對於炎帝、神農氏等等,都所有耳聞,今天我們文章中的主角——共工,他據說就是神農氏之後,他為人類的農業發展,做出了極為重要的貢獻。在傳說中,共工是水神,後世的築堤蓄水方法,就是共工發明的。
  • 康熙竟然要燒掉自己的女兒?
    在公元1677年,三藩之亂的戰爭逐漸傾向了清朝這一邊,當時康熙心情大悅,於是就舉行了第一次封妃的活動。孝昭皇后就是在當時入主坤寧宮的,但是僅僅在六個月之後,孝昭皇后就香消玉殞,年紀僅僅二十五歲,在此之後內大臣的女兒、同是康熙表妹佟氏以自己貴妃的身份領導了東西六宮。
  • 康熙與藍齊兒
    所以,當葛爾丹的使者提出來要和親時,康熙震怒,非常不屑,並且在內心恥笑他們異想天開。我康熙作為堂堂中華帝國的君王,竟然要我將我最寵愛的女兒獻給敵人,更何況我早就答應了女兒,把她許給青年才俊李光地,這可是父親的承諾啊。可是,葛爾丹強大,臺灣沒有收復,沙俄蠢蠢欲動,所以康熙雖然震怒,可還是不得不留了迴旋的餘地。震怒是父親的第一反應;留有餘地是君王的衝動之後的理智。
  • 康熙中後期文化漸長,《康熙字典》的編撰是讀書人的福音
    想必很多人都是看過《鐵齒銅牙紀曉嵐》這部劇,雖然帶給我們很多歡樂,但是乾隆皇帝的《四庫全書》和文治武功倒都是真的,畢竟是康乾盛世。而康熙皇帝作為作為康乾盛世的開創者,雖然沒有造就《四庫全書》這麼聲名浩大的書,但是也依舊造就了了一本讓讀書者都離不開的書,那就是《康熙字典》,今天就來了解一下康熙字典。康熙皇帝啊是個非常愛讀書的人,清朝統治時期的字典主要就是滿、漢、蒙三種文字的字典,有人曾經做過統計,清朝時期出版的字典達到了166部,這個數量可以說是空前的。
  • 洋人見證九王奪嫡:揭秘誰才是康熙欽點的接班人?
    英國醫生約翰·貝爾(JohnBell)的《從俄國聖彼得堡到亞洲諸地的旅行記》(TravelsfromSt.PetersburghinRussiatoVariousPartsofAsia,1806年版),讓我們有機會從其他來源審視康熙去世前北京城內出現的有關皇位繼承的動態,從新的視角思考誰是康熙選定的繼承人。
  • 康熙王朝:周培公大起大落為哪般?他的罪誰了?姚啟聖是他舉薦?
    就是康熙的寵臣明珠,因此,明珠天然就和伍次友舉薦的周培公不對付,但這並不是明珠對周培公下手的主要原因。 《康熙王朝》第22集,吳三桂已經舉兵造反,天下大亂,其時,恰逢康熙的皇后為他生下嫡子、二阿哥胤礽,但皇后也因難產即將死去,她在臨死前死死盯著康熙,就是不願意咽下最後一口氣,很顯然,有心思未了,眾人都不解其意。
  • 順治給多爾袞定罪,康熙雍正都未敢翻案,為何乾隆卻敢?
    1644年,他指揮清兵入關,入主中原。但可惜的是,他戰功赫赫,卻並未成功爭得帝位。只是先後被封為叔父攝政王、皇叔父攝政王、皇父攝政王。但在順治帝登基後,卻給多爾袞定下了謀逆之罪,還追回了他的一切封號。後來繼位的康熙和雍正也從未質疑這樁冤案,到了乾隆,才給多爾袞平反了。這又是怎麼回事?下面聽小編細細道來。
  • 胤秘,作為康熙最小的一個兒子,連自己的哥哥和侄子都格外照顧他
    胤秘,作為康熙最小的一個兒子,連自己的哥哥和侄子都格外照顧他在清朝的歷史中,說康熙應該沒有人有異議吧,不管是治國的才能還是武功都非常厲害,受到後代的敬仰,是我們國家封建王朝中比較少有的有作為的帝王了。他最厲害的不是在國事上面處理的非常出色,自己的身體素質也非常厲害。
  • 陳道明和焦晃都演過康熙,誰對康熙這個角色把握得更好?
    康熙王朝康熙王朝嚴格來說,更像是展現康熙帝波瀾壯闊的一生的爽劇,翻手為雲覆手為雨,殺鰲拜、平三藩、收臺灣,康熙帝像開了天眼一樣,把一群人玩弄於鼓掌之中。事實上,我們都知道,越是權力中心的鬥爭,越是波譎雲詭,在表面上越是平靜。
  • 康熙生前到底想把皇位傳給誰?其實,到死他心中也沒一個確定答案
    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有過太多的朝代和皇帝。在這些皇帝中,康熙是非常少見的有作為的皇帝,甚至,被人們稱為「千古一帝」。康熙皇帝不僅在位的時間非常長,而且,學術修養跟武藝都是當時的佼佼者。他在位期間,曾做過許多令人稱讚的政績和英明的決定。如果要說他做過最英明的一件事是什麼,那筆者一定會毫不猶豫地回答:傳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