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鰲拜被擒,康熙卻拿有功之臣開刀,連心腹都嚇傻了!

2021-02-08 騰訊網

《康熙王朝》有一段情節,讓人看了後背嗖嗖直冒涼氣。康熙剿滅鰲拜和班布爾善叛亂後,回到大殿論功行賞。鰲拜大喊:「康熙,你快點殺了我,老夫寧死也不受辱。」沒想到,康熙不殺他!一說原因,眾人魂差點嚇飛。

只見康熙一拍龍案,站了起來,大聲說:「康熙八年三月初七深夜,你與班布爾善等六人密謀篡逆,當時,你們每人掌中寫了一策,那五人巴掌上寫的都是『廢』字,唯獨你的掌心寫了一個『隱』字,就衝這一點,朕不殺你。」

六人密謀篡逆,鰲拜做夢也沒想到,其中有一個人竟然是康熙安插的臥底!這人是誰呢?康熙沒說。試想一下,如此隱秘之事,康熙竟然了如指掌,該說鰲拜愚蠢呢,還是康熙可怕呢?

這一句話,對人心的震撼力,比原子彈還厲害!

監視敵人,從戰術上來說,無可厚非。古人云,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嘛,大家也都理解。所以,這並不是最可怕的。

老鼠拉木鍁,大頭還在後面呢!

將鰲拜押下去後,康熙坐回龍椅,繼續說:「這次剿除亂臣賊子,魏東亭,吳六一,犟驢子,張老三,李朝陽,馬五,你等護駕有功,捨生忘死。沐子熙更是惡戰不屈,直到身亡,著吏部從重議獎。」

這時,康熙看了看立在身旁的魏東亭,突然大喝一聲:「郝老四出列!」

郝老四咕咚跪倒,臉上還是一臉血汙,滿以為皇上會格外恩寵,萬萬沒想到,康熙嘎嘣利落脆,說了兩個字:「斬了!」

剛剛議獎有功之人,獨獨落下郝老四,魏東亭已經感覺不妙。此時,康熙突然要把郝老四斬了,魏東亭一臉驚異,趕緊求情:「皇上,郝老四是臣的少年兄弟,此次滅賊,他也是赴湯蹈火,臣願意以身家性命為他擔保。」

康熙看著魏東亭,說:「東亭啊,朕知道他是你的兄弟,但是他早已投靠了班布爾善!」說到這裡,突然衝門外喊了一句:「進來吧。」

話音剛落,大殿外走進一個人。跪拜行禮後,康熙吩咐:「說吧,你告訴他們」。這人說:「奴才實為五品御前侍衛,五年前奉皇上密令,潛入魏東亭府上做看門人,並暗中監視魏府一切行動,魏大人忠心護國,白璧無瑕。而郝老四自從入宮之後,便被班布爾善重金收買,成為奸賊的內應。」

聽到這裡,魏東亭的小眼神,簡直無法形容!扭頭看了看康熙,像是不認識的樣子。估計心裡在想:「我的天吶,連我都懷疑,玩得也太狠了吧。」

那人說完,康熙怒喝:「押下去,斬了。」郝老四嘴裡不停地喊著冤枉,被衛士拖了出去。

不知大家注意沒有,班布爾善帶兵作亂時,康熙緊閉宮門。突然有人跑去開門,魏東亭斷喝:「站住!沒有皇上的旨意,誰都不許開門!」那個人,很有可能就是被班布爾善收買的郝老四!

此時,魏東亭才從恍惚狀態明白過來,說:「奴才有眼無珠,竟然認賊為友,罪不可赦,請皇上治奴才瀆職失察之罪。」

康熙望著魏東亭,安慰道:「東亭啊,你不要怪朕不相信你,那時候,朕自己的性命尚且不保,豈敢相信任何人。」說完,又著重強調:「但是今天,朕確信你是位忠臣。」

看到這裡,我相信很多人都會發出感慨:「康熙太可怕了,連魏東亭都不信任,難道在皇上眼裡,洪洞縣裡就沒好人了嗎?」其實,真是這麼回事。在皇上看來,世上沒有什麼絕對的忠誠,所謂忠誠,是因為受到的誘惑不夠,背叛的籌碼太低!

