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被電視劇給騙了,這才是歷史上真實的鰲拜,康熙太精
現在的電視劇種類是越來越多了,但古裝劇一直以來都是人們所特別喜歡看的。古裝劇大體上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架空型,一類是根據歷史上的一些事或者是人改編的。但根據歷史改編的劇其實也不一定完全符合歷史,特別是在對人物的性格方面的塑造上,為了讓劇情更具備討論性,通常會將歷史上的一些並沒有特別的好壞之分的人,給他分成了好人或者壞人。於是通過看古裝電視劇,我們也許有時候會對一些古代的人物產生一些並不是很客觀的判斷,其中就包括鰲拜這個人。
鰲拜這個人在很多電視劇裡都並不是好人,他驕傲自大,將所有的權利握在自己的手中,對於康熙這個皇帝似若有無,他的性格與作為可以說是所有反派叛臣的典型了。但事實上,從歷史上縱觀鰲拜的一生,他其實也可以算是一名忠誠,只是忠的並不是康熙。
鰲拜是一個滿族貴族之家的小孩,就算他一生無所作為,其實也能過得很好。但鰲拜卻對馳騁疆場非常感興趣,在1673年的時候,在皇太極派人率兵攻打毛文龍的皮島屢戰屢敗時,鰲拜居然毛遂自薦。在出現屢戰屢敗的時候,其實很多人都對於能去打贏可以說是已經基本上沒有信心了。這個時候就算毛遂自薦,一般也會說自己會盡力而為。當鰲拜不一樣,他告訴皇太極,如果攻不下這皮島他就不會活著來見他。這樣的話一放出去,對於這場仗鰲拜除非能夠打贏,否則可以說沒有任何的有利之處了。屢戰屢敗的戰役,鰲拜想要打贏哪能是那麼輕而易舉的事,但在經歷了十分艱難的過程後,鰲拜還是將皮島攻下了。這讓皇太極十分高興,對鰲拜也是大家獎勵。
那時的鰲拜可以說是康熙的爺爺的心腹了。同時,對於康熙的父親順治來說,也是他不可或缺的一位重臣。鰲拜對於康熙的父親的重要性,從康熙父親讓鰲拜輔佐年幼康熙上位就可以看出來了。當然,福州的人不知鰲拜還有另外三位大臣,但這仍然可以看出康熙父親對於鰲拜的重視與信任。被康熙的父親,康熙的爺爺如此重視的鰲拜卻在康熙看來是一個不可不除的人。
被康熙父親和康熙爺爺一直重視著的鰲拜,權力自然是十分大的。這也導致鰲拜到了後期以後開始驕傲自負了,康熙父親當時是安排了包括鰲拜自己在內的四位大臣對康熙進行輔佐。但自認為更厲害的鰲拜想要他們都聽自己的,甚至在康熙15歲左右,想要篡奪康熙的帝王之位。有哪一任的皇帝能容忍自己的大臣覬覦自己的位置呢?哪怕康熙皇帝那時並不是很大,也無法容忍鰲拜這種行為。
因此,在康熙逐漸有了自己的勢力的時候,就開始謀劃著將鰲拜扳倒。他將鰲拜的親信全部調離了京城,在鰲拜的勢力大大消弱的時候,又將鰲拜招進了宮中。當一群大臣將鰲拜在宮中活捉時,鰲拜都還不確信這就是他的結局。
叛君之罪本該斬立決,只是鰲拜雖然獨攬大權,但他對康熙父親以及康熙爺爺的忠心卻也是有目共睹的。根據小編所知,歷史上記載著康熙並沒有將鰲拜直接處死,而是將他收押判了個無期徒刑。只是鰲拜在監獄裡沒有待多久就病死了,但這個病死的說法是真是假,卻也是無從追究了。