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有一段情節,讓人看了後背嗖嗖直冒涼氣。康熙剿滅鰲拜和班布爾善叛亂後,回到大殿論功行賞。鰲拜大喊:「康熙,你快點殺了我,老夫寧死也不受辱。」沒想到,康熙不殺他!一說原因,眾人魂差點嚇飛。
只見康熙一拍龍案,站了起來,大聲說:「康熙八年三月初七深夜,你與班布爾善等六人密謀篡逆,當時,你們每人掌中寫了一策,那五人巴掌上寫的都是『廢』字,唯獨你的掌心寫了一個『隱』字,就衝這一點,朕不殺你。」
六人密謀篡逆,鰲拜做夢也沒想到,其中有一個人竟然是康熙安插的臥底!這人是誰呢?康熙沒說。試想一下,如此隱秘之事,康熙竟然了如指掌,該說鰲拜愚蠢呢,還是康熙可怕呢?
這一句話,對人心的震撼力,比原子彈還厲害!
監視敵人,從戰術上來說,無可厚非。古人云,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嘛,大家也都理解。所以,這並不是最可怕的。
老鼠拉木鍁,大頭還在後面呢!
將鰲拜押下去後,康熙坐回龍椅,繼續說:「這次剿除亂臣賊子,魏東亭,吳六一,犟驢子,張老三,李朝陽,馬五,你等護駕有功,捨生忘死。沐子熙更是惡戰不屈,直到身亡,著吏部從重議獎。」
這時,康熙看了看立在身旁的魏東亭,突然大喝一聲:「郝老四出列!」
郝老四咕咚跪倒,臉上還是一臉血汙,滿以為皇上會格外恩寵,萬萬沒想到,康熙嘎嘣利落脆,說了兩個字:「斬了!」
剛剛議獎有功之人,獨獨落下郝老四,魏東亭已經感覺不妙。此時,康熙突然要把郝老四斬了,魏東亭一臉驚異,趕緊求情:「皇上,郝老四是臣的少年兄弟,此次滅賊,他也是赴湯蹈火,臣願意以身家性命為他擔保。」
康熙看著魏東亭,說:「東亭啊,朕知道他是你的兄弟,但是他早已投靠了班布爾善!」說到這裡,突然衝門外喊了一句:「進來吧。」
話音剛落,大殿外走進一個人。跪拜行禮後,康熙吩咐:「說吧,你告訴他們」。這人說:「奴才實為五品御前侍衛,五年前奉皇上密令,潛入魏東亭府上做看門人,並暗中監視魏府一切行動,魏大人忠心護國,白璧無瑕。而郝老四自從入宮之後,便被班布爾善重金收買,成為奸賊的內應。」
聽到這裡,魏東亭的小眼神,簡直無法形容!扭頭看了看康熙,像是不認識的樣子。估計心裡在想:「我的天吶,連我都懷疑,玩得也太狠了吧。」
那人說完,康熙怒喝:「押下去,斬了。」郝老四嘴裡不停地喊著冤枉,被衛士拖了出去。
不知大家注意沒有,班布爾善帶兵作亂時,康熙緊閉宮門。突然有人跑去開門,魏東亭斷喝:「站住!沒有皇上的旨意,誰都不許開門!」那個人,很有可能就是被班布爾善收買的郝老四!
此時,魏東亭才從恍惚狀態明白過來,說:「奴才有眼無珠,竟然認賊為友,罪不可赦,請皇上治奴才瀆職失察之罪。」
康熙望著魏東亭,安慰道:「東亭啊,你不要怪朕不相信你,那時候,朕自己的性命尚且不保,豈敢相信任何人。」說完,又著重強調:「但是今天,朕確信你是位忠臣。」
看到這裡,我相信很多人都會發出感慨:「康熙太可怕了,連魏東亭都不信任,難道在皇上眼裡,洪洞縣裡就沒好人了嗎?」其實,真是這麼回事。在皇上看來,世上沒有什麼絕對的忠誠,所謂忠誠,是因為受到的誘惑不夠,背叛的籌碼太低!
現在也是如此。公司和古代的朝廷一樣,在老闆的眼裡,也沒有什麼絕對忠誠的員工,這是他們心裡的秘密,絕不會告訴你。但是為了公司,不得不表現出信任你的樣子。他信任你,並不是認可你的忠誠,而是你還有點價值和操守。當然,老闆對你的操守也並不完全相信,所以就有了識人術,諸葛亮說:「臨之以利以觀其廉」,就是在鑑別你!
無論是監視對手鰲拜還是心腹魏東亭,很多人都是從「多疑」的角度去分析康熙,其實,大家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康熙為什麼要當著眾臣的面揭開這個謎底呢?這就是康熙的高明之處。康熙這麼做的目的就是威懾群臣:你們都摸摸自己的腦袋,誰也別在背後搞小動作,否則你會死的很慘。
現代管理中,很多領導也喜歡用這一招,這叫「殺雞嚇猴」,或者稱之為「打草驚蛇」,也是立威的一種有效方式。領導不在家,有些人就晚來早走,或者有的人跟客戶有不當交易,拎出一個人來示眾,就是暗示大家:「你們的一言一行都在我掌控之中。」會對其他人的心理形成很大的壓力和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