現在也是如此。公司和古代的朝廷一樣,在老闆的眼裡,也沒有什麼絕對忠誠的員工,這是他們心裡的秘密,絕不會告訴你。但是為了公司,不得不表現出信任你的樣子。他信任你,並不是認可你的忠誠,而是你還有點價值和操守。當然,老闆對你的操守也並不完全相信,所以就有了識人術,諸葛亮說:「臨之以利以觀其廉」,就是在鑑別你!

無論是監視對手鰲拜還是心腹魏東亭,很多人都是從「多疑」的角度去分析康熙,其實,大家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康熙為什麼要當著眾臣的面揭開這個謎底呢?這就是康熙的高明之處。康熙這麼做的目的就是威懾群臣:你們都摸摸自己的腦袋,誰也別在背後搞小動作,否則你會死的很慘。

現代管理中,很多領導也喜歡用這一招,這叫「殺雞嚇猴」,或者稱之為「打草驚蛇」,也是立威的一種有效方式。領導不在家,有些人就晚來早走,或者有的人跟客戶有不當交易,拎出一個人來示眾,就是暗示大家:「你們的一言一行都在我掌控之中。」會對其他人的心理形成很大的壓力和衝擊。

相關焦點

  • 康熙王朝:班布爾善的陰謀,鰲拜也是個受害者
    整部《康熙王朝》最經典的謀略不是周培公臨死論時局,也不是姚啟聖的平臺方略,恰恰是班布爾善的連環計。班布爾善的所有陰險,都偽裝在他的大智若愚、大奸似忠的嘴臉裡。班布爾善的終極目標不是慫恿鰲拜廢立康熙,而是自己登臨大寶。
  • 康熙王朝:班布爾善為什麼支持鰲拜,反對康熙?
    他為什麼支持鰲拜,反對康熙?如果您要問,《康熙王朝》裡第一陰險的人物是誰,我會毫不猶豫的告訴你,是班布爾善。如果您要問,裡面最會偽裝的人是誰?我會告訴您,可不是臥底幾十年的十三衙門細作老蔡,還是班布爾善。陰險和偽裝,就是班布爾善的標籤。這個人有多陰險呢?
  • 「聖誕老人」鰲拜,為什麼會被康熙幹掉?
    鰲拜,就算功勞再大,武功再高,在皇帝康熙面前,也只能服軟,任憑几個玩摔跤的小朋友都能將其擒住。 許多人,或受武俠小說的影響,以為鰲拜真的是武功蓋世,是滿洲第一勇士,有萬夫不當之勇;或受歷史小說的影響,認為鰲拜是大權獨攬,有改朝換代的野心,是沒當成曹操的曹操。
  • 鰲拜究竟是忠是奸?扳倒他後,康熙為什麼饒他不死
    相信大部分人對鰲拜的了解僅僅限於各類影視作品,不可否認的是,許多影視作品裡,鰲拜都被描述成大奸大惡之人,強權、飛揚跋扈、密謀造反、目無君上。但康熙沒有,覆審過後,他念在鰲拜勞苦功高,輔助過父輩鞏固皇權,給鰲拜判了個終身監禁。康熙為什麼對鰲拜如此仁慈?一、鰲拜雖然專權,但是個「忠臣」。康熙的爹順治爺如果不那麼短命,史書上對鰲拜生平的記錄與評價多半都是為國為民、殫精竭慮、股肱之臣、國家棟梁。別不信,要知道能當上輔政大臣的,都是先帝即位信任且能力較突出的人。
  • 康熙王朝:康熙與鰲拜第一次正面交鋒,估計是尿褲子了
    康熙王朝:康熙與鰲拜第一次交鋒,沒被嚇住?估計是尿褲子了「他想要朕的命」交鋒前,正值科舉考試結束,此次科考,康熙隱姓埋名,和天下的舉子們一起寫策論。後被提名探花,康熙喜不自禁,就連老師都稱讚不已,表示可以出師了。這更加助長了年輕康熙的氣勢。
  • 班布爾善作為康熙的「親生」皇叔,為何心甘情願成為鰲拜的馬仔!
    最可惜的事情發生了,康熙五年,班布爾善犯了事情,一下子被康熙拿了爵位。我靠這能幹嗎,辛辛苦苦、起早貪黑掙的這點家產就這麼被霍霍了,班布爾善對康熙、對皇族、對皇太極這一支血脈徹底寒了心。當時索尼病危、遏必隆已經被鰲拜收服,蘇克薩哈被抄家滅門,朝廷幾乎成了鰲拜的朝廷。那沒說的,班布爾善直接選擇投靠鰲拜,當時投靠鰲拜簡直就成了最大的風口,感覺誰都擋不住鰲拜一黨起飛了,班布爾善走向人生巔峰也就差一步。
  • 康熙王朝:鰲拜阻撓康熙親政,索尼一語扭轉乾坤,薑還是老的辣!
    如果貿然將繁瑣朝政加於皇上,是授皇上於重負,而大臣們自己卻避重就輕,為不忠不臣之舉!班布爾善繼續補刀:臣以為皇上坐朝聽政,是皇上之福,臣者之勞;皇上臨朝親政,是皇上之勞,臣者之福。為臣者,豈能只顧自己享福,而不顧皇上勞累哪?
  • 鰲拜被擒後結局如何?康熙沒有殺他,但也沒想像中寬宏大量
    ▲鰲拜畫像 但康熙帝不是漢獻帝之流,直接擒了鰲拜。 康親王傑書等上書,列了鰲拜三十條大罪,如果按照當時的律法來看,鰲拜不但本人是死罪,甚至還要誅族。 不過,當康熙看到鰲拜為救他祖父皇太極,而留下一身的傷疤,又念及鰲拜屢立戰功,且無篡弒的跡象,對鰲拜進行了寬大處理,赦免了他的死罪,將其禁錮。
  • 清朝第一勇士鰲拜:雖被康熙擒住,死後為何還被屢屢追封?
    引言 徐錦江是著名的鰲拜專業戶,想必大家都對此印象深刻。康熙擒鰲拜的事跡也被康熙列為自己的十大武功。順治三年,鰲拜、豪格與張獻忠率領的農民軍展開會戰,鰲拜在其中發揮了先鋒作用,攻下了眾多的據點,一路肅清了其主力。 鰲拜在清朝從創業到立穩根基,是當之無愧的開國元勳。 難得的忠義之臣 皇太極在公元1643年去世,政權交替,朝中因為誰來繼承皇位而爭論不休。
  • 《康熙王朝》索尼:忠肝義膽。感天動地!
    看過歷史大劇的朋友們都知道,《雍正王朝》上映後,獲得好評如潮,掌聲熱烈不斷。2001年。在大陸上映的大型歷史電視連續劇《康熙王朝》,也同樣的出類拔萃,光彩奪目。在內地,《康熙王朝》的收視率達到了驚人的13%,全面超過了《雍正王朝》和《大宅門》的收視率。
  • 電視劇《康熙王朝》篡改歷史情節以及劇情存在一些不合理之處
    智擒權臣鰲拜,是康熙皇帝親政後的第一筆政績。在電視劇《康熙王朝》第12集和第13集詳細介紹了智擒鰲拜的故事。(1)劇情簡介:康熙帝以太皇太后生病為名,召鰲拜去慈寧宮探視太皇太后。鰲拜到慈寧宮後,慈寧宮的兩道宮門迅速鎖上。侍衛首領魏東亭帶領幾個御前侍衛與鰲拜展開殊死搏鬥,最終將鰲拜制服。這時,鰲拜同黨班布爾善率領叛軍撞擊慈寧宮的大門,意圖闖入慈寧宮。
  • ​班布爾善只是跟從鰲拜,康熙囚禁鰲拜,為何卻一定要殺班布爾善?
    所以他繼位後,鰲拜等人就轉而開始支持福臨。因此可以這麼說,鰲拜之於順治,有擁立之功。如果當時沒有鰲拜的拼死力爭,皇位是無論如何也輪不到當時才六歲的順治來坐的。並且,鰲拜的功勞還不僅於此。順治登基繼位後,多爾袞仗著攝政身份,黨同伐異,擅權自重。他首先打擊他的爭位對手豪格,接著又打擊兩黃旗,最後連順治也不放在眼裡了,各種欺凌,把順治氣的夠嗆。
  • 《康熙王朝》:短短50集,陳道明老師卻為我們演繹了康熙的一生
    可是順治沒有想到的是鰲拜利用職務之便,剷除異己壯大自己的勢力,一直阻撓康熙親政就連孝莊皇后都暫時迴避。劇中,康熙問孝莊皇后孫兒何時能夠親政,孝莊皇后只說了一個字「忍」。想想本是一國之皇帝卻不能夠親自處理朝政,卻要憑臣子做主,這對康熙來說是在康熙心中的第一根刺。
  • 清朝歷史上最大的權臣鰲拜,為何不謀反,甘願被囚?
    一部《鹿鼎記》讓康熙擒鰲拜的情節深入人心,小康熙繼承皇位後,四大輔臣勾心鬥角,鰲拜雖處在四輔臣之末位,但由於資歷老,軍功高,囂張跋扈,加上手握重兵,逐漸不把小康熙放在眼裡。皇帝身邊有一侍衛,只是在御前對鰲拜表現出一點不禮貌之意,鰲拜就找機會,以倭赫等人擅騎御馬、取御用弓矢射鹿之罪將其處死,甚至倭赫一家也因鰲拜而家破人亡。皇帝身邊的近侍,就這樣被一個臣子直接處死,很明顯沒有給康熙一點點面子。再後來,鰲拜又要求兩黃旗和兩白旗置換土地,戶部尚書蘇納海、直隸總督朱昌祚、巡撫王登聯極力反對,鰲拜居然無視康熙的旨意,將三人處死,可以說在朝中,鰲拜已經沒有忌憚之人。
  • 別再被電視劇給騙了,這才是歷史上真實的鰲拜,康熙太精
    別再被電視劇給騙了,這才是歷史上真實的鰲拜,康熙太精現在的電視劇種類是越來越多了,但古裝劇一直以來都是人們所特別喜歡看的。古裝劇大體上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架空型,一類是根據歷史上的一些事或者是人改編的。
  • 少年康熙擒鰲拜,那些一起和他戰鬥的夥伴們最後都怎樣了?
    戊申,詔逮輔臣鰲拜交廷鞫(ju一聲,審問的意思)。上久悉鰲拜專橫亂政,特慮其多力難制,乃選侍衛、拜唐阿年少有力者為撲擊之戲。是日,鰲拜入見,即令侍衛等掊而縶(zhi二聲,用馬繩捆的意思)之。」這件事在正史之中記錄的非常簡單,並沒有小說演義中那般精彩,更沒有什麼魏東亭(二月河《康熙王朝》中虛構人物)、韋小寶(金庸《鹿鼎記》中虛構人物)等人的任何筆墨,哪怕些許相似之處都沒有留下一點點痕跡。
  • 鰲拜與遏必隆的女兒都是嫡出,為何康熙選庶出的索尼孫女為皇后
    遏必隆本是個騎牆派,誰的勢力強,給的利益更可觀,他就倒向誰,因此鰲拜很容易就拉攏了他。此時的鰲拜愈發放肆,不僅在朝堂上搞起了一言堂,而且他還侵奪其他旗的土地,甚至就連清朝宗室的地也被他侵佔了不少。康熙明知蘇克薩哈若一死,四大輔政大臣中便再無人與鰲拜抗衡,因此遲遲沒有答應。沒想到一心想專權的鰲拜竟「攘臂上前,強奏累日,再次矯旨」,最終除掉了蘇克薩哈。這樣一來,康熙考慮到鰲拜功高蓋主、權傾朝野,且在朝堂上又形成了臣強君弱的局面,因此康熙不得不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想辦法除掉鰲拜。
  • 魏東亭對康熙忠心耿耿,為何卻被康熙貶為臺澎知縣?
    康熙王朝中,魏東亭自小便與康熙是玩伴,及長亦長期在康熙身邊擔任侍衛,並參與活捉鰲拜行動中。後,康熙為歷練魏東亭,以助他實現由侍衛向能臣的轉變,即拜其為四省海關總督,封疆一方。但康熙皇帝在南京祭拜完明孝陵之後,卻怒斥魏東亭,並將他貶謫到臺灣去做臺澎知縣,這是為何?
  • 觀劇:康熙王朝
    為了阻止我看熊出沒之類「弱智的動畫片」(此處不再類舉,這是我媽媽的思維,事實上我並不覺得弱智),媽媽推薦我看一部電視劇《康熙王朝》,這部50集的電視劇看完,我有必要寫點什麼,因為確實很好看。
  • 班布爾善只是跟從鰲拜,最後康熙囚禁鰲拜,為何卻殺了班布爾善?原因很簡單
    在康熙擒鰲拜之後,康熙只是將鰲拜圈禁起來,其兒子、弟弟、侄子都沒有受到太大牽連,但是對於鰲拜的黨羽班布爾善卻處以了極刑,康熙將班布爾善賜死,且其子孫也受到牽連,為什麼康熙對為首的鰲拜都能寬容,卻對其黨羽班布爾善如此殘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